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工艺标准通用内容摘要:

系列,熔点范围 217℃ ~221℃。 助焊剂 a) 作用: 1)清除 PCB 焊盘和贴片元件引脚(或电极)的氧化层; 2)保护焊盘和元件引脚(或电极)不再氧化; 3)减少焊接中焊料的表面张力。 b) 种类: RSA(强活化型)、 RA(活化型)、 RMA(弱活化型)和 R(非 活化型),根据我司的工艺特点(免清洗),要求选用弱活化型助焊剂( RMA) , 优先推荐使用免清洗锡膏。 粘度:锡膏的粘度是影响印刷性能的重要因素,粘度太大,锡膏不易穿过钢网的开孔,印刷出的线条残缺不全;而粘度太低,易流淌和塌边,影响印刷的分辨率和线条的平整性。 使用钢网印刷时优先选用粘度在 ~ 的锡膏(粘度随温度变化很大)。 锡膏粘度的简易判断方法:用刮刀搅拌锡膏 5 分钟左右,用刮刀挑起少许锡膏,让锡膏自然落下,若锡膏慢慢地逐段落下,说明锡膏的粘度适中;若锡膏根本不滑落,说明锡 膏粘度太大;若锡膏不停地快速滑落,则说明锡膏粘度太小。 焊料粉末颗粒直径:颗粒直径同钢网开孔尺寸有着密切的联系。 颗粒直径过大,容易造成印刷时钢网堵塞;直径小则锡膏会有更好的锡膏印条清晰度,但容易产生塌边,同时 被氧化的程度和 机率 也高。 a) 引脚间距、钢网开孔宽度和焊锡颗粒的对应关系应满足表 3 要求 表 3 元件引脚间距、钢网开孔宽度、焊锡颗粒对应关系表 引脚间距(单位 mm) 开孔宽度(单位 mm) 颗粒直径(单位μ m) 75 60 50 40 b) 经常使用的四种颗粒等级的锡膏如下表(单位μ m) 类 型 小于 1%的颗粒尺寸 至少 80%的颗粒尺寸 最多 10%的颗粒尺寸 1 150 75~ 150 20 2 75 45~ 75 20 3 45 20~ 45 20 4 38 20~ 38 20 图 2 Q/WP11012020 6 注: 优先推荐使用焊料粉末颗粒直径为 3 或 4 号的锡膏。 合金含量的重量百分比:印刷锡膏时,推荐使用金属含量在 85%~ 92%的锡膏。 工作寿命:指锡膏印刷后到进行回流焊接的时间,要求使用工 作寿命在 4 小时以上的锡膏。 储存条件:以密封形态在 2℃~ 10℃的温度下冷藏,存储期限一般为 3~ 6 个月(具体参考锡膏的规格要求)。 注: 如储存温度过高,锡膏中的合金粉末和焊剂产生化学反应,使锡膏的粘度升高,影响其印刷质量;如存储温度过低(低于 0℃),锡膏中的松香成分会发生结晶现象,在焊接中易出现焊料球或虚焊等问题。 使用要求 a) 锡膏从冰箱中取出后必须在室温下回温 4 小时以上才能开盖使用,以免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混入其中,造成锡膏性能劣化。 注意:不能使用加热的方法来回温,以防锡膏性能劣化。 b) 锡膏回温后,必须用刮刀等工具充分搅拌 5 分钟 以上 (以使锡膏颗粒 、助焊剂 均匀一致并保持良好的粘度)才可以使用。 生产工艺标准 a) 锡膏印刷的环境温度应为 18℃ ~26℃,湿度要在 50%— 75%以 内。 b) 对刮刀的要求:如刮刀太软会使锡膏凹陷, 所以 要求使用硬度较高的金属刮刀。 c) 刮刀的压力:要同刮刀的压力、倾角和印刷速度以及锡膏的粘度相配合,压力太小会使印刷板上的锡膏量不足,太大的压力会使锡膏印刷的太薄。 一般应使刮刀的压力正好把钢网上的锡膏刮干净。 IC 引脚间距、钢网开口的尺寸、钢网的厚 度以及印刷后锡膏的厚度关系参考表 4 的要求。 表 4 IC 引脚间距、钢网开口的尺寸、钢网的厚度以及印刷后锡膏的厚度关系 IC 引脚间距( mm) 开口尺寸( mm) 长 ~ ~ ~ 宽 177。 177。 177。 177。 钢网厚度( mm) ~ 锡膏厚度( mm) ~ ~ ~ ~ d) 刮刀倾角:一般为 45176。 ~ 70176。 e) 印刷速度:一般为 15 mm/s~ 50mm/s,进行高精度印刷时(引脚间距≤ )印刷速度为 20 mm/s~ 30mm/s。 f) 印刷间隙:印刷钢网与印制板表面的间隙 0mm。 g) 脱离速度:钢网与印制板的脱离速度也会对印刷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推荐脱离速度见表 5。 `表 5 推荐脱离速度 引脚间距( mm) ≤ ~ ~ 推荐速度 (mm/s) ~ ~ ~ ~ f) 钢网清洗:在锡膏印刷过程中每印刷 4~ 10 块板,需要对钢网底部清洗一次,以消除钢网底部的附着物(残留的锡膏),要求使用无水酒精或专用的清洗剂作为清洗液。 工艺检查标准 理想的印刷效果 a) 锡膏与焊盘对齐 、尺寸及形状相符 ; b) 锡膏 厚度 — ; c) 锡膏表面光滑且不带有受扰区域或空穴。 Q/WP11012020 7 检查标准 a) 焊盘上单位面积上的锡膏量应为 178。 左右,对细间距元器件应为 178。 左右; b) 过量的锡膏延伸出焊盘,但锡膏覆盖面积小于焊盘面积的 2 倍,并且未与相邻焊盘接触; c) 锡膏覆盖每个焊盘的面积要大于 75%; d) 错位不能大于 (对于细间距焊盘,错位不得大于 ),且不能与相邻焊盘接触; e) 印刷后应无严重塌陷、拉尖,边缘整齐,基板不许被锡膏污染。 8 胶水印刷工艺 设备:全自动印刷机 对 PCB 的要求:厚度 ~ 2mm,尺寸 50mm179。 50mm~ 330mm179。 250mm。 具体见设备要求。 对动力的要求:电源 AC100V~ 240V、 50Hz,压缩空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