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压砂加气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应用技术规定-目次内容摘要:

1400 GA15c 1500 1000 GA18c 1800 400 注: 1过梁上砌筑以 B05级砂加气砌块墙体重量计算。 2过梁上砌筑墙体与结构梁或楼板间应用柔性连接。 结构构造要求 砌块墙体的构造要求: 1 砌块 墙体的高厚比应按下式验算:  210 μμ hH ( ) 0H — 墙体的计算高度,当墙体高 H大于或等于相邻横墙间距 S时,即 S≤ H时, 0H =; 当 2H≥ S H 时, 0H =+; 当 S≥ 2H 时, 0H = 当墙体上端为自由端时, 0H =2H; h — 墙体厚 1μ — 非承重墙体的允许高厚比  的修正系数,取 1μ =; 2μ — 有门窗洞口的墙体 允许高厚比  的修正系数,按第 条中 3 计算;  — 墙体的允许高厚比,取  =24. 2带构造柱的墙体的高厚比验算,应按下式验算:   chH μμμ 210  ( ) cμ =1+ ( ) 式中 cμ — 允许高厚比的提高系数; cb — 构造柱沿墙体长度方向的宽度; l — 构造柱间距; 12 lbc , 取 ; lbc , 取 0。 注:考虑构造柱有利作用的高厚比验算不适用于 施工阶段。 当确定墙体的计算高度时, S 应取相邻构造柱间的距离。 设有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构造柱墙体,当 b/s≥ 1/30 时,圈梁可视为构造柱间墙体的不 动铰支点( b 为圈梁宽度)。 如不允许增加圈梁宽度,可按墙体平面外等刚度原则增加圈梁高度,以满足构造柱间墙体的不动铰支点的要求。 3对有门窗洞口的墙体,允许高厚比 系数 2μ 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2μ = /s ( ) sb — 在宽度 S范围内的门窗洞口总宽度; S— 相邻窗间墙体的距离; 当按 2μ 值小于 时,应采用。 4 门窗洞口宽度 大于 1800mm 或安装重型门时,洞口两侧需增设混凝土门柱。 墙体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 1 填充墙体与混凝土柱宜采用柔性连接,墙体顶部在梁或楼板下宜作柔性连接且应有卡固措施; 2 填充墙体 应 沿柱全高每隔 1米 ( 2皮 ~ 3 皮砌块) 左右设专用拉接件或 2根 φ 4~φ 6拉筋,末端应做 900弯钩,拉结筋伸入墙体内的长度,抗震设防 7度时不应小于墙长 1/5 且不小于 700mm; 8 度设防时宜沿墙全长贯通; 3 构造柱 宜置于墙体的端部、墙体角部和纵横墙体的交叉处;当墙体长超过层高2倍或墙体长超过 5m 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4 墙体高度超过 4 米时,墙体半高宜设与柱连接且沿墙体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扁带) ; 5 墙体的窄小墙肢、悬臂墙体,宜在墙体端头 增 设构造柱,确保墙体稳定性。 6 砌筑专用胶黏剂的设计强度应与砌块强度等级相匹配,且不应低于 M5。 以砌块作为高层建筑的外墙材料、或在特殊水平荷载作用下,应视单体工程的具体情况,分别依据现行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CJ17)按沿齿缝破坏轴心抗拉强度,沿直缝破坏和沿通缝破坏验算砌体的弯曲抗拉强度。 建筑构造要求 建筑砌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砌块砌体设计时宜符合砌块的基本模数,窗高大于 时,窗间墙尺寸不应小于600mm。 2砌块砌体用于外墙时,外露混凝土构配件,应有防止“热桥”措施。 外表面宜采用与砌体材料一致的砂加气混凝土制品,并采取防裂防脱 落 措施。 3 砌块砌体用于外墙时,窗洞口下部应采 取增强及防水措施,水平方向伸出砌体外的凹凸线脚和挑出部分,均应有泛水、 滴水 及保温措施。 13 4 砌块砌体与门、窗、附墙管道、管线支架、卫生设备等应连接牢固。 当采用金属件作为进入或穿过加气混凝土制品的连接件时,应有防护保护措施。 5 设置门窗洞口的过梁及窗台板 , 宜优先选用其配套的蒸压砂加气混凝土过梁及窗台板。 6 女儿墙等砌体顶部应采用混凝土压顶板或金属盖顶板,以防止雨水渗入砌块砌体内。 7 砌块砌筑时应上下错 缝,隔墙的丁字墙和纵墙的十字交叉部位应咬槎交错搭接,其搭接长度均不宜小于砌块长度 1/3。 8 砌块砌体用于隔墙最小厚度应不小于 100mm。 9 处于潮湿环境的砌块隔墙,墙面 应采取有效的防潮、防水措施。 墙面防水层做到上层顶板底。 卫生间及用水房间楼地面四周除门洞口外,应做混凝土坎台,其高度不应小于 120mm。 砌块砌体设置管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砌块砌体内不宜设置各种带有压力的水、暖、燃气和蒸汽管线。 2 砌块砌体内设置线管、线盒时,砌体开槽深度水平方向不宜大于 1/4 墙厚、垂直方向不宜大于 1/3 墙厚。 有防水要求的部位应做好有效地防水、防渗措施。 当外墙必须设置暗管及孔洞时,应采取保温和防裂措施。 砌块砌体埋设吊挂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装空 调室外机等设备应利用阳台,混凝土挑板等构件,不应直接在外墙外侧上吊挂设备和重物。 2 当吊挂物重量 不小于 100kg 时,应在固定点处用混凝土灌实,或采取预埋混凝土构件、埋件等加固构造措施;当吊挂物重量 小于 100kg 时,可采用符合砌块特性的专用尼龙膨胀锚栓固定,锚栓数量按吊挂物重量确定。 饰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砌块砌体外饰面宜选用薄抹灰系统,其选用材料性能应与砌块相匹配且具有防水和抗裂性能。 2抹灰层宜设分隔缝 ,面积不宜大于 30 ㎡,长度不宜超过 6m。 3砌块砌体墙面抹灰前应在 其表面用专用砂浆或其它有效的专用界面剂进行基底处理后方可抹灰。 4 当外饰面选用干挂石材、金属幕墙等饰面时,砌块砌体应做好防潮处理,梁柱部位应做好保温处理。 构造连接应安全可靠,不应在填充砌块砌体上设置固定连接。 5 当砌块砌体与其 它材料处在同一表面时,两种不同材料的交界缝处应采用粘贴耐碱玻纤 网布、聚合物水泥加强层加强后方可装修。 6 建筑隔墙可满铺 耐 碱玻纤网布、也可局部铺耐碱玻纤 网布。 7 砌块砌体用于卫生间墙体时,应在墙面做防水层,外表粘贴 饰面砖。 热工计算 一般规定 1 砌块砌体热工性能应符合相应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2 砌块墙体的传热系数应考虑钢筋混凝土梁、柱等结构性热桥的影响,取其平均传热系数。 3 砌块墙体厚度不应小于 300mm。 4 外墙体平均传热系数不应大于 (m2178。 K)。 5 外墙最小热阻不应小于 m2178。 K/W。 14 6 B0 B05 砂加气砌块灰缝影响系数 a(导热系数的修正数)取。 热工计算 1 砌块砌体热工性能计算参数按表 1选取。 表 1 砌块砌体热工性能计算参数 砌块干密度级别 砌体导热系数λ [w/( m*k) ] 蓄热系数S[w/( ㎡ *k) ] 300mm厚砌体热阻 R( ㎡*K/W) 300mm厚砌体热惰性指标 D B04 B05 2 钢筋混凝土梁、柱等部位外侧应设置厚度不小于 50mm 厚 保温 浆料 ,或其它有效的保温措施。 3 空调室外机搁 板等热桥部位应抹不少于 30mm 厚保温浆料或采取其他保温措施。 4外门窗框与砌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聚氨酯等发泡保温材料填充,其外侧应采用中性硅酮系列密封膏或耐候防水密封材料嵌缝密封,不得采用丙烯酸酯建筑密封膏。 5砌块砌 体平均传热系数 是 参照附录 A 规定的方法 计算 的。 15 6 砌块砌体施工 一般规定 砌块码放场地应平整、干燥且应有防雨措施,并按不同强度等级、规格分别堆放整齐。 码放高度不宜超过 米。 砌块运输、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掷和倾倒。 砌筑前应认真熟悉图纸,核实门窗洞口位置及尺寸,预埋件、预留位置。 在砌块砌体上钻孔、镂槽或切锯等,均应使用专用工具,不得任意剔凿。 砌块砌体不得冒雨施工;冬期施工时,应采用抗冻型砌筑专用胶粘剂。 砌块表面应洁净,不 得有油污和浮灰。 不同强度等级的砌块不得混砌,亦不宜与其它墙体材料混砌。 砌筑专用胶粘剂应按照设计要求与相应砌块性能匹配使用。 质量控制 各种材料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等质量保证资料,并按相关标准进行复验。 砌块 墙体应连续砌完不留接槎。 砌块内外墙应同时咬槎砌筑,临时间断可留斜槎,不得留马牙槎。 砌块填充墙上不得留设脚手眼。 砌块填充墙砌体的水平胶缝饱满度应大于 90%;垂直胶缝饱满度应大于 80%。 施工工艺 结构经验收合格后,把砌筑 基层楼地面清理干净并弹线,填充墙的边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应准确。 砌筑时应预先试排块,并优先使用整块。 需断 开砌块时,锯裁砌块的长度不应小于砌块总长度的 1/3;长度小于 200mm 的砌块不得用于排块。 砌块施工时,上下皮垂直缝应错开,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 总长 的 1/3。 砌体的组砌方法应正确。 砌体转角处应采取整块砌块 盘角(即大盘角),砌块墙的转角及 T型交接处,应纵横搭砌。 砌体不得出现通缝现象。 详见图 图 转角墙和 T 型墙做法 1— 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 2— 混凝土坎台 砌块水平缝应用齿抹将胶粘剂均匀批抹于下皮砌块表面;砌块垂直缝可先在砌块的砌筑端头上批抹胶粘剂,然后上墙砌筑;上墙后可用力揉压,用橡皮锤轻击砌块。 作业应在胶粘剂晾置时间内完成。 胶缝厚度为 小于 5mm。 砌块拉结筋的连接,必须先在相应位置的砌块 上表面上开槽,放置墙拉筋,再用1 2 2 1 16 胶粘剂补平所开槽。 填充墙与梁底、板底 的缝隙, 应 至少间隔 24h 后再与梁底、板底结构做柔性连接处理。 顶部砌体宜采用楔 形砌法,加工成楔形的砌块,其楔形斜面坡度不应大于 1: 2.如图 图 砌筑后的砌块不应任意移动或受撞击;如需校正,应清理原胶粘剂,重新批抹胶粘剂后进行砌筑。 砌块砌筑过程中如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有超过 2mm 的错边量时,应用钢齿磨板和磨砂板磨平;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砌体孔洞或敷设管线后的槽,应用砌块碎末拌以水泥、石膏及适量的建筑胶进行修补。 门窗框连接 门窗安装优先采取“先立口”的 施工方法;当有可靠措施能够保证质量和美观时,亦可采取“后塞口”的方法施工。 门窗安装,应在门窗洞两侧的砌体中按上中下位置嵌入门窗安装联结件,然后将门窗框连接固定。 门窗框与砌体之间的间隙,应用聚氨酯发泡剂或其他发泡材料封填。 砌体暗敷管线 水、电管线的暗敷工作必须待砌体砌筑完成 24 小时后方可进行,开槽应使用专用工具。 砌块砌体镂槽总深度,水平方向不得大于 1/4墙厚;竖向不得大于 1/3 墙厚,且应避免交叉双面开槽。 暗敷电线管外皮距砌块砌体表面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15mm。 17 7 装饰装修 墙面应待砌体含水率达到 10%~ 20%后做装饰抹灰层。 7. 0. 2 砌体基层应清理干净,基层表 面 平整,无浮尘、污渍。 钢筋混凝 土柱、梁、窗台板等与墙交接处,应以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做增强处理。 砌块砌体剔凿线槽、预留孔洞,应采用与砌块性能相匹配的材料填堵,并以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做增强处理,其搭接长度两侧应宽出线槽各 100mm。 住宅建筑内墙面满铺耐碱玻璃纤维网布时,应横向粘贴且接缝处宜对接。 砌块砌体饰面采用薄抹灰系统时,应选用配套的 界面剂、 聚合物水泥抗裂砂浆、柔性耐水腻子、耐碱玻璃纤维网布等饰面材料。 当确有需要时,也可采用传统外墙外抹灰,并应遵守有关规定采取抗渗抗裂 措 施。 阳角部位,宜采用 25mm179。 25mm 镀锌角网条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