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论文-论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改革内容摘要:

3-建立间接管理型的会计宏观管理模式,加快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政企分开要求政府建立一套间接的会计宏观调控体系。 对企业工作来 说,政府的会计宏观调控体系应包括企业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有关会计人员的资格、监督机制和可能的全社会的奖惩机制等。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客观上要求政府对会计管理必须由统一的直接管理转向宏观的间接控制,通过制订基本和具体会计准则对所有企业的会计行为加以规范。 (三)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也冲击了我国原有的以国家审计为主体、内部审计为基础、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或注册会计师审计)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要求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与管理制度,通过企业各项制度的规范 化,使企业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决策与执行机构之间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企业的内部审计也应转换职能,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与自我调控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融多种产权主体为一体、多种所有制并存,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其内部管理层次多,经营跨度大,场地分散,各种权力、义务、责任关系复杂,更需要发挥内部审计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作用,以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协调健康运行。 为此应改变企业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职能的延伸及事后审计的特征,使企业内部审计真正成为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协助高级管理当局完成受托责任为重点,将经常性的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与经济效益审计相结合,以抓好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参与企业决策过程为主要内容的涉及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的内部监督系统,而国家审计的对象只能是政府机关,即使是国有独资企业也应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这是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会计的社会监督体系必须由与各方利益无牵涉的、超然独立的社会公证机构实行,如果国有独资企业由与其有利益密切相关的、代表国家的审计机关进行审计,那么它会否损害国有独资企业 的债权人的利益吗。 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制度下必须建立以注册会计审计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 (四)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及税务会计为更好地反映受托人的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性代理效益,必须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从社会的角度对受托经济主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计量与报告,以增强受托经济主体的社会责任观念,在提高经济性代理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社会性代理效益。 社会责任的情况主要包括 (1)对职工履行责任(体现在是否同工同酬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开展职工技术教育、提高职工业务水平与社会统筹保险基金等, (2)保护消费者 权益体现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提供价格合理的产品,加强产前与售后服务,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3)维护政府利益(体现在是否在提高国民经济主体效益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支持公益事业(体现在除了依法向国家纳税外,是否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必要的捐赠与帮助); (5)保护生态环境(体现在企业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防护,减轻并消除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与提高生态效益并重)等。 现代企业制度对现行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的现象也产生了冲击。 企 业会计准则体系是约束企业财务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