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衡会计师事务所新进所员工培训课件(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对发现的异常波动需查明原因; ( 2)结合存货的审计,关注确认收入的产品数量与结转成本的产品数量是否一致; ( 3)针对分析性程序中发现的情况,做相应的凭证检 查,追查至原始凭证,将账面反映的销售单价、销售数量、发货时间等情况与销售合同核对; ( 4)截止性测试和期后检查,审计人员应关注期后大额销售及销售退回情况,应结合应付账款的审计关注暂估应付款明细中是否有销售退回的本公司产品。 财务报告附注中需要披露的内容,审计人员需与项目经理沟通确定应统计的内容,如: ( 1)主营业务分行业、分品种等统计 ( 2)营业收入前五名统计,注意:不能仅仅依据应收账款发生额统计。 二、应收账款 项目经理需要从底稿中了解的内容包括: 报表日应收账款的余额是否真实、完整。 ( 1)取得应收账款明细表,了解被审计单位主要客户构成,关注是否存在与销售业务无关的往来挂账,标注应收合并报表范围内以及关联方的款项。 ( 2)取得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并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账龄做适当复核,关注本期末应收账款账龄是否与上年末应收账款账龄衔接。 ( 3)审计人员应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信用政策并结合营业收入审计中对被审计单位销售模式的了解,分析其总体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否合理,对发生额较大或余额较大的应收账款也可以单独分析其周转率并与销售合同、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和信用额度)核对。 ( 4)应收账款的函证,大额应收账款和主要客户应收款应当向对方单位函证,审计人员应编制函证控制表并全程控制函证的发放和收回,并在底稿中作出相应的记录;回函不符的应查明原因并编制调节表,不能不做任何处理便直接作为审计底稿提交项目经理。 ( 5)未回函应收款及未发函应收款的替代测试,替代测试的目的是对应收账款的余额取得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应当结合对客户针对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了解,对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按销售金额进行逐笔分解,分解后关注其是否符合信用政策规定的信用额度和账期,并针对构成余额的最后几笔发生额做凭证检查和期后收款检查;凭证检查时需关注回款单据上注明的付款单位是否为挂账单位。 报表日应收账款是否已发生坏账损失。 审计人员针对复核后的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关注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并结合前述对被审计单位信用政策的了解,查找截止报表日超信用额度和账期的应收账款,这些应收账款存在较大的坏账风险,对于发现的大额逾期、超额度应收账款,审计人员应当向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了解原因及公司拟采取的措施,并取得相关证据。 报表日应收账款是否被质押。 结合银行借款、应付票据的审计取得报表日被质押的应收账款明细。 本期应收账款核销的审计 审计人员应当取得本期核销应收账款的明细清单,检查转销依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能否税前列支,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的考虑: ( 1)根据客户确定的标准,将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单独标注; ( 2)前五名应收账款统计 ; ( 3)应收持有客户 5%以上股权的关联方应收款统计; 三、预收账款 主要程序同应收账款类似,需关注预收账款是否与公司销售模式相匹配,是否存在应当结转收入的预收账款挂账; 大额预收账款合同的检查; 关注账龄长的预收账款; 关注预收账款的结转;期后结转检查; 四、应交税费 项目经理需要从底稿中了解的内容包括 客户主要税种和相关税收政策 首次审计时审计人员应当取得取得客户的纳税鉴定、纳税通知、减免税批准文件等,了解被审计单位适用的税种、附加税费、计税(费)基础、税(费)率,以及征、免、减税(费)的范围与期限。 如果被审计单位适用特定的税基式优惠或税额式优惠、或减低适用税率的,且该项税收优惠需办理规定的审批或备案手续的,应检查相关的手续是否完整、有效。 连续接受委托时,关注其变化情况。 报表日应交税费是否真实、完整。 ( 1)审计人员应当取得各税种纳税申报表,核对期初账面应交税费余额是否与纳税申报表一致,核对本期应交税费的发生额和余额是否与纳税申报表一致。 ( 2)根据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业务数据测算客户本期应缴纳税费入账金额与账面实际入账金额是否一致。 ( 3)检查本期实际缴纳税费的原始凭证,关注原始凭证内容是否与账簿记录一致,特别关注税收缴款书中注明为税收处罚、滞纳金等请款的相关缴税记录,取得相关税务机关文件,判断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无误。 ( 4)检查本期收到的税收返还,向客户索取与税收返还相关的税务机关文件,判断客户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 5)检查各税种期后实际缴税税的情况与报表日账面余额核对; 截止审计日,客户所得税可能尚未汇算清缴,期末客户保留的应交所得税金额是否正确。 ( 1)取得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报告,与上年度所得税费用核对,发现差异需查明原因。 检查本年度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复核本年实际缴纳的上年度所得税与上年提取的所得税差额是否得到正确处理。 ( 2)根据税收政策计算本期应纳所得税金额。 五、税金及附加 关注客户营业税金及附加核算内容,按核算内容进行分类汇总,关注是否有不应当在营业税金及附加列支的税金。 与应交税费各明细税种勾稽; 六、销售费用 项目经理需要从底稿中了解的内容包括: 审计期间的销售费用是否真实、完整,有无跨期入账情况。 ( 1)审计人员应取得销售费用明细表,执行必要的分析性程序,主要包括与销售费用总额及各明细项目金额与上年同期的对比、本期费用各项目月度之间的对比、本期及上期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析等。 ( 2)销售费用的核算项目多为与销售业务相关,如运费、佣金、广告宣传费等,为合理控制相关支出,公司一般会设置业务台账核算实际接受劳务情况和结算情况, 审计人员应当结合内部控制的审计,取得相关控制制度了解费用结算流程,取得相关台账记录和合同等业务资料,复核财务账面入账的费用是否真实完整。 ( 3)检查大额销售费用凭证,关注原始凭证记载的内容是否与账簿记录相符,相关发票等结算单据是否合法,能否税前列支(特别是佣金、促销费等),对于不合法单据应请客户统计金额并做相应的复核,提交项目经理。 ( 4)结合对结算流程的了解,进行销售费用的截止测试,检查期后发生的销售费用金额并与相关台账核对; ( 5)销售费用中薪酬、折旧等科目与相关科目勾稽。 七、所得税费用 本期发生额的详细检查; 与应交税费、递延税款的勾稽关系; 八、递延税款 本期发生额的详细检查; 期末余额合理性分析 与应交税费、所得税费用的勾稽关系; 第四章 生产相关循环 主要涉及科目:营业成本 、 存货 、 应付账款 、预付账款 、 应付职工薪酬 、 其他流动负债( 原预提费用中涉及成本部分项目 ) 一、营业成本 关注成本结转数量、单位成本; 与存货的勾稽; 加强与上期、本期各月及同行业的对比资料; 二、存货 存货盘点表的搜集核对;盘点表与抽点表的核对;实盘数与账面数的核对; 存货产量的数量资料、单位成本的分析 存货期末余额整体合理性的分析; 存货跌价准备的底稿 三、应付账款 项目经理需要从底稿中了解的内容包括: 报表日应付账款余额是否真实完整,是否有非购货往来计入应付账款。 ( 1)审计人员应取得报。天衡会计师事务所新进所员工培训课件(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