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监督内容摘要:

6 会计信息来自企业内部,虚假的会计信息,也是出自会计人员之手。 究其原因:一是部份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不学法、守法、执法,甚至还为不法行为出歪点子,想办法,参与弄虚作假,违反财经法规。 二是部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自我管制能力差,为了“切身利益”,惟命是从,一切按领导意图办事。 三是会计人员缺乏执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存在麻痹思想。 四是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 低,对会计业务不精通,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的不规范,使会计监督失去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管理者对会计监督认识不足,给监督工作带来很大阻力 有的认为会计监督会给各项工作带来不便,有的认为会计监督就是挑毛病、找麻烦。 这样就给会计监督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甚至使会计监督无法进行。 三、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的建议 会计监督方面的许多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优化监督体系的内外环境,包括法制环境的优化、企业制度环境的优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的优化和会计技术环境的优化;其次,建立协调有序的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约束机制、外部约束机 制、会计人员管理机制以及社会舆论监督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从而保障现代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有效运作。 (一)法制环境优化 在监督与被监督的环境中,监督者具有监督权,被监督者承担被监督的义务,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法律环境对会计监督体系的正常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7 用。 完善立法 近年来,随着中国新《会计法》的颁布和实施,以规范会计工作秩序为主要内容的会计法规体系逐步建立,这对于加强会计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会计监督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 义。 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现象仍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使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受到冲击,因此,健全和完善这一会计法规体系,无疑成为当前会计监督体系法制环境优化的头等大事。 首先要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与《会计法》相配套的法规、制度或者实施办法,以保证《会计法》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 其次,促进《会计法》与相关法律 的衔接。 中国目前是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并行,由于会计制度比《会计法》的规定具体详细,《会计法》和会计准则较为原则抽象,会计制度成为会计操作和会计监督的标准,这样不利于全面贯彻《会计法》。 今后对会计制度应逐渐弱化,将有关会计确认计量问题转移到会计准则中,有关纳税问题转移到税法中,使《会计法》成为会计管理真正意义上的根本性法律,使会计准则成为会计操作的根本性技术标准。 加大执法力度 目前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的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纠正和杜绝行政 8 执法中的随意 性。 二是要理顺行政执法体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尽量建立公开、统一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决定、行政处罚、行政执法等行为。 三是要坚持行政执法的严肃性,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 实施行政执法的行为主体必须合法,行政执法行为的内容必须合法,行政执法的对象必须合格,行政执法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定程序。 四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政治、业务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实际执法能力。 五是建立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确保其合法、适当及有效。 (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会计监督作为现代企业管 理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