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创新论文内容摘要:

弯矩效应; 以上为 群联村大桥 荷载试验工况 , 共分为 两 种工况。 左右幅荷载试验工况均相同。 贵州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 创新 论文 第 6 页 共 11 页 测试内容与测试方法 ( 1) 应力(应变)测试 主梁应力控制截面混凝土表面应力(应变),拟采用在混凝土表面粘贴标距为100mm、阻值为 120Ω 的应变片,配匹 DH3815N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进行测 量。 ( 2) 挠度测试 主梁控制断面桥面挠度的测量拟采用百分表或精密水准仪进行测试。 试验加载过程控制 ( 1) 试验加载程序控制 ① 在进行正式加载试验前,用两辆载重加载车分别对测试对象各跨跨中进行横桥向对称的预加载,预加载试验每一加载载位的持荷时间为 20 分钟。 预加载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是使结构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另一方面是检查测试系统和试验组织是否工作正常。 ② 预加载卸至零荷载,并在结构得到充分的零荷载恢复后,才可进入正式加载试验。 正式加载试验分别按加载工况序号逐一进行,完成一个序号的加载工况后,应使结构得到充分的零 荷恢复,方可进入下一序号的加载工况。 结构零荷充分恢复的标志是,加载试验实测的结构最大变位测点在卸零荷后变位恢复最后一个 10 分钟的增量小于第 1 个10 分钟增量的 15%。 ( 2) 静力试验规则 ① 静力试验原则上宜选择在气温变化不大于 2℃ 和结构温度趋于稳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 试验过程中在量测试验荷载作用下结构响应的同时应相应地测量结构表面温度。 ② 静力试验荷载持续时间,原则上取决于结构变位达到相对稳定所需要的时间,只有结构变位达到相对稳定后,才能进入下一 荷载阶段。 同一级荷载内,若结构变位最大的测点在最后 5 分钟内的变位增量小于第一个 5 分钟变位增量的 15%,或小于所用量测仪器的最小分辨值,即认为结构变位达到相对稳定。 ③ 全部测点在正式加载试验前均应进行零级荷载读数,以后每次加载或卸载后应即读数一次,并在结构变位达到相对稳定后,进入下一级荷载之前再读数一次。 对结构变位较大的测点,宜每隔 5 分钟观测一次,以观测结构变位是否达到相对稳定。 ④ 若在加载试验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终止加载试验: 贵州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 创新 论文 第 7 页 共 11 页 (a) 控制测点应力或力值超过计算值并且达到或超过按规范安全条件反算的控制应力或力值时; (b) 控制测点挠度变形超过规范允许值时; (c) 由于加载试验使结构出现非正常的受力损伤或局部发生损坏,影响桥梁承载能力和今后正常使用时。 另外,在施加试验荷载过程中,当某一加载工况接近满载时(大于满载量的 80%),应将该工况后续加载车在试验测试桥跨的行车速度控制在 10Km/h 以下;在卸载过程中,禁止多辆加载车同时启动。 动载试验 动载试验的主要内容 动载试验主要通过脉动试验、行车试验和制动试验测 定桥梁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特性和结构的自振特性,测定桥梁的动力特性(频率、阻尼系数)及动力响应(动应变冲击系数)等,以评价桥梁的动力性能。 动载试验荷载及其作用方式 ( 1)脉动试验:测试在环境激励下桥梁的微小振动响应,分析桥梁的自振特性(自振频率及阻尼比)。 ( 2) 行车试验,在桥面无任何障碍的情况下,用 1 辆载重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