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货经理手册内容摘要:
领单→周订货卡→餐厅调整单 月订货卡:(需在每月 15 日以前发送) 到货日期为每月 12日后,第一个星期五, (以易耗品为主 ) 每月 10日左右,配销会将月订货卡发至餐厅,(需将订货卡上的餐厅名称及订货人正确填入),餐厅根据需要将所需货量填入相应货单品项(需留意订货卡上单位),确认订货量无误后,保存在 D:\COS\订货表格 \月订货文件夹内,后将文件以 Outlook形式传递给配销 设备紧急申领单: 如月订货卡已发送至配销,餐厅需加易耗品则需使用设备紧急申领单,将餐厅所需货品数量填写到相应品项,经区经理签名确认后以传真方式传给配销,再用电话联系配销确定来货日期。 周订货卡:(需在周一下午 16: 00以前发送) 到货日期:湿货热厨产品周 一,周三,周五晚到货 干冻货 周五晚到货 供应商直送货:面包 周二,周四,周六到货 百事 周二,周五 上午到货 周订货卡(内容包括:干冻货,湿货热厨产品)每周六 , 配销会将订货卡发至餐厅 , (需将订货卡上的餐厅名称及订货人填入),餐厅根据需要将所需货量填入相应货单品项(需留意订货卡上单位及来货相应日期),确认订货量无误后,保存在 D:\COS\订货表格 \订货文件夹内,后将文件以 Outlook 形式传递给配销 餐厅调整单:(需在到货前一天早上 10: 00 前发送) 到货日期:周一,周三,周五晚到货 餐厅调整单(内容包括:干冻货,湿货热厨产品)每周二,周四,周六早上 10: 00 前将餐厅所需调整的品项及数量填写入调整单。 操作如下:输入订货经理及餐厅经理姓名→输入餐厅名称→输入来货日期→输入餐厅需调整货品的 数量 →输入原货品的订货量,(即周订货卡上当日的订货量)→输入需增加或减少的货品数量→确认订货量无误后,保存在 D:\COS\订货表格 \调整单内,后将文件以 Outlook形式传递给配销 收货 收货的步骤 检查货物的包装和品质: 需检查包装,使用期限,颜色气味,是否损坏,泄漏,塌陷等。 核实标签和厂商: 需留意品名,使用期限,品项订单号,厂商名字,净重,法律规定标识 核实温度: 冷冻产品温度,冷藏产品温度,洗手消毒,打开产品包装插入已消毒温度计,检查产品温度 检查有。订货经理手册
相关推荐
与厚望,我一定用实际工作表现作为学习后的新起点,始终保持工作激情,用心用脑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为富强宝应做出应有的贡献。 财政干部三严三实演讲稿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最 新精 品 资料推荐 提 供全程指导服务 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4 / 61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我是 XX,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最近
1 人 工 合成衬里的防渗系统应采用复合衬里防渗系 统 ,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的防渗系统也可采用单层衬里防 渗 系统,在特殊地质和环境要求非常高的地区,库区底部 应 采用双层衬里防渗系统。 2 复 合 衬里应按下列结构铺设: 1) 库 区 底部复合衬里结构 (图 - 1)。 基础,地下水 导 流层,厚度应大于 30cm;膜下防渗保护层,粘土厚度应大于 l00cm,渗透系数不应 大于 10-
手册部署方案参考如上图所示,中间件平台主要包括两大部分:负载分发层包括两台服务器,通过 Heart beat实现 HA,提供浮动 IP给客户端,保证了系统不存在单点故障问题负载分发软件采用 I BM HTP Server 实现通过 I BM HTP Server 配置虚拟主机
C ) A. 索引文件 B. 链接文件 C. 顺序文件 D. 记录文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26.将数据 12, 17, 7, 8, 13, 15, 18, 10, 20, 6 依次插入到一棵初始为空的二叉排序树中,试画出最终生成的二叉排序树。 评分要求:根节点 12;( 1 分) 左子树正确( 2 分) 右子树正确( 2 分) 第 3 页 ( 共 8
的计算机场地电气系统设计和施工,总结出一整套保证计算机场地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设计方案和防静电、防电磁干扰、防雷、防过电压、防浪涌电压的施工工艺。 完全可以确保机房设备的安全无恙。 一、配电系统概况 根据甲方提供的一路市电电源进线,本设计选择一路进线电缆为 VV( 3x240+2x95)全塑电缆,由甲方引至机房配电箱 AP,可提供 100A的供电负荷,机房区的全部满负荷时的最大负荷约为 50KVA
可维护性 4记录完整的系统错误日志,在系统处理异常时,都能够根据已记录的日志,快捷方便地定位出错误地具体位置、原因,而不是查阅程序。 在现有的人力资源的情况下,方面系统的维护。 可维护性 系统需提供对 运行情况的监测和控制功能,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有效的业务量监控有助于对业务发展作出准确评估,可保证系统处理能力的及时扩容。 系统应具备有效的、统一的手段和机制进行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