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及建筑学专业测量学实习指导书内容摘要:
高177。 0测设在木桩上。 2. 民用房屋施工放样 (1) 计算放样数据 根据房角点 2 的设计坐标及导线点 E、 F 的已知坐标,按坐标反算公式,计算出放样数据,并注于放样略图上,如图实 3 所示。 (2) 先安置经纬仪在 E、 F 点上 ,用极坐标法定出 2 两房角点,然后用钢尺检测 2 点之间的距离,并按设计长度进行调整。 (3) 分别安置经纬仪于 2 点上,同法测设出房角虚点 3 和 4。 (4) 检查 34 边的长度和∠ ∠ 4 的角值,若检查结果与设计值的限差超过 1/50000和177。 40″,则通过分析后,按设计值调整 3 和 4 点的位置。 (5) 利用经纬仪将房屋轴线方向投置在周围所埋设的引桩上。 (6) 根据基础尺寸及挖土放坡宽度定出基槽开挖边界,并撒白灰线。 (7) 根据控制点高程,按高程放样方法将房屋室内地坪标高177。 0 测设在桩上。 上交资料: 个人应交①建筑基线放样数据计算和放样略图;②厂房放样略图及检测记录,或民用房屋放样数据计算、放样略图及检测记录;③高程放样记录。 5. 场地平整测量 1. 按 5m5m 在实地标出方格顶点、打桩、编号。 2. 自已知高程点 Q 出发,按闭合水准测量方法。 测出各方格顶点地面高程。 闭合差 fn=177。 12 n mm,不作闭合差调整。 3. 计算设计高程: 按 1: 200 比例尺绘出方格网,将各方格顶点地面高程注于各顶点右上方,设计高程为: n4 4321 hhhh0 中边爱角H n—— 方格总数 4. 确定填、挖界限: 各方格顶点填、控值 h=H 地 H0、“ +”控土深度“ ”填土高度。 将各顶点填、挖值注于方格网上各顶点左上方,按相似三角形原理确定填、挖界限。 5. 计算填、挖界限 先分别计算各小方格填、挖量,最后计算总工程量。 6.模拟隧道贯通测量 (建筑工程方向不做) . 本项实习内容为路桥专业或城市与地下工程方向学生必做项目,其它专业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教师应选择一个长约 300m,宽约 200m 的空旷地点布置该基本型路线曲线位置,并根据测量实习所在地的坐标系情况,给出 隧道 中线 测量坐标, 图中圆曲线的基础半径为 R =300m,各组放样的曲线参数只改变圆曲线半径,第 i 组放样的圆曲线半径为 iR 300+i。 D A C B 表 4 非对称基本型曲线放样圆曲线半径列表 组号 R (m) 1hL (m) 2hL (m) 组号 R (m) 1hL (m) 2hL (m) 1 301 11 311 2 302 12 312 3 303 13 313 4 304 14 314 5 305 15 315 6 306 16 316 7 307 17 317 8 308 18 318 9 309 19 319 10 310 20 320 各组在放样前,应使用 fx5800P 程序 PM53 先计算出中桩点的坐标,因程序 PM53 要求输入缓和曲线长 1hL 与 2hL ,因此,各组应先用公式 ih RAL 211 与 ih RAL 222 计算出缓和曲线长后,再运行程序计算中桩点的坐标。 假设 BC 之间为一座高山, BC 为隧道中线, 2 组分别从 AB CD 将导线引入洞口,用经纬仪加钢尺按拨角法定出中桩,在中点时看 2 组是不是重合。 四、实习安排 1. 实习准备与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应在测量实习开始前,由教师组织部分学生完成。 为便于解决学生的食宿,实习基地宜选择在本校内,本校面积太小时,应在学校附近建立实习基地。 教师应在实习基地范围内均匀布设一或二级光电导线网 (或 GPS 网 )作为测量实习的首级控制网,控制网应采用严密平差法平差,平差程序可使用文献 [36]光盘提供的导线网严密平差程序。 控制网的平面坐标系与高程系宜与所在城市的相同,不宜建立独立坐标系。 首级控制网的点位分布宜保证每测量实习小组测图范围内至少有 1~2 点,全部控制点的坐标应以测量实习指导书附件的方式给出。 2.时间安排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 学时 实验 类型 开出 要求 1 控制测量(导线测量) 经纬仪测水平角、竖直角,视距或全站仪测距离 1 天 综合 必 做 2 四等水准测量 S3 水准仪测一条四等闭合或附和水准路线 1 天 综合 必 做 3 ( 场地平整 )实测或图解地形图的数字化与应用 指定地点测土方,计算工程量及平整高度 1 天 综合 必 做 4 建筑物轴线交点的放样 用 经纬仪 和钢尺 实地放 20*30 矩 形 厂房 1 天 综合 必 做 5 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实习 在测区布设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测定图根控制点,进行碎部测量,测得地物、 地貌的特征点,并依测图比例尺和图式符号进行描绘,最后整饰成图,测设的基本工作和建筑物定位测设。 5 天 综合 必 做 6 模拟隧道贯通测量 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加钢尺做隧道贯通测量 2 天 综合 必 做 7 编写实习报告,考核,上交仪器 2 必 做 五、 实习 成绩 考核 方法 老师考核占 70℅ (小组成果,实习报告)、小组考核占 30℅ (实习表现,出勤率) 测量实习成绩评定标准 项目 出勤及守纪情况 任务完成情况 仪器设备完好率 操作考试 分数 30 30 10 30 上表四项内容的评分标准如下: 1. 出勤及守纪情况 测量实习采取半军事化管理。 在各小组内,组长具有绝对的权威,全组成员的一切行动必须听从组长的指挥;实习期间,组员之间意见不统一可以争论,但是组长有最终决定权。 组长办事要注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禁止滥用权力。 组长在组内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实习期间,如果全组成员有一半以上认为其不能履行组长职责,可以通过民主选举 重新产生组长,并报指导教师备案。 实习期间,每天由组长负责按时填写考勤表 (见附表 ),实事求是地记录组员当天所完成的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及工作时间。 实习完成后由组长对全体组员综合打分后,按由好到差排一个队 并连同考勤表一起上交指导教师。 2. 任务完成情况 按时按量完成实习任务的给 15 分,另 15 分为质量分。 其中“完成实习任务”包括按规定时间完成了本组范围的测图任务,提供了全部记录计算资料;“质量”包括图根点平面坐标、高程及碎部观测记录、计算的规范性、正确性及图面质量。 3. 仪器设备完好率 实习期间如果没有发生任 何仪器事故,全组同学均给满分 (10 分 ),如发生了一起重大仪器事故全组同学均得 0 分,小的仪器事故每起扣 3 分。 4. 操作考试 测量仪器三项操作考试的评分标准可以数字化,具体可由教师根据观测时间与质量 (是否符合限差要求 )制定一个公式,用 Excel 表格计算。 测量实习操作考试的内容有下列三项: 1) . 经纬仪安置与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建议在测量实习基地建立两个比较正规的照准标志,在地面设立 1020 个点位标志,教师先用测回法测出这些点至两个照准标志的精确水平角。 经纬仪安置应使用光学对中法,对中误差应≤177。 2mm;测 回法观测水平角一测回,半测回较差应≤177。 24″,一测回观测平均值与标准角度值的较差应≤177。 36″。 考试时,教师应佩带体。土木工程及建筑学专业测量学实习指导书
相关推荐
有桩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和墩基础四种常用类型。 ( 1)桩基础 按桩身材料划分为木桩、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钢桩、其他组合材料桩等。 按施工方法分为预制桩、灌注桩两大类。 按成桩过程中的挤土效应分为挤土桩、小量挤土桩和非 挤土桩。 按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桩的荷载传递主要方式分为端承型桩和摩擦型桩。 ( 2)沉井基础 沉井按不同的下沉方式分为就地制造下沉的沉井与浮运沉井。
C 沉降缝部位 D 大屋面 30.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装饰抹灰的种类:( ) 二、多选择(每小题 2 分,共计 10 分,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少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31 32 33 34 35 阅读 : 某工程地下一层 , 地下停车场混凝土底板 下 为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 桩基础。 地上 13 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自拌 C30 混凝土,一层混凝土浇捣时
站引水建筑物; E、水电站平水建筑物; F、发电、变电和配电建筑物 防洪工程 防洪包括防御洪水危害人类的对策、措施和方法。 它是水利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对象包括洪水的自然规律, 6 河道、洪泛区状况及其演变。 防洪工作的基本内容可分为:建设、管理、防汛和科学研究。 ( 1)防洪规划 防洪规划是指制定防治洪水灾害措施的总体部署方面的工作。 可分为流域的、地区的、城市的与单项防洪工程的规划。 A
第四节 组合体视图的读法 1 第五节 画组合体视图 4 第六节 第七节 复 习 思 考 题 如何进行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 如何进行组合体的投影分析。 画组合体投影图的方法与步骤。 如何进行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尺寸注法的种类、原则、步骤有哪些。 组合体投影图的读图方法 有哪些。 形体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什么是线面分析法。 组合体投影图的读图步骤有哪些。 讨 论 练 习
) 日夜功能 支持 IRCUT 机械切换 自动光圈 DC 驱动 镜头参数 CS 接口,标配 ( 可选 , 只能用于 1080P 分辨率以下) 标配镜头视场角 水平: 176。 176。 (水平: 92176。 176。 ) 照度 (彩色模式) ,0Lux(红外灯开启 ) 信噪比 50dB 以上 增益控制 手动 /自动 白平衡 手动 /自动 电子快门 手动 /自动(区间可调, 1/3
了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后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状态都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例如生态平衡、人体体液的酸碱平衡、水平衡、化学平衡、物理平衡、贸易平衡、供求平衡等。 因此,了解和学习有关动态平衡的知识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研究 目 的 :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