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下内容摘要:

,总共规划街头绿地 20 多处 . 广场绿地 , 此外还规划 绿地广场 9 处,分布于各 城市标志性地段。 主要 有 梨乡广场、幸福广场,北入口的梨乡展示广场、南入口的韩信广场、商贸中心的商业广场等。 第 37 条 防护绿地规划 规划防护绿地共 公顷,占 老城区 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 防护绿地主要 是高压线防护 绿色廊道。 老城区道路 两侧 绿化线控制详见 附表六:老城区规划道路一览表 第六节 综 合交通规划 第 38 条 对外交通用地规划 新规划的长途汽车站 位于 老城区 城市建设用地范围 外 的阳城八路和鲁北大街交叉口的东南街区, 对外交通用地共 公顷。 第 39 条 城市道路规划 城市道路广场用地共 公顷 , 占 老城区 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 采用方格网状道路系统,道路分 四 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和步行街。 主干道: 规划形成“四横四纵”主干路网。 分别是鲁北大街、幸福四路、幸福五路、西环城路、工业一路、阳城三路、阳城六路、阳城八路; 道路红线宽度 3268m。 次干道: 幸福六路、幸福三路、滨河西路、 阳劳路、阳城二路、阳城四路、阳城五路 、阳城 七路 ; 道路红线宽度 2430m。 支路: 老城区内的支路按各自承担的功能分为两个级别。 级别较高的支路将城市主次干路所划分的街坊进一步细划,作为进入功能地块的过渡;级别较低的支路则单纯作为承担街坊内部交通,也使城市道路系统更加完善 ; 道路红线 15m24m。 步行路: 步行交通结合城市滨水景观带、城市商业街进行建设, 商业步行街由地面行人步道、地下步行通道以及二层步行连廊组成立体步行空间系统。 以上各类、各级道路各行其职,形成功能明确、层次清晰,高效便捷的规划区道路网体系。 规划道路断面见附表 六。 第 40 条 地块在城市道路开口的规定 距相临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起不小于 80m, 次干道不小于70m; 距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边缘不应小于 30m; 距公交站边缘不应小于 15m; 距公园、学校等建筑物的出入口不应小于 20m。 第 41 条 公共交通规划 老城区 内公交线路,沿 鲁北大街、幸福四路、幸福五路、工业一路、阳城三路、阳城六路、阳城八路、幸福六路、幸福三路、滨河西路、阳劳路、阳城二路、阳城四路、阳城五路、阳城七路 布置,将各街坊串接。 在各个区段设置公交 站点,并满足300500 米的服务半径。 在阳城 三 路 和幸福六路 交叉口设公交枢纽站。 第 42 条 公共停车场规划 规划新建机动车公共停车场 8 处,每处 公顷 ,总用地面积 公顷,总泊位约数 1200 个。 各类停车场建设应减少不透水面积,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应选用透水建材铺装,增加渗透,涵养地下水源。 第 43 条 专用停车场规划 公交车场用地设置于阳城三路和幸福六路交叉口的西北角,占地 公顷。 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用地设置于 牛王堂村西侧 ,占地 公顷。 第 44 条 加油(气)站规划 沿主 要道路或靠近公共停车场规划新建加油 (气) 站 3 处, 保留 3 加油站, 共 6 处,每处用地面积 公顷左右。 阳信县老城区 控制性 详细 规划 文本 图则 20 第七节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第 45 条 市政公用设施 用地 本片区规划市政公用设施包括给排水、中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防灾、环保环卫等设施用地, 用地 面积 公顷,占 片区 建设用地的 %。 第 46 条 给水规划 ( 1) 预测需水量为 30247 米 3/日。 ( 2) 水源规划:由现状供水厂及规划供水二厂统一供给。 ( 3) 水质、水压:水质须满足 CJ30209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及 GB 57492020《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质要求。 对水质有特殊要求的企业可自行进一步处理解决。 水压须满足老城区内最不利点 的水压要求。 ( 4) 给水管网规划:规划在阳城三路、鲁北大街、幸福五路、幸福四路敷设供水干管,其它道路上敷设供水支管,形成环状管网进行统一供水。 第 47 条 排水规划 本区域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5560 米 3/日。 :凡排入老城区污水管道的污水水质应符合国标 CJ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规定,凡直接排入水体的污水应符合国标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规定。 :根据老城区地势较平坦的地形特点,规划在鲁北大街布设污水主干管,阳城四路、阳城三路、阳城二路、工业一路布设污水干管,其它道路上布设污水支管,将污水以最短的距离输送到县城北部污水处理厂中。 雨水排放采用短距离、多出口、分散就近的排放原则,分系统就近排入双呈沟、大寨沟、北关沟、幸福河和规划河道。 完善老城区的雨水排除系统,疏通下游排水河道,逐步改造合流管道。 加强雨水口、排水管沟、排水出口等的雨水设施维护管理。 雨水利用规划 对 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与实施雨水工程同步进行, 在不增加雨水径流量和外排水总量的前提下,因地制宜, 可 采用就地渗入和贮存利用等方式利用雨水。 同时规划在生态小区设置雨水利用系统,经过 经济有效的雨水净化技术, 使处理后的雨水 指标达到杂用水标准 ,用做城市杂用水。 第 48 条 中水规划 本区规划中水主要回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生产用水、电厂冷却用水和浇洒道路、绿地、河道景观等用水。 中水水源为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站。 中水供水管网采用独立供水系统,严禁与饮用水供水管网连接,防止污染生活饮用水系统。 中水管道应有防渗漏措施 ,且设置标志。 第 49 条 管线综合 规划 老城区内设计的工程管线有 :给水管道、中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热力管道、燃气管道、各种弱电电缆、电力电缆。 管线综合布置时,地下产生矛盾应按下列原则处理: 压力管让自流管; 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 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 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 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 管线平面位置水平间距及垂直净距严格按国标 GB502899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执行。 第 50 条 电力规划 电力负荷预测:根据规划确定的用 地指标预测用电负荷为 12 万 KW。 电源规划:规划扩建 110KV 东进变电站,变压器容量为 2 5 万 KVA;规划新建 110KV 西郊变电站,变压器容量为 2 5 万 KVA,使网架结构更加合理。 线路规划: 10KV 中压配电线路环网供电,开环运行,采用地下电缆敷设,提高电缆敷设率,线路敷设方位为道路西侧、北侧。 高压走廊: 110KV 高压架空线走廊宽度 1525 米 , 35KV 高压架空线走廊宽度1220 米。 规划沿着阳城六路西段南侧预留 20 米高压走廊,沿着城区东部河东侧预 阳信县老城区 控制性 详细 规划 文本 图则 21 留 25 米高压走廊。 第 51 条 电信规划 话机预测:采用电信指标法预测,电话可达 万部,交换机容量约为 13 万门。 局所规划:规划扩建现状电信局交换机容量均为 4 万门 , 下设模块局。 电信电缆:规划电信线路敷设方式宜为地下通信电缆,宜综合考虑弱电类线路的容量,避免和减少重复建设 ,线路敷设方位为道路东侧、南侧。 有线电视:规划有线电视线路与通信线路同路由布置敷设,有线电视覆盖率实现 100%。 邮政:规划新建邮政支局一处,满足社会用户用邮的需要。 第 52 条 供热规划 热指标 : 规划确定城市集中供热率 2020 年达到 60%,采暖综合 平均热指标为 45瓦 /平方米。 热负荷 : 规划远期总采暖负荷为 170 兆瓦,工业热负荷约为 15 吨 /时。 热源规划 : 规划以拟建的大唐集团 2 300MW 热电厂为热源。 管网系统 : 规划以高温水管网供热,居民及公共建筑采暖需经换热站将高温水暖转换为低温水暖。 管材及铺设方式 : 热力管网均为钢管,采用直埋方式铺设。 第 53 条 燃气规划 用气指标 规划确定远期居民气化率为 70%,居民天然气用气定额为 立方米 /户日。 用气量 规划远期阳信县老城区总用气量为 650 万立方米 /年。 气源规划 规划 以现状阳信县天然气门站为总气源,依托其现有城区燃气管网,引入支线和庭院管线,提高气化率。 输配系统 规划以中压管网供气,中压一级系统供气通过设置调压柜或楼栋调压箱调节。 管材及铺设方式 室外天然气管网采用 PE 管和钢管相结合,采用直埋方式铺设。 第 54 条 综合 防灾规划 防洪排涝规划 防洪排涝标准 : 防洪标准 为 50 年一遇 ; 排涝标准 是 主要河道排涝标准为 3 年一遇。 河道规划 : 幸福河:按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规划河槽深 ,河底宽 15m,设计水深 ,河道两侧蓝线宽控制在 12m 以上。 双 呈沟、大寨沟、北关沟:按 3 年一遇排涝标准进行修建,河道两侧蓝线宽控制在10m 以上。 非工程措施 : 加强河道的管理和预报工作,这是保证市区不受洪涝水威胁的重要因素;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严禁乱挖、乱占河道;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治理,保证洪涝水畅通无阻;加强流域内的植被绿化,起到增渗减流的作用。 抗震减灾规划 标准: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按 7 度设防。 避震疏散场地:避震疏散面积按人均 2 平方米设置。 规划疏散场所总面积不应少于 24 公顷。 疏散救援通道: 城市的主干道系统。 生命线系统:对交通、能源、通信、给排 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及粮食、医疗、消防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系统,应采取提高设防标准,设施地下化,增加备用率等措施,提高生命线系统抵御地震等灾害的能力。 抗震自救措施:组建统一高效的抗震防灾系统,充分发挥城市自救的能力。 把抗震工作的重点放在震前和震后,做好抗御和救灾的规划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损失。 消防设施规划 消防站的布局以接警 5 分钟内到达责任区边缘为一般原则。 老城区使用位于阳城四路的现状消防站, 北部共享工业区消防站,东部共享东城区消防站。 在城市道路上 阳信县老城区 控制性 详细 规划 文本 图则 22 设置消火检的间距不大于 120 米,并在主要道路交叉口、重 点保护单位按规范设置消火栓。 第 55 条 环卫规划 按照 城市生活垃圾人均指标为 1 千克 /日,本片区日产垃圾总量为 120 吨,共规划垃圾收集站 9 处。 在幸福六路路西、牛王堂村西侧规划一座环卫中心,占地约 公顷,包括环卫管理中心、生活垃圾中转站、环卫车辆停车场和维修场以及水域保洁中心。 第八节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第 56 条 建设总量控制 本片区内建设开发面积宜控制在 万平方米。 第 57 条 建设强度控制 为了延承阳信的历史文脉,提升老城区的城市形象, 地块建设强度按 四 级控制。 低容积率区:文化、体育、 医疗 教育 用地 、特色民居区、古城 风貌 体现区、仓储区工业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控制容积率在小于 ; 中容积率区:以居住为主的地区,控制容积率 ; 中高容积率区:核心区的商业金融用地和高层居住区,控制容积率 ; 高容积率区:幸福河东的 商业 服务业用地控制容积率。 规划区内在建或已批待建、已批在建用地的容积率按批准容积率控制 第 58 条 建筑高度控制 规划确定老城区的建筑以多层为主,古城体现区范围内的建筑严格控制为 低层 ,幸福河 以 东临幸福河水库的街区作为行政文体中心的背景可作 为高层区,阳城六路和阳城八路之间的 街区 为景观效果可局部建高层 , 沿幸福河的街区可局部建设高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