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试验员手册内容摘要:

差错的每次每项扣 3分。 完成任务( 30 分):试验人员现场抽样不及 时每次扣 6 分;送样不及时的每次扣 5 分。 混凝土、砂浆试件未及时送样的每次扣 10 分;试件不按规定标识的每次扣 5 分。 工作质量( 20 分):试验委托单填写不正确造成委托修改的每次扣 1 分;取试验报告不及时签字的每次扣 分。 试验资料( 10 分):试验记录、台帐、报告被返回修改的责任者每次扣 3分;资料整理不及时每项每次扣 1 分;资料缺项的每项每次扣 分。 试验设备( 5分):试验仪器设备保管不善,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的或配件丢失的每次扣 3 分;不保养或无保养记录的每次扣 2 分。 试验环境 ( 5分):试验操作后不打扫卫生、不清理垃圾、操作间环境差的每次扣 2 分。 组织纪律( 10 分):无故不参加试验例会的每次扣 1 分;不服从分配的扣 5 试验员手册 14 分。 试验中心工作人员考核评分表 被考核人: 定性考核 考核内容 标准分 简要说明 得分 工作态度 10 业务素质 10 定量考核 考核内容 标准分 完成情况说明 自评分 考评分 完成任务 20 工作质量 20 试验资料 10 试验设备 5 试验员手册 15 试验环境 5 劳动纪律 5 临时工作 5 相互协作 5 工作创新 5 考核得分 考核成员: 考核单位领导: 被考核人: 现场试验人员考核评分表 单位: 被考核人: 定性考核 考核内容 标准分 简要说明 得分 工作态度 10 业务素质 10 定量考核 考核内容 标准分 完成情况说明 自评分 考评分 完成任务 30 工作质量 20 试验员手册 16 试验资料 10 试验设备 5 试验环境 5 组织纪律 10 考核得分 考核成员: 考核单位领导: 被考核人: 第三章 试验岗位职责 一、公司试验中心 公司试验中心负责试验检测系统的管理,负责对现场试验检测人员进行业务考评。 负责公司内试验人员检测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试验检测人员学习新规范 新标准。 定期组织对项目经理部试验检测工作的检查。 试验中心试验管理室负责公司各项目经理部的委托试验。 负责外埠试验室的建立,负责公司内试验设备的使用管理和试验设备的租赁。 组织对新开工地试验室的检查验收。 试验中心测量管理室负责公司各项目经理部的测量管理及现场测量工作。 负责测量仪器设备的管理。 试验员手册 17 及工程质量验收资料的管理。 试验中心必须严格按规程规定及时准确地进行试验检测管理,为施工现场提供试验检测报告。 积极参与解决施工现场相关的工程质量事故,提供相关的数据。 我试验中心对所有的用户一视同仁,为所有用户提供相同质量的服务,严格按照法定规程进行检测试验和评定,提供科学、公正的试验报告。 严格为用户保守技术秘密,与试验无关的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接触送检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样品及试验数据。 我试验中心决不将用户提供的技术资料及技术成果用于开发工作;所有检测人员均不得从事与所检产品有关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工作。 我试验中心依法独立进行规定范围内的试验检 测业务,公司已声明不以经济或行政手段干预试验中心的试验检测业务。 关于质量方针与目标 试验检测工作质量方针 用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为用户提供公 正、可靠的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检测工作质量目标 无试验检测事故、试验检测报告合格率 100%。 负责国家、地方、行业和上级部门的相关政策和法律贯彻执行。 负责公司试验系统业务管理、试验人员考核、评定、奖罚。 试验中心人员的聘用 ,经理部试验人员的推荐上岗。 负责制定试验中心的年度工作计划,确定试验中心的发展规划。 健全试验检测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试验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保障试验检测工作有序进行。 试验员手册 18 批准试验检测报告,批准试验中心质量管理手册。 检查公司试验中心和公司各经理部试验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 : 在试验中心主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试验中心的技术工作。 了解和掌握试验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以及试验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制定试验检测技术的发展计划。 批准试验检测技术方案,批准各试验检测的操作规程,批准试验检测操作实施细则,批准非标准试验检测仪器的校验方法。 批准试验检测报告。 组织试验人员的培训和技术考核。 收集试验检测技术规范和标准,及时更新试验检测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试验检测所使用的各项技术标准规范是有效版本。 核。 : 组织制定试验中心各操作规程和《质量管理手册》。 组织贯彻并监督检查《质量管 理手册》的执行情况。 组织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质量管理手册》的修改工作。 受理与试验检测工作质量相关的申诉。 发生试验检测事故时,负责召开试验检测事故分析会。 定期向中心主任和技术负责人通报试验检测的质量情况。 接受管理室下发的各试验检测任务单,核对样品。 及时对样品进行处理,严格按照相关的试验标准、规范、操作规程进行试验检测。 准确记录试验过程中各试验检测数据,对无采集数据进行处理 、评定。 记录试验检测过程中环境条件(如标准有要求),试验前后填写《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记录》和《被测件情况检查记录》。 试验员手册 19 保管原始记录和试验报告、环境条件记录、《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记录》和《被测件情况检查记录》,定期整理交档案员归档。 保管需要留样的样品,对过期样品及时清理。 定期对分工范围内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负责操作间室内卫生,保持良好环境。 发生试验检测事故时,在试验检测事故分析报告中填写事故情况描述。 接 待委托单位送样人员。 接受试验委托单位人员的试验委托。 负责来样试件的外观检查及标识。 负责试验报告单的发放。 负责来样登记台帐的保管,定期整理交档案员归档。 : 负责试验检测报告的盖章。 负责试验中心试验资料的定期收集、归档及移交。 负责现场试验室试验资料的归档及移交,质量、测量资料清单的保管。 负责保管试验中心的试验资料、操作规程、规范、标准、人员档案、仪器设备档案及其他相关资料,并对所有资料登记台帐。 负责试验中心各种资料的借阅登记。 二、现场试验室 : 协助项目总工建立现场试验室,并进行报验。 协助项目总工选择有见证试验室。 协助总工配备各种仪器设备。 协助总工编制《试验方案》。 负责各种原材料及施工试验项目的取样、养护、送试。 试验员手册 20 负责需现场操作的施工试验项目的开展,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负责各种试验资料的填写、整理,并报送资料员。 积极主动配合系统的督导、检查。 第四章 试验室管理制度 一、试验中心 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到货后,由质量保证负责人组织验收,经送法定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后投入使用;如检定不合格则退货。 仪器设备由持有上岗证的人员使用,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前后检查仪器设备状况并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每半年交仪器管理员归档保存。 仪器设备由使用人保管,应随时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每季度进行一次维护保养,并做记录。 仪器设备技术性能降低、功能丧失,或一年以上时间未使用的,由仪器管理员负责办 理降级、封存手续。 降级使用的仪器设备经检定后,经试验中心主任批准后方可使用。 封存的仪器设备开封时需经主任批准并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能使用的由试验中心主任填写仪器设备报废申请单,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已报废的试验仪器不得存放在试验室内。 试验中心值班人员应监守岗位,保证试验中心的安全。 试验室及仓库内设必备的消防设施,并放置在取、用方便的地方,要求人人会用灭火器具。 试验检测人员要熟练掌握所使用设备仪器的性能,操作前认真检查电源线路、设备防护情况。 试验员手册 21 操作时按要求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精神集中,严禁打闹、闲聊。 各种电器必须由电工安装,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电闸处安装漏电保护器,使用仪器时如发现问题,应立即拉闸、断电进行检修,并悬挂“严禁启闸”警告牌。 不得带电搬运任何设备,严禁湿手操作电源开关。 电炉、电热板、高温炉、电烤箱等设备,使用时必须有专人看管,用完后,必须拉闸断电,待无火种时才能离开。 使用试验机时,必须按操作规程工作,在拉、弯钢筋时必须拿掉不用的附件,以防砸伤人,拉钢筋时不得靠近夹头, 以防钢筋拉断后飞出伤人。 压力机使用时,必须先升起工作台,二人操作,要坚持应答制度,试件放好,人离开才能开机试压。 搅拌试验准备、检查后才能开机,在运转状态下,不得伸手投料或用刷子清洗设备。 各种化学试验必须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的要求。 详见(化学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委托单位将来样与委托单一起交收样室,收样人进行核对后将样品进行标识。 收样室将标识后的样品与试验任务单一起分发到各专业试验检测室。 试验检测室按照 相应标准要求对来样进行养护、处理和试验。 对于试验后被破坏的样品,如砼、砂浆试块、钢筋、砂子、石子、防水材料等,试验结束后不再保存。 水泥样品自试验之日起密闭保存三个月,外加剂样品自试验之日起密闭保存六个月。 对密封样品作出标识。 对过期样品及时进行清理。 需要保留的样品由试验人员负责保管。 对经试验不合格的样品要进行保留,通知委托单位进行处理完毕 后销毁。 试验员手册 22 二、现场试验室 混凝土、砂浆试模数量按工程任务量配置;混凝土振动仪 1台,砂浆稠 度仪1套,混凝土坍落度筒 1套。 天平、案秤、地秤各不少于 1台。 标准养护室设备(可控温、控湿) 1套。 测定砂石含水率设备 1 套 土壤干密度试验设备 1 套(包括电热烘干箱)。 其他与试验相关的必备设备或工具。 新开单位工程必须编制试验工作方案。 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