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内容摘要:
反事故的自动装置。 随着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 40 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 4 个历史阶段。 建国后, 我国继电保护学科、继电保护设计、继电器制造工业和继电保护技术队伍从无到有,在大约 10 年的时间里走过了先进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道路。 50 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对全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的建立和成长起了指导作用。 阿城继电器厂引进消化了当时国外先进的继电器制造技术,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继电器制造业。 因而在 60 年代中我国已建成了继电保护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教学的完整体系。 这是机电式继电保护繁 荣的时代,为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测量部分,比较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 如下图所示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测量部分,比较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 如下图所示。 继电保护装置的种类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 ( 1)从继电保护装置的发展过程来分。 第一代为机电式继电器的继电保护装置。 第二代为 晶体管继电保 护装置。 自 50 年代末,晶体管继电保护已在开始研究。 60 年代中到 80 年代中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广泛采用的时代。 其中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究的 500kV 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和 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晶体管高频闭锁距离保护,运行于葛洲坝 500 kV线路上,结束了 500kV 线路保护完全依靠从国外进口的时代。 第三代为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出现的以集成电路为主的继电保护装置。 在此期间,从 70 年代中,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已开始研究。 到 80 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 到 90 年代初集成电路保护的研制、生产、应用仍处于主导地位,这是集成电路保护时代。 在这方面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集成电路工频变化量方向高频保护起了重要作用,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 合作研制的集成电路相电压补偿式方向高频保护也在多条 220kV 和 500kV 线路上运行。 ( 2)从反应短路故 4 障的保护分可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 ( 3)从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原理分为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功率方向保护,距离保护和高频保护等。 ( 4)从被保护对象分为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发电机保护,母线保护,和电容器保护等。 我国从 70 年代末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 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重庆大学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都相继研制了不同原理、不同型式的微机保护装置。 1984 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 在主设备保护方面,东南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研制的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保护和发电机 ?变压器组保护也相继于 198 1994 年通过鉴定,投入运行。 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也于 1991 年通过鉴定。 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制的微机相电压补偿式方向高频保护,西安交通 大学与许昌继电器厂合作研制的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频保护也相继于 199 1996 年通过鉴定。 至此,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色,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 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 可以说从 90 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 2 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 继电保护装置的四个基本要求为:( 1)选择性 即当电力系统某部分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只将故障部分切除,保证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从而尽量缩小停电范围;( 2)快速性 电力系统某部分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快速的动作将故障切除,以减轻故障电流对电器设备的破坏程度,加速恢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 5 减小对用户的影响;( 3)灵敏性 指保护装置对它的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映能力;继电保护的灵敏度用灵敏系数 mK 表示,用于评定保护装置的灵敏性。 对于过 电流器,定义为: . min /m dzdK I I 式中: .mindI —— 被保护区末端最小短路电流( A) —— 保护装置一次侧动作电流( A)。 对多项短路保护, .mindI 取两相短路电流最小值 .(2) mindI ;对 6— 10KV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短路保护,取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最小值 .mincI ;对 380/200V 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单 相短路保护,取单相接地电流最小值.(1)mindI。 灵敏系数也可以先按三相短路电流计算,再乘以相对灵敏系数 mxdK。 m x dK 某种故障时的灵敏系数三相短路故障时的灵敏系数 ( 4)可靠性 保护装置的工作应安全可靠。 由于对继电保护。毕业论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相关推荐
对 2020 年工作计划,主要从一个全新的方面起步,主要工作职责及未来发展方向定位分析如下: 案场管理 , 严格案场制度,强化领导力、服从力,明确分工。 针对这一点主要制定以下策略: 公司岗位明确制度 ,是确立在发生情况下,各个级别之间的差别。 ,严格按照岗位制度分工协作,严禁越级现象,特殊情况除外。 销售部制度重申 制定人 职务 服从人员 制度名称 备注主要内容 王彦会 策划经理 全体销售员
领导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八届 十三次全会精神,保证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 11 月 12 日,局党委召开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全局各级党 5 组织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宣传贯彻计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大力宣传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宣传中央规划建议的新论断、新部署,使全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为了修正由于粗基准重复使用而产生的定位误差,同时也照顾了原有的加工路线中装夹方便的特点,因此最后的 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如下: 工序 1:模锻 工序 2:热处理 太原工业学院毕业设计 10 工序 3:扩 粗镗 — 半精镗 — 精磨 216。 63 内孔 工序 4:扩 粗镗 — 半精镗 216。 66 内孔 工序 5:扩 粗镗 — 半精镗 — 精磨 216。 72 内孔工序 6:半精车左端面 工序 6
太少,且要 随摩擦片直径的增大而增多,有时甚至布 置成两排。 中央弹簧离合器 采用 12 个圆柱旋弹簧或用一个矩形断面的锥形螺旋弹簧做压簧布置在离合器正中间的结构形式,称为中央弹簧离合器。 其结构组成部件由:压盘、离合器盖、调整环、弹性压杆、风扇叶盘、压紧弹簧、分离轴承、分离套筒、压盘分离弹簧。 特点:中央弹簧离合器的压簧不和压盘直接接触,因此压盘由于摩擦而生的热量不会直接传给弹簧使其回火失效。
综合素质和信访工作能力和水平, 掌握 重点人员名单,建立 了 信访干部 人才信息库。 三、搞好 培训,全面提升信访干部整体素质和水平 区 XX 在提升本单位人才素质的工作 的同时,按照区人才战略和 XX 年初工作安排,着力提高 全区信访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9月 29 日至 30 日,区 XX 结合信访工作发展形势的需要,举办了全区信访干部培训班, 邀请市 XX 及市公安局信访处的领 导, 为
急通信保障工作。 (三)防患未然,强化值班制度。 为强化应急通信保障 24 小时值班制度 , 依据 网运部下发的相关文件要求 , 我中心 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监控。 2020 年,无线 网络优化 中心 加强对 C 网 设备的 监控 , 实行 24 小时有人值守 制度 , 并 不定期对值班室进行抽查, 对 24 小时值班电话存在职责不清或出现故障等情况 进行通报并考核到责任人。 组织 包区责任人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