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m预应力箱梁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蜂窝等不密实现象,应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而在距该端 4~5m处合拢。 ?、 由 于箱梁模板为一次组装成型(包括芯模) , 在浇筑底板 混凝土 时,芯模内施工人员注意不得踩踏底板钢筋。 在顶板钢筋及负弯矩预应力筋预埋件安设完成后,浇筑腹板及顶板 混凝土。 ?、 分层下料、振捣,每层厚度控制在 30 ㎝。 振捣时,振捣器间距不得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倍。 上下层浇筑时间相隔不宜超过 1h(当气温超过 30℃以上时或 当气温在 30℃以下时)。 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方能浇筑,以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密实度。 但在 混凝土 振捣过程中切忌注意不出现过振现象。 ?、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梁端部分钢筋较密,为保证质量 , 要进行补振,顶面要进行复振。 可先浇完梁端部分,后浇腹板。 其隔梁的混凝土与腹板同时浇筑,浇筑时应分段分层,平行作业。 ?、 为避免腹、翼板交界处因腹板混凝土沉落而造成纵向裂缝,可在腹板混凝土浇完后略停一段时间,使腹板混凝充分沉落,然后再浇筑翼缘板。 但必须保证腹板混凝土初凝前将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及时平整、收浆。 ?、 混凝土振捣采用机械振捣,具体要求如下: ① 、 插入式振动器应垂直或倾斜插入混凝土中,倾斜度不要过大,更不能放在混凝土的表面,否则会减少插入深度,影响振捣效果。 ② 、 插入时要稍快,提出时略慢,并边 提边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有空洞。 ③ 、 插入式振动器振动时的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倍;第 11 页 共 36 页 与侧模保持 5~ 10 ㎝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 5~ 10 ㎝,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牢固。 ④ 、 混凝土 布料 后,应随即进行振捣,振捣时间要合适,一般控制在 25~40s 为宜。 如振捣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表明混凝土已振捣完成: a、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不显著。 b、振捣不再出现显著气泡,或振动器周围无气泡冒出。 c、混凝土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d、混凝土已将模板边角部位填满充实。 ?、 浇筑混凝土除按正常操作规程办理外,还 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振捣 器 振捣 ,个别部位由于钢筋较密及 振捣 棒送不到位的地方,可适当采用 人工振捣的方法进行。 ② 、 应随时注意检查与校正支座钢板、端部锚固板、制孔器及其他预埋件的位置。 ③ 、 为防止制孔器接头脱节,造成孔道堵塞、位移、弯曲或出现局部凹陷等事故,振动棒不得触击制孔器、钢筋和模板。 ④ 、 箱 梁孔道端头、预埋件、加固筋很多,应注意混凝土的密实性,必要时可使用小骨料混凝土浇筑。 预应力筋穿束 预应力筋的安装与保护 ? 、 钢绞线下料、穿束: 钢绞线进场时是用铁皮缠绕的,下料前先将钢绞线卷放在自制的放线器中,再将铁皮剪断,然后人抓住钢绞线一端,将钢绞线缓缓拉开。 注意不使钢绞线产生有害变形,对于有害变形的部分必须除掉,钢绞线下料用砂轮切割机切断。 下料长度按设计要求控制,然后进行人工穿束。 ?、钢绞线穿束 前,应对 混凝土 构件进行检验,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同时进行锚端清理,凿去松散混凝土,然后准备穿入钢绞线。 ?、 钢绞线穿束时,将一根钢束中的全部钢绞线编束后整体装入管道中。 穿束前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应位置准确,孔道内应畅通,无水和其他杂物。 ?、 预应力筋安装后 , 在任何情况下,当在安 装有预应力筋的构件附近进行电焊时,对全部预应力筋和金属件均应进行保护,防止溅上焊渣或造成其他损坏。 第 12 页 共 36 页 预应力梁张拉 当梁体砼强度达到 100%以上及混凝土龄期 7 天以上时,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标准强度 Rby=1860Mpa 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Ф。 箱梁纵向预应力钢束采用预应力钢绞线束,主梁钢束规格采用 4Φ 、5Φ 两种,锚具采用 OVM15- OVM15- 5 型锚具,波纹管孔道内径为 5㎝,主梁连续端顶板负弯矩钢束采用 5Φ ,钢束张拉端锚具采用 BM15- 5 型锚具,固定端锚具采用 BM15P- 5 型锚具,波纹扁管孔道内径为 ㎝。 张拉材料具有出厂质量保证书 和 试验报告单的优质材料,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波纹管、预应力筋及锚具等材料在固定地点存放,并做好标识。 张拉前将千斤顶、油泵及压力表送国家计量认可单位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且统一编号配套进行标定。 施工中千斤顶、油泵及压力表配套使用,并且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则对本套设备重新标定: ?、 初次使用连续使用 6 个月以上或使用次数超过 200 次; ?、 千 斤顶修复后 , 油表指针不归零; ?、 更换千斤顶油压表; ?、 张拉时断束或断丝; ?、 实测预应力筋的伸长值与理论值相差超过 6%。 设备的标定由经认证合格的试验室进行。 制作铁架,张拉前把铁架紧靠在梁的两端,千斤顶用导线悬挂在铁架上。 并在距离千斤顶 米处安设防护板,以防锚具夹片弹出伤人。 张拉前仔细检查锚垫板和孔道。 锚垫板位置准确,孔道内应畅通,无水和其他杂物。 一切检查无误后按设计图中钢束张拉顺序进行张拉。 张拉前安装工作锚,然后用铁管将夹片轻轻地打入锚环,要使夹片均匀,完毕后安装限位板、 千斤顶及工具锚。 安装工具锚夹片时同样用铁管将夹片均匀打入工具锚内。 第 13 页 共 36 页 预制主梁预应力钢束的张拉采用双控一次两端同时,同步对称张拉工艺。 采用双控,以应力控制,以伸长量校核。 张拉控制应力为σ k=1300Mpa。 并按设计张拉顺序进行张拉。 1 预应力张拉工艺: 0→ 10%δ k→ 20%δ k→ 100% (持荷 5 分钟锚固 δ k 包括预应力损失 )。 1 钢绞线伸长量的量测应注意: 0-→ 10%б k 的伸长量不宜直接量测,而应采用推算的方法,即以 10%б k 张拉到 20%б k 的钢绞线伸长量作为 0-→ 10%б k 的伸长量。 实测伸长 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177。 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提出解决方案,待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继续张拉。 1 张拉完成后使用无齿锯切割外露钢绞线,切割留有 3cm以上的外露端头。 压浆 准备工作 ?、 露头锚具外部多余的预应力筋需割切 , 预应力筋割后的余留长度不得少于 3cm。 ?、 在压浆施工前将锚垫板表面清理,保证平整,在保护罩底面与橡胶密封圈表面均涂一层玻璃胶,装上橡胶密封圈,将保护罩与锚垫板上的安装孔对正,用螺栓拧紧。 水泥浆拌制 ?、 水泥浆 配合比 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 、 水泥浆的拌合 先下水 再下水泥,拌合时间不少于 1min,灰浆过筛后存放于储浆桶内。 此时桶内灰浆仍要低速搅拌,并经常保持足够的数量以保证每根管道的压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