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内容摘要:

运动轨迹设计方法和数控机床各部分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3)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模块。 主要包括数控机床编程的基 本知识、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与处理、数值计算、数控刀具的选用、典型数控系统的编程指令含义、机床操作方法、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方法等知识。 (4) 数控机床维护与开发模块。 主要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方法、数控机床的维修方法、普通机床的数控技术改造。 以及数控机床的机械设计和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数控机床机电联调、开放式数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数控系统的开发等知识。 实训方式 实训方式完全以学生自己自己定方案、自己设计、自己制作、自己检测,就连车间的管理、生产的调度、设备的安排也由学生自己完成(单独由 一、二个小组负责),教师仅起引导、监督、保障作用。 保障措施 为了更好地完成实训任务,应做好以下四点: ①理论课教学,加强实践环节 在进行理论课教学时,增加一些下厂参观、演示、实验、实习、发明创造展览、专题讲座等,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感性、理性认识,为综合实训提供更广的思路。 ②加强实习教学,增加相关工种训练 为满足加工制作的要求,实习教学的内容应该更为丰富,对学生的技能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在技能的速度、精度上要提高,还要增加相关工种的训练,以保证学生具备多工种操作的动手能力,完成制作任务。 ③综 合实训早布置、早动手 由于综合实训的制作工作量大,又会受场地、材料、外协加工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虽然设计方案经过专家审核,但在制作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每个项目组的情况各不相同,如果都等到综合实训时才布置任务、才动手搞,很可能就会有个别项目组完不成任务。 而且,由于是加工制作的题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仅是练习,更要加工出有使用价值的合格产品。 在调研、选题、拟定方案过程中如果时间能够比较充足,可以做的更细一些、更完善一些。 ④加强组织管理,做好协调工作 由于各个项目组的题目都不一样,每个 项目组都要制作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零件,这些零件又各不相同,其所需的材料、工具、量具、刃具也千差万别,因此 工作岛 管理员工作量很大。 该模式的优点 ①训练全面 该模式涵盖了数控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工艺设计、数控编程、数控加工、 数控维修、机床调试、 装配、精度检验、计算机应用,同时还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写作能力,培养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对学生的训练最全面。 ②能更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是以工作岗位的能力需要为核心目标的教育形式,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环节之一,将设计与制作相结合,更能体现职教特色,也是职教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③能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设计环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好坏只靠教师去评价,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在每一个环节都看的很细,不可能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能发现;但是有制作就大不一样了,在制作的过程中,设计的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就逐渐显露出来,学生自己就会发现并想方设法去改进,这样就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④能 促进技能的提高 一方面,在制作过程中各种加工方法大都能用到,这对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是一个促进;另一方面,在平时训练时,由于学生能明确地知道在综合实训时还要用到,所以训练的格外认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⑤因材施教,给优秀学生以更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综合实训是教师单个指导,能更好的因材施教,对于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大一些的问题, 使他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基础差,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小一些的问题,使他们也能得到应有的锻炼。 ⑥实践效果好 通过这种形式的综合实训,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动 手能力,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设计制作一些产品,满足生产教学的需要。 五、实训环境与条件 (一)实训场所与设施 为保证实训的顺利进行,需要有充足的场地和品种较全、数量较多的设备。 根据 要求 ,要保证 40 人同时进行综合实训,需要设备、场地如下表所示。 如果人数较多,可以先后轮流或采取两班倒或三班倒的方法来进行。 表 数控技术专业 40 人综合实训需要设备情况 序号 实训室 设备名称 数量(台) 1 工作岛 4 套 (每 套5 工位) 90 平方米 工作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