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干法水泥工厂设计规范(1doc内容摘要:

择矿山开拓方法应遵守下列原则 : 1 矿山基建时间短、早投产、早达产; 2 生产工艺简单、可靠, 技术先进,节约能源; 3 在确保形成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减少基建工程量,减少基建投资; 4 生产经营费低; 5 不占良田,少占耕地; 6 开拓系统应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7 改善环保条件,改善操作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8 维护、检修方便; 9 破碎系统宜靠近矿山布置。 在下列条件下,宜选用公路 —— 汽车开拓运输方案: 1 运距不长的水泥原料矿山(宜不大于 3km); 2 运量小、运距长的水泥辅助原料矿山; 3 地 形和矿体产状复杂或零星分布的矿山; 4 挖掘机装车的小采矿场凹陷露天矿。 矿山内部汽车运输的设备选型,应根据运量、运距、运况条件及载重量等因素确定。 汽车型号宜统一。 公路开拓线路的类型,有固定线路、半固定线路、移动线路。 公路运输线路的布置,应满足开采工艺和矿山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宜平直、少弯道和回头曲线;宜布置在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当采矿场位于孤立山峰的条件下,应将公路布置在非开采工作一侧的山坡;应保证在多水平同时推进时,下部工作面推进不会切断上部工作 面的连接线路。 公路线路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的规定。 在下列条件下,可选用溜井 (溜槽 )—— 平硐开拓运输方案: 1 比高大的(超过 100m)大中型厂山坡石灰石矿山,地形较陡; 2 溜井(溜槽)应位于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岩层整体稳定性好的坚固地段( f≥6 ) ,并应避开破碎带、断层、褶曲、溶洞及节理裂隙发育地带; 3 溜放的矿石粘结性小,泥和粉料少。 应对溜井(溜槽)穿过的岩层进行工程地质勘探工作,并提供工程地质 报告。 有条件时工程钻孔应与地质勘探钻孔合并。 溜槽倾角以 50。 60。 为宜。 槽断面形状应为梯形,槽底宽度与溜放矿石最大允许块度有关,槽的深度以保证溜放矿石时不致从槽内跳出为原则。 溜槽两帮的边坡角,根据岩石稳定性和挖深而定。 槽身平面必须保持平直,不得折曲,槽底纵向必须平整。 宜采用短溜槽。 溜井溜槽宜设在矿山开采境界以内有条件时宜放在矿量中心位置。 避免设于沟谷之中。 溜井宜采用圆形断面的垂直溜井。 溜井直径应大于溜放矿石最大尺寸的 5 倍,并且不小于 2m。 对于粘结性矿石溜井断面必须加大。 通过式溜井深度不应超过 300m。 下部带贮矿段或设有硐室的其他溜井,最大深度可达 600m。 倾斜溜井的倾角应大于 60。 溜井上口的结构形式,宜采用喇叭口;中间水平卸矿口,宜采用斜溜槽结构,斜溜槽角度以 50。 60。 为宜。 溜井下部宜采用贮矿仓式的底部结构。 在溜井下设置破碎设备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 节 “ 物料破碎 ”的有关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平硐断面尺寸,应依据破碎机及除尘 设备搬运的最大件外形尺寸确定; 2 除尘风机不宜放置在破碎机硐室内,当必须放置时,应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 3 应设置工人操作硐室,单独通风,并有与回风井巷相通的安全出口; 4 破碎机硐室拱顶应预埋吊车安装用吊钩。 平硐(包括斜硐)可采用三心拱,根据岩层的性质和稳定性,选用不同的支护方法。 平硐内最大风速不得超过 5m/s。 水沟坡度不宜小于 4‰。 装车场所用轨道宜采用整体式道床。 溜井(溜槽) —— 平硐开拓运输系统,必须有完善的通风排尘系统,能及时排 除装车时产生的粉尘和用爆破法清除大块时产生的有害气体。 大中型矿山必须设有回风井巷。 水泥原料矿山的溜井(溜槽) —— 平硐系统除有机械通风装置外,还应保证在风机停机时仍能进行自然通风。 溜井(溜槽) —— 平硐系统的井口、槽口、漏斗应有截水沟以减少溜矿系统的汇水面积,对于流入溜矿系统的泥水应及时排出。 溜井(溜槽) —— 平硐系统应校核下列三个环节的能力,满足系统生产能力的要求: 1 溜井(溜槽)上口卸矿能力; 2 放矿口的出矿能力; 3 平硐 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 在下列条件下,可选公路 —— 破碎转载站 —— 带式输送机开拓运输方案: 运量大、运距长、地形高差大的水泥原料山坡露天矿山,因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不适于建溜井(溜槽)时,应予选用。 移动式破碎机或半移动式破碎站破碎 —— 带式输送机运输的生产方式,具有高效低耗的优点,但投资较高,应根据矿山具体条件进行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后选用。 矿山外部运输 矿山外部运输方案应根据矿山规模及其服务年限、运输距离、沿线地形、工程地质和 气象条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矿山外部运输可采用下列方式: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索道运输; 带式输送机运输。 公路运输中,道路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的规定。 铁路运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标准轨距铁路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的规定。 需要与国家铁路接轨的标准轨距铁路设计,尚应同铁路部门胁商。 2 窄轨铁路设计,应采用《地面窄轨铁路设计规范》的规定。 索道运输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循环式货运架空索道设计规范》、《货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的规定。 带式输送机运输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1 拟定线路方案时,应进行详细牵引计算,若单条输送机不能实现而需要多段运输时,应合理分段。 2 采用多段接力运输或单段多点驱动的方案时,应使各段胶带品类规格和各驱动点设备选型统一。 3 输送机的拉紧装置,应保证胶带在任何工况下胶带与传动滚筒之间不打滑。 4 胶带接头应采用硫化接头,不得采用机械接头。 胶带可采用冷粘 ,但必须保证接头强度不低于胶带本身强度的 90%。 5 胶带设计的抗拉许用安全系数,宜按表 选取。 6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回程边宜设胶带翻转装置。 7 带式输送机线路沿线站房应有道路相通。 8 带式输送机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的规定。 矿 山总图 矿山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矿山生产系统的布置 ,应使生产流程简单顺畅。 分期建设应分期征地,但对后期工程的布置、证地和经济效益应进行综合分析论证。 2 工业场地布置可集中在山下一处,或分散在山上、山下两处。 主要建(构)筑物应布置在采矿场爆破危险界限以外的安全地带。 必须设在爆破危险界限以内时,应避开主要爆破方向,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 矿山固定式破碎站的位置,应有利于外部运输和内部运输的衔接及适宜的自然地形。 4 矿山机修、汽修和停车场地,宜布置在工业场地调车方便的位置。 5 油库及加油设施,宜布置在工业场地边缘运输加油方便处。 应远离火源或火花散发区的地段并设在最小风频的上风侧。 6 机车、矿车修理库宜布置在窄轨车站附近,有连接线路条件的地段。 7 矿山变、配电所的位置,应靠近负荷中心,且进出线方便的地点,并应避开粉尘、水雾或腐蚀气体的影响。 8 矿山距工厂较远时,应设独立水源地。 水源泵站及净水站宜合并布置。 9 工业场地的设计应按实际需要配置食堂(或蒸饭间)、开水房、浴室、医 疗站等生活设施。 10 工业场地的美化和环境绿化应纳入设计。 场地周围宜设围墙。 11 工业场地各建筑物之间,应有方便的联系道路以及货物的装卸设施和调车场地。 相互干扰的设施,其间距应符合规定,并满足防火要求。 矿山管线敷设应遵守下列规定: 1 矿山输水管和输电线的敷设,应简单、短捷和经济。 2 避开深挖高填和土质不良地段。 沿山坡或较陡边坡布置管线时,应按边坡稳定性要求采取加固和防护措施。 3 改建和扩建管线工程,应不影响原有管线的使用和交通运输的正常 运行。 4 非冻结地区的输水管线宜沿地表敷设,寒冷地区的输水管线应埋地敷设,埋地深度应超过冻结深度 ,宜不小于。 5 管道从道路下部穿过时,应加装套管,并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规定。 爆破材料库宜设在石灰石矿山附近,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 辅助原料矿山如距石灰石矿山较远,又需要使用爆破材料时,可设临时储库。 废石场的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 1 废石场宜选在汇水面积小,纵坡平缓,容积大且便于拦截地表水的山谷中。 2 布置在开采境界外的废石场,在不影响矿山发展和边坡稳定的条件下,宜靠近采矿场,缩短运距。 3 缓倾斜大面积层状矿体和有多个分散弧立矿体的矿山,宜利用采空区排弃废石,但不应设在矿体上盘,不应影响扩建。 4 废石场的下方,应避开重要的农业设施、交通干线和居民点。 5 有常年流水或有地下水外渗的沟谷内,不宜设废石场;无法避免时应有疏排措施。 矿山防洪与排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统筹规划,分期建设。 2 防排工程的设 计排水量,应包括降雨径流量和地下涌水量。 降雨径流量计算应以暴雨频率(重现期)作为设计频率标准。 设计频率按矿山规模和场地类型划分,宜按表 选取。 3 采用自流排水的矿山,排水渠(巷)道的设计排水量应按暴雨流量计算。 4 采用机械排水的矿山,应分别计算正常降雨径流量和设计频率暴雨径流量,如有 地下涌水还应计算其涌水量。 排水系统设计能力,应按各种流量计算结果,及采矿场允许淹没程度综合确定。 5 排水设备的选型,应按暴雨排水量和正常排水量综合确定。 当暴雨排水量为正常排水量的 23 倍时,应分别选型。 暴雨排水泵不设备用,正常排水泵的备用检修泵,应作为暴雨工作泵。 6 排水管网管道直径,应按经济流速计算确定,排除暴雨流量时管内流速,宜不大于。 排水管不应少于 2 条,每条独 立工作时,应满足正常水量排除的需要,排水主管的条数应按暴雨流量排除的需要确定。 矿山辅 助生产设施 矿山机械、汽车修理设施(简称矿山机修、矿山汽修)应满足矿山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其维修设施的选择应根据开采、运输方案确定,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 不设置备品、备件的加工制作。 2 矿山大型设备宜就地修理。 3 采用架空索道输送的矿山应在矿车停靠站设修理间。 4 矿山采用汽车运输时,应设汽车保养间。 5 矿山采用轨道运输时,应设机车矿车维修站。 6 矿山机、汽修装备水平应符合下列要求: 1)矿山机修以小修及日常维护保养为宜。 距厂区较远的大、中型矿山、外协条件较差者,可按中修设计。 2)矿山汽修应按一级保养设计。 车辆多、矿山所在地外协条件较差者,可按二级保养设计。 矿山压气设施的设计,应优先采用移动式空气压缩机供气方案。 爆破材料库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 采用铵油炸药的矿山,应设置硝酸铵储库,其容量宜不大于矿山个 13 月的需要量。 爆破材料库的设计,宜设置采矿场多余爆破材料退库的临时保管室。 矿山油库及加油设施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的规定。 矿山油库储油量应按供应情况、交通条件和实际消耗量确定,无特殊要求时,宜按 1 个月需要量计算。 润滑油、保养和其他生产用油及小储量燃油,宜采用桶装储存,库内应设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 10m3 以上的燃油库宜用罐装储存。 6 生产工艺 一般规定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工艺设备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选择工艺流程和主机设备应根据生产方法、生产规模、产品品种、原燃料性能和建厂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 后确定。 2 应选择生产可靠耐用、技术先进、能耗低、投资省、管理维修方便、噪声低、扬尘少、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防火要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严禁采用能耗高、技术不成熟或已经明文规定淘汰的设备。 3 在满足成品与半成品的质量要求下,应减少工艺环节,从总图布置上,使流程简捷顺畅,紧凑合理,缩短物料运输距离。 4 附属设备的选型,应保证主机生产的连续性,生产能力应有一定的储备。 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应减少附属设备的台数,同类附属设备的型号宜统一。 工艺布置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工艺总平面布置应满足工艺流程的需要,结合地形、地质和工厂发展的要求,将关系密切的生产系统和控制室等靠近布置,使工艺布置紧凑合理,节约用地。 2 工艺布置,宜留有工厂合理发展的可能。 3 车间的工艺布置应根据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综合确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