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20xx年度矿井反风演习计划及安全技术措施内容摘要:
向指挥部汇报一次。 第二节 测点布置和具体人员安排 地面主、副井口及西进风井口各安排 1 名专职瓦斯检查员,负责反风期间主、副井口及西进风井口瓦斯检查 ,每 10min 测定 1 次。 汇 报电话:副井口 5125,西风井(风机房) 7117。 根据矿井采掘工作面布置情况,本次反风演习确定 36 个观测点。 共划分为 15 个观测组,每组测风员 1 人、瓦检员 1 人,测风员为组长,负责汇报反风数据。 第一组观测地点: 495 轨道运输 运输 石门测风站、南翼轨道 运输 石门测风站、 495胶带运输石门测风点,汇报电话: 462223(翻煤硐室上)。 第二组观测地点: 北风井 1总回风巷、北风井 2总回风巷,汇报电话:462210(北风井 1总回风巷)。 第三组观测地点:四采区轨道上平台、 C2405 轨道顺槽,汇报电话:462235(四采区轨道上平台) 第四组观测地点 : K2101 中间巷 、 东 翼测风站, 汇报电话: 462242( K2101中间巷车场)。 第五组观测地点: K2101 下巷、 K2101 上巷,汇报电话: 462229( K2101上巷机头)。 16 第六组观测地点: 21601 备用工作面、 495 西翼胶带运输大巷北侧( 21601 胶带顺槽机头 东 侧),汇报电话: 462392( 21602 胶带顺槽胶带机头)。 第七组观测地点 : 十六采区出煤联巷东、西两侧、 495 西翼轨道运输大巷(十六采区轨道下山上车场口东、西两侧);汇报电话: 462207( 21603轨道顺槽)。 第八组观测地点: 西风井东进风石门、西风井西进风石门,汇报电话:462282(西风井底信号)。 第九组观测地点 : 西风井回风石门、西北轨道运输石门,汇报电话:462393(西风井底电机车库)。 第十组观测地点: 西翼轨道暗斜井、西翼行人暗斜井,汇报电话: 462406(西翼行人暗斜井上口)。 第十一组观测地点 : 21205 工作面轨道顺槽、 21402 备用 工作面、西北轨道上平巷,汇报电话: 462398(西北轨道运输上平巷)。 第十二组观测地点 : 2703 中间巷、 2703 上巷、 2703 下巷,汇报电话:462168( 2703 中间巷车场)。 第十三组观测地点 : 东风井回风石门、 东南翼 胶带下山上段、 东南翼 胶带下山下段,汇报电话: 462285(东风井回风石门)。 第十四组观测地点 :二水平东翼轨道大巷(东段) 、九采区轨道巷 下车场 ,汇报电话: 462345(东翼轨道暗斜井下车场)。 第十五组观测地点 : 二水平南翼轨道大巷(进风)、二水平东翼轨道大巷 (西段 ),汇报电话: 462283(南翼行人暗斜井下 平巷 )。 第六章 反风演习前的各项准备和检查工作 第一节 反风期间各测风地点风量、瓦斯预测 反风演习期间,预计各观测点 瓦斯不超限,风量能达到正常供风量的 17 40%及其以上,具体预测结果见附件 5。 反风前通风系统图见附件 11,反风期间通风系统图见附件 12。 第二节 反风演习前的各项准备和检查工作 一、机电部门负责项目 (一)对主要通风机的检查维修如下: 检查备用风机是否完好,设施是否齐全、可靠、灵活; 检查运行风机的轴承温度、电动机绕组温度是否正常; 检查各种仪器、仪表读数是否准确可靠; 检查各风门及其传动装置是否灵活; 检查防爆井盖是否完好,能迅速的开启。 (二)对供电线路、电控设 备和反风设施的检查与维修要求 检查继电器和过流保护装置是否可靠,整定值是否合理。 检查供电线路是否正常可靠,接地线是否接触良好,绝缘有无过热及烧焦的情形。 检查风道、所有 风门、电控设备等反风设施是否可靠,操作是否灵活。 检查所有开关是否灵活可靠。 对通风机司机进行设备操作培训,包括反风和恢复正常通风时的设备操作,确保 10min 内完成反风操作。 反风前 5 天相关单位负责把参加反风人员名单及分工报生产科。 机电科负责组织人员在反风演习前对主要通风机、供电线路和井上下设备防爆性能检查一遍 , 10 月 18 日之前完成,写出相应的检查报告,并报送生产科。 反风演习正式开始撤人前,各队安排专人将排水设备移至警戒水位以上(距离最低点 1m 以上位置),防止被淹;各采掘工作面和采区泵房必须 18 在 7:30 之前将各水仓水位排至最低位置,根据停电范围停电;副井底、二水平东翼泵房及 东南翼泵房 值班泵工必须在 8:00 之前将各水仓水位排至最低位置并停电。 二、生产科及通风队负责项目 10 月 15 日前,提前作好监测仪器、仪表的校验和清点工作。 井下所有正、反向风门、挡风墙和调节风窗等通风设施,通风队负责在 10 月 15 日前 全部检查处理一遍,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保证通风系统合理,通风设施可靠,检查结束,通风队写出检查报告报送至生产科。 通风队负责安排井下各测点测风人员、瓦斯、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人员、看管通风设施人员、恢复生产时的瓦检员、通风工及其它地点需设置测风、测瓦斯浓度等人员的调配工作。 10 月 15 日之前将人员调配名单及分工任务书面报至生产科。 本计划指定的反风监测地点,通风队负责将各测点的准确位置及断面尺寸核实准确,并做好标记;各测点及各责任区人员必须在反风演习前,搞清楚自己所辖区域的确切位置、断面尺寸、附近的联系 电话等情况,并确定各测点的测定顺序。 准备好工具包、笔、记录本、表格、仪器、仪表、皮尺、温度计、粉笔等监测工具。 生产科在 10 月 18 日前必须将所有监测表格分发给相关单位。 三、其他协作单位准备工作 各部门在 10 月 10 日前,将反风演习所需材料计划报至供应科,供应科必须按计划及时采购供应。 劳资科制定好清点下井人数的表格及有关签证。 矿医院在医院值班室派两名医生值班。 矿调度室提前一天向永煤公司调度室递交书面申请,请求永煤公司调度室安排救护队在反风演习当日 6:30 之前到矿(参与井下行动组的人员 19 7:00 前入井),协助反风演习和排放瓦斯。 安检科监督反风演习措施各项内容的贯彻学习。 机修厂要确保矿灯的充电质量,确保自救器的使用质量。 凡是入井参加反风演习人员所需白毛巾由矿服务公司提供。 调度室负责安排井上车辆和井下电机车。 第七章 反风演习组织措施及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反风演习组织措施及人员分工 为了搞好矿井反风演习,矿成立反风演习指挥部: 总 指 挥: 陈 辉 副总指挥:姚 喆 魏家国 成 员:郑克俭 曾朝辰 郑明宗 武梅良 何 敏 马彦操 胡茂 山 高家平 赵 伟 陈万龙 侯尚武 牛金兴 宋松山 刘小军 刘洪福 杜厚 永 汤保栓 丁少华 段建涛 郑伟卫 李九令 高建华 谢朝峰 陈小华 谷占稳 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负责反风演习的全面指挥工作,总指挥发布反风演习开始和结束命令,井上、下停送电指令等,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 反风演习全过程的记录工作由宋松山、史亚锋和当班调度员负责。 指挥部下设通风、机电、救护、医疗、地面协助、井下现场指挥 6 个小组。 一、通风组 组 长:姚 喆 成 员:何 敏 牛金兴 宋松山 叶小三 万兴永 曲松科 白彦龙 孙景瑞 万 桥 赵 勇 王丛玉 杜海涛 苗金辉 职 责:负责井下测点确定、通风设施完好、反风前后有关数据测定、 20 反风结束后瓦斯检查、瓦斯排放及恢复通风工作。 具体分工如下: 总工程师负责全矿反风演习期间的恢复通风、瓦斯排放的指挥工作。 生产科负责反风演习有关技术措施上报、反风观测点布置等具体工作。 监控中心负责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讯系统维护、监测等工作。 通风队负责测风人员配备、各反风观测点位置、断面尺寸的核实;负责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反风观 测所需仪器、仪表的校验工作;反风演习井下各项参数的观测和记录工作,并协助各行动组恢复正常通风和瓦斯排放工作。 二、机电组 组 长:魏家国 成 员:马彦操 张 昊 丁少华 杨东伟 刘刚 彭 强 张红卫 刘德玉 赵春生 郭学士 职责:魏家国、马彦操、丁少华在矿反风演习指挥部,负责全矿反风演习期间的停送电指挥和记录工作,张昊、王颜伟负责北风井反风指挥协调工作,彭强、王武威负责东风井反风指挥协调工作,刘刚、王占军负责西风井反风指挥协调工作;赵春生在城郊 110kV 变电站(电话号 码: 520 522319)负责 6kV 供电系统的安全应急、协调及监护工作,刘德玉在西风井110kV 变电站(电话号码: 77 5480)负责 6kV 供电系统的安全应急、协调及监护工作;郭学士负责全矿反风期间发生重大事故时机电设备的应急调拨工作。 ( 1)北风井组(电话号码: 5100、 2210) 组 长:张昊 成 员:王颜伟 李芝强 张良民 刘治安 吴国民 聂长坤 母 鑫 王 忆 聂 珂 ( 2)东风井组(电话号码: 517 2285) 组 长:彭 强 21 成 员: 王武威 蔡 辉 程洪峰 苏国华 曹建华 张俊杰 谢加忠 丁丙龙 ( 3)西风井组(电话号码: 711 5486) 组 长:刘刚 成 员:王占军 徐晓磊 李月峰 毛得利 杨文安 蒋亚华 王孟哲 刘九麟 王晓飞 彭金彦 ( 4)主、副井口地面组 联系电话: 5125 组长:杨东伟 成员:魏书庆 杨 华 邵福祥 机电一队 1 名电工,服务公司 1 名电工,机修厂 1 名电工。 职责:负责主、副井口 20m 范围内照明、绞车、信息站、矿灯充电房等一切电源的停送电工作,在 8:30 分前将电源停完 后由杨东伟向反风指挥部汇报完成情况。 ( 5)西风井口地面组 联系电话: 5487 组长: 刘刚 成员: 杨建英 范小根 机电一队 1 名电工。 职责:负责西风井副井口 20m 范围内一切电源的停送电工作,在 8:30分前将电源停完后由 刘刚 向反风指挥部汇报完成情况。 ( 6)井下停送电地点及领导组织见本节第六项“井下现场指挥组”。 井下 各行动小组 停送电操作明细表 见附件 6。 三、井下救护组 组 长: 王刚 成 员 : 欧阳辉 救护队队员 职 责 : 反风时在 西风井底 变电所和二水平东翼泵房变电所待命,负责井下 22 瓦斯排放及 意 外事故处理。 四、医务组 组 长: 郑克俭 成 员: 谷占稳 白爱军 陈 显 职 责:在地面待命,负责应急处理。 五、地面协助组 组 长: 郑克俭 成 员:高建华 韩新华 陈小华 谢朝峰 蒋云飞 陈建国 职 责:协助总指挥进行地面指挥,清点入井、升井人员;负责入井督查、通讯畅通、治安防护、主副井口和西进风井口警戒、反风所需后勤补给等工作。 六、井下现场指挥组 组 长:曾朝辰 成 员: 郑明宗 武梅良 何 敏 陈万龙 胡茂山 赵 伟 高家平 侯尚武 牛金兴 刘小 军 杜厚永 刘 宏 刘洪福 郑得过 朱安信 段建涛 汤保栓 李九令 郑伟卫 职 责:负责反风前人员撤离、人员清点及停风、停电工作;反风后井下现场送电、恢复通风及瓦斯排放等工作。 根据目前的生产布局,为了便于反风前各生产区域的安全检查、停电,反风期间的协调及反风结束后各生产区域送电、恢复通风工作,井下人员具体划分为 9 个行动组(反风参数观测人员 30 人,停送电人员及其他人员 131人,共计入井 161 人), 各行动小组要留有专人接听电话,行动小组组长负责指挥撤人、停电、停风、恢复通风、排放瓦斯等工 作,其余地点禁止留人。 井下各行动组组长佩戴一部无线手机,并将手机号码报生产科。 副井底主泵房变电所行动组( 21 人),指挥点设在泵房变电所;联 23 系电话: 462213( 副井底主变电所 ) 组 长:曾朝辰 成 员:刘洪福 张红卫 赵永夫 刘志华 白彦龙 (测风) 机电一队电工 3 人、泵工 1 人和信号工 1 人,东轨猴车司机 1 人 , 通风队瓦检员 3 人。 副井底调度站人员:运输队值班 1 人、副井底拥罐工 2 人、调度室电话维修工 2 人 职责:负责副井底主排水泵房、主泵房变电所、副井底车场(照明)、井底信号房、翻。煤矿20xx年度矿井反风演习计划及安全技术措施
相关推荐
自有 21 电刨机 莱芜/ 12 60 自有 22 弯管机 LS75/哈尔滨/2003 4 6 自有 23 LD型电动车梁式起重机 LD15/青州/ 1 22 自有 24 塑钢门窗双轴自动水槽铣 VQ260/武进/ 2 21 自有 25 塑铝材V型切割锯 VQ45/武进/ 2 11 自有 26 塑料门窗四位焊接
下挖方、混凝土浇筑的年完成量等) 6 合同身份 (注明其中之一 ) □ 独立承包人 □ 分包人 □ 联合体成员 7 合同总价: 8 合同授予时间: 9 完工时间: 10 合同工期 : 60 11 获奖情况: 鲁班奖 □ 扬子杯工程 □ 市优工程 □ 无 □ 注:。 , 并附中标通知书或合同协议书或工程竣工验收证明,无相关证明的工程在评审时将不予确认。 “类似工程”是指工程在跨度
够长期稳定达到处理要求 的重要因素。 国内自行设计的或引进国外的过滤器都普遍存在反冲洗后的污物不能彻底从罐内排出(主要是排出口面积过小),造成反冲洗频繁,随着运行时间的不断增长,滤料被污染,过滤水不能达标,最后不得不更换滤料,从而增加了运行费用。 本工程采用的辐流式过滤器,其内部设计结构特殊,可以在正常运行的同时进行反冲洗,即边过滤边反洗,确保过滤水稳定达标排放,能真正做到滤料永不更换
海湖项目区(云南驿镇片区) 五 标段 投标文件 大理白族自治州展鹏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18 按监理工程师指示的表土开挖深度进行开挖,并将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指定地区 堆放,同时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采用推土机进行表土的清挖。 开挖区域的临时道路 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总布置设计进行场内交通道路布置,并结合施工开挖区的开挖方法和开挖运输机械的运行线路,合理规划开挖区域的施工道路。 临时边坡的稳定
控制方式应根据建筑的形式、工程规模、管理体制及功能要求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单体建筑宜集中控制。 大型建筑群宜采用分散与集中结合的控制装置。 即:信号及控制需要集中的,可由消防控制室集中显示和控制;不需集中,设置在分控室就近显示和控制。 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电源及信号回路电压宜采用直流 24V。 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消防控制室的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