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的主要意义是:有利于综合运用工学交替、任务和项目驱动等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增强他们对社会和未来工 作岗位的实际感受,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缩短学习和实际工作的距离。 从执行的情况看,收效较好,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递进、组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获得 “云南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测绘工程技术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与 “石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验区” 分别于 2020 年、 2020年 被评为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课程建设 学院加大了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在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参与下,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完善教学内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地质学基础”、“钻石 4C 分级原理与方法” “测量综合实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玉石雕刻技术”六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8 教材建设 学院一直重视教材建设,尤其是校本教材和项目化教材,其中 《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宝石鉴定》、《 固体矿产勘查技术 》 三本教材 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教 材。 4.师资队伍 建设 由于坚持不懈地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已逐渐形成了一支师德优良,具有良好职业教育意识,结构较为合理,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较好的师资队伍,涌现了一批优秀教师和教学团队。 地质 矿产 教研室 、 地理信息技术教研室两个 教学团队被 评 为“省级教学团队” ; ;罗刚 、 周翔 两位教师被 评为“云南省教学名师”。 5.实验实训条件 建设 实习实训项目绝大多数按实际工作一线的技术要求建设,部分为仿真实训,专业主要技术训练有保证。 经过校内实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受到严格、系统的专业训练,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除此之外,学院还充分利 用 行业内外 合作单位的教育资源,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得到综合的“实战”性锻炼,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感受,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通过加大建设和投入力度,现我院具有 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 1个即“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有省级示范实训基地 5 个即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实训基地 (校内 )”、“宝玉石鉴定及加工实训基地 (校内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教学基地 (校外 )” 、“ 钻探技术专业钻探技术实习实训基地(校内) ” 、 “ 景兰珠宝实习实训教学基地(校外) ”。 学院总体上已形 成基本满足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较为配套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为构建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奠定了良好基础。 ( 三 ) 高职资源勘查类 专业 教学 研究 成果 丰硕 学院长期坚持为资源及环境地质勘查行业服务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 , 其中资源勘查类专业较为齐全,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是唯一的。 学院积极参与教育部高职高专资源勘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各种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2020 年、 2020 年作为项目负责单位主持并完成了教育部高职高专资源勘查专业规范研究 项目三项 —— “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钻探技术”和“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 ;作为协助单位参与完成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水文与工程地质”、“岩矿分析与鉴定技术”和“岩土工程技术” 四项专业规范研究; 作为项目负责单位主持资源勘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020 年度教研课题 “高职 9 高专资源勘查类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 研究 ”。 2020 年以来,学院作为第一主编单位完成教育部高职高专资源勘查类专业 “十一五”规划教材 6 本 :作为第二主编及参编单位完成 6本 , 作为第一主审规划教材 2本,主编、参编、主审 教材数位居全国同类院校首位。 ( 四 ) 毕业生就业 水平高 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就业思想和就业意识,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这是我校办学 追求的 目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 几年来,我院始终围绕党委制订的“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方针,树立就业工作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工作始终的思想,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等工作,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办学质量,极大地促 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使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专业对口率和层次对口率均保持在 95%以上(见表 12)。 学院已连续六年被教育厅评为“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 经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的满意率均在 96%以上,优秀率平均达34%,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专业思想巩固,能吃苦耐劳,动手能力强,上手快且留得住。 毕业生主要在云南就业,除此之外,还 遍及四川、贵州、重庆、 湖北、湖南、内蒙、甘肃、新疆等省(区、市)。 表 12 2020~ 2020 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时间 初次就业率 年终就业率 专业对口率 层次对口率 2020 年 % % % % 2020 年 % % % % 2020 年 % % % % ( 五 ) 办学特色 逐步凸现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逐渐形成了自己 比较 鲜明 的 个性和特色。 校园 文化 营造 方面 —— “三光荣”精神 已成为 学院发展的精神支柱 我国建国以来长期形成的 “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 ”的 地质行业 “三光荣”精神 是地质工作者的精神 支柱 ,同样对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了学院的文化积淀和传统。 这种精神和传统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环境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激励着全院师生坚韧不拨、艰苦创业。 从办学初期面临 10 资金困难、校舍不足、流动办学到更名改制直至发展到今天,学校历经起起落落、几番曲折。 每过一道难关,每取得一点进步,无不闪烁着“三光荣”精神的光芒。 这种精神已融化在学生日常教育,教师的日常教学、行政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我院毕业生以能吃苦、肯奉献,“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而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 评,同时,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 专业建设方面 —— 自觉服务 云南 国土资源行业,以 区域 行业需求指导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 我院是地矿系统创办的,原隶属于当时的国家地质矿产部,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 从创办起就确定了为地矿行业服务的基本定向,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行业工作领域联系十分紧密的专业结构。 根据现代行业划分和归类的观点与方法,地矿行业包括地质矿产勘查、有色地质勘查、煤田地质勘查、建材资源勘查、交通水利及城市地质勘查、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水资源勘查、农业地质研究、矿山开发等等方面,在社会生产领 域中带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先行性,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行业。 因此,我院具有广阔的行业服务空间和领域。 学院现有 23 个专业中,有涵盖了地质矿产勘查单位和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勘查单位主要技术工作领域的两个地质类专业群;有基本配套、初步涵盖矿山采矿生产主要技术 工作 领域的采矿专业群;有涵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要技术 工作 领域的国土资源类专业群;有涵盖宝玉石企业所需要的鉴定、设计、加工、营销主要技术 工作 领域的专业群。 这些专业群或专业之间具有天然的有机联系,是相关企事业单位主要专业技术 工作 领域的主导专业,它们共同构成了 我院相互联系、较为配套的、国土资源特色十分鲜明的专业设置结构。 由于学院专业设置对路,结构较为合理,促进了学院的发展和国土资源人才的培养,受到省政府领导以及教育部高教司、教指委、省内外用人单位的好评。 毕业生的供需比保持了较好的格局,如地质类毕业生供需比基本保持在 1: 4,宝玉石类毕业生供需比保持在1: 6,极大地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人才培养方面 —— “产学结合、无缝对接,项目推进、多平台促进人才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 我院现有专业大多具有技术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因而让学生掌握 基本理论,加大实践训练,就成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必然选择和基本途径。 自学院创办以来,我院始终坚持了教学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产学结合、无缝对接,项目推进、多平台促进人才成长” 人才培养方式,学校每年承担 11 各种生产或科研项目,由老师或生产单位技术人员带着学生一起工作,完成实际任务,让学生经历生产技术工作的全过程,增强他们的专业才干。 采取这一方法,我院为省内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产学结合”和“工学结合”,并 通过“ 2+1”学制从时间和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上予以保证。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围绕“结合”二字作文章。 为突出教学的有效性 和有机性 ,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分别采用了“学校 +项目”、“学校 +企业”、“学校 +企业 +项目”等不同的结合形式,来确保 “产学结合、无缝对接,项目推进、多平台促进人才成长” 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结合承担地质矿产调查、评价、技术咨询、矿山开发、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资源调查、旅游及宝玉石产业发展等相关领域工作,在教师和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生每年完成的 产学 研项目均达到10 余个, 使学生得到了“实战”性训练,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 办学体制机制方面 —— 与知名企业合作,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 2020 年 11 月 , 学院 与深圳爱迪尔珠宝公司深度合作办学 的协议正式签署 ,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深圳爱迪尔珠宝公司为宝玉石鉴定与营销专业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品学兼优学生提供部分学费和生活费;成立爱迪尔珠宝班,提供公司展示厅及工厂作为实习基地;企业中有 5 位技术及管理人员 到学院上课,并 参与了学院的专业及课程建设、教学及毕业顶岗实习指导工作。 学院为深圳爱迪尔珠宝公司提供了教学场所,将爱迪尔珠宝形象 店建在校内;宝玉石鉴定与营销专业优秀的毕业生被推荐到深圳爱迪尔珠宝公司就业,在技术与管理岗位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同年 11月, 学院 与国土资源部昆明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 签署 合作办学 协议, 合作开办“岩矿分析与鉴定技术”专业, 充分 发挥两个单位的力量和资源,推动 “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 ” 向更高层次发展。 为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企业的育人作用,走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学院于 2020 年 11 月牵头组建了云南国土资源职业教育集团。 集团由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及其下属机构、云南地矿总公司(集团)及其下属机构、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及其 下属机构等 16家单位共同组建,是一个以矿业及宝玉石相关企业为依托,以国土资源行业为背景,以教育主管部门为指导的跨地区、跨行业、综合性、多功能、非赢利的社会组织。 集团组建后,将建立产学合作枢纽,开展工学结合模式,完善工学交替机制,实行学分互认制度,实施课程改革,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集团成员积极性较高,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开展等方面的优势已逐渐呈现。 12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的要求。 这对于进一步统筹好国内发 展和对外开放,深化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互利合作、实施中国向西南全方位开放,意义十分重大。 学院发挥毗邻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以及源远流长的世代友好交往优势,积极推进“留学中国计划”,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开拓东南亚、南亚矿产开发人才培养市场,促进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 今年 5月,学院与柬埔寨王国工业矿产能源部达成并签署了为柬埔寨王国培养矿产开发人才的合作协议,开创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矿产开发留学生的先河。 经国土资源厅批准,现正在积极筹建 “面向东南亚南亚地质矿产开发人才培养基地”。 社会技术服务方 面 —— 面向市场,为云南及周边国家提供找矿、防灾、土地调查等方面的技术服务 学院 创办了“昆明宏昆矿业公司”,充分利用 “矿产勘查“资质和 专业优势,大力开展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评价 、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技术服务 等项目,服务于云南矿业开发的需求。 学院 利用拥有的“测量 资质 ” 、 “ 土地勘测定界备案证书 ” 、 “ 土地规划机构乙级资质 ” 、“ 土地整治项目技术服务单位备案证书 ” 等 技术服务 资质,有效地开展了对外咨询、生产任务承担等项目,近三年完成或正在进行的 各类测量项目和 全国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等 项目 ,产值 超过 1000 万元。 (六) 省级示范院校建设为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于 2020 年 7 月正式立项 并 开始建设,项目建设期三年( 2020— 2020 年底),建设资金 1546 万元, 开展 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等3 个重点专业 及其专业群建设 , 涉及资源勘查类 7 个 专业 ;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等 3 大类建设项目 ;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体系构建、精品课程建设、特色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 7小类建设项目 ; 区域地质调查与矿 产普查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等 105个子项目。 通过近一年的建设,现已取得如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