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惠9标基坑施工监测方案内容摘要:

案 9 监测仪器 数 量 基于上述的监测断面及周边环境监测,可统计出本次安全监测所需监测仪器的量,见表 6 所示。 表 6 安全监测仪器统计表 测斜管(根) 地下水位孔(个) 钢筋计(支) 变形观测点(个) 45 12 45 169 监测点埋设与测试方 地面沉降 测点 监测网建立:一般情况 , 现场需布置 垂直 于 基坑长边 的 沉降监测点 断面。 埋设方法:直接将道钉打入设计位置处的地表。 测量方法: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按 国家二等水准要 求观测。 以附合或闭合路线在水准路线上联测各监测点,以水准控制点为基准,测算出各监测点标高。 同一测点相邻两次标高差即为本次该测点沉降量,第一次沉降量累加至本次沉降量即为该测点累计沉降量。 地下管线 测点 埋设方法:地下管线监测点的埋设除能利用原有管线设备点外采用直接点法或间接点法。 直接点法即在地下管线顶面与地表之间打 设或埋设硬套管,将顶面刻划 “+ ”的钢筋置入其中,并用粘土或砂将其固定;间接点法即在地下管线相应上方将顶面刻划 “+ ”的道钉打入道路接缝处。 测量方法:每次观测宜形成闭合或附合观测路线,同时工作中按国家二等 水准测量各限差要求进行测量,并符合国家二等水准的各项精度要求。 围护桩桩顶水平位移 及竖向沉降测点 埋设方法:将顶端划 “+”字的钢筋埋入桩顶 或竖井锁口圈中 ,用 胶布 砂浆 固定。 测量方法:水平位移测量按小角度法(或前方角度交汇法)进行观测。 在平行与基坑围护 桩 延长线上的平面控制点设工作站,取远方 50m 外位置稳定、成象清晰的永久性目标作固定后视方向 , 分别测出各监测点相对后视的夹角,每次四测回取平均值 A。 光电测距量出测站至监测点边长 S。 同一测点相邻两次测角差中铁十局集团 莞惠城际 GZH9标 既有线顶进涵 施工监测 专项方案 10 桩体外表面 图 3 测斜安装方向示意图 dA=AiAi1,从而计算出该测点本次位移量,第一次位移量累加至当次本次位移量即为该测点累计位移量。 测 斜管 ( 1)安装测斜管 1)测斜管安装前应检查是否平直,两端是否平整,对不符合要求的测斜管应进行处理或舍去; 2)测斜管采用现场逐节组装的方法进行安装。 要求导管及底部管帽必须密封牢靠,防止水泥浆进入管内; 3)安装过程中应使导管中的 一对导槽方向与监测对象位移方向一致。 用测扭仪测量测斜管导槽转角每 3m 应不超过 1,全长范围内应不超过 5。 将模拟探头放入测斜管内,沿导槽上下滑行一遍,以检查导槽是否畅通无阻,滚轮是否有滑出导槽的现象(见图 3); 4)测斜管应固定在钢筋笼上,并保证其垂直度(见图 4)。 地下水位观测孔 地下水位观测孔布置在 支护桩 后的土体内。 其埋设施工方法如下: ( 1)按设计孔位、孔深和方位进行钻孔埋设观测管,钻孔孔径 110mm; ( 2)用 PVC32 管材制作地下水位观测孔测管,水位管下部约 6m 的长度用土工布包裹后依 次连接放入钻孔内。 观测管上设梅花型透水孔,具体见图 5; ( 3)在孔四周的空隙下部约 15m 的深度内回填中粗砂,上部 4m 的深度内回填粘土,并将管顶用盖子封好; ( 4)地下水位观测设备采用钢尺式电测水位计进行观测。 安装完成后用水准仪测出管口高程,便于计算地下水位高程。 图 4 钻孔测斜仪安装埋设示意图 38765432测读间距L位移原准线1 1 测读设备;2 电缆;3 岩石;4 测头;5 钻孔;6 接头;7 导管;8 回填 中铁十局集团 莞惠城际 GZH9标 既有线顶进涵 施工监测 专项方案 11 保护盖孔口高程孔底高程回填沙砾石回填沙砾石钻孔d11 0观测管PVC32回填水泥砂浆M15地下水位观测孔地下水位观测管 图 5 地下水位观测孔安装示意图 钢筋计 钢筋计的埋设方法如下: ( 1) 根据 支护桩的 结构设计 , 采用的钢筋直径选用相同规格的钢筋计 ; ( 2)按设计要求对仪器进行力学、温度率定,并检验其绝缘电阻; ( 3)按设计电缆走向计算电缆长度,检 验电缆的芯线电阻及绝缘度,确认电缆完好后连接电缆,并检验电缆连接后的密封性和绝缘电阻; ( 4) 钢筋计与钢筋焊接只能采用对焊、坡口焊或熔槽焊,轴心必须对正重合,并要求焊接强度不低于受力钢筋强度 ; ( 5) 钢筋计与钢筋焊接前要做好钢筋计和钢筋的除锈清洁工作,以保证和混凝土的结合良好 ; ( 6)按设计位置在钢筋加工场将钢筋计先与钢筋焊好,或在现场将钢筋网上被测钢筋截下相应长度。 之后,将钢筋计焊上。 焊接时将钢筋与钢筋计中心线对正,之后用对接法把仪器两端的连接杆分别与钢筋焊在一起。 为了保证强度,在焊接处可加帮条。 在焊接过 程中,为避免温升过高而损伤仪器,焊接时用湿润棉中铁十局集团 莞惠城际 GZH9标 既有线顶进涵 施工监测 专项方案 12 纱包在钢筋计中部,一边焊一边浇冷水。 焊接完毕,钢筋计冷却到 65℃以下为止。 焊缝在发黑(未冷时为红色)之前,切忌往焊缝上浇冷水。 焊接过程中应随时用检测装置监测仪器的内部温度,不得超过 65℃;否则应放慢焊接速度; ( 7)钢筋计与钢筋焊接完毕并经冷却,再在焊缝处,特别是有帮条的粗大部分须以布条或水泥袋纸包扎多层,外面涂沥青;在钢套的端面和电缆引出线口也涂一层沥青,使这些部位有微变形的可能,以免因混凝土的限制而影响钢筋受力; ( 8)钢筋计周围宜用人工浇灌混凝土,用人工插 捣,或用小型振捣器(棒头25 或 30mm)在周围插振;大振捣器不得接近钢筋计组 以内范围。 浇筑混凝土时禁止振动棒碰到安装有钢筋计的钢筋网上。 在浇筑周围部分的混凝土时,特别是振捣器碰在钢筋上,使钢筋发生较大的抖动,钢筋计容易损坏,需要特别注意。 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要跟踪观测仪器测值的变化,仪器一旦损坏,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待混凝土初凝后测取基准值 ; ( 9)将仪器的埋设参数记入考证表,将电缆沿钢筋牵引到设计位置,在混凝土浇注过程 中,一定要注意电缆的保护。 建 (构) 筑物沉降 及倾斜测 点 埋设方法: 建筑物监测点直接用电锤在建筑物外侧墙体上打洞,并将 观测标识 打入,或利用其原有沉降监测点。 见图 6。 轨道监测点可直接在轨道枕木或连接道钉上不影响行车且便于观测的地方设置测点, 3030 2201:2 水泥砂浆1:2 水泥砂浆混凝土柱3010040 图 6 建筑物沉降测点 示意 图 (单位: mm) 测试方法:按 国家二等水准要 求施测。 每次测量时直接用基本水准点作单点引测。 监测仪器安装顺序 各监测设备仪器的安装随基坑工程的施工步序而开展,基本按如下顺序进行: 中铁十局集团 莞惠城际 GZH9标 既有线顶进涵 施工监测 专项方案 13 ( 1)先期布设基坑周围地面沉降监测点、周围建构筑物沉降及倾斜监测点、周围地下管线沉降监测点; ( 2)围护桩施工时,同步安装桩体内的测斜管、钢筋计; ( 3)围护桩及坑内外加固施工完后,钻孔埋设坑外的水位管; ( 4)围护桩顶的圈梁浇捣时,同步埋设桩顶的位移测点,并做好测斜管的保护工作,进行初始值的测取工作; ( 5) 基坑开挖前,应测出各测试项目的初始值; 设备安装好后,应做好标记,加强测点的保护工作,提高测点的成活率。 监测工作实施过程中如某一水准基准点被破坏,需及时通 施工 单位并及时重新埋设,埋设结束后和未被破坏的基准点进行联测;当建筑物、管线、地表沉降监测点被破坏时及时重新布设并取得初始值,破坏点的累计在 破坏前累计的基础上继续累加,确保测点监测数据的连续性。 ( 9)施工过程中补充部分原本不具备安装条件的测点。 监测频率、精度与预警值 施工前期 ( 1)在各个监测点埋设完成后,对变形监测控制网按照变形监测要求进行联测,获取监测基准 的观测数据。 变形监测基准网观测完成后, 1 个月复测一次 ; ( 2)基准网观测完成后,对地表水平位移、沉降、周围房屋的变形等工作基点按照二等水准监测要求进行观测,观测次数为 2 次,取平均值为工作基点的初始值; ( 3)施工 基坑 开挖前,对各项监测项目进行初始观测,至少 2 次,取平 均值作为监测点的初始值。 施工期 施工期监测频率见表 7 所示。 表 7 基坑监测频率与精度与预警值表 监测项目 监测仪 监测频率 极限值 监测精度 中铁十局集团 莞惠城际 GZH9标 既有线顶进涵 施工监测 专项方案 14 器 基坑开挖深度≤ 5m 基坑开挖深度515m 基坑开挖深度≥15m 累计值( mm) 速率( mm/d) 基坑周围地面沉降 位移标 、 经纬仪 、 沉降标、水准仪 、测斜仪 1次 /2天 1次 /天 2次 /天 30 3 177。 1mm 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及倾斜 30 ( i‹) 3 177。 1mm 基坑周围地下管线沉降 按管线设计要求 按管线设计要求 177。 1mm 围护桩桩顶水平位移及竖向沉降 30( %) 1 177。 2”, 177。 ( 2mm+2ppm) 基坑底回弹 30 3 177。 1mm 围护桩水平位移 测斜孔、测斜仪 30 3 177。 2 mm/15m 地下水位测量 水位管、地下水位仪 1次/12天 1次 /12天 1次 /12天 1000 500 177。 5mm 注:极限值的 70%为 预 警值, 80%为警戒值。 f1为荷载设计值 括号内数据为设计值 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控报警值根据监测对象的有关规范及支护结构设计要求确定,取 设计极限值的 70%;警戒值取设计极限值的 80%, 当监测 值 达到或超过 报警值 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警。 监测报警指标一般以累计变形量和和变形速率量控制,累计变形量的报警指标一般不宜超过设计限值。 中铁十局集团 莞惠城际 GZH9标 既有线顶进涵 施工监测 专项方案 15 3 资料整理分析及成果提交 资料整理分析 ( 1)监测资料整理分析的原则 a 认真重视 监测资料分析是 莞惠城际轨道交通 工程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重视。 我方将根据安全监测工程的总体实施计划,配置必须的软硬件设备,选用合格技术人员,认真执行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要求,遵照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精神,把该项工作做细做好。 b 及时性 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成果,指导施工是施工监测的根本所在。 每次观测后我方将立即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校核和整理,并及时作出初步分析,不拖延,不积压。 同时,无论在工程的任何阶段,只要发现监测资料有异常现象或确认有异常值,将立即向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报告。 c 可靠性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必须以保证数据成果的准确可靠为基本前提,为此规定: 原始资料在现场校核检验后,不得进行任何修改。 粗差的辨识和剔除必须稳妥慎重,严格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 经整理和整编后的监测资料和数据库亦不得修改。 所引用的分析方法 做到理论正确,方法步骤合理。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的数据、成果和报告等严格遵循相关要求,认真执行验收校审制度,并及时整理归档。 d 实用性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基本目的,不片面强调理论、模型和方法的先进完善,力求反映本工程支护结构及土体的特变形征。 成果报告的内容以满足有关工程规范要求,回答解决工程面临的安全问题为限。 e 全面分析、综合评估 监测数据和相关资料的搜集尽可能充实完整,对各种监测资料成果应认真进行对比研究,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作出分析比较和印证,以克服单项成果和单一方法的片面和不足。 ( 2)监测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