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程施工答案内容摘要:

高压水,即为喷气井点。 两种井点使用范围基本相同,但喷气井点较喷水井点的抽吸能力大,对喷射器的磨损也小,但喷气井点系统的气密性要求高。 电渗井点应用条件和工作原理。 答: 应用条件: 在渗透系数小于 、粉质粘土、淤泥等土质中,使用重力或真空作用的一般轻型 井点排水效果很差。 此时宜用电渗井点排水。 此法一般与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结使用。 降深也因选用的井点类型不同而变化。 使用轻型井点与之配套时,降深小于 8m,用喷射井点时,降深大于 8m。 工作原理: 电渗排水的原理来自于电动作用。 在含水的细颗粒土中,插入正、负电极并通以直流电后,土颗粒自负极向正极移动,水自正极向负极移动,前者称电泳现象,后者称电渗现象,全部现象称电动作用。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 第一、二、三、四节 模版的作用及对模版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模板是保证浇筑的混凝土按设计要求成型并承受其荷载 的模型。 要求:ⅰ .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性; ⅱ .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ⅲ .构造应力求简单,装拆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便于钢筋安装和绑扎、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后续工艺的操作; ⅳ .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宜漏浆; ⅴ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以利托模,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 为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对原料和配合比有哪些要求。 答:ⅰ .水泥用量 因水泥浆起润滑作用,故水泥用量是影响混凝土在管 内输送阻力的主要因素。 为了保证混凝土泵送的质量,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大于 300 千克 ⅱ .坍落度 坍落度低,即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水泥含量少,泵送阻力就增加,泵送能力下降。 但坍落度过大则易漏浆,并增加混凝土的收缩。 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不是定值,它与高度有关。 如泵送高度 30m 以下时坍落高度为 140— 160mm;泵送高度 60— 100m 时,坍落高度为 160— 180mm。 超过 100m 时,坍落高度为180mm。 泵送轻骨料混凝土时,受到泵的压力作用,水分被轻骨料吸收,故应适当增加坍落度。 ⅲ .骨料种类 泵送混凝土以 卵石和河砂最适合。 一般规定,泵送混凝土中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输送管径的 1/4,卵石不超过管径的 1/3. ⅳ .骨料级配和含砂率 骨料粒度和级配对泵送能力有关键性影响,偏离标准粒度曲线过多,会大大降低泵送性能,甚至引起堵管事故。 含砂率不低于泵送,控制在 40%— 50%。 砂宜用中砂,粗砂率在 %左右, 以下的细砂含量至少在 15%以上。 混凝土的振动密实机械及其振动密实原理。 答:ⅰ .内部振动器:其工作部分是一棒状空心圆柱,内部装有偏心振子,在电动机带动下高速转动而产生高频微幅的振动。 ⅱ .表 面振动器:其工作部分为钢制或木质平板,板上装有带偏心块的电动振器 ⅲ .外部振动器:通常用螺栓或夹钳等固定在模板外部,偏心块旋转所产生的振动通过模板传给混凝土拌合物,因而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的方法和原理。 答: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的方法有分层浇筑。 分层浇筑: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高度太大时,应分层进行浇灌以使混凝土拌合物能够振捣密实,在下层混凝土拌合物凝结之前,上层混凝土拌合物应浇筑振捣完毕,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性要求。 各类构件施工缝的正确留置位置。 答:浇筑贮水构筑物及泵 房设备地坑,施工缝可留在池壁,距池底混凝土面3050cm 的范围内。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拌合物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 第六节 水下灌筑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水下施工方法具体有哪些 ? 答:水下施工方法分为水下灌注法和水下压浆法。 水下灌注法有直接灌注法、导管法、泵压法、柔性管法和开底容器法等。 通常施工中使用较多的方法是导管法。 导管法是将混凝土拌合物通过金属管筒在已灌筑的混凝土表面之下灌入基础,避免了新灌注的混凝土与水直接接触。 压浆法是先在水中抛填粗骨料,并在其中埋设注浆 管。 然后用水泥砂浆通过泵压入注浆管内并进入骨料中。 水下灌筑法中导管法是如何施工的 ? 答:开始灌注前,应先清理基底,除去淤泥和杂物,并符合设计要求的高程。 灌注开始时,将导管下口降至距基底表面 h1 约 3050cm 处,太近容易堵塞,太大则要求管内混凝土量较多,因为开管前管内混凝土量要使混凝土拌合物数量应预先计算,要求灌入的混凝土能封住管口并略高出管口, h2 应为。 管口埋入过浅则导管容易进水;过深管内拌合物难以倾出。 此外,管内混凝土顶面应高出水面 h3 约 ,以便将混凝土压入水中。 当管内混 凝土的体积及高度满足以上要求时,剪断钢丝,混凝土拌合物冲开塞子而进入水内,形成混凝土堆并封住管口。 此后一边均衡的灌筑,一边缓缓提起导管,并保持导管下口始终在混凝土表面之下一定深度。 水下压浆法是如何施工的 ? 答:开始注浆时,为了使浆液流入石骨料中,将注浆管上提 510cm,随压随注,并逐步提升注浆管,使其埋入已注砂浆中深度保持 以上。 当注浆接近设计高程时,注浆管仍应保持原设定的埋入深度,注浆达到设计高程,将注浆管缓缓拔出,使注浆管内砂浆慢慢卸出。 第七节 混凝土季节性施工 措施有哪些 ? 答: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技术措施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分为 ,在浇筑前使混凝土或其组成材料升高温度,使混凝土尽早获得强度;在浇筑后对混凝土进行保温或加热,造成一定的温湿条件,并继续进行养护。 ? 答: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加热通常是先对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加热,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正温度。 搅拌前应先用热水或蒸气冲洗搅拌机,使其预热,然后投入已加热的材料。 为使搅拌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物温度均匀,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时间延长 50%。 ? 答:分为蓄 热养护和加热养护两类 1)蓄热养护: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或经材料加热浇筑后的热混凝土四周用保温材料严密覆盖,利用水泥的水化热量或预热使混凝土缓慢冷却。 当混凝土温度降至 0℃时可达到抗冻临界强度或预期的强度要求。 2)加热养护:当外界气温过低或混凝土散热过快时,须补充加热混凝土的养护方法。 其中加热养护法有暖棚养护法,蒸汽加热法,电热发。 暖棚养护法:在施工的结构周围搭建暖棚,当浇筑和养护混凝土时棚内设置热源,以维持棚内的正温环境,使混凝土在正温下凝结硬化。 蒸汽加热法:利用低温饱和蒸汽的湿热作用来养护混凝土。 电热发 :利用通过不良导体混凝土或电阻丝发出的热量加热养护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