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基地项目投资申请建议书内容摘要:

论证一些国际航线,根据重庆经济发展与对外交流的需要,及市政府的要求,开通一定数量的国际和港澳航线 ,并计划在这几年内开通数条由重庆始发经停国内某地到东南亚的国际航线。 深航还将在重庆大力发展航空运 输配套产业,并在 2~ 3 年内使深航在重庆的航空旅游、航空物流、及航空服务链达到一定的规模。 (二)第二阶段, 3~ 7 年时间( 2020 年前),深航在重庆基地的运力投入将达到 30 架左右飞机 3 年以后,深航重庆分公司将逐步形成规模,进入规模发展期。 生产基地和生活基地的一期工程,配套的酒店、深航大厦应已基本建设完成;“深航城”应已开工建设。 这一阶段的发展是以 30 架为目标,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继续扩大在重庆的运力投入,完善深航在重庆的国内国际客运航线网络(客运飞机达到2327 架运力)。 二是发展国际航空货运(货运飞 机达到 37 架运力),使之与重庆在全球化经济中制造业的发展地位相适应。 我们预测重庆在未来三、五年内有大量的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外商制造业企业进入重庆。 三是发展航空配套产业,以深航酒店和深航大厦为依托,发展航空物流、航空服务链、物业、航空旅游(集散与同业批发)、航空专业人员培训、航空食品等。 力争在 3~ 5 年内,将深航重庆分公司打造成为在重庆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独特竞争力的航空运输企业。 (三)第三阶段,到 2020 年左右达到 50 架飞机的运力投入 根据深航在西南地区的发展战略,及重庆市人民政府和民航总局对重庆民航发展 的规划和有关批复意见:到 2020 年,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旅客规划吞吐量为 4500 万人次、起降 万架次。 我们规划到 2020年左右投入约 50 架飞机(客运飞机 3743架)的运力到重庆基地,使深航重庆分公司在重庆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 17%23%,在基地航空公司中占 23%27%的份额。 35 深圳航空公司航空业务量分析和预测 我们筹建重庆分公司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制定深航在重庆的航线网络规划,以快速拓展市场、增加航线航班为工作重点和突破口。 深航在一个地区的运力投入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市场的需求,也即是当 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状况;二是当地政府的支持;三是民航管理机构的宏观调控(航线、航班的准入批准及航线时刻资源状况)。 我们今已与总部各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共同制定了以下深航重庆分公司(重庆基地)近中期规划(已报深航决策层批准)。 该规划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第一阶段,首先用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将现有的 4 条航线迅速增加到 10 条以上,在今年内至少投入 1 架干线飞机和 12 架支线飞机放在重庆,并于明年在重庆投入的运力达到35 架飞机。 在这一阶段,我们的构想是开发西部、华南周边市场,通过重庆中转,连接西部城市,如拉萨 、九寨、乌鲁木齐、西宁、兰州、银川、丽江等。 1.到明年底之前的干线网络初步规划 运力情况 航线网络规划 执行航班量 重庆运力 重庆―深圳 每日 3 班 重庆运力 重庆―拉萨 每日 2 班 重庆运力 重庆―常州―长春 每日 1 班 郑州运力 郑州―重庆―贵阳 每日 1 班 南 宁 运 力 重庆―南宁 每日 1 班 广州运力 重庆―广州 每日 2 班 重庆运力 重庆―杭州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九寨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乌鲁木齐 每日 1 班 无锡运力 无锡(南京)―重庆 每日 1 班 济南运力 济南―重庆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长沙―温州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三亚(海口) 每日 1 班 2.支线网络初步规划 我们拟计划再重庆引入支线飞机,通过支线与干线接驳,加速重庆基地建设。 以下航线是我们正在论证的候选航线: 运力情况 航线网络规划 执行航班量 重庆运力 重庆―义乌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延安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黄岩 每日 1班 重庆运力 重庆―西宁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敦煌 每日 1班 重庆运力 重庆―攀枝花 每日 2 班 重庆运力 重庆―兰州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柳州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晋江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汕头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北海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宜昌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西昌 每日 2 班 重庆运力 重庆―银川 每日 1 班 3.国际航线 根据市政府领导的要求和指示,我们正在论证“重庆 大阪”、“重庆 澳门”航线。 目前,深航已在南宁开通四条东南亚航线,我们争取将这四条国际航线延伸至重庆,即形成“重庆-南宁-新加坡”、“重庆-南宁-吉隆坡”、“重庆-南宁-雅加达”、“重庆-南宁-马尼拉”等航线。 深航可以根据重庆经 济发展与对外交流的需要及市政府的要求开通一定数量的国际和港澳航线。 4.完成深航重庆生产基地建设和“深航城”规划 重庆是深航在西南市场中重要的市场,第一阶段在进行大力开辟航线的同时,深航重庆分公司将加强对于重庆航空基地的建设。 在此期间,分公司将完成生产基地的基础性建设和“航空城”的规划论证工作。 生产基地建设包括:停机坪和机务维修区建设、生产办公和后勤保障服务区建设以及货运业务区建设。 此阶段后,深航将具备基地航空公司运作所必需的设施条件,并且初步具备一定的货运基础。 为深航将来打造西南航空物流中心和旅游、酒店等 一系列航空服务链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再用 2 到 3 年时间使深航在重庆的运力投入达到 9~ 13架,开通 30 条左右的航线,初步将重庆建设成为深航在西南地区的枢纽基地。 在第一阶段规划建设的基础上,重庆分公司将进一步开拓航线网络,启动“深航城”建设并逐步展开深航航空物流、旅游和酒店等航空相关产业链业务。 初步规划如下: 运力情况 航线网络规划 执行航班量 重庆运力 重庆―桂林―厦门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长沙―义乌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武汉―无 锡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太原―天津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沈阳―哈尔滨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郑州―大连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呼和浩特―海拉尔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南昌―黄岩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武汉―连云港 每日 1 班 重庆运力 重庆―青岛―沈阳 每日 1 班 济南运力 青岛―重庆―中甸 每日 2 班 北京运力 重庆―北京(良乡) 每日 5 班 重庆运力 重庆―上海 每日 2 班 重庆运力 重庆―九寨 每日 3 班 重庆运力 重庆―丽江 每日 2 班 重庆运力 重庆―深圳 每日 6班 广州运力 重庆―广州 每日 3 班 无锡运力 无锡(南京)―重庆 每日 2 班 重庆运力 重庆―杭州 每日 2 班 深航重庆分公司将全力推进并完成“深航城”的建设。 “深航城”不但是深航重庆分公司飞行员和员工生活基地,同时还是公司发展航空物流、旅游以及其它配套产业的重要基地。 “深航城”的建成将使得深航重庆分公司在在整个重庆航空市场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客货运结合、干支线结合以及兼顾配套产业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也标志着深航在西南枢纽基地投入建设基本完成。 第三阶段,远期发展设 想:客货并举、干支结合、多元化经营。 继续开拓国内和国际航线,继续完善支线网络建设并依托重庆航空港和“深航城”发展航空物流、食品、飞机维修、商贸、旅游、度假等产业。 综上所述,重庆在深航整体战略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将是深航开拓西南航空市场的重要基地。 不难看出,深航重庆分公司的规划如果得到实施对于强化重庆航空市场,提高其在全国航空市场中的地位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其发展初期仍有许多的困难,而政府的支持和扶植将是深航重庆分公司战略规划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 第四章 建设内容和规模 总述 重庆分公司生产基 地靠近机场,主要满足分公司日常运营管理及必要的生活后勤需要。 总用地 300 亩,总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根据使用功能和人员的不同,生产区大致分为办公及配套区、维修及仓库区、货运物流区、后勤保障区、飞行人员保障区五大区域。 其中,办公及配套区-用于深航分公司办公、生产配套、营运控制、飞行员空乘等培训功能,包括:办公楼;运行控制中心;飞行模拟机楼、培训中心、食堂,配餐楼等。 维修及仓库区 用于飞机的日常维护、检修和修理,包括:机务楼及航线楼、航化库、航材库、机库等。 货运物流区 用于国内、国际航空物流的办公、 仓库、海关的物流服务功能,包括:物流办公楼、物流库房、海关大楼、国内货站;国际货运等。 后勤保障区 解决机组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医疗、用车等方面问题,包括:医疗中心、车队、物业等。 飞行人员保障区 解决机组过夜和起飞准备工作和基地单身职工值班人员的住宿问题,包括:基地单身宿舍;出勤楼。 五大分区根据功能不同,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形成有机的功能组团区域,满足深航分公司的日常运营需求。 根据深航分公司的发展速度,生产基地进行有规划和持续的分期开发。 规划分区 占地面积(平方米) 建筑面积(平方米) 备 注 办公 及配套区 62020 98000 维修及仓库区 45000 61000 货运物流区 35000 35000 后勤保障区 23000 32020 飞行人员保障区 35000 88000 总计 202000 314000 41 办公及配套区 4- 11 生产运行楼 生产运行楼简介 生产运行楼是运行控制中心( AOC)、签派放行、机组飞行准备等的办公场所,由运行控制中心大厅、签派放行室、机组飞行准备室、机组休息室、应急指挥中心、飞行前检查室、飞行管理部门办公室、乘务管理部门办公室、相关会 议室组成。 生产运行楼的功能及工作流程 运行控制中心( AOC)功能及流程 AOC―― AIRLINES OPERATIONS CONTROL CENTER 航空公司运行中心,它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运行管理职能集中到一起,实行集中运行,各职能席位人员分属各相关部门, AOC 设有总监、总值班经理、运行品质管理经理等常设职位。 这种组织结构在中国民航是前所未有的,是深航罗盘管理的一项成功创新。 AOC团队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其管理职能: 在 AOC 的团队中,信息支援体系、运行控制体系、以及运行决策体系是三大核心所在,每个体 系都体现团队建设的侧重点的差异,信息支援体系建设侧重于运行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支持,运行控制体系建设侧重于运行指令的发出和实施流畅;运行决策体系侧重于运行决策快速准确的作出,以及决策作出前各个席位的信息互动。 根据深航的组织架构以及航班运行的实际特点, AOC运行控制体系分为以下三大层次: 图一 运行控制体系图 深圳航空公司根据运行管理的要求在重庆分公司设立现场保障中心( SSC―― STATION SERVICE CENTER)。 SSC 是 AOC 理论结合中国当前运行环境的创新实践。 SSC 是 AOC 运行模式适应中国运 行环境的创新发展,通过 SSC 来协调现场的运行保障资源,减少环境因素带来的不良的影响,充分发挥 AOC 的作用,有效的执行 AOC 的运行指令,提高航班运行保障质量。 现场运行保障中心是深航总结国内其他航空公司的成败经验,在 AOC 运行理念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出来了一种全新的运行平台。 它有别于传统的分公司运行中心,它既属于分公司的一部分,又是 AOC 的延伸,是 AOC 的传感器和指令执行单位,它既要服从 AOC的运行决策,又可以在分公司所在机场范围内,对机坪的运行做出局部决策。 现场运行保障中心以项目管理的方式解决了在分公司(将 来在其他各航站)各职能部门协调难,分公司与总部协调难的问题。 是美国 AOC 理论结合中国运行环境,在深航的延伸和发展。 在航空业水平发达国家, AOC是在完善的运行环境下所建立的管理模式。 而在国内,由于国家对民航市场的发展的调控,机场资源和空余资源匮乏,地区差异导致的航班保障能力的参差不齐,虽然有了 AOC 核心的有效指挥和决策,但是无法保证所有运行节点都能有效的执行 AOC 的运行指令,航班保障的效果也是时好时坏。 因此,通过对中国当前运行环境的充分研究和考虑,公司决定成立现场保障中心,简称 SSC STATION SERVICE CENTRE ,减少环境因素带来的不良的影响,充分发挥 AOC 的作用,有效的执行 AOC 的运行指令,逐步提高航班运行保障质量。 设立现场指挥中心-分公司现场保障中心-非基地航站现场运行保障平台”三级现场运行保障机构,全面涵盖生产保障过程中的环节流程,组成 “运行中心( AOC)”、“航站现场保障中心( SSC)”两个平台的组织模式,加大了航站运行的保障力度和运行指令的执行力度,有力地保障航班安全、正点、高效运行。 在运行控制体系中, AOC是大脑,必须要有强力的手脚,通过强大神经中枢和神经网络的传递,有条不 紊的执行各种生产指令,并向神经中枢传回各项反馈信息,供 AOC 进行决策调整用,而这些手脚,就是各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