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转速器盘夹具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毛刺。 工序1 3:终检。 工序1 4:涂油入库。 选择毛坯 转速器盘是一个结构较复杂的零件,要求材料要容易成型,切削性能好,同时要求强度要高,重要表面的表面硬度也要高,故选用铸铁材料 HT200,铸铁材料是最常见的材料,其优点是:容易成型,切削性能好,价格低廉,且吸振性好。 为了得到 较好的强度和表面硬度,可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调质处理,淬火,同时为了消除内应力对工件的影响,可进行适当的人工时效处理。 由于零件的结构复杂,用锻件是不太可能的,因此,需要先根据零件图,做出铸模,进行铸造,最好用成型铸造法,以减少加工余量和保证零件的结构准确性。 定位基准的选择 本零件是有精度较高要求的孔的盘状零件,平面和孔是设计的基准,也是装配和测量的基准,在加工时,应尽量以大平面为基准。 先铣出下表面,以下表面为基准,加工出上端 面和上 表面, 再以上端面 为基准 加工下端面 ,以上端面为基准钻出 I,II,III 3个孔;加工前后端面时,先以 上端 面 和I,II,为基准,在铣床上铣出后端面,再以后端面为基准,加工出 2 个 Φ9 的孔的前端面。 由于扇形部分的表面比较不易加工,首先以加工出来的下端面为基准加工出I,II,III 孔处的各个上端面,再以上端面为基准,加工出 I孔处的下端面;零件的 2个 Φ9 孔的上 边缘 表面是不能用来作为定位基准的。 图 下表面上表面上端面下端面长沙学院 课程设计 6 下表面上表面上端面下端面 图 工艺方案的经济技术比较 在加工过程中,也可以用车床或 刨床来加工表面,用 铰 床来 铰 孔。 但是由于工件的结构较复杂,用车床或刨床加工的话会给加工带来很大的困难,给工人增加很大的工作难度;如果用 铰 床来 铰 孔,也是可以的,但是本设计给的零件的孔要求的精度不是非常高,用普通的钻床就可以加工达到设计的要求。 选择工艺路线一比较合理。 机床的选择 (1)工序2,3,4 , 5 和 9, 10, 11, 12 用的是铣床,分别进行粗铣,精铣。 用普通的卧铣床 X62W 型万能卧铣床即可。 (2)工序7和工序8是 铰 孔工序,分别是粗 铰 和半精 铰。 使用普通的 铰 床即可。 (3)工序6 , 13 加工一个 Φ10 孔, 2个 Φ6 孔, 2 个 Φ9 孔,采用花盘加紧,在立式钻床即可。 可选用 Z518 型立式钻床。 选择夹具 本零件结构比较复杂,不成规则,故 夹 紧定位比较困难,可采用花盘 以及专用夹具 来定位,并可以使用一些垫块来辅助定位加紧。 例如,在加工上端面时,扇形部分下部分悬空,需要用一些 辅助支撑 ,然后加紧,以防零件加紧时发生变形。 在加工前后端面时,用花盘或压板都可以加紧。 ⅠⅡⅢ前端面后端面长沙学院 课程设计 7 选择刀具 (1)在工序2,3,4,7铣平面时,铣刀可以选择直齿或错齿的端铣刀和周铣刀,工序中有粗铣和精铣,在粗铣后,要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供精铣工序加 工。 (2)钻孔有 Φ10, Φ6,Φ9 三种孔,需要留一定的加工余量,可用 Φ5, Φ8 麻花钻直接钻出来。 (3)铰 孔需要 铰 三种孔 Φ10, Φ6 和 Φ9 ,有粗 铰 和精 铰 ,粗加工可用 YT15,精加工可用 YT30。 选择量具 本零件是单件 大 批量生产,故采用的是通用量具。 选择量具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按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选择;二是按计量器具的测量方法的极限误差来选择。 在这里选的是第一种方法。 : 由零件图上看,各平面的相互位置要求不是非常严格,其最小不确定度为,选用分 度值为 ,测量范围为 0150mm 的游标卡尺就行了,因为其不确度为 ,显然满足要求。 选择内孔的量具: 此零件对孔的精度要求较高,其中例如 I孔的下偏差要求在 之内,故可选用分度值为 ,测量范围为 0150mm 的内径百分尺,其不确定度为 ,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加工量计算表 工序 加工位置 毛坯 (mm) 粗加工 (mm) 半精加工(mm) 精加工 (mm) 总加工余量 (mm) 上表面 11 2. 5 上端面 (双面 ) (双面 ) 7. 8(双面) 3. 7 下端面 (双面 ) 2 前端面 19(双面 ) 17(双面 ) 14(双面) 3 后端面 15(双面) 2 Φ 10 孔 0 Φ 9 Φ 6 孔 0 Φ 5 Φ Φ 9 孔 0 Φ 9 长沙学院 课程设计 8 工序 加工尺寸 尺寸公差 使用量具 ( 1) 28 分度值为 ,测量范围 为 0150mm 的游标卡尺 ( 2) 12 分度值为 ,测量范围为 0150mm 的游标卡尺 ( 3) 14 分度值为 ,测量范围为 0150mm 的游标卡尺 ( 4) Φ10 分度值为 ,测量范围为 0150mm 的内径百分尺 Φ6 Φ9 分度值为 ,测量范围为 0150mm 的游标卡尺 注:本零件要求测量的尺寸并不是很复杂,故只要这两种量具就足够了。 确定工序尺寸 工序 2, 3, 4 主要是加工端面,如图 L1, L11,L12,L13,L14,L15,L16 是各个端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其中工序3,4的 L15,L16,是精加工的尺寸链,即加工 I,II,III孔的上端面的尺寸。 L1是零件下表面到最上面的端面的距离, L11 是下表面到 Φ9 孔中心的距离, L12是 Φ9 孔中心到上端面的距离, L13 是 Φ9 孔中心到 Φ10 孔下表面的距离, L14 是Φ10 孔两个端面的距离, L15 是 Φ10 孔上端面到 Φ6 孔的上端面的距离, L16 是下表面到 Φ10 孔的上端面的距离。 工序6,7,8主要是加工孔的尺寸链。 L21 是 Φ9 孔两个端面的距离, L22 是后端面板的厚度, L23 是后端面到孔 I的距离。 L31 是两个 Φ9 孔之间的距离, L32 是左边的 Φ9 到 Φ10 孔的水平距离, L33 是Φ10 孔到两个 Φ6 孔的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