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编制内容摘要:

不应小于 20mm。 4)用刀头宽度 ≥100mm 的刮刀对凹坑实施填 塞修补、找平,找平程度按眼观目测无明显的刮板或刮刀痕迹纹路平滑为准。 5)宜在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板)剪裁 1)按设计规定尺寸剪裁碳纤布,切记必须满足设计尺寸,严禁斜切碳纤布,并防出现拉丝现象。 2)保证剪裁后的碳纤维加固向与粘贴部位的方向一致。 3)剪裁成型的碳纤维注意保护洁净不受污染。 1)配制粘结剂前应仔细阅读其使用说明书。 2)按粘贴面积确定每次用量,以防失效浪费。 3)严格按重量比计量 使用配制。 4)按厂家配合比和工艺要求进行配制,且应有专人负责。 搅拌应顺时针一个方向搅拌,直至颜色均匀,无气泡产生,并应防止灰尘等杂质混入。 5)调制好的粘结剂抓紧使用。 粘贴碳纤维布 1)粘贴碳纤维前应对混凝土表面再次擦拭,确保粘贴面无粉尘。 2)混凝土表面涂刷结构胶,必须做到涂刷稳、准、匀的要求,即:稳,刷涂用力适度,尽量不流不坠不掉;准,涂刷不出控制线;匀,涂刷范围内薄厚较一致。 3)碳纤维布粘贴时,同样要稳、准、匀,核心要求做到放卷用力适度,使碳纤维布 不皱、不折、展延平滑顺畅。 4)滚压碳纤布 必须从一端向另一端滚压,不宜在一个部位反复滚压揉搓,滚压中让胶渗透纤维布,做到浸润饱满。 碳纤维布需要搭接时,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100mm。 5)多层粘贴时,应在碳纤维织物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的粘贴。 如超过 40 分钟,则应等 12 小时后,再行涂刷粘结剂粘贴下一层。 粘贴碳纤维板 1)应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板,并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粘结树脂; 2)应将碳纤维板表面擦拭干净至无粉尘。 当需粘贴两层时,底层碳纤维板的两面均应擦拭干净; 3)擦拭干净的碳纤维板应立即涂刷粘结树脂, 树脂层应呈突起状,平均厚度不应小于 2mm; 4)应将涂有粘结树脂的碳纤维板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 用橡皮滚筒顺纤维方向均匀平稳压实,使树脂从两边挤出,保证密实无空洞。 当平行粘贴多条碳纤维板时,两条板带之间的空隙不应小于 5mm; 5)需粘贴两层碳纤维板时,应连续粘贴。 当不能立即粘贴时,再开始粘贴前应对底层碳纤维板重新进行清理。 ,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处理,以保证防护材料与碳纤维之间粘结可靠。 检验和验收 ,应确认碳纤维材料和粘结剂、底层树脂、找平 材料的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 序号检验项目合格标准检验方法频数 1)碳纤维片粘贴位置与设计要求位置相比,中心线偏差 ≤10 ㎜钢尺测量全部 2)碳纤维片粘贴量 ≥设计数量根据测量计算全部 3)粘贴质量 < 1000 ㎜ 2 充胶修复; ≥1000 ㎜ 2 割除修补 5%锤击法全部或抽样 4)粘结剂厚度板: 2 ㎜ 177。 ㎜钢尺测量每构件 3 处 织物:< 2 ㎜ 3. 粘接质量不符合要求需割除修补时,应沿空鼓边沿,将 空鼓部分的碳纤维割除,以每边向外缘扩展 100 ㎜大小之同样碳纤维材料,用同样粘结剂,补贴在原处。 加固方法 : 1)、将该层剔除至结构层,而后对所有结构裂缝进行修补(灌缝胶补强),对于通缝,可以采用封底胶封底后进行灌缝胶补强; 2)、对结构承载负弯矩集中区域按通长方向进行粘碳纤维加固(一层),具体范围见后附平面图;将抗拉强度极高的碳纤维用环氧树脂预浸成为复合增强片材(单向连续纤维片);用环氧树脂粘结剂沿受拉方向或垂直于裂缝方向粘贴在要补强的结构上,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使增强贴片与原有钢筋混凝土共同受力,增大 结构的抗拉或抗剪能力,提高强度、刚度、抗裂性和结构的延性。 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砂子(中砂)、石子( 5~ 32)、碳纤维采用日本东丽 UT7030,粘碳配套胶(底胶、浸渍胶、找平胶分别采用 中国 建科院 MSP、 MSE、 MSR 系列),裂缝灌缝胶、封底胶采用中国建科院 CABR 建筑灌缝胶 、机具准备:角磨机、钢刷、电铲、起泡器、日本小西 KONYBOND 裂缝注射修补工法配套器具(如后附彩页),铁抹子、手推车、铁锹 、技术准备:根据平面图,提前在现场放线,接通水、电。 主要施工方法及步骤 、原梁面剔凿:用角磨机按放线范围,切至楼板结构面,然后用电铲将此范围内的楼板面层用电铲铲除,砼碎块垃圾用垃圾袋装袋后,用手推车清运出现场。 、裂缝补强: 1)裂缝内部结构的调查:查明裂缝的宽度、深度、长度,根据裂缝宽度确定适当粘度的环氧树脂规格,估算出环氧树脂、密封膏和注射器的用量。 2) 基面处理:用金属刷子或砂轮整平裂缝表面,清除灰尘和油污等脏物。 3) 安装固定 BC 基座:每米裂缝安装 5 个注射器,即每米 5 个 注射器,在裂缝上标出注射点位置。 在做好标记的注射点安装 BC 基座,安装基座使用 H- S 密封膏,涂布注意的是BC 基座的这些要对准裂缝的这些位置,以便环氧树脂容易进入裂缝内部。 4) 密封膏封好裂缝:用密封膏将裂缝表面密封好,防止环氧树脂外流。 在注射工作开始前要再次核查裂缝基基座的周围都已经密封好。 5)混合环氧树脂 : 将环氧树脂主剂和固化剂按特定的比例混合均匀,一次混合的树脂数量相当于 1 小时的用量为宜。 用注射器抽取混合均匀的环氧树脂,抽取完毕后,将注射器的自动条卡住活塞的卡口,防止活塞活动,以免将环氧树脂挤出。 6)注射环氧树脂 :将装在环氧树脂的注射器安装 BC 基座上,然后根据不同的压力 要求装上所需数量的橡皮筋。 所有注射器和橡皮筋安装完毕后,将注射器的活塞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直到制动条卡口中脱开,注射器在橡皮筋的压力下开始自动条匀速地注射工作。 当注射器中环氧树脂已经注射完毕,请立即取下空注射器,重新换上另一个装有环氧树脂地注射器,继续注射工作。 为了确保所有裂缝完毕灌满,所有空注射器都要新抽取环氧树脂,继续注射。 7) 固化养护 :在注射器静止 24 小时后,拆下注射器和 BC 基座。 将 H- S 密封膏整条撕下并将对其用 砂轮磨平。 碳纤维加固 :对所有负弯矩承载集中区进行碳纤维加固,按所附平面图范围进行粘贴。 具体方法如下: 、 胶粘剂的配置 : 1)、将原材料按不同配合比称量准确,分别配置底涂胶料、整平胶料及粘结胶料。 先将稀释剂加入聚合物主料内搅拌均匀,再将填料加入继续搅拌至均匀,最后加入固化剂,充分搅拌后即可使用。 2) 、 配置胶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底涂胶料每次配置量以 1- 2 公斤为宜;整平胶料每次配置量以 - 1 公斤为宜;粘结胶料每次配置量以 1- 2 公斤为宜。 3)、所有胶料要求于 1 小时内施工完毕。 、 基底处理 1)、混凝土表面如出现剥落、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剔除,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剔除后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复。 2)、裂缝部位,如有必要应先进行封闭处理。 3)、用混凝土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出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 R179。 10mm)。 4)、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使用中国建科院研制生产 EC 高强度聚合物砂浆修补表面凹陷底部分。 、 涂底胶 1)、按一定比例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2)、用滚桶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厚度不超过 ,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气泡,等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 2 小时),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 用整平胶料找平 1)、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平胶料修补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整平胶料填补,尽量减少高差。 2)、转角的处理,应用整平胶料将其修补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 10mm。 3)、整平胶料须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 2 小时),方可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 粘贴碳纤维布 1)、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除非特殊要求,碳纤维布长度应在 3m 以内。 2)、配置、搅拌粘贴胶料,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于所粘贴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 3)、用特制光滑滚子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料渗出碳纤维布外表面,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胶料。 多层粘贴应重复以上步骤,待纤维表面指触感干燥为宜,方可进行下一层碳纤维布 的粘贴。 4)、在最外一层碳纤维布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粘贴胶料。 、地面恢复:因原地面未配筋,所以用人工搅拌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