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史双线特大桥桩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1 一、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新建铁路云 (昆明)至桂 (南宁)铁路 YGZQ3标招 标 、投标文件。 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技术规范、客运专线暂行规定、规程、技 术指南和验收评定标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 4.近年来铁路、客运专线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 及 相关桥梁的施工工艺及科研成果。 《新建铁路云桂线广西段施工图 YGZQ3 标段 DK150+278 塘史 双线特大桥》 我公司的人员和机械设备等综合能力以及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 严格按照 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标准对本工程进行质量管理,科 学组织施工,把好各施工工序的施工质量 关 ,以高标准的工序质量来保证全部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坚持以设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的原则。 以先进的施工设备保证先进的施工工艺,以先进的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从根本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确保施工按期完成的原则。 优化资源配置,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合理安排各项工程的施工,搞好工序衔接,实行 平 行操作、流水作业相配合,交叉组织施工,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确保工期,均衡生产 ,根据施工总工期 要求编制施工计划,以此为前提配备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 中铁十四局 集团 云桂铁路 (广西段 )YGZQ3项目部 塘史 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2 优化施工 技术 方案,降低工程造价。 合理安排部署,确保施工安全;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搞好文明施工。 二、 工程简况及特点 (一) 工程概况 塘史 双线特大桥 中心里程为 DK150+278, 起讫里程为 DK149+DK150+, 全长。 塘史 双线特大桥桩基共 178根,桩径 ,桩长 ~ 不等,混凝土 3584m3。 桩基采用冲击钻孔桩 和旋挖钻孔桩 工艺施工。 墩台身 共有 29座, 墩台身 上部为变截面花瓶 墩,下部为等截面或变截面形 式。 ( 二 ) 施工区域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与地质情况 本 桥位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 田东县 , 该桥沿线 地表附着物 多 为 稻田 、 甘蔗地 和 芒果。 本桥所在地段主要地层为 页 岩夹 砂 岩。 特殊岩土主要有粉质黏土 、细圆砾土、粗圆砾土 等。 水文地质条件 本桥所经地区地表水纵横交错,水网 较为 密布 , 三次经过河流,并 需进行改河一段。 本桥沿线地表水主要为河水及塘水等 ,地下水主要以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为主 ,水随季节变化明显。 气象特征 本桥所在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其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 季长而炎热,冬季短偶有奇寒,有明显的干湿两季之分。 四至九月暴雨较为集中,为汛期,冬季很少严寒,雨量稀少。 年平均气温不低于 21℃,最热 7月,月均最高气温 28~ 33℃;最冷为 1月,月均最低气温中铁十四局 集团 云桂铁路 (广西段 )YGZQ3项目部 塘史 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3 ~ ℃之间,年均降雨量 约 1229mm。 交通、用电条件 本桥沿线交通 较为 便利 , 距离 当地主要交通要道 G324 国道 较近。 但中间隔有既有 南昆铁路线,横向通道为南昆铁路与当地机耕路的 箱涵 (宽 5m)和祷午公路桥。 其中祷午公路桥属于危桥,不能满足重型车辆的通行。 若要满足施工通行的要求,需要对原有 机耕路 拓宽 , 同时,还要沿 线路方向修建纵向施工便道以便施工资源的调配。 根据整体规划安排,该桥沿线布设贯通施工专用电力 电 线 ,并在该桥桥 中 DK150+300处 设置 1台 500KVA变压器以满足施工需要。 砼供应 根据整体规划安排, 在本 桥 DK150+100~ DK150+300线路左侧 100m处设置 2混凝土 拌合站 ,拌合站 采用一部全自动 HZS120 搅拌机和一部全自动 HZS90 搅拌机,生产能力完全满足施工需要。 三、人员、 材料 、 机械 设备配置及 施工 计划 (一)组织机构配置 为了加强管理 , 全面履行合同 , 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安全 和 保护生 态环境,全面实现建 设目标,根据本工程的特点, 结合我 项目 工区的实际情况, 建立项目 工区、架子队、 施工工班 三级管理模式 的 项目管理。 副经理 安全长 总工程师桥梁施工一工班工区项目经理架子队桥梁施工二工班桥梁施工三工班桥梁施工四工班桥梁施工五工班中铁十四局 集团 云桂铁路 (广西段 )YGZQ3项目部 塘史 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4 架子队设队长、技术负责人,配置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领工员、工班长等主要 管理 人员,分工管理各个施工工班。 贯彻执行工区综合管理方针和目标,制定具体的分解措施并实施;制定各岗位工作职责、操作规程,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组织开展全员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水平;接受各种检查和内审,提供体系运行情况 的相关资料;提供充分必要的资源,确保综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物资材料供应 本桥砼的供应主要靠 2砼 拌合站 集中供应,砼配合比 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选用 优质 水泥,细骨料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粗骨料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不得使用砂岩碎石。 工程用水泥、碎石、砂和钢材通过招标购进,确保满足工程需求。 (三) 主要机械设备 为保证工程和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确保工期和质量, 我工区 调配精良的机械设备投入本工程,并配备维修人员,保证进场机械设 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见“主要工程机械设备表”。 主要 工程 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单位 数量 进场日期 备注 1 冲击钻 CZ30 台 5 2 泥浆泵 3PNL 台 5 3 旋挖钻机 XR220 台 4 3 电焊机 上海通用 500 型 台 4 4 电焊机 上海通用 400 型 台 6 5 对焊机 上海通用 15 型 台 2 6 钢筋调直机 GX12 型 台 4 7 钢筋弯曲机 GW40 型 台 4 8 钢筋切断机 GQ40 型 台 3 9 砼运输车 9m3 辆 5 10 挖掘机 卡特 320 台 1 11 吊车 20T 台 2 12 吊车 25T 台 2 13 混凝土汽车泵 37m/45m 台 2 中铁十四局 集团 云桂铁路 (广西段 )YGZQ3项目部 塘史 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5 (四) 施工进度计划 本桥计划总工期 202 天,计划开工日期为 2020 年 8 月 20 日,计划竣工日期为 2020 年 3月 10 日。 各主要工程施工日期安排如下:(见施工横道图) 桩基: 2020 年 8月 20日~ 2020年 11月 30 日; 承台: 2020 年 9月 30 日~ 2020年 1月 10日; 墩台身 : 2020年 11月 10 日~ 2020年 3月 10 日; 四、施工准备 (一)施工现场 调查 确定施工范围,做好现场规划。 对 桥址范围内用地 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包括占用农田、鱼塘、跨越 河 道、管线、 道 路、行政区域、交通、电力、通信等。 (二) 施工材料、机械、仪器设备的准备 根据施工计划、材料用量,在施工中 提前做好各种材 料计划,保证材料供应能满足施工要求。 对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所有测量、试验、检验仪器,以及施工机械上的各种仪表 进行 重新标定。 中铁十四局 集团 云桂铁路 (广西段 )YGZQ3项目部 塘史 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6 (三) 技术准备 项目 工区 由 总工 程师 牵头 , 组织工程部各级技术人员进行 施工图纸图纸会审工作 , 并 形成会审记录。 设计文件的审核包括以下内容:桥梁结构物与线路总体设计的平纵断面的设计复核、结构物尺寸与桥梁设计标高的复核、桥梁设计位置与现场地形地貌的复核及单位工程设计文件与桥梁标准图册的对照复核,以及对设计文件提出优化方案等。 工程部 通过 复核图纸, 准确 理解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 编制作业 指导书,提出材料供应计划 ,逐级进行 岗前培训和 技术交底。 项目 工区 组建测量队,配备先进、精良的测量仪器,负责 桩 (墩)位及高程的测设与放样,负责水准点的加密和工程细部的定位和放样,同时形成相互检测制度。 进场后测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共同进行接桩复测。 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经批准后,对本桥进行测量放样。 同时对主要桩位设置护桩,并加密临时水准点。 工地实验室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配齐各种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 配齐所需的有关客运专线施工技术规范、验标、指南及相关规定和文件。 ( 四 )临时工程布置 临时驻地设 置 各施工 工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搭建活动板房和租用民房相结合的方式在 本桥 附近设营。 营地 建设符合业主关于施工临时驻地的要求,并配齐生活设施。 具体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中铁十四局 集团 云桂铁路 (广西段 )YGZQ3项目部 塘史 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7 拌合站 设置 本 桥 混凝土主要 由 2混凝土 拌合站 集中 供应。 2混凝土 拌合站 地处 塘史双线特大桥( K150+100~ K150+300)线路左侧的 100m处 ,拌合站 生产能力完全满足施工需要。 按照 整体 计划 安排 , 2混凝土 拌合站 2020 年 8月 下旬 基本具备生产运营能力。 施工便道 该桥施工便道主要分为施工横向引入便道和施工纵向便道。 横向引入 便道 :主要 从 G324 国道 K1845+200路口 引至 塘史 双线特大桥 ,进入纵向 施工 便道。 主要利用 当地既有道路进行 拓宽、加固 和延长 ,作为 机械设备、人员和材料进场的横向 引入便道。 纵向便道 : 沿 塘史 双线 特大桥线路 纵向 布置, 以便 全桥线路范围内的施工资源的调配。 根据 《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 2020〕189 号文)的规定 , 施工便道 按照以下 标准 进行 修建 : 横向引入便道路 按路面宽度 米,路基宽度 米,填筑厚度 1 米进行修建,征地宽度 8米;纵向贯通便道原则上按路面宽度 米,路基宽度 米,填筑厚度 1米,每 300 米设错车道 1 处进行修建,征地宽度 7 米。 便道采用填山皮石加泥结碎石路面,便道汇水侧开挖底宽 50cm纵向汇水沟,并设置 管涵排水,具体结构见下图: 70cm山皮石30cm泥结碎石中铁十四局 集团 云桂铁路 (广西段 )YGZQ3项目部 塘史 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8 钢筋加工场 钢筋加工场设在 塘史 双线特大桥 15墩左侧 10米处 , 平面尺寸为 5030m,采用钢 结构及彩钢瓦设置钢筋加工场, 加工场周围按要求规定设彩钢瓦围挡。 具体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改路及防护 本桥 9 号墩、 10 号墩侵占地方道路。 为不影响当地交通,施工前必须先改路, 并在 施工过程中做好防护。 在 公路侧 边 设置 M10 浆 砌片石防撞垛,防撞垛顺来车方向靠墩侧 20m、会车方向 10m 设置。 净距 1m,防撞垛宽 ,沿公路方向长 1m,高出公路路面 ,埋入地下不小于。 五 、 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一) 桩基施工 工艺 塘史 双线特大桥桩基共 178 根, 桩径 米, 桩长 ~ 不等, 混凝土 3584m3, 采用冲击钻孔桩 和旋挖钻孔桩 工艺施工。 冲击钻孔桩 施工工艺流程 (如图所示 ) 测量放样 护筒埋设 钻机就位 孔位检查 冲击成孔 成孔检测 终孔清孔 钢筋笼安放 导管安装 二次清孔、灌注砼 砼强度及桩检测 护筒制作 泥浆制备 导管制备 密封承压试验 钢筋试验 钢筋笼制作 砼配合比选定 坍落度测定 砼拌和 报监 理 报监。塘史双线特大桥桩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ve been talking You have been sleeping since 132 have been to … ( 地方)……去过某过地方 have gone to …(地方) 去了某地还没回来 had better(not) do sth. 最好 (不要)做某事 133 have fun + doing 玩得高兴 134 have sth to do 有什么事要做 eg: I
以“研究者”的身份实习,要求学生在实习前通 过“双向选择”(指定、自定)方式确定一些研究课题,积极探索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途径,利用实习机会深入基层,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有准备地进行 1~2 个专题的社会调研,实习结束时要完成实习论文并作为实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精心组织,认真做好教学实习 (一)实习的时间安排教学实习的具体时间安排经过了一次调整 严格按照 + 模式要求
多种途径加强文化渗透。 宣传口号 :进入第二课堂,你将成为榜样。 播出时间:周一至周日 18: 00 首播 播出频次 : 4 次 /天 时间长度: 25 分钟 全年集数: 365 集 受众定位 : 416 岁幼儿至中小学生 冠名回报权益: A 方案: 片头 5秒配音标板,显现企业名称或 LOGO并画外音“ 如某某企业邀你一起学英语 ” 节目播出右下角挂品牌名称或 LOGO 角标 片尾出字幕时
时。 型腔数目的确定 最经济数目的确定,实质上是注塑件生产成本懂得经济核算,影响最经济型腔的因素 ,有技术参数和经济指标两个方面技术参数有锁模力,最小和最大注塑量,塑化能力,模板尺寸的和流速参数,这里只考虑注射机锁模力和最大注射量两个参数。 技术经济指标是从制品尺寸精度和经济效果考虑,对一模多腔整体嵌入式的注射模,影 响型腔的重要因素有如下四个: 1. 注射剂锁模力 2. 注射剂注射量
pipe fittings, pipe accessories and valves General regulations Qualified certificate of manufacturer must be provided for pipes, pipe fittings, pipe accessories and valves, and corresponding indexes
顾等所有项目,可谓达到无所不保,无所不包的程度。 英国的社会保障覆盖了在英国工作的所有人,其主要内容集中在养老保险、医疗和福利方面,但每一方面的内容繁多,覆盖面广泛,保障水平高。 二是主要体 现公平原则。 为最大程度地增进社会福利,实现收入分配的 “怕累托最优 ”状态,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对两个层次的保障(对所有人提供的基本保障和在这个基础上提供的与收入相联系的保障)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