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生物200判断题解析内容摘要:
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分离比接近 3: 1,后代数目越多越近于 3: 1。 97.孟德尔利用豌豆 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测交的方法对遗传现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然后通过自交等方面进行了证明。 ( )解析: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然后子一代自交的方法对遗传现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然后通过测交对实验理论解释进行了证明。 98.把培养在轻氮( 14N)中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重氮( 15N)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分裂一次后,再放回 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又分裂一次,此时大肠杆菌细胞中的 DNA是 1/2轻氮型, 1/2中间型。 ( √) 99.真核细胞中 DNA的复制与 RNA的转录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 胞质中。 ( )解析:真核细胞中 DNA的复制与 RNA转录都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100.中心法则揭示了自然界中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 在一个正在分裂的大肠杆菌细胞中,既有 DNA的复制,又有转录与翻译过程( √); 101.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 √) 解析:细胞外液是内环境,含有的成分分为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和信号物质。 营养物质分主要有水、无机盐、蛋白质及葡萄糖等。 代谢废物主要有尿素、尿酸等。 气体主要氧气、二氧化碳等。 信号 物质主要有激素、神经递质等。 注意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蛋白质,不属于血浆。 102.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各种激素与激素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 ( ) 解析: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发生在突触后膜上,蛋白质类激素与激素受体结合发生细胞膜上,而固醇类激素与受体结合过程发生在细胞内,抗体与抗原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103.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减少。 ( √) 解析: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原分解后升高血糖;血液流经胰岛后,因利用消耗 血糖含量下降,但是胰高血糖素浓度上升。 104.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血浆。 ( ) 解析:红细胞生活在血浆中,毛细胞血管壁细胞向里接触血浆,向外接触组织液。 毛细胞淋巴管壁细胞里接触淋巴,外接触组织液。 105.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免疫调节下由各器官、系统协调作用下实现的。 ( √) 解析: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正常机通过调节作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106.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是由五个基本环节构成的。 ( √) 解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组成。 107.一个由传入与传出两种神经元组成的反射弧中只含有一个突触结构。 ( ) 解析:两个神经元间的联系也不只是通过一个突触而是有很多的突触联系,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那么多的神经末梢当然不只是形成一个突触。 108.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或抑制的生理基础是 Na+的内流或阴离子( Cl)的内流。 ( √)解析: 浙教材中提到,神经递质分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膜上 Na+的通道,让 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所以突触后膜兴奋。 而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 Cl)的通道,使( Cl)内流,加大静息电位,突触后膜不发生动作电位。 109.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而在突触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 ) 解析: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兴奋是在感受器产生的故在整个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的树突末梢传到细胞体再通过轴突末端传到中间神经元, 而在突触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110.激素调节有三个特点:一是微量高效;二是通过体液的运输;三是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 √) 111.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只有内分泌腺的细胞会合成激素。 ( ) 解析:所有的活细胞都进行代谢即都能产生酶,内分泌腺细胞及一些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如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 112.细胞产生的激素、淋巴因子以及神经递质等都属于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 √) 113.在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的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增加。 ( √) 114.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包括垂体与下丘脑。 ( √) 115.激素间的作用包括协同与拮抗作用,促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间的关系属于协同关系;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间具有拮抗作用。 ( ) 解析:甲状腺激素作用是促进新队代谢和生长发育,而促甲状腺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素激素释放激素是促进垂体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三者不是协同作用。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间具有拮抗作用。 116.下丘脑是内分泌腺调 节的枢纽,也是血糖调节、体温调节以及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 ( √) 117.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在后天获得的,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 √) 118.具有对抗原特异性识别的细胞包括 T细胞、 B细胞、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以及浆细胞(效应 B细胞)等。 ( )解析:浆细胞不直接识别抗原,表面不具有相应的受体。 119.淋巴因子只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在细胞免疫中不起作用。 ( ) 解析:淋巴因子及促进 B 细胞及记忆 B 细胞分化为效应 B 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增强体液免疫;同时促进效应 T细胞,识别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 120.抗原具有异物性,即抗原都是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自身的物质不能作为抗原。 ( ) 解析:抗原具有异物性,外来进入机体的物质及自身变异的细胞如癌细胞都可以成为为抗原。 121.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实现的;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 ) 解析: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而不能促进细胞分裂。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一定范围(即过高浓度),抑制生长。 122.顶端优势现象、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 ( ) 解析:茎的背地生长都是促进作用,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 123.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 ( √) 124.植物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部位的运输会受光与重力的影响而横向运输,但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只能是极性运输,即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这种运输是需要能量的主动运输。 ( √) 125.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不具有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原因一定是其中的一种溶液浓度过高,另一种溶液浓度过低。 ( ) 解析:根据生长素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曲线可 知两种不同的浓度生长素也可具有相同的促进生长作用。 126.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属于植物生长的促进剂;脱落酸与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属于生长抑制剂。 ( √) 127.无论是植物激素还是动物激素,对生长体的影响都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 √) 128.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与迁出,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预示着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 ( √) 129.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被标记动物经过一次捕 捉,被再次重捕的概率减小,由此将会导致被调查的种群的数量较实际值偏小。 ( ) 解析: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种群密度时,如果被标记动物经过一次捕捉,被再次重捕的概率减小,由此将会导致被调查的种群的数量较实际值偏大。 130.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某酵母菌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 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由 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的液体总体积是。 某同学操作时将 1ml 酵母菌样品加入 99ml 无菌水中稀释,然后利用血球计数板观察计数。 如果该同学观察到血球计数板计数的 5个中格80个小室中共有酵母菌 48个,则估算 1ml样品中有酵母菌 2400000000个。 ( √) 131.在种群的 S型增长曲线中,达到 1/2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达到 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 0。 ( √) 132.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甸等群落,这是群落的垂直分布。 ( ) 解析: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地带这是由于不同海拔温度不同造成的,这种现象不属于群落的垂直分布,群落的垂直结构是同一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 133.一个森林中的所有动物与植物构成了这个森林的生物群落。 ( ) 解析:一个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包括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构成了这个森林的生物群落。 134.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 √) 135.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由自养型生物构成,一定位于第一营养级。 ( √) 136.在捕食食物链中,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占据最高营养级的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 ( √) 137.食物链纵横交错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就是食物网。 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 ) 解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的种类及数量越多,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食物链及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稳定性越高。 138.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 √) 139.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也就越强。 ( ) 解析: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即种类及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140.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合理措施。 ( ) 解析: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是实现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合措施。 141.对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而言,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但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且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必须从系统外获得。 ( ) 解析:物质反复循环利用是指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而不是一个生物群落中各成分之间反复循环利用。 142.负反馈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 ( √) 143.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 √) 144.生物多样性有着三个方面的价值。 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际意义以及对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 解析:对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145.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做到禁止开发和利用,如禁止森林砍伐,保护森林;保护海洋生物,必须禁止乱捕乱捞。 ( )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加强保护,对于濒临灭绝物种,要禁止开发和利用,如禁止森林砍伐 . 146.在一条食物链中,由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推算,前一营养级比后一营养级含量一定多的指标是 “能量 ”,而 “数量 ”可能出现反例。 ( √) 147.对于捕食链来说,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分解者一定不占营养级,无机成分也一定不占营养级。 ( √) 148.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 ( √) 149.生殖隔离一定导致形成新物种,不同物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 ) 解析:进化不一定就形成新物种。 150.热带雨林 →温带落叶林 →北方针叶林 →北极苔原,动物多样性依次减少,动物数量易变性依次加大,冬眠动物数量依次增加。 ( ) 解析: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 从热带雨林 →温带落叶林 →北方针叶林 →北极苔原,动物多样性依次减少,冬眠动物数量不一定依次增加,北极动物不冬眠。 151.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异养需氧型代谢类型,不仅能利用葡萄糖合成醋酸,还能将酒精转化为醋酸。 ( √) 152.在制作葡萄酒时,在发酵过程中,每隔 12个小时左右要将瓶盖拧松一次,其目的是补充氧气,以利于酵母菌的繁殖。 ( ) 解析:酵母菌发酵不需要氧气,为无氧呼吸。 153.制作葡萄酒与醋酸时的控制温度不相同,前者控制在 30℃ ~35℃ ,后者的适宜温度是20℃ 左右。 ( ) 解析: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 的重要条件, 18~250C最适合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因此,需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 ℃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 30~ 35 ℃ ,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 30~ 35 ℃。 156.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有些微生物的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生长因子。 ( ) 解析: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不需要氮源。 157.牛肉膏与蛋白胨不仅能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无机盐,还能为微生。20xx-20xx年生物200判断题解析
相关推荐
把工作做得更好。 范文最新推荐 18 / 40 工程公司年度工作总结 [工程公司年度工作总结 ]回望过去的 2020 年,我们可 以清晰看到那一份份令人奋进的收获,工程公司年度工作总结。 2020 年 ,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 ,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的重要之年,同时,也是建国 60 周年。 2020 年,按照交通局《 2020
⑴现场施工负责人和施工员必须十分重视安全生产,牢固 树立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切实做好预防工作,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⑵施工员在下达计划的同时,应下达具体的安全措施,每天出工前,施工员要针对当天的施工情况,布置施工安全工作,并讲明安全注意事项。 ⑶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度,安全施工教育制度、安全施工交底制度、施工机具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 并落实到岗位,责任到人。
面对今年工程时间紧 , 任务重 , 路线长 ,难度大 , 为此公司一班人意识到 :如何抓好公司的全面建设,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增强抗风险能力,经受得起考验,打铁必须自身硬,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制订严格的管理措施,改变过去工作人员职责不明,责任不清等局面。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狠抓了单位内部各类人员职责的制定和落实,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6m < h≤ 15m 基坑深度 h h> 15m 界 定 界 定 条 件 分 部 工 程 43 路基高填方工程 路基填方高度 h h≤ 6m 路基填方高度 h 6m < h≤ 12m 路基填方高度 h h> 12m 大模板工程 一次性立模面积 A A≤ 100m2 一次性立模面积A 100m2< h≤ 300m2 一次性立模面积 A A> 300m2 起重吊装工程 吊装重量 G G≤ 80t
进给机构强度的要求,故需进行校验根据表555,CA6140进给机构允许的进给力.根据表5123,当钢料=57070MPa,a,f,v=65mm/min,进给力=760N.的修正系数为,设计心得故实际进给量为==,所选的进给量f=。 2) 选择车刀模锻标准及耐用度,根据表5119,车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1mm,可转位车刀耐用度T=60min.3)确定切削速度v 根据表5120
( 及 工程预算) 报价进行算术校核。 该施工工程的工程量以招标人招标文件、图纸及发布的补充公告、答疑纪要中标明的为准。 对于施工中招标文件及图纸之外的增减工程,按照本招标文件后附《合同条款》中有关规定执行。 《合同条款》中未明确规定的, 按照政府发布的各种材料及人工价格核算后下浮 10% %计算。 13 1投标费用 不论投标结果如何,投标人应承担其投标文件编制与递交所涉及的一切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