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g19-20xx深圳市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最新整理内容摘要:

青防水卷材 310 ㎜厚反应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311 20~ 30 ㎜厚喷涂硬泡聚氨酯材料 1 ㎜厚反应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312 不同施工条件下防水层设计方案宜按表 选用 : 表 不同施工条件防水方案 选用表 序号 选 用 要 求 Ⅱ级 15 年以上 方案编号 Ⅲ级 10 年以上 方案编号 1 潮湿基面 2 2 2- 22 2 211 3 3 3 3 33 3 3 3311 2 耐穿刺 2 21 212 —— 3 防水层养护期短 2 2 2 2 2- 12 3 3 3 312 4 湿度大 .风力不足场所 2 2 2 22 2 2 221 212 3 3 3 3 33 3 3 31312 5 大跨度、装配式结构屋面 2 2 2 2 221 3 2 3 312 6 基面不平整 2 2 2 2 21 3 3 3 3 33 3 3 312 平屋面宜采用倒置式屋面构造和结构找坡,当必须采用材料找坡时,不得选用珍珠岩等疏松的高吸水率材料 ? 涂膜防水层应以厚度计,不得以遍(道)数表示。 种植、行车、承重的平屋面基层应是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防水层应选择耐穿刺的方案,并应符合表 的 设计规定。 阴阳角、檐沟、变形缝、水落口等应力集中或防水层易受到损害处 , 应增设增强层。 当采用涂膜增强层时,宜加铺胎体材料。 女儿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女儿墙、泛水防水和屋面防水层应连续。 宻度不小于 55 ㎏/ m3 的硬泡聚氨酯,可作为一道防水层,直接在结构基层上喷涂施工,其表面应设刚性保护层。 宻度不小于 45 ㎏/ m3 的硬泡聚氨酯,与聚合物防水砂浆复合,可作为一道防水层。 细部构造设计 细部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细部构造设计应遵循多道设防、 复合用材、连续密封、适应基面的原则。 2 不同材性的两种材料交接处或基面变形可能产生开裂处应设预留缝(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3 在变形较大的预留缝部位,防水层应采用延伸率大的防水材料,或采取空铺法 施工。 4 规范未作规定的细部构造应按上述要求,根据细部构造特征进行节点构造图设计。 变形缝中应预填聚苯乙烯泡沫板,并采用合成高分子卷材做成Ω型覆盖,等高变形缝顶部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或采用金属板覆盖,泛水宜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作保护层,见图。 图 变形缝 1合成高分子卷材; 2预制钢筋混凝土压顶; 3衬垫材料; 4保护层; 5聚苯乙烯泡沫板; 6金属板 水落口周边与基层间应预留 10~ 20 mm 宽、 20 mm 深的槽,并填嵌密封材料。 水落口直径 500mm 范围内坡度应不小于 5%,并应增涂厚度不小于 2 mm 的涂膜作为增强层,见图。 图 水落口 1保护层; 2附加增强层; 3水落口; 4防水层; 5密封材料; 6密封材料填实; 7水落斗 檐沟沟底纵向坡度应不小于 1%,沟底横向坡 度应不小于 5%,防水层下应设置厚度大于 2mm 涂膜增强层,保护层宜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卷材收头应采用压条钉压密封,涂膜应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保护层。 当天沟外檐板高于屋面结构板时,应设置溢水口,见图。 图 檐 沟 1-附加增强层; 2-密封材料; 3-保护层; 4-水泥钉; 5防水层 低女儿墙防水构造设计见图 ;高女儿墙防水构造设计见图。 图 女儿墙压顶、泛水 1— 附加增强层; 2— 密封材料; 3— 防水层; 4— 金属盖板; 5保护层 穿过防水层管道处的找平层应从管道根部向外作排水坡,管道与基层、防水层间应留槽并填嵌密封材料,涂刷涂料增强层。 附加涂料增强层应涂向管壁,厚度应不小于 2mm,宽度应不小于 100mm,防水层与管壁应粘牢,防水层上部应设有保护层。 图 穿过防水层管道 1保护层; 2密封材料; 3C20 细石混凝土填实; 4防水层; 5保温层 阴阳角处基层应作成圆弧,增强层涂料厚度应不小于 2 mm,每边宽 100 mm,阳角宜加胎体增强材料。 其它层次设计 屋面混凝土结构层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不低于 C30,板厚宜不小于 120mm,配筋间距应不大于 150mm,控制裂缝宽度小于。 屋面外角应设放射构造筋 ,装配式屋面板上应设配筋细石混凝土整浇层。 结构找坡的坡度应不小于 3%,材料找坡时,应采用轻质、低吸水率的材料,坡度应不小于 2%。 结构混凝土屋面板的找平层宜采用原浆抹平压光或加浆抹平压光;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时,宜采用 1∶ 3 加抗裂纤维水泥砂浆;保温层上设找平层应采用不小 于 30 mm 厚的 C20细石混凝土。 正置式屋面的柔性防水层上应设刚性保护层,两者间应设置隔离层。 隔离层可采用玻纤布、无纺布、塑料膜、油毡等与基层不粘结的材料。 不上人屋面防水层的保护层,可选用浅色涂料或反射涂料。 倒置式屋面保温层上应设刚性保护层。 屋面保温层应选用吸水率低、导热系数小、闭孔率高,密度高、具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 厚度应满足热工计算要求。 屋面保温层 设置于屋面板下部时 ,应采用 泡沫玻璃、硅酸钙等低吸水率、符合防火要求的保温材料。 室内空气相对湿 度常年大于 80% ,采用吸湿性保温材料保温层的正置式屋面,应设隔汽层。 当正置式屋面采用高闭孔率、吸水率小于 5%的保温材料时,可不设隔汽层。 种植屋面的种植介质下应设滤水层,滤水层宜采用不小于 100g/ m2 的纤维制品等材料。 排水口应设置滤水装置和排水管。 滤水层下应设排水板、卵石等材料组成的泄水层。 行车屋面应做钢筋混凝土面层,并根据地面、道路规范要求设计。 平屋面防水层施工 反应型、挥发型防水涂料与防水卷材复合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涂料施工时,基层 干燥程度应满足材料性能要求,并进行测试。 当材料性能适合潮湿基层施工时,基层应干净、无明水。 注:测试基层干燥度方法:将 1 ㎡卷材平坦地干铺在基层上,静置 3~ 4h后掀开检查,基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隔汽层或防水层。 2 多组分防水涂料应按规定配比、计量准确、机械搅拌至均匀,不得有沉淀、分层现象。 3 挥发型防水涂料应多遍薄涂,每遍涂布后应待涂料完全成膜后才可继续施工。 反应型防水涂料可据使用操作要求的厚度涂布。 当涂料兼做粘结层时,应在最后留适量涂料作为粘结料,涂布后立即粘贴卷材。 4 涂料涂刷 时,涂层应不流挂、不堆积、不露底,厚度均匀。 厚涂时应采用专用控制厚度的刮板刮抹。 挥发型防水涂料施工应具备有通风挥发条件。 涂层厚度应按用量控制 ,干燥成膜后应现场取样测量 ,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铺贴防水卷材前应先对卷材进行裁剪试铺。 立面或大坡面铺贴卷材时 ,应采用满粘法 ,减少短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