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鹏电子公司生产现场管控培训教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构成现场的主体,其内容包括: ⑴ 场地、空间:区域划分、通道走向、位置。 ⑵ 厂房、车间:厂房与车间的装饰、功能区分。 ⑶ 设备布局:机器、设备的安装、排布、对接。 ⑷ 工程设置:操作方式、人机工程。 ⑸ 环境污染:噪音、浮尘、腐蚀、放射。 Chapter 1 认识现场 3. 软件方面要素 软件方面的要素是指那些抽象的、意识性和思想性的要素,这些要素确定了现场的活动规则,其表现结果是现场的秩序,具体内容包括: ⑴ 工作计划:业务计划、生产计划、质量计划。 ⑵ 生产流程:生产作业的工位次序。 ⑶ 过程管理:管理制造过程的方法。 ⑷ 品质要求:品质标准、产品规格、工程标准。 ⑸ 生产秩序:顺畅度、 5S。 ⑹ 劳动效率:生产能力、作业效率。 ⑺ 工作氛围:现场的气氛,人员的风格。 ⑻ 安全措施:防错与防误、安全保障与消除事故。 Chapter 1 认识现场  现场管理的方法 1. 现场管理方针 现场管理方针应该是现场全体管理者的工作座右铭,它像一座航标一样指引着管理者的工作。 一般在下列情况我们要用到它: ※ 培训下属、指导工作时; ※ 问题发生前实施预防措施时; ※ 发生问题后实施纠正措施时; ※ 批评错误、责备违纪时; ※ 倡导意识、开展活动时; ※ 汇报工作、传达意见时。 现场管理方针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一般由生产部门经理主持制定,然后张贴到车间,并广泛宣传和使用,是现场管理者开展工作的指南针,也是所有现场人员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 现场管理方针应该由生产部负责定期进行检讨、审核和评价,以确保它的持续有效性。 评价周期一般是每年一次,时间是年底。 评价内容是依据公司的实际活动为基准,检讨其作用和适用性,并在需要时进行修订。 Chapter 1 认识现场 指引案例: 戎鹏电子国际有限公司音响三厂现场管理方针 生产部的工作口号: 不接收不良,不制造不良,不传递不良。 品质管理方针: 品质是我们产品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追求完美、展示个性,建树优良信誉,以全新的意识、思维、技术、方法和理念保证顾客满意的产品质量。 生产管理方针: 创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科学管理,强化运作和谐;挖掘潜力,充分调动积极性;追求卓越,全面提升生产效率。 人员管理方针: 产品以质量为本,质量以科技为本,可以以人为本,人以能力为本,能力以不间断的学习为本。 通过学习和在学习,提升个人素质和修养,掌握过硬本领,以崭新的自我面对工作。 Chapter 1 认识现场 2. 半军事化管理(管理严格、执行力强、目标集中、团队优秀) ⑴ 什么是半军事化管理 半军事化管理就是把现场看成战场,把人员看成不穿军装的军人,把制度看成军纪,把工作看成任务,其管理宗旨是:严子当头,铁的纪律,团结协作,保证完成任务。 ⑵ 半军事化管理的要求 ※ 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基础,实行全员责任包干制; ※ 任务是死的,有条件要执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执行; ※ 决定了的事情就是对的,如有任何疑问,事后再说; ※ 必须奖罚分明,且要及时、到位; ※ 必须建树全方位的信任和信誉。 ⑶ 半军事化管理的作用 半军事化管理方式对于现场管理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提高了执行力。 除此以外,还具有如下的作用: ※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 减少或消除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对现场的影响; ※ 提高综合效率。 Chapter 1 认识现场 指引案例: 西点军校的 22条军规 美利坚合众国西点军事学校军规: 军规 1:无条件执行 军规 12:不断提升自己 军规 2:工作无借口件 军规 13:勇敢者的游戏 军规 3:细节决定成败 军规 14:全力以赴 军规 4:以上司为榜样 军规 15:尽力尽责 军规 5:荣誉原则 军规 16:没有不可能 军规 6:受人欢迎 军规 17:永不放弃 军规 7:善于合作 军规 18:敬业为魂 军规 8:团队精神 军规 19:为自己奋斗 军规 9:只有第一 军规 20:理念至上 军规 10:敢于冒险 军规 21:自动自发 军规 11:火一般的精神 军规 22:立即行动 Chapter 1 认识现场 3. 结果导向管理 ⑴ 什么是结果导向管理 结果导向管理就是用过程的结果去衡量过程的作用,进而决定过程是否有效的一种管理方式。 其特点是: ※ 管理的目标是要取得预定的成果; ※ 结果是检验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标准,即是否达到了目标,完成了任务。 ※ 过程是放开的,但必须要达到要求的结果; ※ 任何活动,任何过程,最终都要关注结果。 ⑵ 结果导向管理的应用 结果导向管理在现场的应用事例是计件制工作管理方式;另外,其对于管理现场各级管理人员也比较适用。 ⑶ 非结果导向管理的事例 ※ 只注重投入,不注重产出;只强调花了多少精力,不管结果; ※ 只要快乐,不要结果(只要曾经拥有,何必天长地久); ※ 认为 “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 是对的; ※ 注重资力,而不注重贡献; ※ 只要实现自我,不要履行义务; ※ 承认 “ 只要我努力了,我就无怨无悔 ” 的观点。 Chapter 1 认识现场 4. 过程导向管理 ⑴ 什么是过程导向管理 过程导向管理就是运用过程控制的方法,让过程在受到监视和控制的状态下运作,并通过保证措施实施预防性控制,进而确保过程的结果。 其特点是: ※ 在生产过程中按监控计划、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的要求执行标准化作业; ※ 应用 SPC(统计过程控制)的技术监控过程; ※ 广泛使用防错与防误措施; ※ 严格落实 “ 三检制 ” ,即自检、互检和专检。 ⑵ 过程导向管理的原理 过程导向管理的原理与过程方法的应用原理是基本一样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应该是有输入、有输出、资源充足、控制方法严禁的组合体系,并要对过程的内容进行全面控制。 其原理图见下页。 ⑶ 过程导向管理的应用 通常过程导向管理被用来作为品质保证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在全面品质管理( TQC)的各个阶段,起到在过程中预防产生不良品,降低品质成本的方法。 当前流行的 ISO系列国际标准就是以过程导向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方法。 另外,过程导向的管理方式对于管理生产作业人员也特别适合。 Chapter 1 认识现场 ⑷ 过程导向管理的作用 与结果导向管理相比,过程导向管理是属于事前管理的行为,所以更具有主动性和预防性,其具体作用是: ※ 促使现场作业规范化和标准化; ※ 品质保证作用:保证用合格的过程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 降低品质成本:把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产生不良品; ※ SPC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过程管制提供量化了的信息数据。 ※ 防错与防误手法的应用,可以防止事故,避免产生损失。 生 产 过 程 产 品 输入 输出 检验 管理 控制 过程导向管理 资源 标准 Chapter 2 如何打造亮丽的现场  现场亮丽意味着档次高 ……………………… 35  现场布局 ………………………………… 37  从 5S到 7S ………………………………… 40  现场装饰和标语 …………………………… 50  现场秩序与标识 …………………………… 52  现场空气要清新 …………………………… 54  亮丽的现场需要大家维护 …………………… 56 Chapter 2 如何打造亮丽的现场  现场亮丽意味着档次高 1. 现场亮丽的必要性:亮丽决定了档次。 2. 现场亮丽的要素 决定现场亮丽的因素主要是下列内容: ※ 现场的布局、流线; ※ 工作中人、机、料的分布状态; ※ 现场的装饰、标语和各种标志; ※ 工作秩序与人员的行为举止; ※ 人文与社会因素对现场带来的影响; ※ 有无噪音; ※ 空气是否清新; ※ 环境绿化与美化的程度。 3. 现场亮丽的作用 亮丽是一种品位,也是一种象征。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现场的亮丽水准决定了它的档次,并且对企业的形象会有很大的影响。 具体地讲,保持现场亮丽会有如下的作用 》 Chapter 2 如何打造亮丽的现场 ※ 促使人员保持好的心情; ※ 减少机器设备的污染; ※ 防止和杜绝污染部品; ※ 次序整齐、行为规范,减少出意外和差错的机会; ※ 有利于建树良好的企业文化; ※ 清爽和谐的环境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亮丽的现场环境可以使人赏心悦目,一尘不染的生产现场使员工感到满足、自信和自豪,漂亮的工厂给顾客和社会的感觉是档次高。 Chapter 2 如何打造亮丽的现场  现场布局 1. 现场布局的决定因素 现场布局的决定因素是属于动态性质的,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需要管理者及时把握。 主要内容如下: ⑴ 注重时代的新潮,把握社会热点。 比如下列因素: ※ 眼下流行和时髦的现场主要颜色; ※ 新款的装潢; ※ 先进的管理方式; ※ 流行的语言、口号; ※ 流行的思想意识形态。 ⑵ 敢于标新立异,独领风骚。 如: ※ 现场布局要能充分展示个性; ※ 要敢于开倒车,别树一帜; ※ 善于批判地吸收外来事物,并乐于进取。 现场布局的决定因素同时又是属于地域和人文风气的,它的内涵也随着工厂的属性、所处的环境等不同而不一样。 必要时,管理者要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因地制宜地布置现场。 这些内容包括: Chapter 2 如何打造亮丽的现场 ※ 地理因素,如气候的凉热变化、海拔的高低、湿度的大小等; ※ 人文因素,如语言、信仰、宗教、民族、文化等; ※ 社会因素,如制度、治安、秩序等; ※ 产品因素,如产品的类别、性质等。 2. 现场布局的 内容 布置生产现场的目的是创造一个高雅、适宜、实用、和谐、亮丽的生产环境,它包含了与生产关联的所有事项。 主要内容有: ※ 排布生产线、机器设备、功能区域位置; ※ 布置操作台、放置仪器、工具和桌椅; ※ 策划各种设施的式样、颜色、用途与功能; ※ 策划开窗、采光、通风装置; ※ 策划防盗措施、如门锁、防盗网等; ※ 规划现场的整体装饰、保持协调性; ※ 策划生产用具的适宜性; ※ 策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