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娃哈哈的产品战略 营销策划-产品策略内容摘要:
宗庆后:娃哈哈的产品战略 营销策划-产品策略 宗庆后:娃哈哈的产品战略宗庆后坚信企业赢利要靠产品驱动,快消品的游戏规则是不进则退。 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 我一直坚信企业赢利要靠产品去驱动,而快速消费品领域的游戏规则是不进则退。 就企业产品战略上,我们采取的“巧思维”是不做大的超前,只领先半步,让竞争对手先去尝试,先告知市场,然后我们再采取主动,在加大产能后降低成本,从而迅速占据主动。 中国的企业要从容地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不是一件易事。 企业要想获得生存,甚至持续发展,就好比在围棋中去“治理孤棋”即在严峻形势下,避免自己被“ 吃掉”而采取防守兼攻的策略,并最终赢得主动权。 因为“达娃之争”而广受争议的娃哈哈集团,不仅没有在争议和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反而在势成长:2008 年销售额突破 328 亿,利润高达 元,而在 2009 年 14 月的利润就已达到 元,按照企业的销售目标,今年非常有信心冲击 500 亿大关。 金融危机下,很多企业第一反应就是“我的行业要衰退了,企业要出问题了 ”,这种思维的结果就是企业永远不会找到行业中的机会。 可以说现在任何行业都充满风险和竞争激烈的对手。 以娃哈哈所处的食品行业,被很多同行企业认为是夕阳产业,但我们做了 22 年,还是认为食品行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 中国市场的优势在于“人口红利” ,这就是我们看到永远的朝阳。 集团今年所提出的销售目标是对 13 大类产品在 2009 年的综合预期。 娃哈哈 产品战略一直坚持两大原则:“需求扩容”、“研发需求 ”。 这是打造企业热产品的两项基本策略。 坦率地说,在软饮料界,任何竞争性产品的制造配方已经没有秘密可言,一台质量分析设备就能解析出某种产品的配方。 那么企业竞争靠什么。 在快速消费品领域中,关键就在于企业是否拥有属于你自己的热产品,而主要的表现就是你的产品的更新速度。 我们的 500 亿靠什么完成。 除了我们过去创立的 “联销体”渠道销售模式以外,就是推更多的好产品热产品,这个战略我们叫“产品长蛇阵”,即囊括所有软饮料品类,并在单一品类中推出多种配方的产品,这样即使竞争对手有一款和我们的产品重叠,消费者也会在我们的“产品长蛇阵 ”中找到他们需要的一款。 这就是我在企业中经常讲的“需求扩容”。 而所谓“研发需求” ,则在我们一款今年推出的啤儿茶爽产品中最能体现。 这个产品的卖点很简单,就是有啤酒花味,但属不含任何酒精的茶饮料。 我们在观察需求中,发现很多消费者喜欢啤酒味,但是怕醉,基于这个发现,我们制造了这个“需求”,结果是该产品为我们一季度就带来了 5 亿元销售量,成为集团新的赢利点。 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 我一直坚信企业赢利要靠产品去驱动,而快速消费品领域的游戏规则是不进则退。 这个行业的最大挑战就是经常遇到同质化竞争。 同质化竞争在金融危机中,甚至给弱势企业带来灾难性打击。 不和对手同质的最好途径是什么。 当然是创新,但是到底有多少企业能够持续创新。 娃哈哈的创新走了三步:最初的时候,我们从国外买来样品,在研究中复制它们;后来国内竞争者开始增多,我们开始贴着竞争产品搞研究,战术上我们做的事情就是在解析出对手的产品配方基础上改良,同时开发出多款;再后来当自己的实力增强时,让内部员工提出创新意见、设想,然后由集团研究中心研制配方,再投入试销市场,进而品牌运营。 市场上也并不清楚娃哈哈为什么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更不知道我们产品的创新速度为什么这么快。 这个关键点就是我们掌握了国际一流的设备和技术。 过去,饮料制造业先进的技术并不在国内,我们和达能的合资,本来想要的就是技术和管理,结果我们只得到了资金,但是我们也给予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回报。 后来,我们转变了思维,引进第一流的设备,尽管价格比较贵,但是国外公司看到了自己设备出口的巨大利润,于是提供给我们技术,这样我们跟国际上的交往一多,最先进的国际技术,我们可以在国内首先使用。 也因此加速了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时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上去了。 现在我们自己也建了一个设备工厂。 在引进、消化、吸收技术以后,我们自己能够制作模具,同时我们有一些设备也能自己做了,降低了投资成本,并强化了在市场变化比较快的时候自身的应变能力。 今天我们要开发一个新产品,要设计一个新瓶型,很快就能做到。 不过,就企业产品战略上,我们采取的“巧思维”是不做大的超前,只领先半步,让竞争对手先去尝试,先告知市场,然后我们再采取主动,在加大产能后降低成本,从而迅速占据主动。宗庆后:娃哈哈的产品战略 营销策划-产品策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