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虚拟局域网技术内容摘要:

LAN 的规则(或属性),那么当一个站点加入网络中时,将会被“感知”,并被自己地包含进正确的 VLAN 中。 同时,对站点的移动和改变也可自动识别和跟踪。 3 虚拟局域网协议 协议 是虚拟桥接局域网的正式标准,定义了同一个物理链路上承载多个子网的数据流的方法。 定义了 VLAN 帧格式,为识别帧属于哪个 VLAN 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方法。 这个格式统一了标识 VLAN 的方法,有利于保证不同厂家设备配置的 VLAN 问题。 定义了以下内容: VLAN 的架构、 VLAN 中所提供的服务、 VLAN实施中涉及的协议和算法; 协议不仅规定 VLAN 中的 MAC 帧的格式,而且还制定诸如帧发送及校验、回路检测,对业务质量( QOS)参数的支持以及对网管系统的支持等方面的标准。 如图 31 所示 6 图 概述 VLAN 链路 vlan 链路类型 图 32 Access Link 和 TrunkLink 接入链路指 (Access Link)的是用于连接主机和交换机的链路,通常情况下主机并不需要知道自己属于哪些 VLAN,主机的硬件也不一定支持带有 VLAN标记的帧,主机要求发送和接收的帧都是没有打上标记的帧。 接入链路属于某一个特定的端口,这个端口属于一个并且只能是一个VLAN,这个端口不能直接接收其它 VLAN 的信息,也不能直接向其它 VLAN 发送信息。 不同 VLAN 的信息必须通过三层路由处理才能转发到这个端口上。 干道链路“ trunk link”是可以承载多个不同 VLAN 数据的链路 [7]。 干道链 路通常用于交换机间的,或者用于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的连接。 和接入链路不同,干道链路是用来在不同的设备之间(如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承载 VLAN 的。 通过配置,干道链路可以承载所有的 VLAN 数据, 7 也可以配置为只能传输指定的 VLAN 的数据。 VLAN 帧在网络中的通信 图 33 帧在网络中的通信 图 33 表示一个局域网环境,网络中有两台交换机,并且配置了两个 VLAN。 主机和交换机之间的链路是接入链路,交换机之间通过干道链路互相连接 [8]。 对于主机来说,它是不需要知道 VLAN 的存在的。 主机发出的报文都是untagged 的报文;交换机接收到这样的报文之后,根据配置规则(如端口信息)判断出报文所属 VLAN 进行处理,如果报文需要通过另外一台交换机发送,则该报文必须通过干道链路传输到另外一台交换机上。 为了保证其它交换机正确处理报文的 VLAN 信息,在干道链路上发送的报文都带上了 VLAN 标记。 当交换机最终确定报文发送端口后,将报文发送给主机之前,将 VLAN 的标记从以太网帧中删除,这样主机接收到的报文都是不带 VLAN 的标记的以太网帧 [9]。 所以一般情况下,干道链路上传送的都是 Tagged Frame, 接入链路上传送的都是 Untagged Frame。 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网络中配置的 VLAN 可以被所有的交换机正确处理,而主机不需要了解 VLAN 信息。 Trunk 和 VLAN 无论一个网络由多少个交换机构成,也无论一个 VLAN 跨越了多少个交换机,按照 VLAN 的定义,一个 VLAN 就确定了一个广播域 [10]。 广播报文能够被在一个广播域中的所有主机接收到,也就是说,广播报文必须被发送一个 VLAN中的所有端口。 因为 VLAN 可能跨越多少交换机,当一个交换机从某 VLAN 的一个端口收到广播报文 之后,为了保证同属一个 VLAN 的所有主机都接收到这个广播报文,交换机必须按照如下原则报文进行转发: VLAN 中的其它端口; 8 VLAN 的所有干道链路,以便让其它交换机上的同一个 VLAN 的端口也发送该报文。 图 34 Trunk 和 VLAN 将一个端口设置成 Trunk 端口后,也就是说,和这个端口相连的名字路被设置为 Trunk 链路,同时还可以配置哪些 VLAN 的报文可以通过这个干道链路。 如图 34 所示 4 VLAN 间路由 VLAN 间路由的需求 VLAN 隔离二层广播域 图 41 VLAN 隔离二层广播域 为了解决网络由广播导致的效率下降和安全性等问题, VLAN 的概念被引入,在支持 VLAN 功能的交换机组成的网络中,每一个 VLAN 计数一个独立的广播域; VLAN 之间被严格地隔离开来,任何一个帧都不能从自己所属的 VLAN 被转发到其他的 VLAN 中。 整个网络被划分为若干个规模更小的广播域,网络系 9 统的广播被控制在相对比较小的范围内,提高了网络的带宽利用率,改善网络效 率和性能。 每个人都不能随意地从网络上的一点,毫无控制地直接访问另一点的网络或监听整个网络上的帧,隔离的广播域改善了网络的性能。 如图 41。 VLAN 可以实现对用户的分组,通过配置 VLAN 可以实现灵活的网络管理,同时在网络迁移的时候,由于交换机的灵活配置,可以物设计,而不需要修改网络的布线等烦琐、耗时的工作。 连接不同的 VLAN “无连不成网”,一个网络在使用 VLAN 隔离成多个广播域后,各个 VLAN之间是不能互相访问的,因为各个 VLAN 的流量实际上已经在物理上隔离开来了。 隔离网络并不是建网的最终目的,选择 VLAN 隔离只是为了优化网络,最终我们还是要让整个网络能够畅通起来。 VLAN 之间的通信是解决方法是:在 VLAN 配置路由器,这样 VLAN 内部的流量仍然通过原来的 VLAN 内部的二层网络进行,从一个 VLAN 到另外一个 VLAN的通信流量,通过路由在三层上进行转发,转发到目的网络后,再通过二层交换网络把报文最终发送给目的主机 [11]。 如图 42 所示 图 42 VLAN 间通信 的路由选择 由于路由器对以太网上的广播报文采取不转发的策略,因此中间配置的路由器仍然不会改变划分 VLAN 所达到的广播的目的。 在 VLAN 之间做互联使用的路由器上,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配置,比如对路由协议的配置、对访问控制的配置等形成对 VLAN 之间互相访问的控制策略,使网络处于受控的状态 [12]。 三层交换机做 VLAN 间路由 VLAN 间路由的解决方案 10 对于本地通信,通信两端的主机同处于一个相同的广播域,两台主机之间的流量可以直接相互到达,通信的过程与扁平二层网络中的情况相同;对于非本地通信,通 信两端的主机位于不同的广播域内,主机的流量不能互相到达,主机通过 ARP 广播请求也不能到对方的地址,此时的通信必须借助于中间的路由器来完成。 路由器在各个 VLAN 中间,实际上是作为各个 VLAN 的网状起作用的,要难过路由器来互相通信的主机必须知道这路由器的存在,并且知道它的地址。 在路由器配置好了之后,就要在主机上配置默认网关为路由器在本 VLAN 上的接口的地址。 如图 43 中所示,主机 要同 通信。 首先主机 根据本地的子网掩码比较,发现目的主机不是本地主机,不能够访问目的 主机;根据 IP 通信规则,主机 将要查找本机的的路由表寻找相应的网状,在实际网络中,主机通常只配置了默认网关,因此这里主机 找到了默认网关。 然后,主机 在本机的 ARP Cache 中查找默认网关的 MAC地址,如果没有则启动一个 ARP 请求的过程去发现,得到默认网关的 MAC 地址后,主机将帧转发给默认网关,由路由器转发。 路由器通过查找路由表将报文转发到相应的接口上面,然后查找到目的主机的 MAC 地址,将报文发送给目的主机。 目的主机收到报文后,回应的报文经历类似的过程又转发回主机。 使用 VLAN Trunkint 图 43 使用 VLAN Trunkint 使用 VLAN Trunking 这种技术,可以使多个 VLAN 的业务流量共享相同的物理连接,通过在 VLAN Tunking 的物理连接上传递打标记的帧将各个 VLAN 的流量区分开来 [13]。 在做 VLAN 间互通的时候,对于网络中多个 VLAN,只需要共 11 享一条物理链路。 在交换机上配置连接到路由器的端口使用 VLAN Trunking,在路由器上也做相同的配置。 如图 44 所示 在这样的配置下,路由器上的路由接 口和物理接口是多对一的对应关系,路由器在进行 VLAN。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