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质量控制指导手册内容摘要:
人员包括部门主任工程师、相关专业室主任(专工)、主要设计人,需要时可邀请本专业专家参加,参加人员为本专业的室主任(专工)、主要设计人、设计人。 工程各阶段设计评审要点见附录 3。 设计验证 在设计的适当阶段,应进行设计验证,确保该设计阶段的输出满足该设计阶段输入的要求。 设计成品校审是设计验证的一种主要方式,所有设计文件都必须进行校审,校审工作和各级签字按《电力勘测设计成品校审制度》进行。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设 计验证还可以包括以下活动: a) 可能时与已证实的类似设计进行比较 (例:本工程和各专业的概算与类似工程概算的比较 ); b) 必要时变换方法进行计算; c) 进行试验和证实。 设计验证记录 a) 各级校审人员应填写《勘测 /设计成品校审单》; b) 需要时与同类型设计进行比较,编写比较结果的报告; c) 需要时变换计算方法计算,应编写计算书; 11 d) 试验应编写试验报告书。 设计验证记录,验证人应签字,注明验证日期。 验证记录由主要设计人保存,并于工程结束后二 个月设计确认 为确保各阶段设计产品符合规定的使用需要和 /或要求,项目经理(设总)应组织院内有关人员参加顾客或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的设计确认(图纸审查或交底等)工作,在图纸交底时填写《设计交底纪要》,并负责解决确认中提出的设计问题。 ,设计产品必须经确认后才能将产品提交顾客使用。 (设总)负责本工程设计确认的更改跟踪管理,并将确认结果和措施的记录保存、归档。 设计更改 在设计文件发放后,由于下列原因提出的设计修改与变更通称为 设计更改: a) 设计的原因; b) 顾客或制造厂的原因; c) 施工、安装单位的要求; d) 法规、规范、技术标准的修改或其它社会要求的更改。 由 a)、 d)二条原因引起的设计更改,以《设计变更通知单》的方式进行,其他原因引起的设计更改,应施工、运行或建设单位要求,为了施工、运行方便,在不影响总体布置和不涉及原则、方案等方面的变动,一般情况由提出单位发出 “工程联系单 ”,工代可在权限范围内在联系单上签字,表示对联系单上设计更改内容的技术认可。 个别特殊情况,此类设计更改需用《设计变更通知单》时,应在 “修改内容 ”栏内注明 “XX要求 ”,并由提出单位会签。 涉及其它专业时应与相关专业工地代表协商,经相关专业工地代表会签,工代组长签发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发放份数,交付现场施工。 设计变更通知单的发放应有明确的接收单位及接收人,接收人在签署时应签署日期。 工地代表在工程结束后应将《设计变更通知单》等进行整理归档,电 12 子文件每季度提交技术质量部一份。 若该工程不继续开展竣工图设计,各专业工地代表在文件归档前还应配合档案管理部对院存档的图纸文件进行标识,将设计变更通知单及附件的复 印件装入存档的正本相应卷册换版的设计图纸应按原设计图纸分发单位和份数发送,并随文件致函说明换版的原因和换版的情况,申明原版作废。 设计更改的评审、验证和确认 设计变更通知单应说明更改原因,应清晰明了,不得含糊其词,并说明必要的更改依据性文件号和文件名。 更改内容应清晰明了,必要时,可附图。 应对设计更改进行适当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 设计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 当有影响时,应在设计更改单中注明,并由相关专业人员会签,必要时,应向相关专业 提资;当无影响时,可免予说明。 设计变更通知单和附图应通过各级签署的形式进行验证。 对设计更改的确认通常由监理、项目管理单位和业主根据相关规定以分级审签的方式完成,一些重大设计更改尚需得到原主审单位的确认。 对于重大设计变更,应事先与监理、项目管理单位和业主进行沟通。 设计更改的评审按本程序。 设计更改的管理 13 更改后的设计文件均应进行校审和评审(必要时)。 更改后的设计输出文件应有标识,并应将已作废的设计文件通知有关部门,以防止误用。 所有设计更改 均应有记录,并由更改人保存、归档。 修改设计图纸时,填写《底兰图修改(增加)作废单》。 售后服务 项目经理(设总)负责施工现场服务工作的策划,并组织实施。 对于不派出长期工地代表的项目,由项目经理(设总)在工程设计计划中增加对施工现场服务工作的策划内容(工代姓名、专业及联系电话,职责和权限,需要参加的有关活动,需要的资源配置,识别现场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及相应的控制措施,所需的记录和其它要求,工程总结),实施中的所有服务记录由工地代表保存并归档。 对于派出 长期工地代表的项目,由项目经理(设总)单独编制《工程工地服务计划》,并在工地服务人员到现场前批准完毕。 具体内容及要求执行《服务过程控制程序》。 5 支持文件 相关文件 a) 《电力勘测设计专业间联系配合制度》 b) 《电力设计图纸会签制度》 c) 《电力勘测设计成品校审制度》 d) 《技术文件编写规定》 记录 a) 工程设计任务单 b) 工程设计计划 c) 零星项目设计计划 d) 设计计划修改单 e) 假定条件设计报告单 f) 项目专业设计计划 g) 卷册设计任务 书 h) 技术文件(资料)审批单 14 i) 外部技术资料验证记录 j) 电话记录 k) 工程设计资料提供联系单 l) 工程测量任务书 m) 蓝底图修改(作废)单 n) 设计评审记录单 o) 设计验证记录单 p) 工程审查会议纪要 q) 工程项目联系单 r) 设计更改申请单 附录 1:假定条件设计质量控制作业程序框图 附录 2:勘测设计所需的主要技术资料和有关工程建设的主要协议文件 附录 3:工程各阶段设计评审要点 15 附录 1 假定条件设计质量控制作业程序框图 X专业 相关 16 附录 2 勘测设计所需的主要技术资料 1 电力负荷及接入系统资料 2 电力系统现状及远景规划资料,系统继电保 护、通信及自动化的规划及现状资料。 3 生活用水水质全分析资料 4 当地可供变电站建设使用的建筑材料资料 5 工程地质资料 6 施工单位的能力和设备情况 7 站址场地形图 8 现有站区总平面图,地下沟道图等 9 水文气象测量资料 10 扩建工程上期工程的竣工图及顾客自行修改的有关设计图纸 11 变电站外部进出线规划资料 12 变电站外部道路设计资料 13 微波电路使用频率有关无委会批准资料 14 交通运输状况资料 [注 ] 以上有关地质、测量资料系 指扩建工程上期工程资料或顾客另委勘测单位编制的资料。 17 附录 3 有关工程建设的主要协议文件 1 水源、水量的协议及排水协议 2 土地管理部门对变电站线路用地的批准文件 3 接入电力系统协议 4 环保审批文件 5 房屋及其它设施搬迁或赔偿协议 6 站址压矿、压文物时有关部门的批复文件 7 市大件设备运输协议 9 施工电源、水源、通讯及施工道路接口协议 10 送电线路路径协议 11 与机场、军事设施、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有关部门的协议 12 其它有关的协议或批复文件 18 附录 4 工程各阶段设计评审要点 1 送电工程设计评审要点 初步设计阶段 a) 国家有关的法令、法规和规范、规程及标准的执行情况; b) 路径协议的落实情况; c) 各专业的设计方案情况,如导、地线选择,杆塔基础型式选用,绝缘设计、气象条件的选定; d) 设计方案的比较情况; e) 工程造价的经济合理性。 施工图设计阶段 a) 初步设计审定意见的执行情况; b) 国家有关的法令、法规和规范、规程及标 准的执行情况; c) 路径协议的补办和落实情况; d) 各专业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案的落实情况。 2 变电工程设计评审要点 选所阶段 a) 各所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b) 各所址水文和气象情况; c) 各所址出线走廊情况; d) 各所址交通、运输等情况; e) 各所址布置情况; f) 各所址的技术经济比较; g) 拟定推荐所址和比选所址。 初步设计阶段 a) 选所报告审定意见的执行情况; b) 国家有关的法令、法规和规范、规程以及标准的执行情况; c) 原始资料的落实情况; 19 d) 各专业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案情况; e) 各专业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 a) 初步设计审定意见的执行情况; b) 国家有关的法令、法规和规范、规程以及标准的执行情况; c) 原始资料的落实情况; d) 电气主接线修改确定情况; e) 总平面布置修改确定情况; f) 各专业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案的落实情况; g) 各专业设计内容的衔接情况。 20 设计过程流程图 21 设计成品质量等级的划分和评定 一、设计成品质量等级应划分为: 优等品,良等品,合格品,不合格品四个等级。 其评定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优等品 ( 1)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成品内容深度应符合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标准; ( 2)满足设计输入要求; ( 3)技术上有创新或改进之处,在技术进步、节约能源、缩短工期等方面有一 定成效; ( 4)无原则性、技术性差错,一般性差错平均不多于 3个 /1号图。 良等品 ( 1)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成品内容深度应符合现 行有关规范、规程、标准; ( 2)满足设计输入要求; ( 3)无原则性、技术性差错,一般性差错平均不多于 5/1号图。 合格品 ( 1)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成品内容深度应符合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标准; ( 2)满足设计输入要求; ( 3)无原则性差错,技术性差错总数不超过 2个,或校审中有较多的修改,修 改后满足公司对设计成品的质量要求。 一般性差错平均不多于 7个 /1号图。 不合格品 ( 1)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成品内容深度应符合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标准; ( 2)满足设计输入要求; ( 3)有原则性差错; ( 4)技术性差错总数不超过 2个; ( 5)一般性差错平均不多于 7个 /1号图。 二、设计差错性质的分类 原则性差错;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原则性差错。 ( 1)违反电力建设施工政策或规范、规程、规定; 22 ( 2)未经上级批准,改变或违反已批准的设计原则; ( 3)设计极不合理,可能导致结构不安全或生瓣运行不安全或施工、运行产生 重大浪费损失; ( 4)重在问题没有落实或没有取得有关单位 协议; ( 5)设备材料选用错误,可能导致设备损坏,人身伤亡事故。 技术性差错;符 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技术性差错。 ( 1)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部分返工,或造成浪费,施工困难,检修条件差, 运行不经济; ( 2)错误使用原始资料或资料提供错误,导致设计较大返工; ( 3)计算方法、采用公式、选用数据错误或计算结果错误,导致设备、材料选 用错误或造成浪费; ( 4)设计中采用已公布的淘汰产品; ( 5)材料选用不当,到使质量降低,或任意加大安全系数或备用系数。 一般性差错:符合下列备件之一者,应视为一般性差错。 ( 1)采用的计算公式、数据正确,但去处结果错误,引起少量设计返工修 改; ( 2)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或设计用料不符合计算数值,引起少量设计返工修 改; ( 3)设备材料表中编号、材料规。设计质量控制指导手册
相关推荐
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并作相关记录。 4)施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要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相关的技术标准 、 规范。 5)施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要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6)严格控制工序质量,只有经专检符合要求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 根据工序的施工顺序,控制好桩位放样、垂直度、标高等几个关键 过程。 9)执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对隐蔽工程要会同监理及时进行验
习不够,向同事分享的东西也不够。 因此,加强学习是未来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思考问题不够多,不够深。 有时接手一项任务,缺乏对项目整体的思考,导致完成的任务质量不高。 有时对于一项任务,总想着有没有以前类似的东西可以模仿,缺少主动 思考的过程。 因此,今后应多思考,从全局把握项目,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 (三)工作的自信心不够。 有时认为自己底子薄,与同事差距大
补救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设备使用安全。 重大缺陷和问题经处理后,必须经过本单位检验部门并经安监部门同意并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大型专用和特种施工设备在拆装后,必须进行检测、验收,并确认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要求和安全装置齐全有效后,方可正式运行。 对于拆装工作自行实施的,完成后 必须由上一级部门组织验收:送外实施的,必须双方共同组织验收。 六、设备的验收检测
型以及参与新设备项目方案的评审 岗位主要责任与权力 主要责任 1. 保障各分厂、部门生产设备正常运行 2. 维护本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良好沟通,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3. 确保各项设备维护检修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4. 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主要权力 1. 根据公司制度和业务流程,要求公司其他部门和岗位对本岗位工作予以合理配合的权力; 2. 设备零配件以及设备的选型权力; 3. 要求上级明确工
频练习、上下肢练习 2 4 中长跑 学习弯道跑技术、摆臂技术,素质练习,短距离冲刺 2 5 中长跑 耐力跑、素质练习,途中跑的呼吸调整, 2 6 学习达标项目 实心球技术、持球方法、用力的方向、上肢力量练习,腰腹力量练习 2 7 达标项目练习 认识达标项目的重要性,投掷练习,滑步、用力顺序、出手角度 2 8 田径 介绍准备活动的方法及重要性,速度耐力练习,上下肢、柔韧性练习 2 9 达标测 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