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内容摘要:

消费量 (实物量 ) (包括中间投入和损失量 ) 200 年 表 号: P 3 0 3 — 2 表 制表机关: 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 国统字 (2020)118 号 有效期至: 2020 年 6 月 底 指标名称 代码 煤 炭 合 计 (万吨 ) 原 煤 (万吨 ) 洗精煤 (万吨 ) 其他 洗煤 (万吨 ) 煤制品 (万吨 ) 焦 炭 (万吨 ) 焦炉 煤气 (亿立 方米 ) 其他 煤气 (亿立 方米 ) 石油 合计 (万吨 ) 甲 乙 1 2 3 4 5 6 7 8 9 按照附录中的 目录(一)填报 续表 原 油 (万吨 ) 汽 油 (万吨 ) 煤 油 (万吨 ) 柴 油 (万吨 ) 燃料油 (万吨 ) 液 化 石油气 (万吨 ) 炼 厂 干 气 (万吨 ) 天然气 (亿立方米 ) 其他石 油制品 (万吨 ) 其他焦 化产品 (万吨 ) 热 力 (万百万千焦 ) 电 力 (亿千瓦小时 ) 其他能源 (万吨 标准煤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200 年 月 日 说明: 设区 市统计局根据现有资料加工编制并负责报送。 、工程兵以外的全部生产和消费能源的单位。 : (1)列平衡关系: 1(煤 炭 合 计 ) =2+3+4+5; 9(石油合计) =10+11+12+13+14+15+16+18 (2)行平衡关系:与行业分类目录平衡关系一致 4 月底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综合机关名称: 分行业能源终端消费量 (实物量 ) 200 年 表 号: P303 — 3 表 制表机关: 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 (2020)118 号 有效期至: 2 0 0 8 年 6 月 指标名称 代码 煤 炭 合 计 (万吨 ) 原 煤 (万吨 ) 洗精煤 (万吨 ) 其他 洗煤 (万吨 ) 煤制品 (万吨 ) 焦 炭 (万吨 ) 焦 炉 煤 气 (亿立 方米 ) 其 他 煤 气 (亿立 方米 ) 石 油 合 计 (万吨 ) 甲 乙 1 2 3 4 5 6 7 8 9 按照附录中的 目录(一)填报 续表 原 油 (万吨 ) 汽 油 (万吨 ) 煤 油 (万吨 ) 柴 油 (万吨 ) 燃料油 (万吨 ) 液 化 石油气 (万吨 ) 炼 厂 干 气 (万吨 ) 天然气 (亿立方米 ) 其他石 油制品 (万吨 ) 其他焦 化产品 (万吨 ) 热力 (万百万千焦 ) 电 力 (亿千瓦小时 ) 其他能源 (万吨 标准煤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200 年 月 日 说明: 设区 市统计局根据现有资料加工编制并负责报送。 、工程兵以外的全部生产和消费能源的单位。 : (1)列平衡关系: 1(煤炭合计 )=2+3+4+5; 9(石油合计) =10+11+12+13+14+15+16+18 (2)行平衡关系:与行业分类目录平衡关系一致 4 月底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能 源 统 计 报 表 制 度 — 7— 综合机关名称: 能源平衡表 (标准量 ) 200 年 表 号: P303 — 4 表 制表机关: 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 (2020)118号 有效期至: 2020 年 6 月 底 计量单位: 万 吨 标 准 煤 指标名称 代码 原 煤 洗精煤 其他 洗煤 煤制品 焦 炭 焦炉 煤气 其他 煤气 原油 汽油 甲 乙 1 2 3 4 5 6 7 8 9 一、可供本地区 消费的能源量 (区、市 )调入量 、机在国外加油量 (区、市 )调出量 () () 、机在我国加油量 () () 二、加工转换投入 ()产出 (+) 热 焦 油 气 其中:焦炭再投入 () 三、损失量 其中:运输和输配损失 四、 端消费量 (一 )第一产业 其中:农、林、牧 、渔业 (二 )第二产业 其中:用作原材料 (三 )第三产业 、仓储和邮电通讯业 、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四 )生活消费 五、平衡差额 (+、 ) 六、消费量合计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续表 煤 油 柴 油 燃料油 液 化 石油气 炼 厂 干 气 天然气 其他石 油制品 其他焦 化产品 热 力 电 力 其 他 能 源 合 计 当量值 等价值 当量值 等价值 当量值 等价值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200 年 月 日 说明: 由 P3031表乘以折标煤系数生成, 由各 设区 市 统计局 负责报送。 、工程兵以外的全部生产和消费能源的单位。 : 列关系: 23(合计当量值)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2 24(合计等价值)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9+21+22 上述两式不适用第 38 行消费合计。 行关系: 37(平衡差额 )=01+122123; 01(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 =02+03+04+05+06+07+08+09+10+11; 12(加工转换投入 产出 ) =13+14+15+16+17+18+20; 23(终端消费量) =24+26+30+34; 18≥19 ; 21≥22 ; 24≥25 ; 26( 第二产业 ) =27+29; 27≥28 ; 30( 第三产业 ) =31+32+33; 34( 生活消费 ) =35+36。 38 行 1 至 22列的 消费量合计 =加工转换的投入量 (加工转换部分的全部负值求和后取绝对值 )+21+23; 38 行 2 24列的 消费量合计 =12(加工转换投入 产出 ) +21(损失量) +23(终端消费量) 能源加工 转换损失(包括发电、供热损失) =12 行 23 列的单元数值 能源加工转换损失(等价值损失,发电、供热没有损失) =12 行 24 列的单元数值 4 月底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 8— 能 源 统 计 报 表 制 度 综合机关名称: 分行业能源终端消费量 (标准量 ) 200 年 表 号: P303 — 5 表 制表机关: 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 (2020)118 号 有效期至: 2020 年 6 月 底 计量单位: 万 吨 标 准 煤 指标名称 代码 原 煤 洗精煤 其他 洗煤 煤制品 焦 炭 焦炉 煤气 其他 煤气 原油 汽油 甲 乙 1 2 3 4 5 6 7 8 9 按照附录中的 目录(一)填报 续表 煤 油 柴 油 燃料油 液 化 石油气 炼 厂 干 气 天然气 其他石 油制品 其他焦 化产品 热 力 电 力 其他 能源 合 计 当量值 等价值 当量值 等价值 当量值 等价值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200 年 月 日 说明: P3033表乘以折标煤系数生成,由 各 设区 市统计局负责报送。 、工程兵以外的全部生产和消费能源的单位。 : (1) 列平衡关系: 23(合计当量值)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20+22 24(合计等价值)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9+21+22 (2)行平衡 关系:与行业分类目录平衡关系一致 4 月底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能 源 统 计 报 表 制 度 — 9— 折 标 煤 系 数 表 号: P303 附 1 表 制表机关: 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 (2020)118号 有效期至: 2020 年 6 月 底 指标名称 原煤 洗精煤 其他 洗煤 煤制品 焦 炭 焦炉 煤气 其他 煤气 原油 汽油 煤油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万吨 万吨 万吨 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库存量 一次能源生产量 回收能 外省 (区、市)调入量 进口量 我国轮机在外加油量 本省(区、市)调出量 出口量 外国轮机在我国加油量 火车发电 供热 洗煤 炼焦 炼油 制气 煤制品加工 终端消费(由程序生成) 续表 柴 油 燃料油 液 化 石油气 炼 厂 干 气 天然气 其他石 油制品 其他焦 化产品 热力 (万百万千焦) 电力 (亿千瓦小时) 其他能源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亿立方米 万吨 万吨 当量 等价 当量 等价 万吨标煤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报出日期: 200 年 月 日 说明: 设区 市统计局根据现有资料加工编制并负责报送。 、工程兵以外的全部生产和消费能源的单位。 4 月底前,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 10— 能 源 统 计 报 表 制 度 表 1 火力发电投入产出表 表 号: P303 附 2 表 制表机关: 国 家 统 计 局 文 号:国统字 (2020)118号 有效期至: 2020 年 6 月 底 指标名称 代码 原煤 (万吨 ) 洗精煤 (万吨 ) 其他洗煤 (万吨 ) 煤制品 (万吨 ) 焦 炭 (万吨 ) 焦炉煤气 (亿立方米) 投入 产出 投入 产出 投入 产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