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建筑学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业论文 8 师的主要追求。 建筑美学的基本特征就表现在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因此建筑的艺术属性在国际上早已形成公论。 在欧洲, “ 艺术 ” 或 “ 美术 ” 这一概念向来就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这三大门类。 建筑具有韵律的美。 它被誉为 “ 石头的史诗 ” 、 “ 凝固的音乐 ” 等等。 歌德对于斯特拉斯堡的吟叹,雨果对于巴黎圣母院的讴歌以及黑格尔、谢林、施莱格尔等美学大师都对建筑的韵味赞美有加。 现代建筑中依然保持着这种特性。 如悉尼歌剧院,那种宛如群帆归步的韵致,堪称绝妙。 无怪乎她不到 “ 而立之年 ” 就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 “ 世界遗产 ” 地位。 中国建筑尤其是院落式建筑在这方面更为突出,她不像西方的单体建筑一览无余,而是从地面层层展开,在时间中呈现她的音 韵。 不然唐代诗人杜牧何以投入那么大的热情歌颂浩浩荡荡的阿房宫,另一位唐代诗人王勃也不会以那么多的篇幅来描绘美仑美奂的腾王阁了。 是建筑具有雕塑的美。 这在石构建筑中不仅表现在建筑物所附属的那丰富的浮雕和雕塑陈列品,就是建筑物本 身的轮廓和造型也具有这种雕塑的特性,尤其是某些较抽象的现代建筑。 与西方建筑的几何造型不同,中国建筑以曲线造型为特征,多姿多态:那反曲向上的坡屋顶,飞檐翘角的古亭、古塔 “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 ,极富动感,也就是说,雕塑感极强。 至于许多建筑物所附属的大量雕塑品,不少 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如凡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中的米开朗基罗的大理石雕塑《圣母哀圣子》和贝尔尼尼设计的华盖等都堪称雕塑中的极品。 中国宫殿建筑中的石雕、铜雕 、木雕、玉雕、漆器、陶瓷制品以及梁柱上的雕刻等都有许多上乘之作。 是建筑具有结构的美。 建筑的美不仅表现在外部造型,而且也表现在内部空间。 在这里,力学与美学难解难分。 中国的木构形式尤其突出。 它与西方的石构建筑相反,墙不起承重作用。 其全部承重功能都由梁柱承担,力学原理和技术就体现于结构之中。 而结构则全部裸露在 外,因而功能与审美合二为一。 西方石 构建筑中,结构的美不太受重视,它往往被装饰所 “ 掩盖 ”。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9 上面说过,随着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现代建筑师们都在框架结构上做文章,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景象。 其中颇为耐人寻味的是,许多建筑物的结构都是裸露在外的,好像学了中国木建筑结构的特点。 尤其是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它的极其复 杂的悬索结构可以让你一览无余,使你在对人类智慧的惊叹中感受到美。 是建筑具有装饰的美。 一座房屋单把主体结构盖成,还只是完成一半,即功能部分。 另一半,即审美部分, 还有赖于装修来完成。 经过装修,一如人穿上了服装,戴上了首饰,建筑才具有了全部的审美价值。 很难想像,中国建筑如果没有雕梁画栋、壁挂地毯、石刻铜雕 „„ 会成为什么样子。 同样,外国建筑如果去掉这类装饰内容也会成为毫无生气的空架子。 欧洲建筑对于装饰的重视到了 17世纪的巴罗克时代发展到极致,其丰富多彩的壁画、挂画、雕塑以及各色各样的艺术陈列品让人目不暇接 ,立即唤起人们的情绪飞动。 是建筑具有诗意的美。 这主要体现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中。 在这点上倒是中国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具有较多的长处。 长期生活在农业社会的中国人,向来就醉心于田园的风味和情调,在建筑环境的营造中讲究 “ 风水 ”。 除去其中的某些迷信部分,这风水与今天的环境意识是能够携手的。 我国古代经典性的风水著作当推晋代郭璞所写的《葬书》,它对于阴宅和阳宅都是适用的,其中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 12个字:群山环抱、负阴抱阳、背山面水。 我国明代末年计成所著的《园治》也强调取景的重要性: “ 得景随行 ” 、 “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 ,讲的是因景制宜。 可见中国的传统建筑很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追求建筑的诗意美。 2 传统建筑 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一直是建筑界重要的 课题,关于二者关系的不同观点有很多,其中不乏对二者关系处理及如何把握的深层思考。 我们也从不同角度领悟到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现有文章对传统与现代关系阐述有关创作手法大致可分为传统符号的运用、传统形制的运用和传统材料的运用。 已有的文章是对三者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的,分别介绍,细分成各自独立的体系,大多集中于传统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10 号的应用。 但是我们认为,在传统文化的借鉴上,并不是单纯采用某一符号、某种形制或某些传统材料,而是要将几方面有机结合,整体权衡,把握适度,才能产生出更好的设计思路。 本文将传统文化在 现代建筑中的创作手法作一系统化理性的分析,试图将传统符号、形制与材料的运用综合起来,作为一系统加以论述,整体把握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设计理念,力求对以后的建筑设计有所启迪。 传统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所谓符号即是用一种明确的信息单元来表达一些概念和具体事物内涵,建筑中的传统符号则是通过一种高度概括和提炼的方法,以某一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图案或造型来强调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 真正尊重传统的建筑并不是简单的复古,更不是传统符号的简单叠加和堆砌,而是恰当地把握传统的神和意,抓住其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 有很多,如上海金贸大厦、法兰克福 DG银行总部和德国柏林议会大厦等。 根据我们的研究,传统符号在建筑上的运用方式又可细分为整体造型上的应用、局部处理上的应用和细部装饰上的应用。 传统符号在整体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