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预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对构件之间的传力起着重要作用,除自重外,一般不直接受荷。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8 页 共 20 页 强度 刚度 稳定性 控制结 构侧移大小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安全的主要相关因素。 1. 结构在水平阵风作用下,当振动加速度 α 超过 ,因为加速度 α=A ( 2πf ),当频率 f 为定值时, α 与振幅 A成正比,因此结构的侧移幅值的大小要受限制。 2.过大的侧移易使隔墙、围护结构以及高级装修受损,地震或阵风引起的过大变形也会造成电梯轨道无法使用。 3.结构过大的变形会引起结构的二阶效应,造成结构杆件产生附加内力,影响结构承载力。 虽然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但考虑到钢结构自身具有很强的变形能力而且在钢结 构中采用的隔墙、装饰材料又多为较轻,采用的幕墙、悬挂板、铝板等变形能力较强,所以钢结构 JGJ9998标准中规定的限值标准要比钢筋混凝土结构规定的限制标准宽松。 我国现行规范中规定的主要限定标准 1.风荷载作用下房屋顶点质心位置的侧移应 H/500(总高),各层质心层间位移 H/400(总高)且结构平面端部构件的最大侧移值不得超过质点侧移值的。 2.地震作用下,第一阶段抗震设防时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应 ≤h/250 ,且结构平面端部构件最大侧移值不得超过质心位置侧移的。 对于框架 — 支撑(剪力板)体系中总框架所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得小于结构底部总剪力的 25%,当对结构平面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效应时,要求角柱和两个方向的支撑(或剪力墙板)所共有的柱构件应在这地震剪力的基础上再将杆件内力提高 30%进行设计。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9 页 共 20 页 3.在第二阶段抗震设计时结构层间位移应 ≤h/70 ,层间侧移延性比(指结构层间最大侧移与其弹性侧移之比)不得超过下表中限值: 结构种类 结 构 体 系 层间侧移延性比 全钢结构 框架体系 框架偏心支撑 框架中心支 撑 钢骨结构 型钢 — 混凝土框架 钢 — 混凝土混合 4.风荷载作用下顺风和横风向顶点最大加速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对公共建筑 aw(或 a tr ) ≤ 对公寓建筑 aw(或 a tr ) ≤ 5.园筒形平面的高层建筑容易因横向风引起的涡流共振,为防止横风向引起共振,因此 JGJ9998中采用房屋顶部风速来限制要求: 顶部风速 V n U cr 临界风速 V cr = 5D/T 1 (T 1 为直径 D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 ) 当满足不了 V n U cr 时应增大结构刚度或进行横风向涡流脱落试验。 6.为了较合理选择适宜的结构方案规范对不同的结构种类提出了结构高宽比限值。 高层建筑的作用 高层建筑的静荷载 高层建筑的活荷载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0 页 共 20 页 第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载的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50009 (以下简称《荷载规范》)的第 条的规 定采用,该条无规定者,可按本规定表。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载 表 项次 类 别 标准值(kN/m2) 组合值系数 φ c 频遇值系数 φ f 准永久值系数 φ g 一 酒吧间、展销间 二 体操房、娱乐室 三 宾馆、饭店建筑 1 宴会厅 2 厨房:中小型 大 型 3 洗衣房 4 贮藏室 四 电子计算机房 1 一般微机 2 网络中心 五 电梯间机房 六 图书馆档案的书库和档案 1 一般排列时 2 密集排列时 ≥ 七 电话交换机房 八 多层停车库的车道 九 医院建筑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1 页 共 20 页 注 (1)本表所列各项活载适用于一般的使用条件,当使用荷载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2)第五项活载应按电梯产品规格规定采用。 (3)第八项活载只适用于停放轿车的车库。 (4)医疗建筑的活载按实际情况采用。 (5)本表各项活载未包括隔墙自重。 第 设计楼面梁、墙、柱及基础时,民用建筑楼面均匀活载标准值的折减系数应按《荷载规范》第。 表。 一、设计楼面梁时的折减系数 1.第一~七项和第九项,当楼面梁的从属面积超过 50m2时取。 2.第八项取。 二、设计墙、柱及基础时的折减系数采用与其楼面梁相同的折减系数。 第 条 工业建筑楼 面活荷载的标准值及其系数,应按《荷载规范》第 ~第 C 采用。 当设计楼面梁、墙、柱及基础时,其楼面活载标准值的折减系数,按表。 工业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折减系数 表 类 别 折减系数 备 注 生产车间 > 10kN/m2 ~ ≤ 10kN/m 2 ~ 折减后不少于 4kN/m2 仓 库 按实际情况定。真空预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