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沪杭铁路施工安全防护棚架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驻站联络员需每天到长安车站办理慢行点手续,施工现场两侧的安全防护员需要将慢行牌插在适当的位置,当慢行点完毕后,驻站联络员要通知现场取消慢行牌,恢复线路正常的行车速度。 恢复线路行车前,我部将请工务部门、电务部门对现场进行验收,确认满足运行速度要求后及时恢复线路运行速度。 根据设计地质资料和现场附近位置承台开挖情况分析,挖孔桩深度范围均为黏土层,存在地下水,但地下水不丰富,对挖孔桩施工影响不是很大,采用水泵抽水的方式进行降水,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承台施工安全措施 ( 1) 承台防护措施 该连续梁 567和 568墩紧靠既有铁路,为了不影响既有线行车安全,承台开挖时,必须对营业线进行防护后再进行承台开挖,确保营业线运营安全。 567墩距既有线较近,最近边距既有线线路中心为 米,我们采用挖孔桩形成地下连续墙的方式进行防护, 567墩承台处既有线路肩处标高为 米,路肩外边坡处地面平整位置处标高为 ,承台底面标高为 ,实际承台开挖深度从路肩距承台底为 ,为确保承台开挖边坡的稳定,对既有线一侧我们采用 1米 10 桐海特大桥跨沪杭 铁路 56 568墩施工安全防护方案 中铁十一局沪杭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 墙的方式对既有线进行防护,其他几条边打入拉森 Ⅲ 型 40型钢板桩围堰防护。 挖孔桩深度为 10米,采用 1米 ,桩与桩相连,桩基纵向长度为 米,共 12根,方桩最内侧至线路中心距离 ,方桩外侧至线路中心 ,方桩顶面标高与路肩定平齐,顶面标高为 ,方桩底面标高为 ,对路肩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方桩采用隔孔开挖,开挖一个灌注一个,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开挖 11 号桩,第二阶段开挖 12号桩,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开挖完成后,迅速安装钢筋笼,用导管进行水下砼灌注,灌注完成待桩基砼达到设计强度 75%以上再开挖剩余临近挖孔桩基础, 12根挖孔桩基础连成一体,形成地下连续墙结构模式,达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其他边钢板桩围堰打入深度为 12米,与挖孔桩形成的地下连续墙形成对 567墩承台开挖的整体防护体系。 567墩承台防护具体方案见 “567墩承台开挖防护示意图 ”。 568墩承台边缘距线路中心线 ,距离较远, 568墩原地面标高为 ,承台底面标高为 米,承台开挖深度为 米,开挖深度也不是很大,承台开挖时对既有线边坡稳定影响相对较小,但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我们仍采用钢板桩进行防护,采取先防护后开挖的方式开挖 568承台。 打入桩长 12m拉森 Ⅲ型 40型钢板桩,距既有线中心线 ,距承台基坑边 1米,钢板桩连接成整体,边开挖边采取内支撑形成整体支撑体系,确保承台开挖基坑的稳定性。 568承台防护方案见 “568墩承台开挖防护示意图 ”。 ( 2) 承台开挖安全措施 承台开挖的原则是:先做好防护措施后再进行开挖,开挖施工时 ,要慢行点,采用货车 45km/h、客车 80km/h的慢行速度,直到承台开挖,完成混凝土浇注,整个基坑回填完毕后再取消慢行点。 承台开挖时超挖 40cm,完成开挖后立即采用 40cm 的 C40 混凝土封底,并在远离营业线位置预留集水井抽水,混凝土封底的目的是保持基坑基底 11 桐海特大桥跨沪杭铁路 56 568墩施工安全防护方案 中铁十一局沪杭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 快速稳定,再进行桩头凿出、绑扎钢筋、浇注承台混凝土等各项工作。 承台开挖后应组织 24 小时施工,尽可能减少基 坑暴露时间,减少降低地下水的时间,防止抽水造成的既有线沉降,影响既有线运行。 墩身施工安全措施 墩身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是吊装大块钢模板对既有线运营产生的影响,以及模板安装好后是否会发生倾覆危险,或者墩身加固不牢固,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发生模板崩塌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另外墩身脚手架在台风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倾覆,倒向营业线的安全隐患。 采取的措施: ( 1) 在封闭线内施工,采取一机一人的防护措施,另外在大块模板吊装过程中,要求拉揽风绳对大块模板定位,确保不大快模板不倾入限界,确保吊装的安全,确保既有线运营 的绝对安全。 ( 2) 对模板和脚手架利用地锚梁拉人字形的揽风绳,确保不发生倾覆危险。 ( 3) 墩身大块模板要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加固牢靠,确保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崩塌,对营业线无安全隐患。 同时在浇筑时可放慢速度,确保安全。 棚架基础施工安全措施 ( 1) 防护棚架情况介绍 梁体施工采取棚架全封闭的安全防护措施。 棚架采用型钢门型架垂直既有沪杭铁路搭设,门型架跨度 ,间距 ,共 6个门架,在既有线方向防护长度40m,见 “棚架平面布置图 ”。 门型架上每 3根 [10槽钢连为一体,槽钢间距 ,槽钢上满铺木板,木板上铺白铁皮防水,木板、白铁皮和槽钢采用锚栓栓接,槽钢与门架间采用焊接。 为增强骨架整体性,在相邻门型架立杆间用 [14 槽钢设置剪刀撑。 门型架基础采用 100cm100cm 方桩,桩长 6m的挖孔桩基础,棚架基础在桩基防护墙位置直接利用防护墙挖孔桩作为棚架基础。 每个桩顶预埋 2cm厚钢板及 16根 M30螺栓,基础与 12 桐海特大桥跨沪杭铁路 56 568墩施工安全防护方案 中铁十一局沪杭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 门架立柱螺栓连接,见 “门架示意图 ”。 ( 2) 棚架基础施工方法 棚架基础采用挖孔桩施工工艺,与防护墙挖孔桩施工方法相同,每天进尺 1米,每进尺 1米,护壁 1次,钢筋混凝土护壁顶端厚度 30cm,下端护壁厚度 20cm,护壁钢筋采用直径 20mm的螺纹钢,间距 15cm,内外两层钢筋间采用箍筋连接成整体钢筋骨架,开挖一节,安装一节骨架,浇注一节骨架护壁混凝土,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开挖到设计深度。 因桩基靠近线路内侧距既有线中心线 ,钢筋笼安装不使用吊车,仅用人工提升钢筋笼入孔安装。 浇筑桩基 C40混凝土时,砼运输车将砼运输到现场,然后人工用小推车运输砼至桩 孔,砼采用窜筒入孔,防止砼入孔因下落高度过大离析,按 30cm分层浇筑并振捣密实 ,确保挖孔桩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 3) 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棚架挖孔桩基础距离线路中心线仅 ,位置靠近营业线较近,因此挖孔桩施工安全隐患较大。 为确保棚架挖孔桩基础施工安全,我们拟在桩基防护墙施工即在列车慢行期间进行棚架挖孔桩施工,同时挖孔桩护壁采用早强水泥,提高砼护壁效果,并加快施工速度,开挖成孔后及时浇筑砼。 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 1)既有线轨面沉降位移监测 ① 、观测桩埋设: 为确保既有线运营安全,我部在钻 孔桩、桩基防护墙、棚架基础挖孔桩、承台开挖期间均要对既有线施工区段 K166+~+ 线路位移沉降变形进行监测;将分别在 56 568主墩所在既有线上里程及两主墩之间中间里程断面设置观测断面,即在 K166+49 K166+、 K166+527 共设置三个监测断面;在每个监测断面路肩、坡脚处各设置 2处沉降观测点和位移观测点,具体布设见“既有线位移、沉降观测点布设图 ” 13 桐海特大桥跨沪杭铁路 56 568墩施工安全防护方案 中铁十一局沪杭铁 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 ② 测量精度与频次 沉降水准的测量精度为 177。 1mm,读取位数 ;剖面沉降测量精度为8mm/30m;测量频次:每分项工程开工前观测一次,施工过程中每天两次,每天施工前、结束后各一次。 ③ 监测结果处理 在钻孔桩、挖孔桩及钢板桩打入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按照以上要求进行监测,若发现有沉降、位移影响到 列车运营,应立即停止施工,同时通过驻站联络员向车站调度员汇报,并通知工务部门请求协助处理。 由于杭州工务段是对既有线轨面控制及养护的专业部门,为确保承台开挖施工期间营业线运营安全,我部除加强监测外,还将与工务段进行协商,将既有线轨面监测方面的工作委托工务段协助监测,发现轨面下沉等异常情况,也委托工务段协助及时处理,我部也将积极配合,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 ( 2)防台风等措施 本地区台风多发,因此在方案制定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台风因素,采取防台风措施,对营业线附近的材料堆码、机具停放,及将来的棚架等均应采取措施 ,确保安全,防止出现台风引发铁路运营事故和施工安全大事故。 ( 3)防洪措施 本地区雨季时间较长,同时台风爆发也带来大量降雨。 为减小洪涝灾害对既有线影响,确保线路运营安全,在桥墩钻孔桩施工前,对原有排水沟渠进行改移。 在雨季来临时派专人对施工区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清理,保证原排水体系畅通。 同时加强与气象部门、水文部门联系,掌握雨情水情,组织好防汛队伍,备足防汛物资和器材,安排专人 24小时防汛值班,确保发生险情及时排除。 ( 4)防涌水措施 567墩桩基防护墙与棚架基础均为挖孔桩基础,根据设计地质资料和 14 桐海特大桥跨沪杭铁路 56 568墩施工安全防护方案 中铁十一局沪杭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 现场附近位置承台开挖情况分析,挖孔桩开挖深度范围均为黏土层,地下水不丰富,对挖孔桩施工影响不大,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