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除杂总结内容摘要:
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灼热的铜网 O2 2Cu+O2 2CuO 灼热的氧化铜 H CO CuO+H2 Cu+H2O CuO+CO====Cu+CO2 注意的问题: ( 1) 需净化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气体,如:氯化氢气体,CO SO2等,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 ( 2)除杂选用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 CO2最好用 NaOH 不用 Ca(OH)2溶液,因为 Ca( OH) 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 Ca( OH) 2浓度小,吸收 CO2不易完全。 ( 3)除杂装置与气体干燥相同。 典型例题 1. 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选用试剂或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鉴别 H2和 CO2 除去稀盐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 考点:物质的鉴别,物质的除杂问题。 ( 1) H CO2的化学性质。 ( 2) SO42的特性。 评析:①利用 H CO2的性质不同,加以鉴别。 如 H2有还原性而 CO2没有,将气 体分别通入灼热的 CuO 加以鉴别。 CuO+H2 Cu+H2O 或利用 H2有可燃性而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气体分别点燃加以鉴别。 或利用 CO2的水溶液显酸性而 H2难溶于水,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加以鉴别。 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 H2不能。 ②属于除杂质问题,加入试剂或选用方法要符合三个原则:( 1)试剂与杂质反应,且使杂质转化为难溶物质或气体而分离掉;( 2)在除杂质过程中原物质的质量不减少;( 3)不能引入新杂质。 在混合物中加入 BaCl2,与 H2SO4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将其除去,同时生成物是 HCl,没有引入新的离子。 答案: 澄清石灰水 Ca(OH)2+CO2= CaCO3↓ +H2O 氯化钡溶液 H2SO4+BaCl2= BaSO4↓ +2HCl 2.下列各选项中的杂质,欲用括号内物质除去 ,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 CO 中混有少量 CO2 (澄清石灰水 ) B. CO2 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 (NaOH 溶液 ) C. O2 中混有少量 H2 (灼热氧化铜 ) D. N2 中混有少量 O2 (白磷 ) 分析 : A 澄清石灰水能吸收 CO2,不能吸收 CO ,可到达目的 . B CO2 与 HCl 都和 NaOH 反应 ,故不能达到目的 . C O2 和 H2 混合二者体积比不知道,通过灼热氧化铜可能爆炸 ,不能达到目的 . D 白磷自燃且生成物为固 体,除去 O2,能达到目的 . 回答除杂问题 ,一定要全面分析 ,既要除去杂质 ,又要使主要成分 (被净化的气体 )不变质。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除杂总结
相关推荐
合同书格式 第五部分 投标文件格式 11. 招标文件的澄清和修改 (1) 在投标截止时间 15 日以前的任何时候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采购代理机构可主动地或在解答投标人提出的需澄清问题时向预期投标人发修改文件对招标文件进行补充和修改。 采购代理机构将在相关媒体发布该补充修改文件,并书面通知已购买招标文件的所有预期投标人,以上公告或通知方式视为有效送达。 预期的投标人 在收到该 补充和修改文件
应当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 第九条 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建设、设 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 第十条 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除本法第十一条另有规定的外,建设单位应当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
,纵径 10 公里、宽 公里。 水位 10 米时,相应水面积 平方公里。 由于多年来围湖造田建圩占原水面 10 余平方公里,使湖面积减少约三分之一。 该湖纳瓦洋河、失槽河、黄泥河、县河诸水,过缺口大桥后分流:东流入西河 ,北流经塘串河过白湖、兆河入巢湖。 沙湖位于治东南,径 7 里,与黄陂湖相连。 康熙《庐江县志》记载: “治东南 15 里,面径 8 里连沙湖,其北隔一陇达后湖、黄陂。
用的原料气,也包括加热转化炉管使用的燃料气;但 不包括蒸汽锅炉使用的燃料气。 使用油田气、焦炉气、炼厂气制氨,计算方法同此。 合成氨消耗蒸汽总量(千克) (千克)=─────────────── 合成氨产量(吨) 合成氨耗蒸汽包括氨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包括碳化工序)的工艺耗汽、物料加热、设备 及管道保温等用汽,但不包括碳化煤球,硫磺等副产品、油再生等非氨生产直接用汽和生活 采暖用汽。
,师、团两级工会都实行了预算管理,效果比较理想。 在今年的 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与师机关各部门、师属各单位的配合,努力做到互相协作、互相支持。 在春夏播、田管、三秋等重点时期,根据全师统一安排,配合协助师农业局等有关部门,组织进行阶段性生产检查、观摩和评比等,积极参加全师经济工作,效果比较理想。 结合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经常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团尝连队或车间进行调研,了解职工队伍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