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外壳注塑成型模具设计内容摘要:

时。 型腔数目的确定 最经济数目的确定,实质上是注塑件生产成本懂得经济核算,影响最经济型腔的因素 ,有技术参数和经济指标两个方面技术参数有锁模力,最小和最大注塑量,塑化能力,模板尺寸的和流速参数,这里只考虑注射机锁模力和最大注射量两个参数。 技术经济指标是从制品尺寸精度和经济效果考虑,对一模多腔整体嵌入式的注射模,影 响型腔的重要因素有如下四个: 1. 注射剂锁模力 2. 注射剂注射量 在此考虑生产成本和模具复杂程度采用一模两腔。 塑件体积计算 按塑件图所示尺寸进以计算。 1)塑件体积 Vs≈ 2)塑件重量 7 查表 61 塑件 ABS 密度为 ~ (注射密度为 g/cm3) 单件塑件重量 ms= =≈ 型腔型芯尺寸确定 查表 ABS 收缩率是 %~% 平均收缩率 s=(+)/2=% 行腔工作部位尺寸 行腔径向尺寸 LmZ0 =[(1+S)LSx△ ] Z0 行腔深度尺寸 Hm Z0 =[(1+S)HS x△ ] Z0 型心径向尺寸 Lm 0Zz=[(1+S)ls+ x △ ] 0Zz 型心高度尺寸 hm167。 z=[(1+S)hs+ x△ ] 0Zz 式中 LS塑件外型径向基本尺寸的最大尺寸( mm) ls塑件外型径向基本尺寸的最小尺寸( mm) HS塑件外型高度基本尺寸的最大尺寸( mm) hs塑件外型高度基本尺寸的最小尺寸( mm) Cs塑件中心距基本尺寸的平均尺寸( mm) X修正系数 取 ~ △ 塑件公差( mm) δ z模具制造公差取( 1/31/4)△ 8 确定成型设备型号及规格 初选注射剂型号为 Xsz60 Xszy125 注射机有关技术参数如下 最大开合模行程 s 300mm 模具最大厚度 300mm 模具最小厚度 200mm 喷嘴圆弧半径 12mm 喷嘴孔直径 4mm 动定模板尺寸 428mm 458mm 拉杆空间 260mm 290mm 2.塑件在型腔中的位置确定 分型面设计 9 该塑件的结构如图所示,需遵循分型面设计基本原则,故将模上设计凸起部分,采用单分型面。 型腔排布 型腔位置排布,该件采用以模两腔,的结构式。 那么主注系统的设计应尽量采用以主流道到各个型腔分流道的形状及尺寸相同的结构设计,即型腔平衡式布置的形式 型 腔强度和刚度的计算为了方便加工和热 10 处理 其 型 腔镶件可分为三部分 如上图所示,从图上可以看出,行腔为整件试,因此行腔 的强度和刚度按行腔为整件式计算 查书 616 行腔侧壁厚 S= mm(查模具设计指导书表 616) 11 3 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的组成:主流道 分流道 浇口 冷料穴 浇注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结构及其尺寸设计 主流道设计 直浇口式主流道呈截锥体。 主流道入口直径为 d,应大于注射机喷嘴直径 1mm 左右,这样便于两着能同抽对准,也使得主流道喷嘴能顺利脱落,主流道入扣的凹坑球面直径为 R,应该大于注射剂喷嘴求头半径约 2— 3mm。 否则可能会让塑料熔体反喷,出现溢边致使脱模困难锥孔壁粗造度 Ra 2176。 — 4176。 ,过大的锥角会产生端流或涡流,卷入空气。 过小锥角会使凝料脱模困难,充模时流动阻力大,表面积增加,热量损失增加。 流道的长度 L,一般按模板厚度确定。 但为减少充满时减压降和减少物料损失,以短为好。 主流道要装流道衬套,且直径为 12mm,从定模板贯穿到分型面,衬套头部安装止转销。 衬套和型腔的配合为 H7/n6,主流道衬套用定位固定在模板上,定位直径。 初步设计主流道形状尺寸,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锥角 2176。 ~ 6176。 ,内壁粗糙角 Ra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