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论:关于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利与弊内容摘要:

在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上,似已达到了共识,即好像都承认科学技术有其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科学技 术的负面影响事实上更容易被低估。 正像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和公众意识现在都比较着重看 到科学技术的正面作用,对科学技术的正面作用的期望值也比较高,而对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则估计不足,他们倾向于科学乐观主义。 正方: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 世纪 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 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 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 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 “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 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 ”“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 反方: 自五十年代末开始,尤其在六十年代,形 势出现了急剧的逆转。 人们发现,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新进展,并没有给富裕的国家带来幸福,也没有给这些国 家带来和平,而欠发达的国家中的贫困现 象却开始明显地加剧。 此外,高度工业化国家中的居民在食物和生活 设施方面的需求多半已得到满足,人们开始对生活质量的关心甚于单纯的物质需要。 一部分人甚至认为 掌握核能可能意味着全球的毁灭尽管人们已获得一些新的自由,但又陷入了新的束缚之中。 正方:我们不妨举点具体的例子吧。 1972 年,人类跨过了转基因技术的门坎,地点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 它释放了一种几乎无限的可能性:按照人类的需求,将不同物种的基因混合起来,创造自然界没有的新物种。 基因技术一出世,立刻就被运用到农业科技中,创造了大量新物种。 它们在提供高产农作物的同时 ,也制造了针对转基因作物接受与抵制的大风波。 不久前一次武汉农民捣毁转基因实验田的风波说明,这场抵制风潮现在已经吹到国内。 短篇科幻《替天行道》便是以转基因作物为素材的。 反方: 抗菌素的使用使细菌的抗药性空前提高。 科技的进步只是在解决目前存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