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板墙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内容摘要:
A、确定施工预加应力参照日本 VSL 锚固工程规范规定,采用如下公式确定施工张拉预应力值: 式中: P— 施工时所要施加的预应力( KN); P0— 最大试验荷载( KN); Pi— 初始试验荷载( KN); L— 试验最大荷载~初始试验荷载下的变形量( mm); Px— 锁定后所获得的预应力( KN),并假定夹片锚楔的压缩量 ε最大为 6mm,最小为 1mm,各种型号的夹片规定不同。 B、初值预拉:在张拉前对单根钢绞线须选定吨位进行预拉,使每根钢绞线处于初始的相同受力状态。 然后安装张拉千斤顶,使每根钢绞线上受力均匀。 C、预应力张拉:张拉时应将施加的预应力值分成 3~ 5 级进行循环张拉,每级的张拉荷载为设计张拉力的 1/3~ 1/5。 岩质地层可取 3级,土质地层宜取较多的级数。 每次循环间隔时间,岩石地层可取 1小时左右,土质地层可取 1 天左右,松散软弱的地层间隔时间宜长些。 分级张拉时,每次加载需稳定一段时间,一般情况岩石 地层稳定时间宜在 10 分钟左右,土质地层宜在 20 分钟左右。 松散、软弱地层稳定时间宜更长些。 操作控制,以张拉值稳定时间的 2 倍为准。 D、锚索张拉时,一定要将锚索扶正与工作台垂直后,再安装千斤顶,张拉时应设架保证千斤顶与工作台面垂直,确保各根钢绞线受L pppp ix )( 0 16 力均匀。 张拉时应注意安全,张拉千斤顶后绝不能站人。 E、每次张拉应有完整的原始张拉记录。 F、预应力采用引伸量与张拉力双控,以引伸量为主,引伸量误差应在 5%~ +10%范围,每一截面的断丝率不得大于该截面总钢丝数的 1%,且不允许整根钢绞线拉断。 断丝是指锚具与锚具间或锚具与死锚端部之间,钢丝在张拉时或锚固时破断。 G、预应力的张拉工作班组必须固定,且应在有经验的预应力张拉工长的指导下进行,不允许临时工承担此项工作。 H、锚索张拉过程中,应始终有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以便采取必要措施 锁定封锚 (1)、 确认锚索承载能力后,全部锚索张拉够吨位,产生工程效果后,可切断外露的工作钢绞线,但应在锚具顶面外留 80~ 100mm 线头,不宜留得太短,以防钢绞线曳滑掉入而失效,然后采用防腐涂料仔细涂刷外露钢件(锚具、夹片、钢绞线、钢垫 板等)。 在锚孔中补浆后,用 C30 混凝土封闭全部外露的锚具及金属垫板等,保护、防护锁定头,使之成为永久锚固工程的组成部分。 封锚砼任一部位的最小厚度,不得小于 50mm。 所有管道及管道与锚具的连接均应确保其密封性。 (2)、锚索锁定后 48 小时内若发现有明显的应力松弛时,应进行补偿张拉。 锚索张拉施工各阶段均要认真做好施工观测和记录,认真进行质 17 量检验,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能开始下一阶段的施工。 所有观测数据和施工记录均应收集整理,以便验证和累积资料。 (二) 、 施工 流程 施工顺序 :钢花管 (注浆 )→抗滑桩( 9)→抗滑桩( 8)→开挖路基范围土体→安装挡土板→锚索施工→封锚→桩体打磨、修整。 (三) 工艺控制 记录每根柱的施工成孔情况,报送监理工程师检查。 : (1) 平面位置: 用经纬仪检查纵、横方向,轴线偏差不得大于5cm,相邻间距不大于。 (2) 断面尺寸: 用钢卷尺或定型模具检查,尺寸不小于设计直径。 (3) 倾斜度 : 采用垂线或经纬仪检查,倾斜率小于 %。 (4) 桩 长 : 用钢卷尺检查,长度不小于设计深度。 (四) 检查 验收环节 严格遵守监理程序控制施工,未得到监理工程师 的批准不得擅自组织施工; 18 进行施工放样复核制度,确保桩位、距离、高程等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挖孔在终孔和清孔后,对孔径、孔形和倾斜度,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查; 砂、石、水泥材料的质量,砂的级配、含泥量,石料压碎值、针片状,水泥质量指标、钢筋试验均要符合规范要求;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 严格按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按质量比严格控制砂石材料的用量; 严格控制预留锚固钢筋长度,不低于图纸及规范的最小锚固长度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声测管,严格控制成桩 的桩长及砼浇质量。 质量控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出现质量问题严格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在施工中,以质检工程师为组长的质量检查小组,随时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监督; 质检员(现场管理员)不在施工现场,作业队不准施工; 第五章 安全保证措施 ( 一)、 组织 保障 人工挖孔桩工程必须成立项目安全领导小组,落实责任,确保责任到人,并制定专门的考核办法,定期进行考核。 项目安全领导小 19 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项目副经理或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担任副组长,各专业工长及专业班组长人组员。 为了确保 昆明绕城 公路顺利施工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我项目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成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工作小组,领导机构如下: 组 长: 张林祥(项目经理) 副组长: 陈直兵(项目副经理)、何永林(项目总工) 专职安全员:李华宁 李 国 董云梅 鲁正宏 汤敏 杨培林 杨泽民 冯俊岗 组 员: 普云兵、 杨艳红 、杨勇、杨志明、杨泽民、王科灵、杨培林、董云梅 刘世勋 查 绍 林 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开工前进行系统教 育,以各种形式调动全体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时时处处注意安全,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按施工组织设计和工艺流程科学施工。 编制详细的安全技术方案和实施措施,及时做好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交底,加强劳动安全防护,抓好现场安全管理,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做到安全施工,文明生产; 20 挖孔人员应是 1835 岁男性青年,并经健康检查和井下、高空、用电、简单机械和吊装安全培训考核合格,要求应自觉遵章守纪,严格按规定作业。 每天各班组长必须将本班组挖孔作业过程中,如发现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有异常状况的,不得下井作 业,并应及时项目管理人员,如有必要应前往医院医治。 严禁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的工人进行人工挖孔作业。 (二)、 技术 措施: 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佩带相应劳动保护用品,特别是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穿好长筒绝缘胶靴。 井口的作业人员必须拴好安全带,系好保险钩。 严禁穿三鞋(拖鞋、高跟鞋、硬平底鞋)和赤脚、赤膊及酒后施工作业。 每天上班前及施工中,应配合项目机电人员认真检查提升机的辘轳轴、支架、吊绳、挂钩、保险装置和吊桶(或土筐)、刹车制动等设备和工器具是否完好无损,防护设施是否安置到 位,正确牢固可靠,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机电人员报告,并在修复及设备试运行正常完好后方准许正式使用。 浇注第一节砼护壁,应高出井沿 200mm,厚度同护壁,主要起保护井口和防止物体滑落井内伤人。 井口周边 2m 范围以内不得堆放杂物,孔内运出的土石料应堆放在 21 离井口 2m 以外的地方,并及时清理出场,保持作业场所整洁。 以下口径的作业井应至少保证 3 人为一作业组, 以上口径的作业井至少四人为一作业组,井下 1 人,井上提运土 2(3)人,每组不超过两口井; 未 经项目 安全员 同意,作业组不得随意变换组员。 井下作业人员以持续作业时间 2h 为宜,最长不得超过 3h。 应勤换井下作业人员,轮换下井作业。 井下有人作业时,井上作业人员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应密切注意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情况,通过井孔上下可靠的联络信号(深度 20M以内,可通过摇动保险绳或喊话等方式每隔 15 分钟联络一次;深度超过 20M,上下可设有线对讲系统;经常与井下保持联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帮助井下作业人员撤离井底,回到地面,并报告项目 安全员 检查处理。 作业井口除提升设备底座外 ,其余空隙均用 50mm 厚以上的木板铺盖密封。 井下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作业时将安全带拴挂在自井口而下的专用保险绳上,并配备专用软梯于各作业井中,以便出现意外情况时能迅速撤离井底回到地面。 孔深超过 4m时,应在距井底 处设置一道半圆形钢筋防护网,并应固定牢靠。 在吊运物料时,井下人员应紧贴护壁站在半圆形防护网下,以防落物伤人。 半圆形钢筋防护网的设置位置应随进尺深度逐节下移固定,始终保持在设置高度范围内。 井下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井内的各种变化情况, 22 如地下水、流砂、流泥、塌方 、井圈护壁变形、有害气体、不明物等,发现问题及时回到井上报告项目 安全 管理人员采取措施处理解决。 1井内吊运土方或物料时,应采用稳定性好的双耳圆形吊筐。 上料不得超过吊筐容积的 80%,重量不得超过 40KG,不得使用单耳吊桶或吊筐,大块石头破碎后装运。 起吊时应保持垂直平稳、不准斜吊、过急和晃动,以免落物伤人。 对于爆破后或不易打碎的孤石,应用绳子拴好,并在井下人员上井后,井上人员才能起吊石头。 1每节挖孔进尺深度应根据实际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确定。 一般土质情况较好,无地下水或地下水较少,土质干燥时,以每次进尺 深度不超过 1m 为宜;如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差较软时,每次进尺深度不超过 ;当遇到流砂或流泥时,进尺深度应控制在不大于 以内。 如果地下水压力较大,涌砂、涌泥较多难以进尺时,可用降水方案,并用钢筋沿护壁插下,然后用草袋子或麻布之类的物品先堵住流砂、流泥,然后再清孔绑筋支模浇灌砼护壁。 发现烂井时应另行编写处理方案,由项目经理部组织专门人员讨论实施。 处理烂井时,专职安全员应在井上负责观察,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拴好安全绳。 1人工挖孔应保证每节护壁砼设计厚度、同心度、直径及垂直度。 每挖成一节就应 及时绑钢筋支模浇灌砼。 护壁砼浇灌要周围同步上升,振捣密实 , 待砼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拆模。 挖孔进尺较深,不及时浇灌护壁砼或拆模过早,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容易造成塌方和护壁变形。 23 1井底抽水时,原则上应在挖孔作业人员上到地面以后,再合闸抽水,抽水后即关闭电源,严禁带电作业。 孔内抽水用电设备应采用 “ 一机一闸一 漏一箱” ;电缆应采用 YHS 潜水电机用防水橡皮护套电缆,不得有接头,且应架空敷设,不得承受外力,还应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的保护措施。 未级电箱应装有可靠的漏电和接零保护;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的动作时间应选用控 制范围为 15MA 和 的型号。 如遇水量大,确须边抽水边挖的,应在项目经理同意情况下,井下人员也采取了足够的安全防护(如穿密封绝缘服),井上有专人监护并设置专门保护电源时方可进行井下作业且井下作业人员作业时间不得超过 1h。 1井孔内作业应采用的不大于 36V 的安全电压, 100W 防水带罩灯泡,防水绝缘电缆引下进行照明。 同时现场应设置发电机,孔内设置安全矿灯或应急灯以备停电应急照明,以便井下人员能及时安全撤回地面。 降压变压器应采用隔离变压器,并且应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设置专门的低压配电箱,每 台变压器供应灯数不应超过 5 盏灯。 1当挖孔深度超过 5m 以上时,均应开始用压力风管引至井底进行送风。 特别是有臭水、污泥和异味的井孔,下井作业前必须选取对井内送风 1h 以上,并用小动物(如兔子)进行检测,确认无害后,方可下井作业。 作业中不得间断送风,防止有害气体中毒窒息事故发生。 地面还须常备氧气瓶等急救用品。 1挖孔作业中,严禁作业人。桩板墙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相关推荐
与丧失很大程度上与路基地下水和地面水 的存在有关。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水对公路的影响日益突出,因此,公路排水设施是公路工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路基排水工程,特别是隐蔽排水工程,要保证工程质量,发挥其应有的工程效果,在公路运行状态中及时发现问题,就需要对其进行检测。 长期以来路基排水工程都是在运营期出现问题后再返修
8 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 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检查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水泥和 外加剂 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施工图要求 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和外加剂,袋装水泥每 200t 为一批,当袋装水泥及外加剂不足200t或散装水泥不足 500t时也按一批计 检查产品质量证明 文件及抽样检验 浆液 的拌制 符 合 施工图要求 每根桩施工过程中抽样检验 2次 观察并用浆液
位 10 置。 ,理想高度为一或两层。 两层桩之间必须用木方隔开,木方厚度须相同且在同一水平线上,并有木楔固定位置。 ,预制桩不做其他用途,以免影响其性能和质量。 预制桩进场后质量控制: 管桩运送至工地后,我方将对该批管桩的出厂编号进行详细记录,随桩核对产品出厂合格证。 在管桩施压前我方将对管桩的外观质量、外形尺寸偏差进行检验,同时将结果与厂家所提供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
弯矩效应; 以上为 群联村大桥 荷载试验工况 , 共分为 两 种工况。 左右幅荷载试验工况均相同。 贵州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 创新 论文 第 6 页 共 11 页 测试内容与测试方法 ( 1) 应力(应变)测试 主梁应力控制截面混凝土表面应力(应变),拟采用在混凝土表面粘贴标距为100mm、阻值为 120Ω 的应变片,配匹 DH3815N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进行测 量。 ( 2)
积尘除去,接线应有明显标志。 盒内导线应有足够的预留长度。 在开关、插座上压接的导线预留长度从墙面算起,不应少于 100mm。 1注意事项 ( 1)安装灯具时,工人要戴白手套,避免污染灯具及顶面,以保持灯具的美观。 ( 2)安装灯具时,注意是否和原位置相同。 ( 3)如果灯具安装位置不相同,要用电锤在顶部打眼,下胀塞,使用自攻螺丝固定。 灯具的固定要牢固,胀塞不能出现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