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集团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断器。 接地线布放时应尽量短直,多余的线缆应截断,严禁盘绕。 接地引入线长度不宜超过 30m,其材料为 40mm4mm的热 镀锌扁钢或截面积为 95mm2的多股铜缆。 机房内的等电位连接宜采用星形接地方式,接地汇集线应通过接地引入线与地网的 环形接地体(或环形接地装置)单点连接,地网的引接处宜接近交流配电箱,以便就近设接地汇流排供交流配电箱、埋地电力电缆金属铠装层或钢管以及电源第一级 SPD 接地用。 接地引入线与地网的连接点还应避开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及或铁塔塔脚,其间距应大于 5m,条件允许时,宜取 10~15m。 接地引入线出土部位应有防机械损伤和绝缘防腐的措施。 接地汇集线与接地汇流排 接地汇集线宜采用条状或环形在机架上方沿走线架布设,材料为铜材,截面积不应 小于 40mm4mm;当接地汇集线采用排状时,总汇流排应不小于400mm100mm5mm 的铜排。 接地汇集线宜沿墙体直接与接地引入线连接。 接地汇集线应与建筑钢筋保持绝缘。 接地汇流排为设备与接地汇集线相连时的过渡母排,可按需设置。 接地汇流排宜采 用截面积不小于 100mm5mm的铜排,并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70mm2 的多股铜导线与接地汇集线直接连接。 接地汇流排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设备密集的区 域,排状的接地汇集线应尽量安装在 既便于接地引入线的接入又便于各设备接地的位置。 接地汇集线和馈线接地排在地网上的引接点,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相隔一定的距离。 接地电阻 移动通信基站所在区域土壤电阻率低于 700Ω?m 时,基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宜控 制在 10Ω以内;当基站的土壤电阻率大于 700Ω?m时,可不对基站的工频接地电阻予以限制,此时地网的等效半径应 ≥20m,并在地网四角敷设 20~ 30m的辐射型接地体。 地网增设辐射型接地体时,可根据周围的地形环境 确定接地体的走向、埋深、长度 和根数。 11 QBW0112020 非自建机房的接地系统 对于利用非自建房的建筑物作基站机房的,要了解原建筑物本身有无防雷设施和防 雷设施的类型,对于原建筑物无防雷设施的,应设置确保原建筑物和基站共同安全的防雷接地系统。 对于原建筑物有防雷设施的,应根据原建筑物防雷设施的类型,设置基站的防雷接地方式,以确保原建筑物和基站的共同安全。 建筑物雷电引下方式分类: 专用引下线:雷电专用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但周长 不超过 25m 且高度不超过 40m 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 25m。 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 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 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 4mm。 自然引下线: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雷电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 利用通信楼作基站的接地系统 对基站机房设在通信楼内、并使用落地塔时,其铁塔地网应与通信楼地网在地下每 隔 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至少有两处连通), 共同组成一个环绕通信楼四周封闭式的地网。 若通信楼四周难以在地下敷设接地体时,可走墙根或线槽过渡到可以入地区域再埋地,从而形成沿通信楼四周的封闭环形接地装置。 若铁塔上的避雷针设有引下线时,应将其接至铁塔地网远离机房一侧。 对于天线支撑体设于通信楼屋顶的,天线支撑体(若有避雷针引下线应包括引下线) 应在不同方向与通信楼避雷带多处焊接连通。 当通信楼的防雷设施采用专用引下线时,天线支撑体(若有避雷针引下线应包 括引下线)及拉线塔的拉线等不能与除避雷带外的其他金属构件(包括建筑物内的钢筋)有 电气连接。 当通信楼的防雷设施采用自然引下线时,天线支撑体(若有避雷针引下线应包 括引下线)及拉线塔的拉线等不能与楼顶非外围柱子(塔楼柱子除外)中的钢筋有电气连接。 对基站机房设于通信楼顶层的,馈线接地排的接地应从楼顶避雷带就近引接;基站 机房设于通信楼底层的,馈线接地排的接地应从地网就近引接。 基站机房的接地汇集线的引接可按以下顺序处理: 1) 接地汇集线首先应考虑直接从通信楼机房的接地汇集线上引接。 2) 当接地汇集线无法从通信楼机房的接地汇集线上引接时,按 通信楼防雷设施类 12 QBW0112020 型处理: I. 对通信楼的防雷设施采用专用引下线的,接地汇集线可就近从专用引下线 接近地面处引接。 II. 对通信楼的防雷设施采用自然引下线方式的,当基站机房设于通信楼顶层 时,接地汇集线可从屋顶避雷带上引入,但其引接点应与天线支撑体(若 有避雷针引下线应包括引下线)在避雷带上连接点的距离应相隔 5m以上。 当基站机房设于通信楼底层时,接地汇集线可就近从地网引接。 利用办公楼、大型建筑、居民住宅作基站的接地系统 对于利用办公楼、大型建筑和居民住宅(下通称商品房)作基站机房的,通常把天 线支撑体设于屋顶(对于天线支撑体使用落地塔的,其地网的设置可参见),基站的防雷接地系统应根据商品房有无防雷设施和原有防雷设施的类型进行设置。 1) 对无防雷设施的商品房 使用无防雷设施的商品房作基站机房时,通常应按专用引下线的方式设置防雷 设施。 即在商品房的屋顶四周设避雷带,并设专用引下线(设置要求参见),避雷带与专用引下线焊接连通。 同时围绕商品房在不同方向上设置两个地网,若商品房有基础接地 体时,则地网应与基础接地体焊接连通;若商品房无基础接地体或地网无法与基础接地体相连,同时新设的两地网连线的距离在30m以内时,应将两地网在地下焊接连通;而当两地网连线的距离超过 30m时,两地网无须连通。 专用引下线应以最短的途径与地网相连,引下线在地面上方。 设于商品房屋顶的天线支撑体(若有避雷针引下线应包括引下线)应在不同方 向与避雷带多处焊接连通。 同时,专用引下线、天线支撑体(若有避雷针引下线应包括引下线)及拉线塔的拉线等不能与除避雷带外的其他金属构 件(包括建筑物内的钢筋)有电气连接。 馈线接地排的接地可从避雷带就近引接,基站机房的接地引入线应就近从专用 引下线接近地面处引接。 2) 对防雷设施采用专用引下线的商品房 当商品房的防雷设施采用专用引下线时,天线支撑体(若有避雷针引下 线应包 括引下线)、馈线接地排和机房内接地汇集线的接地引接方式等参见 “1)对无防雷设施的商品房 ”部分。 13 QBW0112020 3) 对防雷设施采用自然引下线的商品房 当商品房的防雷设施采用自然引下线时,天线支撑体(若有避雷针引下线应包括引下线)、馈线接地排、基站机房的接地引入线的引接可按 ,有关通信楼的防雷设施采用自然引下线部分的要求执行。 14 QBW0112020 6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直击雷防护 基站天线 安装在建筑物房顶时,如天线在建筑物避雷针保护范围,不宜另外架设独 立的避雷针。 安装在建筑物房顶的基站天线,如不在建筑物避雷针保护范围内,应在抱杆(或增 高架、铁塔,下同)上安装避雷针,抱杆应与楼顶避雷带或避雷网焊接连通。 移动通信铁塔的避雷针应将移动机房和塔上通信设备置于保护范围内,可使用塔身 作接地导体。 当塔身金属构件电气连续性不可靠时,应使用 40mm4mm 的热镀锌扁钢设置专用的铁塔避雷针雷电引下线。 供电线路的防护 当基站采用 TN交流配电系统 时,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 TNS系统的接地方 式。 当使用公用市电系统供电或使用专用电力变压器但离基站较远时,基站交流配电系统应采用 TT系统的接地方式。 移动通信基站宜设置专用电力变压器,电力线应选用具有铠装层的电力电缆或护套 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机房,电缆金属铠装层和钢管应在两端就近可靠接地。 当电力变压器设在基站外时,对于地处年雷暴日大于 20天、土壤电阻率大于 100Ωm 的暴露地区的架空高压线路,宜在其上方架设避雷线,其长度不宜小于 500m。 电力线应在避雷线的 25176。 角保护范围内。 避雷线(除终端杆外)应每杆作一次接地。 为确保安全,宜在避雷线终端杆的前一杆上,增装一组氧化锌避雷器。 若已建的架空高压电力线路防雷改造采用避雷线有困难时,可在架空高压电力 线路终端杆、终端杆前第一、第三或第二、第四杆上各设一组氧化锌避雷器,同时在第三或第四杆增设一组高压保险丝。 避雷线与避雷器的接地体宜设计成辐射形或环形。 在山区,经常遭受直击雷侵入的低压架空电力线,可在架空电力线上方1m处同杆架 设避雷线,避雷线宜使用直径 8mm 以上的钢绞线,其垂度应与电力线一致。 避 雷线(除终端杆处)应每杆(当线路较长时,可每隔 3~5杆)作一次接地,其地网的接地体宜设计成辐射形或环形。 当电力变压器设在站内时,其高压电力线应采用电力电缆从地下进站,电缆长度不 宜小于 50m,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连接处三根相线应加装氧化锌避雷器,电缆金 15 QBW0112020 属铠装层在两端应就近接地。 移动通信基站交流电力变压器高压侧的三根相线,应分别就近对地加装氧化锌避雷 器,电力变压器的低压侧三根相线应分别对地加装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变压器的机壳、 低压侧的交流零线,以及与变压器相连的电缆金属铠装层应就近接地。 对高压避雷器及变压器频繁受到雷击损坏的基站,可要求电力部门将变压器高压侧 的 5kA配电避雷器更换为强雷电负载避雷器。 低压电力电缆应从地下引入机房,其长度不宜小于 50m(对于少雷区和雷暴强度较 弱的地区可酌情减少,当变压器高压侧已采用电力电缆时,低压侧电力电缆长度不限)。 当变压器或电力线路终端杆离机房较近时,可将电缆环绕机房或空旷区域迂回埋设。 电力电缆在进入机房交流屏处引出的零线不得作重复接地。 站内、外使用的电源配电箱应安装断路开关,不得安装漏电开关。 移动通信基站供电设备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应作保护接地,严禁作接零保 护。 馈线的接地保护 铁塔上架设的馈线及其它同轴电缆金属外护层应分别在天线处、离塔处以及机房入 口处外侧就近接地;当馈线及其它同轴电缆长度大于 60m时,宜在铁塔中部增加一个接地点,接地连接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10mm2的多股铜线。 为便于馈线及其它同轴电缆金属外护层在机房入口处妥善接地,宜在机房入口处设 置馈线接地排,馈线接地排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40mm4mm 的铜排,并采用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或截面积不小于 95mm2的多股铜导线就近与机房地网作可靠连接。 机房入口处的馈线接地线应接至馈线接地排,馈线接地线的走向应由天线朝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