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行业技术员知识题库内容摘要:

)电雷管插入药卷后,必须用脚线将药卷缠住,并将电雷管脚线扭结成短路。 18.装药前应做安全检查有哪些情况不得装药。 爆破工在装药前,必须对装药工作面附近进行检查,发现有下列情况,必须报告班队长,并及时处理,在未妥善处理前,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装药:( 1)首先要检查工作面顶板、支架、上下出口情况。 如果采掘工作面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的控顶距离,或者有伞檐、离层或片帮危险时,支架或支柱不牢,或者有损坏变形、上下出口支护状态不好时。 ( 2)装药前未检查瓦斯,或装药附近 20m 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1%时。 ( 3)检查工作面通风情况,如发现风量不足或风筒末端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超过规定时。 ( 4) 在装药地点附近 20m内,矿车,未清除的煤、矸或其它物体堵塞巷道断面 1/3 以上时。 ( 5)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透老空等情况时。 ( 6)煤眼内煤、岩粉未清理干净时。 ( 7)没有符合质量和满足数量要求的黏土炮泥和水炮泥时。 ( 8)工作面正在打眼、装岩时。 ( 9)发现炮眼缩小、坍塌或有裂缝时。 ( 10)炮眼眼深与最小抵抗线小于《规程》规定时。 ( 11)过断层、冒顶区无安全措施时。 ( 12)有冒顶、透水、瓦斯突出预兆时。 ( 13)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时。 ( 14)设备未撤出爆破地点时。 19.装药时的注 意事项有哪些。 ( 1)硬化的硝酸铵类炸药在装药前必须用手揉松,使其不成块状,但不得将药包纸损坏。 ( 2)不得使用水分含量超过 %的铵梯炸药。 ( 3)潮湿或有水的炮眼应使用抗水型炸药。 ( 4)不得装 “盖药 ”或 “垫药 ”。 ( 5)不得装错电雷管的段数。 ( 6)一个炮眼内不得装 2 个引药。 ( 7)炮眼清理干净使药卷彼此密接。 ( 8)不得捣实药卷。 ( 9)聚能穴方向要一致。 ( 10)使用被筒爆药时,不能倒掉被筒内食盐。 ( 11)按规定装药,不可加大药量。 ( 12)坍塌变形有裂缝或用过的炮眼不准装药。 20.炮泥的作用是什么。 炮泥是用来 封堵炮眼的。 炮泥的质量好坏和封泥长度,直接影响到爆破效果和安全。 炮泥的主要作用有: (1)能提高炸药的爆破效果。 由于炮泥能阻止爆生气体自炮眼透出,自爆炸初始就能在炮眼内聚积压缩能,增加冲击波的冲击力;同时还能使炸药在爆炸反应中充分氧化,放出更多的热量,使热量转化为机械功,从而提高炸药的爆破效果。 (2)有利于爆破安全。 由于炮泥的堵塞作用,炸药在爆炸中充分氧化,从而减少有毒气体的生成,降低了爆生气体逸出工作面时的温度和压力,减少了引燃瓦斯煤尘的可能性;同时还由于炮泥能阻止火焰和灼热固体颗粒从炮眼中喷出,也有利于防 止瓦斯和煤尘的爆炸。 21.为什么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它可燃性材料作炮眼炮泥。 (1) 这些材料不是可塑性的,起不到炮泥堵塞炮眼的作用,达不到堵塞密实的要求,阻止不了爆生气体的外逸,容易造成 “放空炮 ”。 ( 2)这些材料具有可燃性,参与炸药爆炸反应时,改变了炸药本身的氧平衡关系,变成负氧平衡,使炸药反应因缺氧导致爆生气体中增加了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的含量和生成二次火焰,易引燃瓦斯和煤尘。 ( 3)炸药爆炸时,将使燃烧的煤粉、颗粒等可燃材料抛出,易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22.炮眼深度及封泥长度的规定有哪些。 规程》规定,炮眼深 度和炮眼的封泥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炮眼深度小于 时,不得装药、爆破;在特殊条件下,如挖底、刷帮、挑顶确需浅眼爆破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炮眼深度可以 小于,但必须封满炮泥。 ( 2)炮眼深度为 ~ 1m 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 1/2。 ( 3)炮眼深度超过 1m 时,封泥长度不得 小于。 ( 4)炮眼深度 超过时,封长度不得小于 1m。 ( 5)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 ( 6)工作面有 2 个或 2 个以上自由面时,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 小于,在岩层中 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 浅眼装药爆破大岩块时,最小抵抗线和封泥长度都不得小于。 23.对井下爆破母线的要求有哪些。 爆破母线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母线应采用铜芯绝缘线,严禁使用裸线和铝线。 ( 2)巷道掘进时,爆破母线随用随挂。 不得使用固定爆破母线,特殊情况下,在采取安全措施后,可不受此项。 ( 3)爆破母线和连接线、电雷管脚线和连接线、脚线和脚线这间的接头必须互相扭紧并悬挂,不得从电气设备上通过,不得挂在淋水下,不能挂在有顶板和片帮危险处,以免冒顶、片帮,或杂散电流、漏电或其他影响造成意外事故。 ( 4)母线同电线、电缆、信号线、应分别挂在巷道两侧。 如果必须挂在同一侧时,爆破母线必须挂在电缆的下方,并应 保持经上的悬挂距离。 ( 5)只准采用绝缘母线单回路爆破,严禁用轨道、金属管、金属网、水或大地等当作回路。 ( 6)爆破前,爆破母线必须扭结成短路。 ( 7)爆破母线要有足够的长度,必须大于规定的距离。 ( 8)母线接头不应过多,以免增加电阻、发生断线、漏电或短路故障。 每个接头要刮净锈垢用干净手接牢,并用绝缘胶布包紧。 ( 9)母线外皮破损时,必须及时包扎,以防止漏电、短路或接角放电,发生意外事故。 ( 10)不得用 2 根材 质、规格不同的导线作爆破母线。 ( 11)严禁用 4 芯、多芯或多根导线作爆破母线。 ( 12)爆破母线使用后,要升井干燥,在井下要放在干燥安全地点,并定期作电阻测定和绝缘性能测定。 24.爆破网路联线的方法和要求是什么。 联线工作应按照爆破说明书规定的联线方式,将电雷管脚线与脚线、脚线与联接线、联接线与爆破母线联好接通。 联线的方法和要求是:( 1)脚线的联接工作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班组长协助爆破工进行。 爆破母线联接脚线,以及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爆破工 1 人操作,与联线无关人员都 要撤离到安全地点。 ( 2)联线前,必须认真 检查瓦斯浓度、顶板、两帮、工作面煤壁及支架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联线。 ( 3)联线时,联线人员应把手洗净檫干,经免增加接头电阻和影响接头导通,然后把电雷管脚线解开,刮净接头,进行脚线间的扭结联接。 脚线连接应按规定的顺序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如脚线长度不够,可用规格相同的脚线作联接线,联线接头要用对头联接,不要用顺向联接,不要留有须头。 当炮眼内的脚线长度不够需接长脚 线时, 2 根脚线接头的位置必须错开,并用胶布包好,防止脚线短路和漏电。 联线接头必须扭紧牢固,并要悬空,不得与任何物体相接触。 ( 4)电雷管脚线间的联线 工作完成以后,再与联接线连结。 ( 5)在煤矿井下严禁用发爆器检查母线是否导通,这样易发生火花而引爆瓦斯、煤尘。 25.爆破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除对不许装药的规定外,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报告 班、队长及时处理。 在作出以下情况妥善处理前,爆破工有权拒绝爆破:( 1)爆破前,爆破工必须检查瓦斯,如果爆破地点附近 20m 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1%时。 ( 2)工具未收拾好,机器、液压支架和电缆等未加以可靠的保护或移出工作面时。 ( 3)在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中,在掘进工作面爆破,爆破地点附近 20m 的巷道内未要=洒水降尘时。 ( 4)爆破前,靠近掘进工作 10m 长度内的支架未加固时;掘进工作面到永久支护之间,未使用临时支架或前探支架,造成空顶作业时。 ( 5)采煤工作面 2 个安全出口不畅通,在爆破地点及上下方 5m 的工作面内,支架不齐全牢固;采煤工作面没有一定量的备用支护材料,爆破与放顶工作执行平等作业不符合作业规程规定的距离时。 ( 6)爆破母线的长度、质量和敷设质量不符合规定时。 ( 7)局部通风机未运转或工作面风量不足时。 ( 8)工作面人员未撤离到警戒线外,或各路警戒岗未设置好,或人数未点清时。 26.爆破后的检查工作有哪些。 ( 1)巡视爆破地点。 爆破后,爆破工、班组长和瓦斯检查员必须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瞎炮、残炮等情况。 如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 ( 2)撤除警戒。 警戒人员必须由布置警戒的组长亲自撤回。 ( 3)发布作业命令。 只有要工作面的炮烟吹散,警戒人员按规定撤回,检查瓦斯不超限,影响作业安全的崩倒、崩坏的支架修复的情况下,班组长才能发布人员可进入工作面正式作业的命令。 ( 4)洒水降尘。 爆破后,爆破地点附近 20m 的巷道内,都必须洒水降尘。 ( 5)处理拒爆。 发现并处理拒爆时,必须在班组长直接领导下进行处理,并应在当班处理完毕, 如果当班未能处理完毕,爆破工必须同下一班爆破工在现场交接清楚。 27.装药时,为什么聚能穴方向必须一致指向传爆方向。 因为可以增强传爆能力,确保传爆稳定,改善爆破安全状况,并提高爆破效果 ,否则会使爆速和传爆能力降低,有可能产生爆燃和拒爆,故要一致指向传播方向。 28.什么是 “一炮三检 ”。 “一炮三检 ”就是在工作面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爆破工、班组长、瓦检员都必须在现场,由瓦检员检查瓦斯。 放炮地点附近 20m 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 1%时不准装药放炮,放炮后瓦斯浓度达 1%时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不准继续爆破作业或电 钻打眼工作。 29.采煤工作面一组装药分次起爆存在哪些危害。 ( 1) 在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采煤工作面采用一组装药分次起爆时,前次爆破后,瓦斯超限或煤尘飞扬,很容易被后次爆破产生的空气冲击波、炽热的固体颗粒、气体爆炸产物以及二次火焰所引燃,以致发生瓦斯或煤尘爆炸,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因此,《规程》规定: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应采用毫秒爆破。 在采煤工作面,可分组装药,但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 ( 2)一组装药分次起爆时,容易把相邻段炮眼遥炸药压死,或把电雷管脚线崩断,或电雷管、炸药随爆破被带出,划将电 雷管桥 丝震断,造成拒爆。 ( 3)一组装药分次起爆,不能根据爆破实际情况有效控制或调整炮眼装药量。 ( 4)爆破时若崩倒支柱,往往因不能及时扶起,空顶面积大,时间长,联炮和攉煤时容易发生冒顶伤人事故。 ( 5)分次起烛联线频繁,其中间检查时间长、不全面,易发生顶板落石、片帮伤人事故。 ( 6)炸药在炮眼内时间长,在有水或潮湿炮眼内容易受潮而产生拒爆或爆燃。 ( 7)爆破时,容易产生炮震裂缝,贯穿相邻炮眼,易使爆破火焰从裂缝中喷出,影响爆破安全及爆破效果。 ( 8)联线和爆破次数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影响循环作业时间。 30.炮采工作面 爆破工作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炮采工作面爆破工作要做到 “七不、二少、三高 ”。 “七不 ”是:( 1)不发生爆破伤亡事故,不生生引燃、引爆瓦斯和煤尘事故。 ( 2)不崩倒支柱,防止发生冒顶事故。 ( 3)不崩破顶,便于支护,降低含矸率。 ( 4)不留底煤和伞檐,便于攉煤和支柱。 ( 5)使工作面平、直、齐,保证循环进度。 ( 6)不崩翻刮板输运机,不崩坏油管和电缆等。 ( 7)块度均匀,不出大块煤,减少人工二次破碎工作量。 “二少 ”是( 1)减少爆破次数,增加一次爆破的炮眼个数,缩短爆破时间。 ( 2)材料消耗少,合理布置炮眼,装药量适中,降低 炸药雷管的消耗。 “三高 ”是块煤率高、回采率高、自装率高。 31.机采工作面打切口应注意哪些事项。 31.答: 在使用单滚筒采煤机工作面,必须采用爆破的方法打出切口中(即机窝)。 由于切口的位置在采煤工作面的上、下两出口处,顶板暴露较大,加之上、下两巷受回采超前来压等影响,往往顶板破碎或离层严重,因此工作面与上、下两巷衔接处,维护比较困难,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发生冒顶事故。 因此,爆破工在爆破时,除严格执行正常的爆破制度与规定外,还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采煤工作面与上、下两巷衔接处的 20m 范围内,必须加强维护,支架 和顶帮刹杆必须齐全,断梁折腿的支架必须及时更换,爆破前必须加固。 ( 2)工作面上、下切口爆破区及相邻的 5m 范围内的支柱和特殊支架必须齐全牢固,并有防倒措施。 对于顶梁、摩擦式金属支柱或单体液压支柱缺件和失效者必须立即更换,爆破前必须加固。 ( 3)爆破时,刮板输运机的机头、机尾等设备及电缆要加以可靠的保护。 ( 4)装药量要适量,炮泥要足量。 五、分析说明题: 1.爆破说明书的作用和内容。 爆破说明书的作用:爆破说明书是作业规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爆破作业贯彻《煤矿安全规程》 的具体措施,是爆破工进行爆破作业的依据。 《煤 矿安全规程》规定,爆破作业必须编制爆破作业说明书。 爆破工必须依照说明书进行爆破作业。 爆破说明书的内容: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爆破说明书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炮眼布置图必须标明采煤工作面的高度和打眼范围或掘进工作面的巷道断面尺寸,炮眼的位置、个数、深度、角度及炮眼编号,并用正面图、平面图和剖面图表示。 ( 2)炮眼说明书必须说明炮眼的名称、深度、角度,使用炸药、雷管的品种,装药量,封泥长度,连线方法和起爆顺序。 ( 3)必须编入采掘作业规程,并及时修改补充。 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外,爆破说明书还应 包括预期爆破效果表,对炮眼利用率、每个循环进度和炮眼总长度、炸药和雷管总消耗量及单位消耗量等进行规定。 在实际爆破作业中,由于工作面条件复杂多变,当爆破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爆破说明书的内容尽量于实际情况相适应。 2.装配起爆药卷常见安全事故及预防。 装配起爆药卷常见事故 :由于雷管内为高敏感度的炸药,装配起爆药卷时,如果违反操作规程就很容易引起事故。 常见安全事故有:( 1)装配起爆药卷的地点选择在支架不全、不牢或者空顶的地方,由于顶板矸(煤)石掉下,砸到电雷管,导致雷管爆炸。 ( 2)从成束电雷管中抽出单个电 雷管时,没有理顺好电雷管脚线,抽取单个电雷管用力过大,致使封口塞松动,两根脚线错动,造成雷管拒爆,或造成雷管桥丝与管体内壁发生摩擦,使雷管发生燃烧或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