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手册内容摘要:

● ● TF03 拆除密闭不按规程由上向下拆除,从下往上拆,从下部开口处来回通过 ● ● ● TF04 专职、兼职瓦检员不按要求进行瓦斯、有害气体的检查,假检、漏检 ● ● ● TF05 随意关闭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引流风机, 拉架时损坏上隅角附近引流风帘和下顺槽挡风帘 ● ● ● TF06 人为造成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风或任意开停局部通风机 ● ● ● TF07 掘进工作面在临时停风的情况下,作业人员仍停留在工作面进行作业 ● ● ● TF08 损坏消防设施、防尘设施、隔爆设施;任意关闭喷雾、水管供水阀门 ● ● ● TF09 未经批准随意在密闭上凿洞 ● ● ● TF10 擅自进入不通风 巷道或无措施进入盲巷 ● ● ● TF11 在风筒不到位情况下掘进 ● ● ● TF12 损坏风筒、风筒破口不及时处理 ● ● ● TF13 随意甩掉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装置 ● ● ● TF14 损坏通风监测监控装备 ● ● ● TF15 停风后人员不及时撤到安全地点,未在停风区域入口设置栅栏、揭示警标 ● ● ● TF16 进入回风 巷作业的人员未带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和便携式瓦检仪 ● ● ● 外委施工爆破作业人员 BP01 放炮作业,未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 ● ● BP02 炸药、雷管箱放在不安全地点或警戒以内及未分开存放 ● ● ● 9 类别 序号 不安全行为描述 行为痕迹 频 次 风险等级 有痕 无痕 高 低 特大 重大 中等 一般 低 外委施工爆破作业人员 BP03 装配起爆药卷时,未避开电气设备或坐在炸药箱上装配 ● ● ● BP04 装好的起爆药卷脚线不扭结成短路;爆破母线未及时扭结成短路 ● ● ● BP05 边打眼边装药;不按规程要求处理瞎炮 ● ● ● BP06 装药后,雷管脚线未悬空;脚线与设备等导电体相接触 ● ● ● BP07 装药前不清除炮眼内的煤粉或岩粉 ● ● ● BP08 爆破工未随身携带爆破钥匙,或爆破后未立即将钥匙拔出;摘掉母线并扭结成短路 ● ● ● BP09 爆破母线长度不足或有明接头 ● ● ● BP10 放炮作业时,不设警戒或警戒距离不够 ● ● ● BP11 剩余的火工品不及时交回在作业地点存放且无人看管 ● ● ● BP12 爆破时不装水炮泥、封泥长度不符合要求或用煤粉、块状材料及可燃性材料作为炮眼封泥 ● ● ● BP13 井下装火工品的箱子不上锁 ● ● ● BP14 非专职的放炮员进行装药、连线、起爆等作业 ● ● ● BP15 放炮时,对可能受到损坏的设备设施不采取防护措施进行防护 ● ● ● 综合类人员 ZH01 敲帮问顶不使用专用工具 ● ● ● ZH02 冲洗巷道内煤尘直接用水冲电气设备 ● ● ● ZH03 穿化纤衣服,携带违禁物品入井 ● ● ● ZH04 酒后上岗 ● ● ● ZH05 作业中不按要求佩带防尘口罩、不穿防砸靴或不戴安全头盔 ● ● ● ZH06 无安全措施安排生产 ● ● ● ZH07 安排未通过规程、措施学习考试以及考核不合格的职工上岗生产 ● ● ● ZH08 安全设施不齐全,强令工人作业 ● ● ● ZH09 现场存在事故隐患尚未处理,强令工人作业 ● ● ● ZH10 管理人员发现违章不制止、不汇报 ● ● ● ZH11 在休息联巷吃饭时,摘掉安全帽或安全头盔 ● ● ● ZH12 井下作业不系安全帽帽带 ● ● ● 10 类别 序号 不安全行为描述 行为痕迹 频 次 风险等级 有痕 无痕 高 低 特大 重大 中等 一般 低 综合类人员 ZH13 上下班时间忙着交接班,提前离开岗位等车 ● ● ● ZH14 井下作业时,私自拆卸矿灯和自救器 ● ● ● ZH15 使用不完好的防护用品及工器具 ● ● ● ZH16 在支护不全或有离层片帮的地方站立、休息 ● ● ● ZH17 在井口 20 米范围内吸烟 ● ● ● ZH18 在安全出口通道内放置其他物品,造成通道不畅通 ● ● ● 11 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有个体内在因素 : 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和技能因素等;有外在客观因素,如 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 根据 员工 在生产中的行为表现,其不安全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由于员工 安全生产知识掌握不足、 业务 技能 低 、生产实践经验缺乏,因而 造成 不安全行为 的发生。 思想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与人的行为有直接关系。 有无所谓思想的人,对安全持麻木不仁的态度,视一些安全制度、规定、措施为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 有麻痹思想的人,明知安全重要但不重视,做事马虎大意。 持侥幸思想的人,明知道有危险,却因怕麻烦而不采取安全措施,抱有侥幸过关的态度。 情绪急躁的人 ,求胜心切,工作不仔细,易出现有章不循现象。 情绪烦躁的人,工作精神不集中,自身与外界环境不能很好协调,极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 抢时间、赶进度 而忽视安全,产生违章 作业 、违章指挥。 规章制度 、 作业规程不完善,监督检查不严,安全管理 不到位,易助长 员工 的不安全行为发生。 心理学认为,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随人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因此生产环境对不安全行为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井下光线昏暗、视野窄,容易造成作业不准确,并易使人感到困倦、精神不振,而造成操作失 误;井下作业空间狭小易使操作动作变形; 各转载点、 采掘作业场所 局扇 及采掘机械噪 声 大,严重的噪声影响语言和声音信息交流 , 并易使人多疑易怒,从而产生不安全行为。 12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认真组织完成全年的安全技术培训实施计划。 根据生产形式和能力变化、人员增减情况、设备更新、环境变化等因素,要改变现有培训组织方式,突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培训,培训教师主要从矿内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中选聘,必要时外聘有资质的 专业教师进行授课。 区队每天要利用班前会进行岗位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的学习贯彻,要坚持开展班前岗位风险辨识评估、坚持开展每日一题安全知识的学习活动, 通过生产技术知识和岗位培训,提高职业技能,避免工作差错和操作失误 造成事故。 每年矿里要组织开展不少于 2期的全员事故案例培训教育,区队班组安全活动也要将事故案例教育做为一项主要内容组织学习,通过事故案例培训教育达到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 从 控制不安全行为出发, 对不安全行为人员 还要进行安全态度和安全思想教育 培训。 通过 安全态度和安全思想教育,消除员工头脑中对安全的错误倾向性,克服不安全的个性心理,端正安全态度,提高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从而避免不安全行为。 每年按安全活动计划,组织 开展 诸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出动安全宣传车等 群众性的安全宣教工作, 努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在现有安全培训管理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负责培训部门要及时向矿领导提出申请,适当增加配备专职的安全培训管理人员。 强化 安全管理 采取 奖励 与 惩罚 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 奖励 引导员工的行为 积极主动 向安全 方面发 13 展,通过 惩罚 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约束 ,使员工知道不该那样做、不敢那样做。 严格执行各种安全 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和 规程、措施 , 做到 违者必究,一视同仁,不搞下不为例,保持制度的有效性、连续性, 强制约束不安全行为。 加大对不安全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 强制 监督纠正 不安全行为。 各级管理干部、专检人员、职能部门要以现场为重点,以不安全行为易发者为突破口,不间断的进行检查及夜间突击性的抽查。 将个人的经济利益与安全挂钩, 通过实行安全风险抵押、安全责任承包、安全结构 工资等方式 ,激励促使员工关注安全。 各级管理人员 以身作则,带头不违章生产、不违章指挥,以 “ 榜样 ” 激励员工不违章作业。 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保安全作用,牢固筑起干部监管、员工自保互保、家庭协管的三道防线。 科学地选用人员,做到人机 最佳 匹配 各工作岗位和工种都有其特定的要求,要根据 岗位设置 要求科学地选择和配备人员,做到人机匹配。 积极开展岗位技术比武,从中发现优秀的岗位工,充实配备到重要、需要的岗位上。 鼓励员工加强岗位技能学习,确保业务上精一门、会几门。 改善作业环境 作业环境 舒适 ,主要是使环境改善 ,员工操作设备时与周围环境、高低、前后、站、坐等能满足最佳状态, 达到并保持作业人员能适应的状态。 各种作业空间的尺寸和机电设备的 安设 都要严格按设计要求 合理布局,充分考虑不同高低、胖瘦人员情况,做到可调整、可改变,并与环境舒适匹配。 作业地点的照明要保持合理的 光照 度。 14 噪声大的设备要采用消 音 设备及相应措施。 作 业环境要保持整洁 、设备卫生、标识清晰。 通过以上措施 要使作业环境达到作业人员不因环境而产生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反应,从而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做好思想和情绪调解 工作 员工因思想情绪的变化而影响正常工作的事件突出表现在:工资和福利待遇问题、工作晋级问题、与领导矛盾问题、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发生的问题等 等。 各级 领导 对 发现 的 问题要及时调解,防止因此而引起不安全行为。 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要公平、合理,并按时发放。 员工的晋级要公正, 不徇私情。 、 员工与领导者发生矛盾,领导者要 理性对待 ,通过互相交流和谈心等方式加以化解。 员工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出现问题和困难,有关领导和部门要妥善解决。 有痕无痕不安全行为的控制管理措施 行为痕迹主要是看不安全行为发生后是否可追溯。 有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是:人员发生不安全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会留下一定的行为痕迹;无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是:只有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而不会留下可追溯的痕迹。 针对上述行为的特点,各级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相应的管理手段从这些痕迹中推断出不安全行为 的发生 的原因 , 但许多不安全行为痕迹的存在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加强对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 驻矿安监处把定期与动态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原则上每周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增加检查频率时具体调整;动态检查实行 24 小时不定时的对各作业点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巡回检查。 安监处负责牵头,机动性的组织有关业务人员以“小分队”的形式,进行 15 不定期的夜间突击抽查不安全行为。 各单位第一责任人 每周 牵头组织一次本区队定期的不安全行为的纠正巡查。 当班的值班跟班矿领导、机关业务部门 跟班人员、班组长、群监员进行跟班巡查。 通过上述四种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检查,记录所发现的 问题, 并 进行 仔细分析、判断,按照《不安全行为矫正实施程序》,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矫正。 各工作面均设置有“矿领导、业务部门安全检查记录”、“安监员巡回检查记录”,对于现场检查存在的不安全行为,除立即纠正外,还要通知带班队长,要把检查情况详细记录在工作面的检查记录上,并根据不安全行为给予必要的处理。 不同频率不安全行为的控制管理措施 通过对不安全行为的分析分类,在具体工作中重点应对发生频率高的不安全 行为予以高度关注。 建立不安全行为人员台帐,对不安全行为除罚款外实行积分扣分考核。 对于低频率 不安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