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级发酵工程复习题答案内容摘要:
r Btr Ctr —— 生物量 ┄ ┄┄代谢物 ①生长相关型:菌体生长,碳源利用和产物形成几乎都在相同时间出现高峰。 ②生长不相关型:产物形成一般在菌体生长接近或达到最高生长时期,即稳定期。 ③部分生长相关型:这类生长类型,产物不是碳源的直接氧化,而是菌体代谢的主流产物, 所以一般产量较高呈部分相关。 0 100 2000100200300400/ss 第四篇 灭菌 一、选 择题 1. ( C ) A 135℃ — 140℃, 5— 15秒 B 72℃、 15秒 C 121℃, 30分钟 D 100℃, 5小时 ( D)是能损伤细菌外膜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A 福尔马林 B 结晶紫 C 漂白粉 D 新洁而灭 3. ,灭菌一词指的是 ( C )。 A 除去病原微生物 B 降低微生物的数量 C 消灭所有的生物 D 只消灭体表的微生物 规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 C ) A 135℃ — 140℃, 5— 15秒 B 72℃、 15秒 C 121℃, 30分钟 D 100℃, 5小时 5. ( B )。 A 糖类 B 酶类 C 核酸 D 细胞壁 ,灭菌一词指的是 ( C )。 A 除去病原微生物 B 降低微生物的数量 C 消灭所有的生物 D 只消灭体表的微生物 1 培养基灭菌时间的计算可根据( A)计算。 B.阿累尼乌斯方程 C.莫诺 方程 D.气体传质方程 1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是 B A 高压使微生物 DNA变性, B 高压使微生物蛋白质凝固变性 C 高温可烫死微生物 D 高温使微生物 DNA变性 ( C )。 A 病毒 B 真菌 C 革兰氏阴性菌 D 革兰氏阳性菌 ( A )。 A 冷藏不能杀死微生物 B 冷藏不能降低微生物的代谢 C 冷藏能杀死可能存在的芽孢 D 冷藏降低微生物酶的活性 二、是非题 氨酸发酵最怕染噬菌体 (√ )。 ( ) ,因为干热适用于灭菌的物质如粉料物质、玻璃制品、设备和油料物质。 ( √ ) ,如牛奶、啤酒和果汁,但没有灭菌效果。 ( √ )。 ( ) 30~ 60 分钟,芽孢通常被破坏。 ( ) 时间 是在给定温度下破坏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 ) 三、填空题 3. 2. 进 行 湿 热 灭 菌 的 方 法 有 __ __ 、__ __ 、 _ __ 、_ ___和 __ ___。 ,但细菌的 _ 芽孢 __能在煮沸的水中存活 2 小时以上。 100℃煮沸 30— 60分钟能破坏细菌的 ___ 营养 ____细胞,但对芽孢没有影响。 ,可分为 绝对过滤 和 深层过滤 两种类型。 惯性冲击滞留作用 、 拦截滞留作用 、 布朗扩散作用 、 重力沉降作用 、 静电吸引作用。 四、名词解释 即在一定温度下杀死所有某一浓度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杀死微生物的极限温度 对数残留定律 在灭菌过程中 ,微生物的受热死亡遵循分子反应速度的理论。 微生物数量由于受到温度的影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少。 也即菌的减少速率 (即微生物的受热死亡速率 )与任何一瞬间残存的菌数成正比 ,这就是对数残留定律。 五、问答题 2. 空气除菌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加热除菌,静电除菌,介质过滤除菌 些。 各有何特点。 化学试剂除菌,一些化学药剂能与微生物发生反应而具有杀菌作用; 射线除菌,利用紫外线,高能电磁波或放射性物质产生的高能粒子进行灭菌; 干热除菌,常利用火焰或者热空气进行灭菌; 湿热除菌,利用饱和蒸汽进行灭菌; 过滤除菌,利用过滤方法阻留微生物,达到除菌的目的。 六、计算题 有一发酵罐内装 40m3培养基,在 121 ℃ 温度下进行实罐灭菌。 原污染程度为每 1mL有 2*105个耐热细菌芽孢, 121度时灭菌速度常数为。 求灭菌失败机率为 灭菌时间。 解 : N0=40 106 2 105=8 1012(个)、 Nt=(个) K= 第五篇 发酵工程应用实例 一、选择题 1.青霉素生产菌主要是 A A 产黄青霉 B 毕赤酵母 C 短杆菌 D 黑曲霉 二、是非题 PH 是 ( ) ( ) 三、填空题 某些 细菌 和 曲霉 , 酵母 是我国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液化型淀粉酶菌种。 、 、 三大类。 (m i n))108l g ( 150 NtNKt 糖化菌 和 酒精发酵 微生物 两大类 ,其中属于前者的微生物有 霉,根霉,毛霉 .属于后者的微生物是 酵母 间歇式发酵 ,和 半连续发酵 两种方法 . 四、名词解释 抗生素 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 ,真菌,放线菌属 ) 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体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次生代谢产物 五、问答题 抗生素的分类和青霉素生产的一般工艺 .. 谷氨酸发酵生产的工艺 控制要点 ①合理控制通风和搅拌速度;②合理控制温度;③合理控制 PH;④合理控制磷酸盐浓度 . 3.酒精发酵有何特点。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和代谢工程 一、名词解释 代谢工程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改变细胞的代谢途径 的工程。 诱导酶 又称适应性酶,是依赖于某种底物或底物的结构类似的存在而合成的酶。 组成酶 不依赖于酶底物或底物的结构类似物的存在而合成的酶。 二、简答题 1.简述 微生物自我调节部位从哪 三方面进行。 ①细胞膜对大多数亲水分子起一种屏障作用,但又存在某些输送系统即通道; ②在原核生物有两种控制通量的方法,即调节现有酶量和改变酶分子活性; ③限制基质的有形接近。 根据代谢理论,人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代谢调控,以达到过量产生所需产物的目的。 ( 1) 发酵条件的控制 ( 2) .改变细胞透性 ( 3) 菌种遗传特性的改变 三、填空题 代谢调节是指在代谢途径水平上 酶活性 和 酶的合成 的调节。 酶活性调节包括 酶的激活 和 酶 的抑制 两方面。 酶合成调节包括 酶的诱导合成 和 酶的阻遏 作用 两方面。 普遍被接受的 酶活性调节机制理论有 变构调节理论 和 化 学修饰调节 理论。 综合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 1.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如果是菌体,则进行分离提纯可采用的方法是( B) A.蒸馏过滤 C.过滤沉淀 C.萃取离子 D.沉淀萃取 4.以下发酵产品中不属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是( C) A.味精 B.啤酒 C.“人造肉” D.人生长激素 5.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最适原料和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 必要条件是( C) A.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无氧 D.大豆粉和无氧 7.对谷氨酸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菌体是异养厌氧型微生物 B.培养基属于液态的合成培养基 C.谷氨酸的形成与搅拌速度无关 D.产物可用离子交换法提取 8.用于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需添加的生长因子是( D) A.氨基酸 B.碱基 C.核苷酸 D.生物素 9.关于菌种的选育不正确的是( C) A.自然选育的菌种不经过人工处理 B.诱变育种原理的基础是基因突变 C.通过有性杂交可形成工 程细胞 D.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构建工程菌 10.谷氨酸棒状杆菌扩大培养时,培养基应该是( A ) A. C: N为 4: 1 B. C: N为 3: 1 C.隔绝空气 D.加大氮源、碳源的比例 11.灭菌的目的是( B ) A.杀灭细菌 B.杀灭杂菌 C.杀灭所有微生物 D.杀灭芽孢 12.能影响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因素是( D。10级发酵工程复习题答案
相关推荐
53 现场服务及售后服务 53 1 总则 基本要求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投标人须仔细阅读包括本规范(技术规范通用和专用部分)在内的招标文件阐述的全部条款。 投标人提供的 110kV 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应符 合本规范所规定的要求。 投标人亦可以推荐 性能参数高于 本规范 要求 或系统配置方案优于 本 规范 要求的类似产品
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9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 B )。 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证物。 ,保护事故现场 ,妥善保护证物 9违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未提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的,责 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C )。
、线路不断路、短路、线间和线对地的绝缘电阻符合设计要求;抓系统的设备安装、调试,要求其功能符合合同和设计要求。 抓三个阶段:即抓施工准备阶段: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施工预算、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图设计和会签、施工现场的勘察、人力配备、设备材料、工具准备进入现场前的技术交底、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等:抓施工阶段:对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查、检查安装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地点:。 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将统一在投标会上送交。 送交投标文件的开 始时间为: 年 月 日 时 分, 送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为: 年 月 日 时 分 ④ , 投标文件必须在上述时间段内送交到投标会现场(地址: )的指定地点。 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予受理。 你单位收到本投标邀请书后,请于 _______( 具体时间 ) 前以传真或快递方式予以确认,并明确是否准备参与投标
页) A、排泄雨、雪水; B、对进水具有整流作用,导流作用,使水流平稳,; C、增加系统的掺气; D、有拦截粗大杂质的作用。 46 需要进行消毒处理的污水是 ___B______。 A、生活粪便污水 B、医院污水 C、机械工业排水 D、冷却废水。 47 需要进行隔油处理的污水是 ____C_____。 A、住宅污水 B、医院污水 C、汽车修理车间 D、冷却废水。 48
到了教师工作的辛苦,特别是班主任就比一般的任课老师付出的心血多一倍。 以下主要对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进行总结。 来到均中的第 1 周,我主要是听课和自己进行试讲工作。 我的指导老师鼓励我进行跨年级听课,推荐各个年级的优秀教师。 我分别听了高中三个年级的课,体验不同老师的讲课风格。 在听课前,我会认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如果是习题课,则事前认真做完题目,把做题的思路简单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