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总规文本内容摘要:
“迁村并点”而节约出的土地资源,通过平填换土、追加肥料等手段,使其转化为农田;通过土地的置换,将一部分生产条件较好的耕地确定为基本农田,或将中低产田改造成为基本农田;占用的一般耕地和菜地通过复垦还田和开垦未利用地进行补偿。 ( 5)对自发种植的果园、疏林地进行退园、退林还耕,实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 ( 6)加大对基本农田的物质、科技投入,提高生产力,确保农副产品足够供给。 第 44 条 植被与物种资源保护策略 加强物种多样性建设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建设:切实保护梨果资源;通过营林工程,加强其他林 种的培育和建设。 果园、农田之间应控制建设用地宽度在 500米以内,杜绝在生态过渡带内成片建设,保护交错带物种资源。 第 45 条 矿产资源保护策略 地下矿产资源主要为石油,分布在中心城区安济大道以西区域。 开发矿产资源应根据储量有序进行。 在开发、开采过程中,通过回填、回灌等措施降低对局部地质的影响;通过植被栽植等措施,进行生态恢复;通过强化管理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减轻对土壤的污染。 第八节 县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第 46 条 生态功能区划与管制 依据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的相似性、社会经济特征对环 境影响的相似性、区域综合发展方向的协调性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遵循特征区划与功能区划相结合原则、生态环境的地域分异原则、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敏感性原则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原则,本规划在县域范围内划分三类生态功能区进行管制。 ( 1)生态重建区 包括城镇建设密集区和工业开发区,以及未来适合城镇生态建设的区域。 面积约 75 平方公里。 该区域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应把生态环境重建和恢复作为重点,通过生态建设工程来恢复和保护该区的生态环境。 ( 2)生态缓冲区 生态缓冲区包含农业区和旅游区两类。 面积约 532 平方公里。 ①规划将范庄镇、谢庄乡,以及沙河店镇部分区域划定为生态旅游区,以梨树观光、梨果采摘等旅游项目为主。 面积约 118 平方公里。 区内禁止新增污染型企业,通过关、停、并、转等措施, 2020 年前将现有污染企业迁离本区。 ②规划将县域大部分乡镇农业区区域划定为农业生态缓冲区。 面积约 414 平方公里。 该区须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重点保护,加强河流廊道的建设,着重发展防护林和风景林。 注意对传统产业的深入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在发展集约型农业的进程中,加快生态农业的培育和绿色农副产品的开发、农副产品的系列深加工,逐步建立无害 化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体系,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 ( 3)生态保育区 包括县域生态廊道、南水北调预留通道区、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北部防护林区和赵州桥园林区。 面积约68 平方公里。 该区应加强水源地保护,水源地周边禁止建设工矿企业和大型房地产项目;加强对南水北调引江工程通道的保护,在两侧建设生态隔离廊道,严禁其他任何形式的侵占; 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统筹林种布局,着重发展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改善林种结构,提高林种质量,将水源地保护与景观生态廊道建设相结合,加强对中幼林的抚育。 第 47 条 城镇建成区环境综合整治 ( 1)在城镇建成区按水、空气、噪声划分环境要素功能区,按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管控。 ( 2)城镇居民生活污水、餐饮业废水实行统一搜集处理。 工业废水经企业处理达标后纳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 ( 3)加强交通管理和建设,严格执行道路检查;改善路况,完善城市道路系统,设置噪声屏障,在快速干道穿越居民区的位置设置绿化隔离带,减少空气、噪声流动源污染排放。 第 48 条 水环境保护 ( 1) 2020 年城市地面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要求分别达到国家标准,在城镇河段上游达到 II类水体。 饮用水水源 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 加强地下水源保护,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对地下水源的污染。 2020 年城市所有工业污水源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 2020 年保持 2020 年水平并有所提高; 2020 年在 2020 年的水平上再有所提高。 ( 2)保护水源地,使之达到饮用水源标准,其余水体也要达到相应的功能区划水体水质标准。 地下水水源地周边 50 米范围内,可设置取水、储水、净水等供水设施、林业设施及旅游设施等;绝对禁止建设工业企业和开发房地产项目。 南水北调引江工程通道两侧 50米建设生态隔离廊道,两侧 100 米范围内禁止建设工业企业、开 发房地产等项目。 ( 3)强化区域合作意识,与河流上游单位协调,除企业满足达标排放外,流域内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 应在环境容量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排污权;同时,由上级部门制定统一的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明确责权,强化管理。 ( 4)水系整理修复中应保持水道的自然本色,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使河流廊道、湖泊堤岸成为自然水生物、湿地水生物和地生物的栖息地; 对洨河水系部分缺水、受污染支流进行河道修复,对护城河水系进行水系恢复,受污染的河涌转为暗渠,水体经治理后水质应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20》 IV类标 准。 第 49 条 工业污染防治 ( 1)逐步淘汰小型燃煤炉、窑、灶,建设城市天然气输配工程,提高城市的气化率。 加强对各大、中型企业脱硫和消烟除尘的技术改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 3500 吨 /年以下。 ( 2)对生产规模小和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一律实施取缔或责令关停。 对各村办、乡办工业区实行合并,污染集中整治。 第 50 条 农村污染控制措施 ( 1)种植业推广可降解农膜,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 ( 2)养殖业中推行清洁生产和规模化养殖,防治面源污染,并全面启动畜禽养殖场的治理。 (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应 遵循分散与集中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有条件纳入城镇排污管网的住户,统一由城镇排水截污体系进行治理。 其他住户采用净化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沼液、沼渣进行资源化利用。 第 51 条 生态农业建设策略 ( 1)按照“循环再生”理论,构建农业生态循环体系;大力推广沼气池、节煤灶发展和推广“猪-沼-果”多位一体的复合农村庭院经济模式。 ( 2)重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推广生物质气化技术。 合理整合城区佛教文化资源与建立在范庄镇、谢庄乡大型果园基础上的观光农业资源,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型农业。 第 52 条 景观格局构建 策略 ( 1)加强对县域内废弃土地、荒地的绿化,对部分工业园区进行生态修复,加快沙河店镇果园的建设和对范庄镇的梨园风光区进行保护。 ( 2)在赵县北部建设生态防护林带,防止沙尘等恶劣天气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城区西部地质断裂带建设一公里宽的绿色廊道,其延长线穿过城区工业区和生活区。 ( 3)加强城市中心绿地的建设,促进各乡镇生态建筑、生态产业、清新大气、碧水城镇、固体资源化建设。 第九节 县域四区划定 第 53 条 将县域空间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三种类型,综合考虑已建区与其它三区的关系,制定管制 原则。 ( 1)已建区 包括现状城区、镇区、乡、集镇及村庄建成区。 面积约 平方公里。 ( 2)禁建区 包括北王里镇、高村乡、洨河沙河的地质不稳定区,赵州镇地下水水源地核心区,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带,城区绿线、蓝线控制范围以及大面积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面积约 400平方公里。 此区域内禁止进行城市建设,以生态保护和环境维护为主。 ( 3)限建区 包括部分基本农田保护区、城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县域东部自发种植的绿树区域以及梨园景区核心区。 面积约 72 平方公里。 此区域内不适宜进行大规模建设。 ( 4)适建区 禁建区、限建区以 外的用地为适建区,面积约 204 平方公里。 要求在严格遵守建设用地申请及审批程序,并服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安排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建设,政府应严格控制建设标准和建设规模,杜绝无序开发。 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第 54 条 城市性质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石家庄市域以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产 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 55 条 城市职能 ( 1)以新闻纸生产为主的北方纸业制造基地; ( 2)以淀粉生产为特色的市域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 ( 3)承接市区产业“退城进郊”扩散转移的备选基地; ( 4)以桥文化与佛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区; ( 5)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 56 条 城市规模 ( 1) 2020 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人口规模达 15 万人, 2020 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人口规模达20 万人(包含县域内部流动的寄宿学生)。 ( 2) 至 2020 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平方米。 第五章 中心城区总体布局规划 第一节 规划范围 第 57 条 中心城区范围 为赵州镇镇域范围,总面积约 78 平方公里,含 46 个村和一个居委会。 第 58 条 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 以洨河堤外 50 米的绿化带、赵州桥的建设控制地带作为南边 缘;以高速公路内侧 350 米防护绿带作为东北方向的边缘;西部和东部控制在禁建区的边界;北至赵州镇镇界。 用地面积约 平方公里。 第 59 条 建设用地范围 北迄国柏路,南至稻香路,西起国东街,东抵赵沙路,规划建设用地范围面积 平方公里。 在城市的合理发展速度和规模的约束下,对建设用地进行应分期建设,根据城市发展情况决定各时期工作重点,不可盲目扩张土地,致使城市建设混乱。 第二节 总体用地布局 第 60 条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以现有城区为中心重点向北和向西发展,南部作重点控制和预留;东 部限制大规模扩张,在现状基础上作局部整合。 第 61 条 目标和原则 ( 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重视环境保护、资源保护、预留合理的备用空间,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 2)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重视历史保护与城市建设、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的协调发展、产业布局与生活环境的协调发展,合理安排用地布局。 ( 3)坚持集约发展原则,改善城市内部环境,优先安排使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已基本完成或部分完成的用地,妥善安排已经划拨或出让土地的规划,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缓解城市压力,减少开发成本。 ( 4)坚持规划可操作性原则, 强化城市用地空间时序配置的弹性安排,明确不同建设阶段的发展目标,充分考虑供给 —— 需求平衡、政府 —— 市场互动的协调发展要求,强化空间的控制和引导,形成具有适应性的城市结构。 第 62 条 总体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三片,一带两轴”的用地布局总体结构。 ( 1)一个城市主中心区,规划位于李春大道以北,建设成为综合功能的城市中心区。 ( 2)三个城市发展片区: 产业提升片区:位于安济大道以西。 以布局一、二类工业为主,辅以布局生产服务设施,重在产业的提升和调整。 新城拓展片区:位于安济大道以东、自强路以北。 建 设成为综合城市中心以及现代化居住社区。 古城保护片区:位于安济大道以东、自强路以南。 该片区以古城保护为主,恢复并整治古城墙和护城河,发展特色商业和旅游文化商业。 ( 3)一条中心职能带:强化石桥大街 —— 驿里街的城市中轴线,连接北部新城片区服务设施集中区和南部的赵州桥历史文化旅游观光园,并通过陀罗尼经幢、南城门遗址公园等标志性区域,是集中城市中心职能的带状区域。 ( 4)两条服务设施轴:以商业服务职能为主的永通路公共服务轴和以行政办公为主的李春大道公共服务轴。 第三节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第 63 条 规划 布局原则及目标 重视公益性服务设施的优先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设施布局。 适当改造和利用现有公共设施,挖掘设施的内在功能潜力,与绿地系统、道路广场系统协调布局,建立符合城市整体公共利益的设施网络,实现均衡分布和功能互补,创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环境。 第 64 条 规划公共设施总用地面积为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人均公共设施用地 平方米。 第 65 条 布局结构 规划构筑“一主两次、三带四街”的公共服务设。赵县总规文本
相关推荐
“修脚刀 ”叫响的 “扬州沐浴 ”的招牌高挂各大都市的浴城温泉;以 “理发刀 ”为标志的美发美容业赢得众人的青睐。 扬州被公认为三把刀的故乡、摇篮与源头,三把刀成为扬州悠久历史的又一重要载体和象征。 扬州三把 刀,是一个经济品牌。 三把刀与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民生活的富裕,扬州三把刀从过去是市民、农民谋生的一个手段,现在已发展成为一大产业
雨水的侵蚀作用强度;③支撑作用,植物根系交织形成了巨大的根系网络,在土壤表层形成网状结构,将其周围土壤缚紧,使得坡面 20 em左右深度范围内 形成了一个加筋整体.因而在坡面上建植植被对坡面表面具有较好的护坡作 边坡生态防护现状 近十多年来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既能起到良好边坡防护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环境、体现自然环境美的边坡植物防护新技术,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共同形成了边坡工程植物防护体系。 目前
应将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单列,其费用标准不得低于定额规定标准。 、情况、道路、储存空间、装卸限制及任何其他足以影响承包价的情况,任何因忽视或误解工地情况而 导致的索赔或工期延长申请将不被批准。 投标人在报价中应考虑总包单位提供的有偿服务费用和保证按期竣工所需的全部冬季施工费用。 14. 投标货币 本工程投标报价采用的币种为 : 人民币。 15. 投标有效期 投标有效期见本须知前附表第
段 HC32 合同段 三花石隧道洞口工程 施工方案 第 7 页 共 17 页 暗沟,边墙背后回填→变形稳定后贴防水板和土工布→全段面模筑砼二次衬砌。 三、 质量保证措施 为了保证施工的工程质量,并配合中铁隧道集团公司进行的 ISO9000 质量体系的贯标工作,本项目部将在本标段施工中严格按照 ISO9000 的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力争达到中铁隧道集团公司制定的竣工工程优良率 95%以上
要求 承包人提供设计图纸及其责任 承包人为发包人的人员提供配合 11 (3) 任何监督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 此类指令增加了承包人的工作或支出,包 括使用了承包人的设备、临时工程或通行道路等,构成工程变更,按第 60 条规定调整合同价款。 承包人未能正确完成本合同约定的全部义务,导致拖延了工期和 (或 )增加了费用,其增加的费用由承包人承担,工期不予顺延;给发包人造成损失的,承包人应予赔偿。 16
价 计算错误进行修正后,投标人不接受修正后 投标报价的。 评标委员会认定投标文件雷同的。 工程量清单电子报价光盘数据空白或无法导 入计算 机辅助 评标系统的。 投标文件对本招标文件需承诺内容未作出承诺的。 投标文件 内容 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相关规定的。 — 19 — 第七章 评标标准 一、初步评审标准 采用资格预审方式的初步评审 ( 1)技术标评审标准 审查因素 审查标准 包封 符合 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