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a方法在工程结构抗震中的应用内容摘要:

同的强震记录所包含的频谱、强度以及持时特性是不同的,单个强震记录的 IDA 分析并不能完全捕捉到结构在未 来地震中的实际行为。 为评估结构的抗震能力,应选择足够多的地震记录,且要覆盖将来结构可能遭受到的最强烈的地震动。 单个记录在 1( ,5%)aST 和 max 坐标系中有一条 IDA曲线,多条记录就 产生多条 IDA曲线,这就给结构能力的判断带来了困难。 对于单个记录的 IDA 曲线是确定的,而对于多个记录的多条 IDA 曲线便是不确定的。 要得到结构在设防水准下的位移能力,就必须对多条记录下的 IDA分析结果作统计分析并做出合理的估计。 根据多条记录的 IDA 分析估计结构的位移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法:参数法和非参数法。 最为简单的是非参数法,求出不同记录在同一强度等级 1( ,5%)aST 下 不同 max 的中值,再将不同强度的点对 max , 1( ,5%)aST 连成曲线。 见 图 2。 图 2 5层钢结构的 IDA分析 用增量动力确定结构不同性能水准下能力的过程非常简单,具体为: 1)选择代表结构所处场地的 10条 ~20条地震记录。 2)用某条记录对结构进行弹性时程分析,并在二维坐标系中(横轴表示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纵轴表示结构所遭受强震记录的谱加速度值)标出结构基本周期所对应的谱加速度值和最大层间位移角的点。 连接原点与诙 点成一直线,该直线的斜率就被作为该记录的弹性斜率。 用同样的过程计算其它记录下的弹性斜率,所有记录的弹性斜率的中值作为弹性斜率的参考值,记作 eK。 3)用某条记录对该结构重新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在同样的二维坐标系中作出该记录分析下的点,记作 △ 1。 4)增加这条记录的幅值,用步骤 3重新计算并画出点△ 2。 连接△ 1和△ 2,如果该线的斜率小于 ( 是计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