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固焦炉开工方案内容摘要:

主管尾部煤气放散管截门,用以控制煤气主管压力。 ( 9)调节旋塞全部关闭,交换旋塞处于第一种交换状态。 ( 10)所有翻板作好开关标记,所有截门、旋塞、翻板试验其灵活程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11)煤气主管的自动调节翻板 手动 全开。 11 ( 12)煤气支管按 5炉( 1A、 1B, 2A、 2B, ... 47A、 47B ), 6炉( 47A、 47B, 48A、48B, ... , 93A、 93B) 的方式进行编号;立火道从机侧依次向焦侧编号 1~ 34,开工人员已清楚。 ( 13)立火道下喷管上的小孔板已装好,并作最后检查,以免漏装或装错。 ( 14)燃烧室煤气支管的孔板盒内已装孔板,并确定各燃烧室孔板孔径,作最后检查,以免漏装或装错,加煤后根据结焦时间及加热具体情况再进行调整。 5炉( 1和 47a)与 6炉( 47b和 93(端)) 燃烧室孔板孔径 : Φ28mm; 5炉( 2和 46)与 6炉( 48~92) 燃烧室孔板孔径: Φ32mm ( 15)检查地下室煤气横管、小横管、下喷管等处丝堵、 丝碗、 管箍是否遗漏 ,各个加减旋塞、交换旋塞、孔板盒是否严密,压盖是否紧。 交换系统 ( 1)交换传动系统试运转完毕。 ( 2)交换系统处于第一种交换状态。 ( 3)交换机手动交换,听指挥命令才能交换。 空气、废气系统 ( 1)蓄热室、交换开闭器的编号已写好(面对机侧,由右至左,首号为 1( 5炉)、47b( 6炉)。 ( 2)废气盘小翻板开 度调整完毕。 调整分为 3 段,焦炉中部 16 个 【 5炉( 17~32)、 6炉 ( 53~78) 】 处于中间状态;距烟囱近处 16 个 【 5炉 ( 33~48) 、 6炉 ( 47~52) 】 调节方法:在中间状态的基础上多关 2个小格;距烟囱远处 16 个 【 5炉 ( 1~16) 、 6炉 ( 79~94) 】 调节方法:在中间状态的基础上多开 2 个小格。 ( 3)废气盘风门挡板已按规定安装好,风门铁板放在石棉板下。 位 置 废气盘风门开度, mm 大风门 小风门 机侧 70 100 焦侧 60 90 ( 4)分烟道翻板为手动,向炉内送煤气前将分烟 道吸力调到规定值: 机侧: 150Pa 焦侧: 150Pa 转正常加热送煤气时,安排 2 人专门监视及调节分烟道吸力。 注:确定风门开度、机焦侧烟道吸力。 ( 5)处于第一种交换状态时,单数蓄热室进空气,双数蓄热室下废气。 煤气管道吹扫及试压 煤气管道已试压并验收合格。 在正式置换前 1~ 2 天可先通压缩空气对管道进行吹扫并检查是否泄漏、是否有遗漏盲板存在。 地下室煤气主管煤气置换 ( 1) 抽二层间台主管盲板,密封后, 地下室煤气主管末端放散管开启 1/4 (螺杆伸出5cm), 慢慢 打开二层间台处蝶阀到 10~15176。 ,同时注意地下室主管( 2020Pa 左右为宜)和烘炉管道主管压力(不低于 3000Pa)变化, 通入一定时间后在放散管末端取气体做含 O2分析,小于 2%为合格(由公司安 全管理 部专业人员来做) , 关闭 主管末端放散管。 ( 2)在地下室煤气主管末端取样做爆发试验(由公司安 全管理 部专业人员来做),三次均合格后关闭放散管截门(此处留专人监护),使煤气压力升高,当煤气压力达到 3000Pa以上 6000Pa 左右 时(地下室看压人员随时报告主管压力),准备向燃烧室送煤气。 向燃烧 室送煤气具体操作步骤及方法 向燃烧室送煤气具体操作程序如图所示: 地下室主管煤气置换  12 爆发试验合格、压力 3000Pa 以上  分烟道吸力调至规定值  分组 停止烘炉烧嘴加热  逐组开上升号风门(取石棉板) ,调整风门开度,并落砣  开上升号调节旋塞开度 1/2  炉顶检查立火道煤气燃烧情况  第一交换全部送完后加热 15~20 分钟  进行另一交换的逐组送煤气  交换机转入正常自动交换  加热 20~30 分钟  冷凝液排管截门开启,自动机构投运 送煤气具体操作步骤: ( 1)确认废气盘进风口开度已 调整到规定值。 ( 2)手动调节分烟道翻板,将分烟道吸力调到规定值。 ( 3)确认废气盘小翻板开度调整完毕。 ( 4)流量调节翻板手动打到全开。 ( 5)开始送煤气操作,方法如下: 送煤气顺序是从燃烧室 1向 47a( 5炉)、 93向 47b ( 6炉) 方向分两个交换状态各按 9 组进行,先送第一交换状态,送完后检查燃烧情况,正常后加热 15~20 分钟人工换向到第二交换状态,逐组进行第二交换的送煤气操作,结束后加热一段时间调整时间转入自动交换。 两个交换送煤气结束后,将焦炉煤气管道冷凝液排液管截门开启,自动仪表投运。 煤 气转为正常加热程序 如表 1 和 表 2: 5焦炉转为正常加热时送煤气分组表 表 1 组别 取废气 盘 进风口石棉板并落砣 停止煤气烘 炉的炉号 (炭化室号 ) 开地下室煤气支管调节旋塞 (开度 1/2) (燃烧室号 ) 炉顶检查燃烧室内各火道燃烧情况 (燃烧室号) 第一交换 第二交换 第一交换 第二交换 1 机焦侧全部落砣并定风门 15 ★ (5 孔 ) 1A5A (5 个 ) 1B6B (6 个 ) 15( 5 排) 16( 6 排) 2 610 (5 孔 ) 6A10A(5 个 ) 7B10B(4 个 ) 610( 5 排) 710( 4 排) 3 1115( 5 孔) 11A15A(5 个 ) 11B16B(6 个 ) 1115( 5 排) 1116( 6 排) 4 1620( 5 孔) 16A20A(5 个 ) 17B20B(4 个 ) 1620( 5 排) 1720( 4 排) 5 2125( 5 孔) 21A25A(5 个 ) 21B26B(6 个 ) 2125( 5 排) 2126( 6 排) 13 6 2630( 5 孔) 26A30A(5 个 ) 27B30B(4 个 ) 2630( 5 排) 2730( 4 排) 7 3135( 5 孔) 31A35A(5 个 ) 31B36B(6 个 ) 3135( 5 排) 3136( 6 排) 8 3640( 5 孔) 36A40A(5 个 ) 37B40B(4 个 ) 3640( 5 排) 3740( 4 排) 9 4146( 6 孔) 41A47A(7 个 ) 41B47B(7 个 ) 4147( 7 排) 4147( 7 排) 6焦炉转为正常加热时送煤气分组表 表 2 组别 取废气 盘 进风口石棉板并落砣 停止煤气烘炉的炉号 (炭化室号 ) 开地下室煤气支管调节旋塞 (开度 1/2) (燃烧室号 ) 炉顶检查燃烧 室内 各火道燃烧情况 (燃烧室号) 第一交换 第二交换 第一交换 第二交换 1 机焦侧全部落砣并定风门 9288★ (5 孔 ) 93A89A(5 个 ) 93B88B(6 个 ) 9389( 5 排) 9388( 6 排) 2 8783(5 孔 ) 88A84A(5 个 ) 87B84B(4 个 ) 8884( 5 排) 8784( 4 排) 3 8278( 5 孔) 83A79A(5 个 ) 83B78B(6 个 ) 8379( 5 排) 8378( 6 排) 4 7773( 5 孔) 78A74A(5 个 ) 77B74B(4 个 ) 7874( 5 排) 7774( 4 排) 5 7268( 5 孔) 73A69A(5 个 ) 73B68B(6 个 ) 7369( 5 排) 7368( 6 排) 6 6763( 5 孔) 68A64A(5 个 ) 67B64B(4 个 ) 6864( 5 排) 6764( 4 排) 7 6258( 5 孔) 63A59A(5 个 ) 63B58B(6 个 ) 6359( 5 排) 6358( 6 排) 8 5753( 5 孔) 58A54A(5 个 ) 57B54B(4 个 ) 5854( 5 排) 5754( 4 排) 9 5247( 6 孔) 53A47A(7 个 ) 53B47B(7 个 ) 5347( 7 排) 5347( 7 排) 说明如下: ① 取 机焦侧所有 废气盘进风口的石棉板 并落砣。 ② 地下室在送第一组煤气前,将第一组机、焦烘炉煤气支管旋塞关闭。 ③ 地下室开第一组煤气调节旋塞 1/2。 ④ 通知炉顶人员检查立火道第一组燃烧情况。 未着火的火道有专人作好记录,通知关闭调节旋塞,最后处理。 ⑤ 本组上升火道全部燃烧,通知指挥长。 主管煤气压力正常,则通知送下组煤气,压力降至 1000Pa 以下时停止送气。 ⑥ 逐组如上进行送 煤气操作,全部送完后经 15~20 分钟,手动交换到第二交换状态进行送煤气操作。 ⑦ 送煤气结束后,打开冷凝液排液管截门,所有仪表投运。 预热器的投运可视具体情况进行。 加热煤气主管压力不超过 1500Pa,以后根据直行温度随时调整煤气主管压力。 注:地下室煤气主管压力有专人监护,并随时报告压力。 每组送气前压力不能低于3000Pa,送气时根据地下室主管和烘炉主管压力情况开关回炉煤气截门和烘炉管道总截门。 在转内部加热结束后,将烘炉管道截门全关,机焦侧烘炉管道末端放散全开。 调节二层间台蝶阀( M6)和预后蝶阀( M3),慢慢 将二层间台蝶阀( M6)打到全开,预后蝶阀( M3)调整开度使得地下室主管压力达到 2020Pa,将流量翻板投入自动,保证主管压力不超过1500Pa。 ( 6)其它操作: 14 ① 第一交换煤气全部送完后,将烘炉煤气总管及机、焦主管截门关闭 ,烘炉管道末端放散打开 ;之后卸下烘炉支管并立即安装炉门烘炉孔的堵板。 ② 全炉转加热正常后,可进行如下工作: a. 烘炉管道用蒸汽进行彻底吹扫,并确认无残留煤气后,即可拆除烘炉煤气临时管道。 b. 在炉顶用塞子砖堵上升管 根部 、导烟孔、除炭孔部位干燥孔。 凹入墙内 3~ 5mm 用泥浆抹平 (膨胀后基 本相平)。 注意塞子砖及操作工具应事先试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为防止生产中塞子砖处漏气,堵塞子砖泥料需达到一定的粘度(热修人员配合)。 (视检修时间而定),或由施工队制作带手拉葫芦的移动小车操作,并制作简易的烟囱(油桶)。 堵塞子砖使用粘土火泥即可,抹塞子砖凹入部分的泥料需加入部分熟料和磷酸。 人员组织 见附表 3 送煤气过程注意事项 ( 1)在煤气进行置换和往燃烧室送煤气期间,炉上炉下所有岗位一律不许动火,停止电、气焊工作、车辆也暂停运行,非开工人员一律不许 进入炉区,工作人员一律不能在工作区内抽烟。 安全部门必须安排在焦炉的有关部位设专人监督。 ( 2)在送煤气过程中,安全部门应有专人在地下室用仪器监测空气中的漏入煤气浓度,集控注意观察地下室煤气报警情况, 保证地下室的工作人员的安全。 ( 3)煤气主管末端和压力表处必须有专人进行监护,在 做 爆发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关闭放散管停止放散,如果放散管全关煤气压力过高时(超过 3000Pa)放散管再适当打开一点,在送煤气过程中随着煤气主管压力的降低,再逐步关死放散管上的截门停止放散。 ( 4)送煤气过程中,为防止主管压力下降过快,加 减旋塞可控制开度为一半(即开至45176。 )。 ( 5)在送煤气过程中,如果煤气主管的压力低于 500Pa 时,不能再继续往前送煤气,待压力回升时再开始送煤气。 当发现煤气主管压力还往下降低于 500Pa 时,可将 M6 截门稍微开一点或将 已送煤气号的加减旋塞再适当关小一点,以保持煤气主管的压力不低于500Pa。 (煤气低压关门联锁暂不投用,待转内部加热稳定后再投用) ( 6)在送每组煤气时,地下室的指挥人员要用对讲机预先通报给炉顶的看火人员,炉顶人员随即将该组燃烧室的看火孔盖全部打开,打开后用对讲机报告给在地下室的指挥人员,指挥人 员再发令给开加减旋塞的送气人员。 送气后,炉顶人员马上分头检查送气火道中的煤气是否已全部着火,全部着火后,再通知地下室的指挥向下一个燃烧室中送煤气。 ( 7)在送煤气后,如果发现有火道不着火时,通知地下室关闭该加减旋塞,待过 2~3秒后,向该火道中放入成盒的火柴或沾油的棉纱(或小木块),引燃后通知地下室打开加减旋塞。 如果还不着火时,应关闭该燃烧室的加减旋塞,查找其它原因并进行处理。 ( 8)在第一种交换状态全部送完煤气后,让送煤气的火道燃烧 15—20 分钟,而后由指挥长发令让交换机工用手动操作进行交换为第二种交换状态 ,向其对应燃烧室送煤气。 ( 9)送完煤气后逐个检查地下室各个煤气管接头有无漏煤气现象,并及时进行处理 (火把试验)。 如果发现接头漏气严重或多个接头都漏气时,应立即关闭该燃烧室煤气支管调节旋塞并进行处理。 (安全员用煤气检测仪检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