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连接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螺纹孔4xm5工序夹具设计全套图纸(2)内容摘要:

计算 17 拟定钻床夹具结构方案与绘 17 设计心得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 一、工序卡 二、工艺过程卡 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第一部分 连接座加工工艺规程 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第 1 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分析 (见下三维图 ) 零件的 生产纲领 依据设计要求 Q=6000 件 /年,结合生产实际,由公式可得 N=Qn( 1+α)( 1+β) 其中: N 零件的年产量 Q 产品的年产量 n 每台产品 中该零件的数量 α 备品率 β 废品率 备品率α =10%和废品率β =1%分别取和代入公式得该工件的生产纲领 N=6666 件 /年 图 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零件作用(见下工件零件图) 该零件用来连接水泵和电机的,零件的左端 Ф125 外圆和水泵相连,水泵叶轮通过 4个螺钉固定在的孔内;零件的右端 Ф121 的外圆通过 3 个螺栓固定和电动机机座相连,零件上 Ф40 孔 是用来和轴承配合的。 该零件就是这样实现水泵和电动机的连接,起到连接和固定作用。 图纸 零件的工艺分 析 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 HT200,该材料为灰铸铁,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 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 ,要求耐磨的零件 ,通常可用作机座、泵体的连接座等。 连接座 共有两组加工表面,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现分述如下: 右端面的加工表面工艺要求: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右端面的Φ 121 、Φ 130的外圆粗糙度为 ;外径为Φ 50 粗糙度为 2内径为Φ 40+ 0 的小凸台,粗糙度为 ,并带有倒角;Φ 32 的小凹槽,粗糙度为 25,其工序采取先粗车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 半精车 —— 精车。 钻Φ 的中心孔,直接在车床上进行粗镗 —— 半精镗,Φ 40+ 0 的内圆的采用粗镗 —— 半精镗 —— 精镗。 左端面的加工表面工艺要求: 这一组加工表面 主要有 : 左端面,Φ 外圆,粗糙度为 ,采用粗车 —— 半精车 —— 精车,Φ 100+ 0 内圆, 粗糙度为 25 采用的工序是先粗车 —— 半精车 —— 精车 倒角,钻 通 孔 Φ 7,孔加工为钻孔 扩钻 扩孔 ,钻孔并攻丝。 其具体过程如下表: 加工表面 表面粗糙度 公差 /精度等级 加工方法 右端面 IT11 以下 粗车 半 精车 Φ 121 IT7 粗车 半 精车 精车 小凸台内侧 40+ 0 IT6 粗镗 半精镗 精镗 小凸台端面 Ra25 IT11 以下 粗车 Φ 中心孔 无 IT11 以下 钻孔 粗镗 — 半精镗 右端面Φ 7 通孔 无 IT11 以下 钻 通 孔 Φ 32 的小凹槽 Ra25 IT11 以下 粗镗 左端面 IT8~ IT10 粗车 半 精车 Φ IT6 粗车 半 精车 精车 Φ 内圆 Ra25 IT7 粗镗 — 半精镗 — 精镗 倒角 无 IT11 以下 粗车 左Φ 7 通 孔 无 IT11 以下 钻 通 孔 M57H 螺纹孔 无 IT11 以下 钻孔并攻丝 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第 2 章 毛坯的选择 毛坯尺寸设计 毛坯的选择 根据零件的材料,推荐用型材或铸件,但从经济方面着想,型材中的棒料,加工余量太大,浪费材料,增加机床的损耗,刀具及能源等消耗,而铸件具有较高的抗拉、抗扭强度,冲击韧性好,常用于大载荷或冲击载荷下的工作零件。 该零件材料为 HT200,考虑到零件在工作时要有高的耐磨性,所以选择灰铸铁铸造。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1) 求最大轮廓尺寸 由零件图的尺寸 ,可以了解到 零件最大直径为 Ф 142mm,高 69mm。 (2) 选择铸件公差等级 查手册铸造方法按金属型浇铸,铸件材料按灰铸铁,得铸件公差等级为 11~12 级,取为 11 级。 (3) 求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查手册铸造方法按机器造型、铸件材料为 HT200 得机械加工余量等级EG 级选择 F级。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以单边端面的加工余量确定为例 工序名称 工序基本余量 工序的经济等级 工序尺寸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和Ra 精车 IT7 69 69 Ra= 半精车 IT8 69+= Ra= 粗车 5 IT10 +=71 71 Ra= 毛坯 IT11 71+5=76 76 Ra=25μm 表 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根据铸件质量、零件表面粗糙度、形状复杂程度,取铸件加工表面的单边余量为 7mm。 所以工件的总长为 14+69=83mm。 其他尺寸的加工余量就以此类推。 确定毛坯尺寸 依照上面个的余量计算方法可以的出零件的毛坯尺寸,他们的加工面粗糙度大于 ,而小于 的加工表面,余量要适当增 大。 该零件年生产 6000 件,故生产类型为大批量,查表采用两箱砂型铸造毛坯。 零件的所有孔不必铸造,是通过加工出来的,所以铸造不要安放型心。 为了消除零件的残余应力,再铸造完会应该对零件进行时效处理。 设计毛坯图 由于毛坯形状前后对称,且最大截面在中截面,为了起模及便于发现上下模在铸造过程中的错移所以选前后对称的中截面为分型面。 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进行时效处理,为了去除内应力,改善切削性能,在铸件取出后要做时效处理。 (主视图和左视图见图 ,图 ) 图 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图 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第 3 章 基准的选择 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准面的选择是否真确与合理关系到零件的加工质量 ,以及生产效率的高低。 如果选择不当 ,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更可能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定位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要遵循基准重合原则,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