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探讨-论文内容摘要:

统计数字,美国 1996 年 GIS 软、硬件和服务产值为 28 亿美元,数据产品未能统计在内。 各公司所占份额,以 Intergraph 为第一位,共 亿美元, Sun Microsystems 为第二位, 亿美元, Digital 公司为 亿美元。 ESRI 仅提供软件,其产值已达 亿美元。 我国 GIS 的产值无法统计,据初步估计,每年市场规模已接近千万美元。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化进程的加快, GIS 的市场会不断增大。 从现阶段来说,我国 GIS 产品主要集中于软件和数据。 GIS 产品是产业的重要部分。 GIS产品化包括市场调研、投资、技术开发、产品包装、技术文档、宣传广告、销售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等过程。 从技术的角度看,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研制 GIS 软件的能力。 在软件开发方面,我们也已起步,如 MapGIS 等具有我国版权的产品已经取得了好的成 绩。 但是,总体上我国的 GIS 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有较大的差距,仍然处于研究式模式。 在软件的市场化,包括产品包装、培训与维护,还没有形成体系,这方面的工作仍有待 GIS 界共同努力。 另一方面,我国 GIS 软件的开发应该参照国际上成功做法,如第三方厂商产品的开发,尽可能开展国际合作,使我们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到国际市场去检验。 同时,我国的 GIS软件认证和标准也需要与国际接轨。 另外,发展自己的产品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套装软件上。 如印度,并没有开发象样的套装 GIS 软件,但是他们为西方,特别是美国开发了许多软件模块, 同时还承接了大量数据库工程。 如今,美国 ESRI 公司的大多地图数字化和数字录入工作都由印度人承揽。 在印度,有 “ 电子移民 ” 的说法,即在国内干着国外的工作,通过 Inter 把结果传到对方,拿国 外的工资。 我们可以适当做一些这方面的工作,有利于提高人员素质和在工程管理上与国际接轨。 GIS 技术的一类新型产品是以网络或者 CDROM 的方式,提供数据、软件和模型一体化的系统,这类系统在城市、资源环境等领域有很大的市场,是未来重要的一类 GIS 产品。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国际上 GIS 应用得到了 非常高的重视,应用面不断扩大。 国际上 GIS 应用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方面,一是面向大型项目,二是面向公众。 在大项目方面,如美国内务部土地管理局的自动土地与矿产资源系统( ALMRS)和森林局 615 项目,仅软件和硬件的耗资就高达 12亿美元。 美国海军的海图计划,建库的费用也在数亿美元以上。 另一方面, GIS 的应用已经走向公众,通过网络将空间信息传至千家万户,如美国已有城市试验通过电视有线网向公众发布城市等空间信息。 香港地政署与旅游协会 (TA)也正在着手建立香港旅游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基础数据直接来源于地政处的大型数据 库,旅游信息则由旅游协会 (TA)所提供,计划首先在尖沙嘴等旅游热点安装触摸屏,游客可以通过它直接了解香港地理和旅游信息。 GIS 应用最为值得注意的动向是 GIS 功能的变化。 GIS 的应用过去只是限于管理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GIS 已经逐步进入控制阶段。 如位于美国西雅图波音公司附近的一家名为欧米嘎的小型飞机制造公司,主要生产小型无人驾驶飞机,它通过 GIS、 GPS 和通信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可以在地面由一个 GIS 系统直接控制飞机的飞行,达到全自动的环境监测、灾害跟踪和侦察等目的。 虽然,在北美和西欧等发 达国家, GIS 应用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是,应用深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大多 GIS 也只是停留于制图,其分析和辅助决策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如在洛山矶和南加州数十个城市的市政局中,几乎都设有制图部门,都采用了 GIS技术和安装了 GIS 系统,这些系统往往只是满足于制图,并没有与自 70 年代起就建立起来的人口和户籍数据库连接起来,难于进行分析和辅助决策支持。 从我国目前 GIS 应用情况看,总体水平是比较高的,而且存在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对GIS 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我国 GIS 的 应用,首先是在科研部门和测绘与资源环境等领域,然后在城市规划等部门展开,在农林业方面也已开始,现在已经扩展到土地管理、设施管理、 军事和商业等领域。 可以说,土地管理和设施管理是近几年我国 GIS 应用的热点,随后,商业 GIS 将是一个新的热点。 地理信息技术 应用中 应注意 的问题 我国 GIS 应用正在进入到一个需求旺盛期,早在市场发育的初期阶段,政府主管部门、研究部门和业界均已注意到,我国 GIS 应用需要加以引导。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 GIS 应用系统估计在数百个,百万元至数千万元级的系统,也有数十个之多。 我国 GIS 应用已经初步形成一个多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尺度的应用局面。 从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体会到,我国工程级的大型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注意。 应用部门的观念问题。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说过,比特总是要代替原子的,这是无法逆转的。 但就目前我国的普遍水平说,大多数人仍然愿意停留于“ 原子水平 ” ,停留于 “ 纸 ” 张上,不易接受数字化的计算机,发展 GIS 仍需要有一个阶段。 此外,个别单位把 GIS 或新的东西,当成装门面的玩意,并不是从应用着想,系统建设常常出现一时的热度,未能使其发挥应有 的作用和效益。 所以,要建设好系统和要发挥系统的作用,很大程度上需要单位领导切实转变观念,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需要对系统建设和应用给予高度重视。 规范性问题。 标准和规范是 GIS 技术的重要内容,这里所说的规范性,是指系统建立过程的规范性。 目前,从标书的制定、用户需求调查、系统方案的审定到系统开发和实际应用这一过程,仍没有规范可循。 用户往往不知道自己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开发者也不清楚具体业务要求,许多问题都处于不明确之中。 往往一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造成很大的混乱和浪费。 我们 认为,各行业有必要尽快制定行业 GIS工程规范。 就 GIS 的用户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建设、系统开发、应用和效益分析,作出明确的规定,用以指导系统建设。 我国 GIS 系统建设的另一个问题是系统建设周期太长。 一个系统从规划到启动,到系统建设和完成,往往需要 23 年以上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软件、硬件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系统设计缺少一点前瞻性,往往系统刚建起来就过时了。 系统建设是 无形的,时间长了,难以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认同与支持。 从经济的角度讲,这也不利于发挥 GIS 的效益。 系统的综合应用和深化应用,也是系统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一些城市,一个部门建立了系统,建立了基础空间数据库,应该让其发挥作用,使更多的部门得以应用。 但是,人们往往习惯于部门封锁状态,一些城市同时建立两套以上类似系统的情况,大有存在,这样既造成重复建设的浪费,也不利于提高系统应用的水平。 如何使 GIS 发挥其最大作用,或者,将 GIS 建在什么部门,本来就是一个课题,国外早有研究。 我们认为,香港地政署的 LIS 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它集中了城市各种比例尺的空间数据,尽可能地提供给政府和公司等各用户。 这样做,能够既能保证 数据质量和规范性,又体现了高时间效率和高经济效益。 发展我国 GIS 急需咨询业务。 现在,用户建立系统往往比较盲目,缺少咨询,缺少比较、缺少参考系统和系统建设经验。 用户需要建立系统时往往只是直接与开发单位打交道,如何设计系统和制定系统的建设目标,只能由双方商议确定。 有必要尽快建立起我国的 GIS咨询业务,为用户提供系统咨询和人员培训等服务。 条码技术的应用 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它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是快速、准确、而可靠的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 条形码技术 的应用解决了数据输入和数据采集的 “瓶颈 ”问题,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条码技术的 优点:输入速度快、可靠性高、采集信息量大、灵活实用、条码设备易于操作、条码标签易于制作、效率高、成本低等。 其 缺点:容易刮伤需要外层加工保护、印刷平面容易不均匀、易于灰尘污染、原纸或印标后卷曲、扫描器规格不同等。 国际上,条形码技术及应用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符号表示由一维条码发展到二维,目前又出现了将两者相结合的符合码;条码介质由纸质发展到特殊介质;条码应用从商业领域扩展到物流、金融等经济领域,并向纵深发展 ,面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