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清单计价的优点论文内容摘要:

单价为 综合单价 ,比较能直观的反映各计价项目的价格。 他的构成为 “ 人 +材 +机 +管理费 +利润 +风险 ” ,不包括 规费 和 税金。 原定额计价模式,是人材机单价,是为完成一个单一施工工程项目,而消耗的人材机数量。 ⑸ 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不同:工程清单计价模式中,工程量的计算以实体工程量依据,项目中所含多个工程内容的工程量不再列出,但计算工程量清单的综合单价时,多个工程内容的工程量必须是计价的依据。 “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 ” 中的 工程量计算规则 和 “ 工程量 消耗定额 ” 单项 子目 的计算规则是不尽相同的,组成综合定额单价,清单工程量执行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 消耗量定额 子目执行消耗量定额计算规则。 原 99 定额的计价模式是单项工程 的实物工程量,按 99 定额单项子目工程量计算规则执行。 举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的 “ 基础挖土方项目 ” 包括排 地表水 、挖土方、支拆挡 土板、基底钎探、截桩头、运输等子目,工程量的计算是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不考虑放坡,套挖土方的子目,其他子目的工程量按 “ 全国统一基础定额 ” 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 而原 99 定额的计价模式是挖土方量是实物量,即考虑放坡,还要考虑施工工作面的宽度,也就是说所有的子目都是按 “ 全国统一基础定额 ” 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 ⑹ 计价的程序不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的计价程序是:分部分项工程费 +措施项目费 +规费 +税金,利润已包含在综合单价之中。 并在其他项目费中考虑了应承担的费用。 而原 99 定额的计价程序是:工程项目 直接费 +间接费 +利润 +差价 +规费 +税金。 仅考虑了承包商承建工程项目的费用。 ⑺ 工程竣工结算 的方法不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的 结算方法 是:图纸变更或业主计算有误引起的工程量清单的工程数量的增减,属合同约定幅度以内的,执行原合同确定的 8 工程数量和承包商中标的综合单价进行结算,综合单价不变。 属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由承发包双方协商确认后,作为结算依据。 工程项目漏项或 设计变更 发生新的工程项目,其相关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经 发包人 确认后作为结算依据。 由于工程的变更,实际发生取消项目或增加项目给承包商造成的各种费用损失,承包人可提出索赔要求,与发包人协商确认后予以补偿。 原 99 定额的计价的结算方法是: 总价承包的工程,按图纸计算变更增减工程量,按相关定额子目和 投标报价 确定的各项费用进行计算。 费率承包的工程,应按实际完成工程量和承包费率结算。 3 工程量清单计价与传统定额计价的比较 我国自建国以来 ,在建设工程造价行业 ,一直使用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 ,这种计价模式是由前苏联引进的 ,它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工程项目的投资进行控制与管理的一套制度 ,由于价格受政府控制 ,各种建设要素如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的价格长期保持固定不变 ,各种要素的价格和消耗量标准由政府统一颁布 ,因而能实现政府的有效管理。 然而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建筑市场环境条件不断改变 ,传统定额计价的弊端日益显现。 随着我国加入 WTO 后建设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 ,在建设行业中推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已是大势所趋。 两种计价方式的主要区别 计价依据存在的区别 传 统的 定额计价 模式是 定额 加费用的指令性计价模式,它是依据政府统一发布的 预算定额 、单位估价表确定人工、材料、 机械费 ,再以当地造价部门发布的市场信息对材料价格补差,最后按统一发布的收费标准计 算各种费用,最后形成 工程造价。 这种计价模式的价格都是指令性价格,不能真实反映投标企业的实际消耗量和单价和费用发生的真实情况。 工程量清单计价 采用的是市场计价模式,由企业自主定价,实行 市场调节 的 “ 量价分离 ” 的计价模式。 它是根据 招标文件 统一提供的 工程量清单 ,将实体项目与非实体项目分开计价。 实体性项目采用相同的 工程量 ,由投标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及综合实力自主填报单价。 而非实体项目则由施工企业自行确定。 采用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能够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与 市场经济 相适应。 9 单价 构成的区别 定额计价采用的单价为 定额基价 ,它只包含完成定额 子目 的工程内容所需的 人工费 、材料费 、及机械费,不包括 间接费 、计划利润、 独立费 及风险,其单价构成是不完整的,不能真实反映建筑产品的真实价格,与市场价格缺乏可比性。 工程量 清单计价 采用的单价为 综合单价 ,它包含了完成规定的 计量单位 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管理费 、计划利润 ,以及合同中明示或暗示的所有责任及一般风险,其价格构成完整,与市场价格十分接近,具有可比性,而且直观,简单明了。 费用划分存在区别 定额计价将工程费用划分为定额 直接费 、其他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独立费用税金。 而清单计价则将工程费用划分为分部 分项工程 量清单、 措施项目清单 、 规费 、税金。 两种计价模式的费用表现形式不同,但反映的工程造价内涵是一致的。 子目的设置的区别: 定额计价的子目一般按施工工序进行设置,所包含的工程内容较为单一,细化。 而工程量清单的子目划分则是按一个 “ 综合实体 ” 考虑的,一般包括多项工作内容,它将计量单位子目相近、施工工序相关联的若干定额子目,组成一个工程量清单子目,也就是全国统一的预算 定额子目的基础上加以扩大和综合。 计价规则的区别 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一般指净用量,它是按照国家统一颁布的计算规则,根据 设计图纸 计算得出的工程净用量。 它不包含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损耗量和采取技术措施的增加量,其目的在于将 投标价格中的工程量部分固定不变,由投标单位自报单价,这样所有参与投标的单位均可在同一条起跑线和同一目标下开展工作,可减少 工程量计算 失误,节约投标时间。 定额计价的工程量不仅包含净用量,还包含施工操作 的损耗量和采取技术措施的增加量,计算工程量时,要根据不同的损耗系数和各种施工措施分别计量,的出的工程量都不一样,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而清单工作量计算就简单的多,只计算净用量,不必要考 10 虑损耗量和措施增加用量,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计算程序 存在区别 定额计价法是首先按 施工图 计算 单位工程 的分部分项工程量,并乘以相应的人工、材料、 机械台班 单价,再汇总相加得到单位工程的人工、材料和 机械使用费 之和,然后在此和的基础上按规定的计费程序和指导费率计算其它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独立费和税金,最终形成单位工程造价。 工程量清单的计算程序是:首先计算工程量清单,其次是编制综合单价,再将清单各分项的工程量与综合单价相乘,得到个分项工程造价,最后汇总分项造价,形成单位工程造价。 相比之下,工程量清单的计算程序显得简单明了,更适合工程招标采用,特别便于评标 时对报价的拆分及对比。 招标评标办法存在区别 采用定额计价招标, 标底 的计算与 投标报价 的计算是按同一定额,同一工程量,同一计算程序进行计价,因而评标时对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和价格的比较是静态的,是工程造价计算准确度的比较,而非投标企业的 施工技术 、管理水平、企业优势等综合实力的比较。 工程量清单计价 采用的是市场计价模式,投标单位根据招标人统一给出的工程量清单,按国家统一发布的实物 消耗量定额 ,结合企业本身的实际 消耗定额 进行调整,以市场价格进行计价,完全由施工单位自行定价,充分实现投标报价与工程实际和市场价格相吻合,作到科学、合理的反映工程造价。 评标时对报价的评定,不在以接近标底为最优,而是以“ 合理低价标价,不低于企业成本价 ” 的标准进行评定。 评标的重点是对报价的合理性进行判断,找出不低于企业成本的合理低标价,将合同授予合理低标者。 这样一来,可促使投标单位把投标的重点转移到如何合理的确定企业的标价上来,有利于招投标的公平竟争、优胜劣汰。 11 清单计价与原定额计价相比较的优 点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能够反映市场经济规律 建筑产品虽然有其特殊性 ,但建筑产品也是商品 ,与一般商品一样在市场竞争中要受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货币流通规律的支配 ,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不仅规定了反映工程实体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 ,对施工措施消耗部分也固定化了 ,虽然由有关部门定期发布价格指数对价格作以调整 ,但以此为依据形成的工程价格基本上属于社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