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通车边施工交通组织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307)内容摘要:

措施防止坍塌。 对Ⅳ级围岩采用 “小导管+注浆”预支护,上下台阶法施工。 对洞口加强段Ⅴ级围岩采用 “φ 108 管棚+注浆” 预支护,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 ;其它Ⅴ级围岩采用“小导管+注浆”预支护, 台阶法施工。 ( 1)、新建隧道洞口边仰坡及洞口段暗洞的开挖施工 隧道洞口边仰坡及洞口一定范围内( 2030 米)的暗洞开挖施工时,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机械和爆破两种开挖方案,在中风化和微风化岩层时采用爆破方案,爆破施工时需对老路交通采取临时封闭措施。 22 ( 2)、新建隧道洞身段的爆破开挖施工 隧道洞身段开 挖采取光面爆破及预裂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通过施工监控对既有隧道实施同步检测,在监控单位的监督指导下,控制洞身爆破参数和开挖进尺。 在爆破时,会对既有隧道内正在通行的司乘人员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告示牌或其他措施提前告知进行心理诱导后,可弱化这一影响。 隧道 洞身爆破施工时需对老路交通采取临时封闭措施。 ( 3)、横通道施工及既有隧道加固 横通道从新建隧道侧开始施工,至接近既有隧道时暂停施工。 待新建隧道主洞施工完成后,将既有隧道交通转换至新建隧道,新建隧道开通两个车道,将第三个车道当做应急车道。 再从既有隧道侧采 用切割或静态爆破法施工,并做好新隧道侧的安全防护。 同时老隧道的维修加固也需一并在该阶段完成。 23 路面施工阶段交通组织 路面施工阶段,既路基施工末 期, 拼宽路床、底基层、基层和面层的施工已全部展开, 高速公路新加宽路基已成型。 施工 范围广、 作业面 多、各 工序相互交叉,尤其是路侧护栏和立柱因施工而全部拆除,只 在原路面上 设置了临时交通 安全 设施, 老路面维修罩面也需封闭进行。 因此,本 阶段是交通保畅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之一,也是拓宽工程施工组织较为复杂的一个阶段。 ( 1)、 拼宽路面底基层、基层、中下面层施工 拼宽路段底基层、 基层、中下面层施工时对老路交通运行基本无影响,可维持路床施工时的临时防撞隔离设施不变,仍然保持双向四车道通行。 24 ( 2)、 沥青 上 面层施工 设计采用半幅 通车、半幅封闭的施工方案; 半幅 中面层 施工至 老路齐平后 , 将车辆 改道至该半幅 维持 双向 4车道通行 ;然后 另半幅封闭施工,待施工完成后再改道 ; 对原半幅进行统一罩面。 此 方案可 全程维持双向 4车道通行 ,对运营的影响最小。 25 ( 3)、施工交通组织 路面采用左、右 半 幅 交替 施工,交通组织如下: ①、 分段施工 左 半 幅 前 , 先封闭施工 区段 , 利用 原 中央 分隔带处前后 开口部 将车流 转移到 右半 幅 , 双向 四车道通行;并 椐此设置相应的限速、疏导等临时 交通安全设施 ;该段完 工 后 前 移至 下 一 施工 段,交通组织、 安全 设施相应前移。 26 ②、 封闭施工右半幅 时,上、下行车流利用已铺完路面的 左幅 四车道双向交通,据此设置相 应的限速、疏导及告示等临时标志和情报版。 路面施工交通转换流程图 桥梁拆除重建施工交通组织 本方案适用于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第 1合同段次坞互通 A匝道桥和彩印厂分离右幅拆除重建 的 施工。 27 A 匝道桥和彩印厂分离 平面位置 ( 1)、工程概 况 1)、次坞互通 A 匝道桥原桥上部结构采用 4 20m 空心板 ,桥面连续 ,下部结构采用肋式桥台、桩柱式桥墩,墩台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 考虑次坞互通主线拓宽需要,原 A 匝道桥梁跨径需增加,原桥全部拆除,而后重建新桥,新桥上部结构采用 4 25m 小箱梁,下部结构采用肋式桥台、桩柱式桥墩,墩台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 A 匝道桥现场图如下: 2)、彩印厂右幅拆除前首先在右幅老桥外侧新建双车道分离桥来实现施工期双侧保通,将右幅老桥拆除重建后再与先行建成的双车道分离桥连接。 为实现右幅老桥外双车道通行,须在老桥外侧新建一宽度为 的分离桥。 考虑到预留一定的操作空间,新建桥梁与老桥留 50cm 的空隙。 右侧新建桥2墩 3墩 右幅 28 梁宽度为。 ( 2)、 A 匝道桥拆除重建交通组织 1)、拆除原理 对 A 匝道进行全封闭,即杭州至次坞下及次坞上往金华的二个方向车辆通过地方道路进行分流引导,然后拆除对高速主线左右幅交通无影响的桥梁 4孔;利用主线左幅拼宽后通过改道形成左幅双向四车道通行,即主线右幅执行全封闭,拆除桥梁 3孔;待拆除完毕后,将左幅车辆引至右幅,拆除桥梁 2孔;在拆除 A 匝道中墩( 2#墩)时,在拆除区域前后(不小于 1000m)进行左右幅 各封闭一个车道(紧靠中央分隔带侧的车道),而后拆除中墩。 2) 、 交通组织 ①、交通组织措施须和拆桥方案对应执行,在整座桥拆除及重建过程中,始终封闭 A 匝道桥。 对于杭州至次坞下的车辆,在浦阳往杭州方向设置告示牌、引导牌,使其车辆在浦阳互通提前下走 103 省道至次坞,对于次坞上往金华的车辆,在次坞高速路口设置告示牌、引导牌,使其车辆走 103 至诸暨互通上高速。 ②、在拆除 4孔时,在 A 匝道桥桥下( K41+)左右幅两侧前、后方 200m 处 设置水马、锥形帽封闭其左右幅硬路肩,并设置相应的标志标牌、警示灯 等,使杭金衢主线保持双向四车道行驶。 ③、在拆除 3孔和 2孔时,封闭拆除施工 作业 区 的半 幅交通,车辆转换至另半幅双向四车道通行。 29 ④、 A 匝道桥梁重建设时,与拆除施工时的交通组织一致,封闭半幅交通,改另半幅双向四车道通行。 ( 3)、彩印厂分离右幅拆除重建交通组织 本方案的施工顺序为先建外侧桥,再拆除老桥建内侧桥。 内侧桥建成后,通过 85cm 现浇段与外侧桥连接,同时拆除外侧桥的左侧护栏,桥梁上部断面图如下。 30 2%设计高程路线中心线1 5050 5024001350(内侧桥)501652x3391203x33916512508599 999999100 50 8505050 950(外侧桥)85120963(外侧桥)1302(内侧桥) 现浇段8599 施工期的交通组织方案如下: 1)、先拼宽左幅桥, 并在 右幅 老 桥外侧 新建宽度为 的分离桥,老路保持双向四车道通行; 2252800(老路宽度)375 375 425375375 225675(拼宽宽度)线心中梁桥湿接缝及新桥铺装施工5050 950 2)、右幅分离桥建成后,将右幅车辆改道新建分离桥,保持双向四车道通行, 拆除重建 右幅老桥; 31 2 252 800 (老路 宽度)3 75 3 75 4 253 753 75 2 256 75(拼 宽宽度)线心中梁桥9 5050 50 3 75 3 75 50503 753 753 50新建内侧桥 3)、浇注右幅老桥与先行建成的分离桥的湿接缝,全桥拼宽完成,双向八车道通行。 2 252 1 003 75 3 753 753 75 2 25线心中梁桥3 75 3 75 6 753 753 753 502 4 00 32 六、施工作业区的布置 一般路段施工作业区 ( 1)、 警告区:从作业控制区起点设置施工标志到上游过渡区之间的路段,一般取值为 公里,在大流量、急弯、长下坡等路段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延长。 ( 2)、上游过渡区: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封闭车道的上游横向过渡到缓冲区旁边非封闭车道的路段,一般取值为 200 米,若涉及在隧道内施工的,则取值 300 米,并设置于洞外,若在硬路肩定点施工则上游过渡区按照 150 米取值。 ( 3)、缓冲区:上游过渡区和工作区之间的路段,一般取值为 100 米。 ( 4)、工作区:养护维修作业的施工操作区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5)、下游过渡区:保证车辆平稳地 从工作区旁边的车道横向过渡到正常车道的路段,一般取值为 50 米。 ( 6)、终止区:调整车辆行车状态的路段,设置于工作区下游,一般取值为 30 米。 特殊情况施工封道要求 ( 1)、转弯路段 在弯道路段进行封道过程中采取以下方法: ①基本封道方 法参照上、下坡路段封道方法及应急要求; ②封闭区起点应设置在弯道前直道路段上 300 米;封道上游过渡区和缓冲区应适当延长,不得少于 200 米和 400 米;如弯道处于上坡路段缓冲区可适当缩短,但不得少于 100 米; ③封道时上游过渡区锥帽按 10m/个的密度摆放,缓冲区锥帽密度可适当 33 减 小,按 15m/个摆放,上游过渡区锥帽插彩旗以警示来车,在上游过渡区内设置 暴闪灯以加大警示力度;同时设置 防 撞水桶、连体水马等防冲撞装置,以加强防护作用; ④如弯道处于上、下坡路段,应将上、下坡封道要求及弯道封道要求叠加进行封道。 ( 2)、长下坡路段 在下坡路段封道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①封道前报监控指挥中心,监控指挥中心同意后,按标准一、二类封道封闭施工区并适当延长缓冲区; ②合理安排施工,封道前根据坡顶位置及实际路况确定封闭区起始点位置及封闭区长度。 上游过渡区内锥帽按 10m/个的密度摆放,并且锥帽上插彩旗以警示来车,缓冲区锥帽密度可适当减小,按 15m/个摆放 ,在上游过渡区设置 缓冲区内设暴闪灯,加大警示效果;同时设置防撞水桶、连体水马等防冲撞装置,以加强防护作用,对处于连续长下坡后的施工点,建议使用防撞沙箱等硬隔离设施,或分流施工; ③坡顶距施工点较近时(小于 1000 米)封闭区起始点应设置在离坡顶前 200300 米处;坡顶距施工点较远时(大于 1000 米)封闭区起始点可以不设置在坡顶,但在坡顶前应采取措施加强警示,且封道上游过渡区和缓冲区应适当延长,不得少于 200 米和 600 米; ④在过渡区、作业区内安排 34 人,手持警示标志指挥车辆减速行驶; ⑤当封闭区附近发生交通事故后及时报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事故车辆引导到安全区域; ⑥上游过渡区后方 150 米硬路肩停放预警车一辆, 若 发生事故拉响警报并向后倒车,始终与车流尾部保持 150 米左右距离,以免发生二次事故; ⑦施工结束后逆向收回封闭区封道设施,警告区标志牌需调头后顺向回 34 收; ⑧向监控指挥中心汇报施工结束。 ( 3) 、深路堑边坡施工 施工区前方设置 1600m警告区,设置“前方施工 1600米”、“限速 80km/h”、“前方施工 800 米”、“注意落石”、“禁止超车”、“禁止 停车”等施工标志,施工路段起点设爆闪灯一个。 “前方施工 1600 米”、“前方施工 800 米”标志各 2 块,分别设置中央分隔带及路侧护栏板外,其他标志及设施均设置在护栏板外。 在施工区围栏上方沿行车方向间隔 20 米粘贴边长 20 厘米的反光膜一个。 施工区尾端设置“解除限速 80km/h”、“解除禁止超车”标志。 ( 4) 、隧道施工 本项目隧道封道主要是为了既有隧道的检修加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①基本封道方法参照 上、下坡路段封道方法及应急要求; ②施工点在隧道内,一般以隧道进口作为封道上游过渡区或缓冲区的终点,且必须保证缓 冲区有足够的距离 (大于 100 米 ); ③施工点在距隧道出口外 600 米以内,应该从隧道进口开始封道;施工点在隧道出口 600 米以外的,可选择距隧道出口 100 米处设置“前方施工 300米”警示牌;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应均不得小于 100 米; ④上游过渡区后方 150 米处硬路肩停放预警车一辆; ⑤做好隧道内安全设施维护,在隧道内停放车辆(无人)警示来车,以免社会车辆误入施工区; ( 5)、夜间作业 1)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夜间作业;若遇抢险等紧急情况,经交警、路政、业主等单位同意后方可施工; 35 2)夜间作业的作业控制区布置必须设置 施工警告灯号,所设置的交通标志均必须具有反光功能,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穿反光背心; 3)在施工路段后方设置 500 米左右灯光照明区,灯光的设置不可直射来车方向; 4)在施工区要架设足够的照明设施,使作业区内照明条件符合施工要求;施工作业所有机械设备、车辆的照明、信号、制动系统要齐全和完好。 现场作业安全人员配置 ( 1)、二类封道 1)预警小组:人员 1 人,预警车 1 辆,负责施工封闭路段两端交通管理、预警、标志标牌设置、撤除、检查与维护,配合做好事故、抛锚车排障指挥等工作。 2)变道口交通协管小组:配备 2 名交通协管员,其中进口端 2 人 ,负责施工车辆进出口指挥,道口附近标志标牌检查与维护、疏导交通等工作。 3)施工安全管理小组:人员 3 人,分别配备在铣刨机,摊铺机,压路机旁,做好安全施工监督提醒工作及运输料车进出指挥工作。 ( 2)、一类封道: 1)预警小组:人员 2 人,预警车 2 辆,负责施工封闭路段两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