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调查面积 : 踏查点名称 地理坐标 林分组成 有害生物种类 寄主植物 危害部位 是否设置标准地 标准地编号 备注 经度 纬度 海拔 □ □ □ □ □ □ □ □ □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 此表按踏查路线填写,每一踏查路线填写一张表,踏查点是踏查线路上的一个调查点。 2. 县名称和代码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T 2260— 2020)规定的内容填写。 乡镇名 称和代码,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 (GB/T101142020)执行。 3. 经度: 格式为 EDDD176。 FF ′ ″ ,其中 “ E”为“东经”的缩写, DDD为度, FF为分 , ;纬度: 格式为 NDD176。 FF ′ ″ ,其中 “ N”为“北纬”的缩写, DD为度, FF为分 , ;海拔:数据 格式为 保留 1位小数的实数, 单位为 米( m)。 4.“林分组成”填写此林分的主要树种组成;“有害生物种类”填写在此踏查点发现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可只填中文名,每种填一栏,若未发现有害生物,填“无”;“寄主植物”填写 植物的中文名称,寄主植物多时,可加附页;“危害部位”填写“干部、枝梢部、叶部、根部、种实”等;需要设置标准地调查的,在“ □ ”里打√,并记录标准地编号。 5. 若为 2020年以后发现的从国(境)外或从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在备注一栏填入其传入地、发现时间、传入途径,以及对当地经济、生态、社会影响等。 17 附 表 2 空中遥感监测调查记录表 调查地区 市 县(区、市) 空中调查面积 (亩 ) 遥感监测区域坐标 判读结果 需要人工地面调查的区域坐标 设计的人工调查路线 地图标注 (粘贴勾勒区域地图) 遥感图片来源: 图片判读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 此表为空中遥感监测调查的记录表。 2. 经度: 格式为 EDDD176。 FF ′ ″ ,其中 “ E”为“东经”的缩写, DDD为度, FF为分 , ;纬度: 格式为 NDD176。 FF ′ ″ ,其中 “ N”为“北纬”的缩写, DD为度, FF为分 , ;海拔:数据 格式为 保留 1位小数的实数, 单位为 米( m)。 18 附 表 3 标准地调查记录表 (一) 县名称 : 县代码 : 乡镇名称 : 乡代码: 标准地编号: 标准地所在小班(林班): 标准地面积( 亩 ): 代表面积( 亩 ): 经度 : 纬度 : 海拔: 样株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虫口数(病情级数) 林业有害生物名称 代别 虫态 虫龄 寄主植物 危害部位 发生(危害)程度 是否成 灾 备注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 此表为每一标准地详查所发现的所有林业有害生物记录表。 标准地编号和踏查记录表中的标准地编号一致。 2. 县名称和代码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T 2260— 2020)规定的内容填写;乡镇名称和代码,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 (GB/T101142020)执行。 3. 经度:格式为 EDDD176。 FF′ ″,其中“ E”为“东经”的缩写, DDD为度, FF为分, ;纬度:格式为 NDD176。 FF′ ″,其中“ N”为“北纬”的缩写, DD为度, FF为分, ;海拔:数据格式为保留 1位小数的实数,单位为米( m)。 4.“有害生物种类”填写在此标准地调查的所有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可只填中文名,每种填一栏;“ 寄主植物”填写植物的中文名称,植物种类多时,可加附页; “危害部位”填写“干部、枝梢部、叶部、根部、种实”等;发生(危害)程度 填写“轻下、轻度、中度、重度”, 是否成灾一栏 里填“是、否”。 5. 若为 2020年 以后发现的从国(境)外或从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林 业有害生物,在备注一栏填入其传入地、发现时间、传入途径,以及对当地经济、生态、社会影响等。 19 标准地调查记录表(二) 县名称 : 县代码 : 乡镇名称 : 乡镇代码 : 标准地编号: 标准地所在小班(林班): 标准地面积( 亩 ): 代表面积( 亩 ): 经度 : 纬度 : 海拔: 有害生物种类 寄主植物 危害部位 发生(危害)程度 是否成灾 备注 轻度以下 轻 中 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 此表为每一标准地详查所发现的所有林业有害生物记录表。 标准地编号和踏查记录表中的标准地编号一致。 2. 县名称和代码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T 2260— 2020)规定的内容填写;乡镇名称和代码,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 (GB/T101142020)执行。 3. 经度:格式为 EDDD176。 FF′ ″,其中“ E”为“东经”的缩写, DDD为度, FF为分, ;纬度:格式为 NDD176。 FF′ ″,其中“ N”为“北纬”的缩写, DD为度, FF为分, ;海拔:数据格式为保留 1位小数的实数,单位为米( m)。 4.“有害生物种类”填写在此标准地调查的所有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可只填中文名,每种填一栏;“ 寄主植物”填写植物的中文名称,植物种类多时,可加附页; “危害部位”填写“干部、枝梢部、叶部、根部、种实”等;发生(危害)程度只填一种,在相应级别下的“□”里打√,若成灾,在是否 成灾一栏 “□”里打√。 5. 若为 2020年 以后发现的从国(境)外或从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在备注一栏填入其传入地、发现时间、传入途径,以及对当地经济、生态、社会影响等。 20 附 表 4 诱虫灯(引诱剂)调查记录表 县名称 : 县代码 : 乡镇名称 : 乡镇代码 : 诱虫灯(引诱剂)编号: 诱虫灯(引诱剂) 所在小班(林班): 林分类型 : 林分面积 : 主要树种 : 经度 : 纬度 : 海拔 : 调查时间 昆虫名称 诱虫数量(头) 备注 合计 雌 雄 调查人: 填表说明: 1. 此表为每一 诱虫灯(引诱剂) 所诱捕的所有昆虫记录表。 该表统计周围林分的虫情,在主要有害生物每 1代发生危害时调查 1次,每诱虫灯(引诱剂)只填一张表。 2. 县名称和代码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T 2260— 2020)规定的内容填写;乡镇名称和代码,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 (GB/T101142020)执行。 3. 经度 : 格式为 EDDD176。 FF ′ ″ ,其中 “ E”为“东经”的缩写, DDD为度, FF为分 , ;纬度: 格式为 NDD176。 FF ′ ″ ,其中 “ N”为“北纬”的缩写, DD为度, FF为分 , ;海拔:数据 格式为 保留 1位小数的实数, 单位为 米( m)。 4. 备注一栏记载天气、灯具、引诱剂变动等异常情况。 21 附表 5 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有害生物调查记录表 县名称 : 县代码 : 乡镇 名称 : 乡镇代码 : 场所名称 : 库存 ( m件、张、 kg、株等 ) : 抽样数量 ( m件、张、 kg、株等 ) : 经度 : 纬度 : 海拔 : 有害生物种类 寄主植物 寄主类型 危害数量 ( m件、张、 kg、株等 ) 代表数量 ( m件、张、 kg、株等 ) 发生(危害)程度 备注 轻度以下 轻 中 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调查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