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2本科)教学大纲内容摘要:

动手能力。 1.实验理论方面:掌握各种实验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电路基本结构。 2.实验教学方面:熟悉各个模板的功能,并能正确连线,对实验 结果进行分析。 3.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① 熟练运用相关仪器设备,并对波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② 会设置及改变实验参数,并对结果进行估计。 二、实验报告与考核 实验报告要求: 每次实验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由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数据的记录及处理组成,并附有实验原始记录。 实验考核标准: 14 1.本课程考试方法:考查。 2.实验成绩:预习 10%、操作 40%、报告 40%、原始记录 10%。 成绩以等级制(优[≥90]、良 [≥80]、中 [≥70]、及格 [≥60]、不及格 [60]记分并进行最终得分折算。 三、实验 主要配套仪器设备 通信原理实验箱、数字示波器 四、实验项目与教学安排 序号 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提要 项目学时 项目类型(基础、综合、创新) 教学要求(必修、选修) 1 各种模拟信号源实验 熟悉各种模拟信号的产生方法及其用途;分析测量各种模拟信号触发及幅度、频率等调节方法。 2 基础 型 必修 2 锁相原理及数字频率合成 掌握锁相环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 加深对锁相环各部件工作原理的理解;熟悉锁相式数字频率合成器的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 2 基础 型 必修 3 合路及高通、低通滤波器实验 学习合路器工作原理和合路 器电路连接;学习高、低通滤波器测量。 2 基础 型 必修 4 抽样定理与 PAM 调制解调实验 通过对模拟信号抽样的实验 ,加深对抽样定理的理解;通过 PAM 调制实验,使学生能加深理解脉冲幅度调制的特点; 3 基础 型 必修 5 脉冲编码调制PCM 系统实验 加深对 PCM 编码过程的理解;了解 PCM 系统的工作过程;了解帧同步信号的时序状态关系;掌握时分多路复用的工作过程; 3 基础 型 必修 15 6 FSK 调制解调原理实训 掌握 FSK 调制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掌握锁相解调 FSK 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 基础 型 必修 7 ASK 调制解调实验 掌握 ASK 调制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掌握 ASK 锁相解调的原理及实验方法。 2 基础 型 必修 8 二相 PSK/DPSK 调制解调实验 掌握二相 BPSK 调制解调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了解载频信号的产生方法。 3 基础 型 必修 9 眼图观察测量实验 眼图观察及分析实验;仿真眼图观察测量实验; 2 基础 型 必修 10 频分复用传输系统实验 掌握频分复用原理和电路连接;掌握频分复用电路的调节,并观察复用线路上各点信号波形。 3 综合 型 必修 11 基带信号再 生传输系统实验 掌握基带信号同步提取及再生电路连接;掌握基带信号同步提取及再生电路的调整方法。 3 设计 型 必修 12 PCM 编码 PSK 调制解调传输实验 试验电话信号 PCM 编码基带传输,当码速变化时对通话质量的影响;试验电话信号 PCM 编码 PSK 传输,当码速变化时对通话质量的影响。 3 综合 型 必修 16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高频电子线路》 英文名称: 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 课程性质: 专业教育必修课程 课程编号: E132020 所属院部: 光电工程学院 周 学 时: 2 学时 总 学 时: 30 学时 学 分: 2 学分 教学对象 (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 )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3+2 本科 )一年级学生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信号与系统、低频电路、信号与系统 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模拟通信功能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使学生获得高频(射频)电子线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电路及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演示,理论与 应用 相结合 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是使学生掌握高频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仿真方法)以及典型电路,能看懂一般的实际电路,初步建立起信息传输系统的整体概念,使学生获得高频技术范围内集中参数电子线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高频电子技术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材: 曾兴雯主编 . 高频电子线路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20 年 . 参考书目: [1] 曾兴雯 .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20 年 . [2] 张肃文 . 高频电子线路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20 年 . 17 考核形式: 考试 编写日期: 2020 年 8 月制定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含教学重点、难点): 该课程主要讲授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及组件、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振幅调制与解调、频率调制与解调、反控制电路和高频集成电路等。 教学时数具体分配: 教学内容 讲 授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高频电路基础 4 第三章 高频谐振放大 器 8 第四章 正弦波振荡器 4 第五章 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 2 第六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5 第七章 频率调制与解调 5 总计 30 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要点: 本章介绍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基本的通信原理。 1. 知道传输信号的基本方法,建立无线电信号传输系统的初步概念; 2. 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和注意点;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2.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重、难点) 3. 信号频谱与调制(重点) 第二章 高频电路基础 教学要点: 1. 了解电子噪声的来源及基本概念; 2. 掌握噪声系数的计算方法; 18 3. 熟练掌握串、并联谐振回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 高频电路中的基本元器件 2. 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重点) 3. 电子噪声及其特性 4. 噪声系数和噪声温度(重、难点) 第三章 高频谐振放大器 教学要点: 本章介绍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与状态及外部特性。 1. 掌握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 掌握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外部特性; 3. 掌握 L 型基本匹配电路,会分析实际电路; 教学内 容及重、难点: 1.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2.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和特性(重、难点) 3.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实际线路(难点) 第四章 正弦波振荡器 教学要点: 本章介绍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常见的振荡电路。 1. 了解振荡器的起振、平衡和稳定条件; 2. 熟练掌握三点式电路的构成原则、分析方法和各自的特点; 3. 了解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概念及稳频措施; 4. 熟练掌握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各种线路;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 反馈振荡器的原理(重点) 2. LC 振荡器(重点) 3. 振荡器的稳定度 (难点) 4. 石英晶体振荡器 第五章 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 教学要点: 1. 了解幂级数分析法的原理,重点掌握线性时变分析法和开关函数分析法; 19 2. 掌握二极管电路的分析; 3. 理解差分对电路的分析;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难点) 2. 二极管电路(重点) 3. 差分对电路 第六章 振幅调制 、 解调及混频 教学要点: 本章介绍振幅调制解调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振幅调制、解调电路、混频器的原理,以及组合频率干扰与计算。 1. 掌握调制、解调与混频的概念; 2. 熟练掌握调幅波的 调制原理; 3. 熟练掌握包络检波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及同步检波的原理; 4. 了解常用的混频电路,了解混频器的干扰及减少干扰的措施;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 振幅调制(重点) 2. 调制信号的解调(重点) 3. 混频(难点) 第七章 频率调制与解调 教学要点: 本章介绍实际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设备,了解我国实际的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现状。 1. 熟练掌握调角波的调制原理及性质; 2. 理解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3. 理解间接调频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4. 掌握斜率鉴频器和相位鉴频器的电路 及其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 角度调制信号的分析(重点) 2. 调频方法(重、难点) 3. 调频电路(难点) 4. 鉴频器与鉴频方法 5. 鉴频电路 20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 英文名称: Experiments of 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 周 学 时: 2 学时 总 学 时: 30 学时 学 分: 1 学分 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必修课 设置性质: 独立设课 考核形式: 考 查 课程编号: E132020 面向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 (3+2 本科 ) 主要教材、参考书: 1.实验教材:高频电子线路指导书 2.参考书: [1]曾兴雯 .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2]曾兴雯 . 高频电子线路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一、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实验是《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验建立感性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学会和掌握高频电子线路实际电路的测量技能及方法。 通过课程实验要求学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应用 能力。 二、实验报告与考核 每次实验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由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数据的记录及处理组成,并附有实验原始记录。 本课程考试方法:考查。 实验成绩按照实验理论笔试、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5 级评分标准。 三、实验主要配套仪器设备 高频电路实验平台、 50M 双踪示波器、万用表、高频信号发生器、导线若干、绝缘螺丝刀等。 21 四、 实验项目与教学安排 序号 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提要 项目 学时 教学 要求 1 高频模块系统预备实验 ; ; 块的作用 2 必修 2 高频系统数字信号源实验 、万用表、频率计的用法; ,注意用示波器双通道,对比各点波形; 平台中的作用; 、过程; 1 必修 3 高频系统模拟信号源实验 ; ;。 1 必修 4 压控振荡器 D402 的工作特性; ; 察当变容二极管两端压降改变时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 24 选修 5 锁相环( PLL)频率合成实验 MC145166P 的功能和在此电路中的作用; ; 比的关系; 24 选修 22 率; 6 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时的状态,并分析其特点。 、特性。 ,使其成为丙类功率放大器电路。 24 必修 7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实验 ; ; ; 24 必修 8 混频实验。 MC3362P 的功能。 MC3362P 的混频特性。 24 选修 9 IC 幅度调制实验 MC1496 正常工作时的静态值; ,改变调幅度,观察波形变化并计算调幅度; ; 24 选修 10 检波电路 利 用实验箱的基本单元电路,完成大信号调幅波的 二极管检波和同步检波解调, 24 必修 11 无线发射与接收系统实验 中所起的作用。 ,并简要描述一下如何实现。 24 选修 12 高频小课题设计 ; ; ; 410 必修 23 《 EDA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EDA 技术》 英文名称: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