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频率计课程设计报告内容摘要:
P0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在 EPROM 编程时, P0 口接收指令字节,同时输出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 程序校验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P1 口: P1 口是一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位双向 I/O 口。 P1 口的输出缓冲能接受或输出 4 个 TTL 逻辑门电路。 当对 P1 口写 1 时,它们被内部的上拉电阻拉升为高电平,此时可以作为输入端使用。 当作为输入端使用时, P1 口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所以当外部被拉低时会输出一个低电流( IIL)。 P2 口: P2 是一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的 I/O 端口。 P2 口的输出缓冲能驱动 4 个 TTL 逻辑门电路。 当向 P2口写 1时,通过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以用作输入口。 作为输入口,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图 4 89C52 引脚图 6 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电流( IIL)。 P2 口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 16 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 MOVX @ DPTR)时, P2口送出高 8 位地址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 P2口使用强大的内部上拉电阻功能当输出 1时。 当利用 8 位地址线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例 MOVX @R1) ,P2 口输出特殊功能 寄存器的内容。 当 EPROM 编程或校验时, P2口同时接收高 8 位地址和一些控制信号。 P3 口: P3 是一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的 I/O 端口。 P3 口的输出缓冲能驱动 4 个 TTL 逻辑门电路。 当向 P3口写 1时,通过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以用作输入口。 作为输入口,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电流( IIL)。 P3 口同时具有 AT89C52 的多种特殊功能,具体如下表 1 所示 : 端口引脚 第二功能 RXD (串行输入口 ) TXD(串行输出口) 0INT (外部中断 0) 1INT (外部中断 1) T0(定时器 0) T1(定时器 1) WR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RD (外部数据存储器都选通) 表 1 P3 口的第二功能 (此系统的基准信号 1s定时及测频正是用 的 T0、 T1进行定时计数实现的 ) RST:复位输入。 当振荡器工作 时, RST 引脚出现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 ALE/PROG :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是一输出脉冲,用以锁存地址的低 8位字节。 当在 Flash 编程时还可以作为编程脉冲输出( PROG )。 一般情况下, ALE 是以晶振频率的 1/6 输出,可以用作外部时钟或定时目的。 但也要注意,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 ALE 脉冲。 PSEN :程序存储允许时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 当 AT89C52 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指令时,每个机器周期 PSEN 两次有效,除了当访问外部数据 7 存储器时, PSEN 将跳过两个信号。 EA /VPP:外部访问允许。 为了使单片机能够有效的传送外部数据存储器从0000H 到 FFFH 单元的指令, EA 必须同 GND 相连接。 需要主要的是,如果加密位1被编程,复位时 EA端会自动内部锁存。 当执行内部编程指令时, EA 应该接到 VCC端。 XTAL1:振荡器反相放大器以及内部时钟电路的输入端。 XTAL2: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晶振电路 : 12MHZ和 2个 无极电容 构成, 电容的大小范围为 20pF~ 40pF,本设计选用 30pF电容 如图: 复位电路 : 2.单片机复位状态 单片机的复位都是靠外部电路实现的,在时钟电路工作后,只要在单片机的RST 引脚上出现 24 个时钟震荡脉冲( 2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单片机便实现初始化状态复位。 为了保证应用系统可靠地复位,在设计复位电路时,通常使RST 引脚保持 10ms 以上的高电平。 只要保持高电平,则 MCS51 单片机就循环复位;当 RST 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以后, MCS51 单片机从 0000H 地址开始执行程序。 在复位有效期间, ALE、 引脚输出高电平。 89C52 上电复位电路图 图 4 晶振电路 图 1 频率测量原理图 图 图 5 复位电路 图 1 频率测量原理图 图 8 波形放大整形模块: 放大整形系统包括衰减器、跟随器、放大器、施密特触发器。 它将正弦输入信号 Vx 整形成同频率方波 Vo,幅值过大的被测信号 经过分压器分压送入后级放大器,以避免波形失真。 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射级跟随器起阻抗变换作用,使输入阻抗提高。 同相输入的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 Rfi/Rin,改变 R1 的大小可以改变放大倍数。 系统的整形电路由施密特触发器组成,整形后的方波送到闸门以便计数。 由于输入的信号幅度是不确定、可能很大也有可能很小,这样对于输入信号的测量就不方便了,过大可能会把器件烧毁,过小可能器件检测不到,所以在设计中采用了这个信号调理电路对输入的波形进行阻抗变换。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频率计课程设计报告
相关推荐
路中采用的共阴极的 LED 数码管,所以在设计电路时加了一个达林顿电路 ULN2020对信号进行放大,产生足够大的电流驱动数码管显示。 由于 4511 只能进行 BCD 十进制译码,只能译到 0 至 9,所以在这里我们利用 4511 译 码输出我们所需要的温度。 报警电路简介 图 3 温度在七段数码管上显示连接图 本文中所设计的报警电路较为简单,由一个自我震荡型的蜂鸣器(只要在蜂鸣器两端加上超过
引脚( 4 个) RST/VPD:复位信号输入引脚 /备用电源输入引脚。 ALE/PROG: 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出引脚 /编程脉冲输入引脚。 EA/VPP:内、外存储器选择引脚 /片内 EPROM(或 Flatiron)编程电压输入引脚。 PSEN: 片外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输出引脚。 16 第三章 ADC0809 ADC0809 引脚功能 ADC0809 的引脚如图所示
e(busy==1)。 //判断是否为空闲, 1 为忙, 0为空闲 } void write_(uchar ) // 写指令函数 { P0=。 // 指令付给 P0口 rs=0。 //0 0 写指令 无输出 rw=0。 lcden=0。 //关闭 lcd 使能 check()。 //检验按键 lcden=1。 //开启 lcd 使能 哈尔滨华德学院课程设计用纸 11 } void
EDDirection = !LEDDirection。 LEDIndex = (LEDIndex+1)%16。 } //Mode 7 void Mode_7(void) { if(LEDDirection) LEDShow(0x003FLEDIndex)。 else LEDShow(0xFC00LEDIndex)。 if(LEDIndex==9) LEDDirection =
)。 一般情况下,ALE是以晶振频率的1/6输出,可以用作外部时钟或定时目的。 但也要注意,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 • :程序存储允许时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 当AT89C52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指令时,每个机器周期 两次有效,除了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 将跳过两个信号。 • /VPP:外部访问允许。
断,每产生一次中断,存储器内相应的秒值加 1;若秒值达到 60,则将其清零,并将相应的分字节值加 1;若分值达到 60,则清零分字节,并将时字节值加1;若时值达到 24,则将时字节清零。 数码管显示原理 数码管的显示采用动态显示。 动态显示就是指轮流的一位一位的点亮各个显示位,对显示器 的每一位,采用每隔一段时间点亮一次。 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特点能够看到整个显示,但必须保证扫描速度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